電是誰發現的?

General 更新 2025-01-23

電是誰發明的

電是不能用發明一詞的,也不能說是誰發現的,但在研究電的方面,我所記得的有很多名人,富蘭克林研究了雷電;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定律,使電的大規模應用成為可能;伏特、安培、歐姆等都在電的領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所有的那些人當中,我最推崇的是那個沒有多少文才只知苦幹的法拉第,他發現了電磁感應,但論文卻是別人寫的。

電是誰發明的?

電本來就存在,不是發明的,應該用發現。 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經過風箏實驗得到的電,並積聚在一個現在叫萊特瓶的容器中 也就是很多書中說,有一個人在一個雷雨天時,在風箏上放一個鑰匙,然後拉風箏的線(普通的棉線)另一端連接在萊特瓶(一個擁有2個金屬片,他們非常近但不接觸的容器)中,得到了電荷。 從此發現了電,並且證明了電的存在,靈感就在於閃電(高空氣體放電現象)

麻煩採納,謝謝!

電是誰先發現的?

遠在2500多年前,古希臘人就發現用毛皮磨擦過的琥珀能吸引一些像絨毛,麥杆等一些輕小的東西,他們把這種現象稱作"電". 公元1600年,英國醫生吉爾伯特(1544~1603)做了多年的實驗,發現了"電力","電吸引"等許多現象,並最先使用了"電力","電吸引"等專用術語,因此許多人稱他是電學研究之父.1734年法國人杜伐發現了同號電相互排斥,異號電相互吸引的現象.1745,普魯士(德國的前身)的一位副主教克萊斯特在實驗中發現了放電現象 18世紀中葉,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大電學家富蘭克林又做了多次實驗,進一步揭示了電的性質,並提出了電流這一術語.他認為電是一種沒有重量的流體,存在於所有的物體之中.如果一個物體得到了比它正常的份量更多的電,它就被稱之為帶正電(或"陽電");如果一個物體少於它正常份量的電,它就被稱之為帶負電(或"陰電").所謂放電就是正電流向負電的過程. 1800年春季,有關電流起因的爭論有了進一步的突破.伏打發明瞭著名的"伏打電池".這種電池是由一系列圓形鋅片和銀片相互交迭而成的裝置,在每一對銀片和鋅片之間,用一種在鹽水或其他導電溶液中浸過的紙板隔開.銀片和鋅片是兩種不同的金屬,鹽水或其他導電溶液作為電解液,它們構成了電流回路.這是一種比較原始的電池,是由很多銀鋅電池連接而成的電池組.但在當時,伏打能發明這種電池確是很不容易的. 伏打電池的發明使人們第一次獲得了可以人為控制的持續電流,為今後電流現象的研究提供了物質基礎,也為電流效應的應用打開了前景,並很快成為進行電磁學和化學研究的有力工具. 電和電流被發現以後,電的影響便無處不在,它的產生還大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加速了世界工業的現代化進程,開創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

求採納

電是誰發明?

我們現在每天用著的東西大多數都需要“電”來啟動!但是,究竟是誰發明“電”的呢? “電”這個名詞是由希臘語“琥珀”轉來的 人類最早發現的電現象是摩擦起電現象。公元前600年左右,古希臘正處於文化鼎盛的時期,貴族婦女外出時都喜歡穿柔軟的絲綢衣服,帶琥珀做的首飾。琥珀是一種樹脂化石,把它對著光就呈顯出黃色或紅色的鮮豔色澤,是當 時較為貴重的裝飾品。人們外出時,總把琥珀首飾擦拭得乾乾淨淨。但是,不管擦得多幹淨,它很快就會吸上層灰塵。雖然許多人都注意到這個現象,但一時都無法解釋它。有個叫 泰勒斯的希臘人,研究了這個神奇的現象。經過仔細的觀察和思索,他注意到掛在頸項上 的琥珀首飾在人走動時不斷晃動,頻繁地摩擦身上的絲綢衣服,從而得到啟發。經過多次實驗,泰勒斯發現用絲綢摩擦過的琥珀確實具有吸引灰塵、絨毛、麥稈等輕小物體的能力 。於是,他把這種不可理解的力量叫做“電”。 愛迪生髮明燈泡前已有發電機了。歷史背景如下: 1660年居里克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臺轉動摩擦發電機,不過產生的是靜電,難有實用。 1780年意大利醫生加法尼通過從動物組織對電流的反應開始研究化學作用而不是靜電產生的電流。他宣稱動物組織能產生電。雖然他的理論被證明是錯的,但他的實驗卻促進了對電學的研究。 1799年意大利物理學家伏特表明,加法尼的電流不是來源於動物,把任何潮溼物體放在兩個不同金屬之間都會產生電流。這一發現直接導致伏特在1800年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塊電池。 1821年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電動機。雖然裝置簡陋,但它卻是今天世界上使用的所有電動機的祖先。這是一項重大的突破。只是它的實際用途還非常有限,因為當時除了用簡陋的電池以外別無其它方法發電。 1831年法拉第發現當磁鐵穿過一個閉合線路時,線路內就會有電流產生,這個效應叫電磁感應。是法拉第的一項最偉大的貢獻。並由此他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能產生連續電流的發電機。以後的發電機都是根據同樣的電磁感應原理製成的。 從此人類進入了電器應用時代,各種實用電器開始紛紛湧現。 1879年愛迪生髮明瞭世界上第一隻實用的白熾燈泡。 自愛迪生髮明瞭電燈後,各地的發電廠才迅速發展起來。 1882 年在紐約曼哈頓地區投運的珍珠街發電廠被稱為世界最早的發電廠,它擁有 6 臺 120 kW 的蒸汽機發電機組。 中國最早的發電廠也是1882年建成的,它是英國人在上海租界設立的上海電光公司。當時的發電廠就是專為電燈照明供電的。老上海人把發電廠稱為電燈公司,大概就是這個原因吧。

誰最早發現電

遠在2500 多年前,古希臘有一個叫塞利斯的人發現,用毛皮去摩擦琥珀(一種天然寶石),這塊被摩擦過的琥珀能吸引一些像絨毛、麥稈等一些輕小的東西。那時候的人們無法解釋這種現象,只好說:琥珀中存在一種特殊神力。他們把這種特殊神力稱作“電”。這個詞就是從希臘文的“琥珀”這個詞演變而來的。

公元1600 年,英國醫生吉爾伯特(1544~1603)發現用摩擦的方法不但可以使琥珀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而且還可以使不少別的物體如玻璃棒、硫磺、瓷、松香等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他把這種吸引力稱為“電力”。

吉爾伯特是當時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的御醫,也是一位有代表性的科學家。他受過醫學教育,後定居倫敦,於1573 年開始做醫生,為病人治病。由於他的醫術比較高明,被召進皇宮,於1601 年做了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的保健醫生。女王逝世後,他又被任命為詹姆斯一世國王的醫生。在他行醫期間,他又去從事物理學方面的研究。他做了多年的實驗,發現了“電力”,“電吸引”等許多現象,並最先使用了“電力”、“電吸引”等專用術語,因此許多人稱他是電學研究之父。他的主要著作《論磁石、磁體和地球大磁石》全面論述了對磁體和電吸引的全部研究工作。

在吉爾伯特之後的200 年中,又有很多人做過多次試驗,不斷地積累對電的現象的認識。其中,1734 年法國人杜伐,做了一些用玻璃棒與絲綢摩擦、松香與毛皮摩擦的試驗,在這些試驗中,他發現有兩種不同性質的電,一種是把玻璃捧用絲綢摩擦,玻璃棒能吸起像紙屑、木屑之類的輕小物體,這種吸引力稱為帶電現象。他將這根玻璃棒用絲線懸掛起來,再將另一根與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靠近它,發現這兩根棒相互排斥,於是他就把玻璃棒帶的電,稱為“玻璃電”(即正電);另一種是把松香用毛皮摩擦也產生帶電現象,把用毛皮摩擦過的松香靠近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發現這兩者相互吸引,於是他稱松香所帶的電為“松香電”(即負電)。這就是人們所講的同性電相互排斥、異性電相互吸引的現象。杜伐發現了這些現象,也作了最早的理論解釋。儘管這種解釋很粗淺、帶點形而上學的性質,但畢竟比不想去解釋為好。

此後,觀看電的實驗成為人們的一種娛樂。在歐洲幾乎每一個國家都有一大批人以進行這種帶電的實驗和表演這些實驗讓人們觀賞,賺錢謀生。1745年,普魯士(德國的前身)的一位副主教克萊斯特做了一個很有趣的實驗。他利用一根導線將摩擦起電裝置上的電引向裝有鐵釘的玻璃瓶,使瓶子充電,當他的手觸及鐵釘時,突然感到猛烈的一擊。這是一次放電現象,鐵釘上聚集的電穿過人體(人體就是一種導體),使人感受到強烈的電的震動。

1746 年,荷蘭人萊頓在上述實驗的啟發下做成了萊頓瓶。什麼是萊頓瓶?萊頓瓶是一個玻璃瓶,瓶的外面和瓶內均貼上像紙一樣的銀箔,把摩擦起電裝置所產生的電用導線引到瓶內的銀箔上面,而把瓶外壁的銀箔接地,這樣就可以使電在瓶內聚集起來。如果用一根導線把瓶內的銀箔和瓶外壁的銀箔連接起來,則產生放電現象,引起電火花,發生響聲,並伴隨著一種氣味。

古希臘的一位科學家亞里士多德在所著的《動物志》一書中曾描述過一種能夠放電擊斃小動物的電鰩。18 世紀中葉有人把這種魚帶到英國,引起當時生物學家很大的興趣,當人用手去碰這種魚的頭部或身體的下部時,便會感到猛烈的一擊(即電擊),於是人們就想起了剛剛發明不久的萊頓瓶,它就像這種魚一樣,只要用導線把瓶內外的銀箔連接起來,就可以放電、引起電擊。此後,這種電擊來自放電,便沒有人懷疑了。儘管18 世紀初,人們已經發明瞭驗電器,可以判斷一個物體是否帶電,但在當時人們仍往......

電最早是誰發明的?

電是一種自然現象。電是像電子和質子這樣的亞原子粒子之間的產生排斥和吸引力的一種屬性。它是自然界四種基本相互作用之一。電或電荷有兩種:我們把一種叫做正電、另一種叫負電。通過實驗我們發現帶電物體同性相斥、異性相吸,吸引或排斥力遵從庫侖定律。

自然界的放電現象國際單位制中電荷的單位是庫侖。

古代發現

在中國,古人認為電的現象是陰氣與陽氣相激而生成的,《說文解字》有“電,陰陽激耀也,從雨從申”。《字彙》有“雷從回,電從申。陰陽以回薄而成雷,以申洩而為電”。在古籍論衡(Lun Heng,約公元一世紀,即東漢時期)一書中曾有關於靜電的記載,當琥珀或玳瑁經摩擦後,便能吸引輕小物體,也記述了以絲綢摩擦起電的現象,但古代中國對於電並沒有太多瞭解。

西元前600年左右,希臘的哲學家泰利斯(Thales,640-546B.C.)就知道琥珀的摩擦會吸引絨毛或木屑,這種現象稱為靜電(static electricITy)。而英文中的電(Electricity)在古希臘文的意思就是“琥珀”(amber)。希臘文的靜電為(elektron)

近代探索

18世紀時西方開始探索電的種種現象。美國的科學家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認為電是一種沒有重量的流體,存在於所有物體中。當物體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電就稱為帶正電;若少於正常份量,就被稱為帶負電,所謂“放電”就是正電流向負電的過程,這個理論並不完全正確,但是正電、負電兩種名稱則被保留下來。此時期有關“電”的觀念是物質上的主張。

富蘭克林做了多次實驗,並首次提出了電流的概念,1752年,他在一個風箏實驗中,將繫上鑰匙的風箏用金屬線放到雲層中,被雨淋溼的金屬線將空中的閃電引到手指與鑰匙之間,證明了空中的閃電與地面上的電是同一回事。

從物質到電場

在十八世紀電的量性方面開始發展,1767年蒲力斯特里(J.B.Priestley)與1785年庫侖(C.A.Coulomb 1736-1806)發現了靜態電荷間的作用力與距離成反平方的定律,奠定了靜電的基本定律。

在1800年,意大利的伏特(A.Voult)用銅片和錫片浸於食鹽水中,並接上導線,製成了第一個電池,他提供首次的連續性的電源,堪稱現代電池的元祖。1831年英國的法拉第(M. Faraday)利用磁場效應的變化,展示感應電流的產生。1851年他又提出物理電力線的概念。這是首次強調從電荷轉移到電場的概念。

電場與磁場

1865年、蘇格蘭的馬克斯威爾(J. C. Maxwell)提出電磁場理論的數學式,這理論提供了位移電流的觀念,磁場的變化能產生電場,而電場的變化能產生磁場。馬克斯威爾預測了電磁波輻射的傳播存在,而在1887年德國赫茲(H.Hertz)展示出這樣的電磁波。結果馬克斯威爾將電學與磁學統合成一種理論,同時亦證明光是電磁波的一種。

馬克斯威爾電磁理論的發展也針對微觀方面的現象做出解釋,並指出電荷的分裂性而非連續性的存在,1895年羅倫茲(H.A.Lorentz)假設這些分裂性的電荷是電子(electron),而電子的作用就依馬克斯威爾電磁方程式的電磁場來決定。1897年英國湯姆生(J.J.Thomson)證實這些電子的電性是帶負電性。而1898年由偉恩(W.Wien)在觀察陽極射線的偏轉中發現帶正電粒子的存在。

從粒子到量子

而人類一直以自然界中存在的粒子與波來描述“電”的世界。到了19世紀,量子學說的出現,使得原本構築的粒子世界又重新受到考驗。海森堡(W......

發現交流電的人是誰?

是Nikola Tesla。尼古拉·特斯拉 (Nikola Tesla,1856年-1943年,1856年7月10日出生)是世界知名的發明家、物理學家、機械工程師和電機工程師。塞爾維亞血統的他出生在克羅地亞(後併入奧地利帝國)。特斯拉被認為是歷史上一位重要的發明家。他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對電和磁性的貢獻也是知名的。他的專利和理論工作形式依據現代交變電流電力(AC)的系統,包括多相電力分配系統和AC馬達,幫助了他帶起第二次工業革命。

電力是誰發明的???

樓層: 1採納 電是自然界的存在物,不存在被髮明出來的說法,應該說是被發現。 本傑明·富蘭克林美國科學家,1752年7月用風箏吸引雷電的危險試驗,使人們認識到雷電是一種電。此後富蘭克林發明避雷針,在歐洲廣為推廣。 1786年,意大利科學家伽伐尼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發現,放在兩塊不同金屬之間的蛙腿會發生痙攣現象,他認為這是一種生物電現象,1791年伏特得知這一發現,引起了極大的興趣,作了一系列實驗。1793年伏特發表一篇論文,總結了自己的實驗。後來,伏特通過進一步的實驗研究,終於發現兩片不同金屬不用動物體也可以有電產生,並據此發明了電池,伏特高興得稱它為人造發電器。伏特電池的發明,使得科學家可以用比較大的持續電流來進行各種電學研究,促使電學研究有了一個巨大的進展。 1839年英國法官William Grove在一項業餘的實驗中發現了神奇的燃料電池。 1866年,德國工程師西門子,發明強力發電機,並用於機車上,電真正進入人類社會生產。

電是怎樣被發現的?是誰發現的?

電是一種自然現象。電是像電子和質子這樣的亞原子粒子之間的產生排斥和吸引力的一種屬性。它是自然界四種基本相互作用之一。電或電荷有兩種:我們把一種叫做正電、另一種叫負電。通過實驗我們發現帶電物體同性相斥、異性相吸,吸引或排斥力遵從庫侖定律。

自然界的放電現象國際單位制中電荷的單位是庫侖。

古代發現

在中國,古人認為電的現象是陰氣與陽氣相激而生成的,《說文解字》有“電,陰陽激耀也,從雨從申”。《字彙》有“雷從回,電從申。陰陽以回薄而成雷,以申洩而為電”。在古籍論衡(Lun Heng,約公元一世紀,即東漢時期)一書中曾有關於靜電的記載,當琥珀或玳瑁經摩擦後,便能吸引輕小物體,也記述了以絲綢摩擦起電的現象,但古代中國對於電並沒有太多瞭解。

西元前600年左右,希臘的哲學家泰利斯(Thales,640-546B.C.)就知道琥珀的摩擦會吸引絨毛或木屑,這種現象稱為靜電(static electricITy)。而英文中的電(Electricity)在古希臘文的意思就是“琥珀”(amber)。希臘文的靜電為(elektron)

近代探索

18世紀時西方開始探索電的種種現象。美國的科學家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認為電是一種沒有重量的流體,存在於所有物體中。當物體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電就稱為帶正電;若少於正常份量,就被稱為帶負電,所謂“放電”就是正電流向負電的過程,這個理論並不完全正確,但是正電、負電兩種名稱則被保留下來。此時期有關“電”的觀念是物質上的主張。

富蘭克林做了多次實驗,並首次提出了電流的概念,1752年,他在一個風箏實驗中,將繫上鑰匙的風箏用金屬線放到雲層中,被雨淋溼的金屬線將空中的閃電引到手指與鑰匙之間,證明了空中的閃電與地面上的電是同一回事。

從物質到電場

在十八世紀電的量性方面開始發展,1767年蒲力斯特里(J.B.Priestley)與1785年庫侖(C.A.Coulomb 1736-1806)發現了靜態電荷間的作用力與距離成反平方的定律,奠定了靜電的基本定律。

在1800年,意大利的伏特(A.Voult)用銅片和錫片浸於食鹽水中,並接上導線,製成了第一個電池,他提供首次的連續性的電源,堪稱現代電池的元祖。1831年英國的法拉第(M. Faraday)利用磁場效應的變化,展示感應電流的產生。1851年他又提出物理電力線的概念。這是首次強調從電荷轉移到電場的概念。

電場與磁場

1865年、蘇格蘭的馬克斯威爾(J. C. Maxwell)提出電磁場理論的數學式,這理論提供了位移電流的觀念,磁場的變化能產生電場,而電場的變化能產生磁場。馬克斯威爾預測了電磁波輻射的傳播存在,而在1887年德國赫茲(H.Hertz)展示出這樣的電磁波。結果馬克斯威爾將電學與磁學統合成一種理論,同時亦證明光是電磁波的一種。

馬克斯威爾電磁理論的發展也針對微觀方面的現象做出解釋,並指出電荷的分裂性而非連續性的存在,1895年羅倫茲(H.A.Lorentz)假設這些分裂性的電荷是電子(electron),而電子的作用就依馬克斯威爾電磁方程式的電磁場來決定。1897年英國湯姆生(J.J.Thomson)證實這些電子的電性是帶負電性。而1898年由偉恩(W.Wien)在觀察陽極射線的偏轉中發現帶正電粒子的存在。

從粒子到量子

而人類一直以自然界中存在的粒子與波來描述“電”的世界。到了19世紀,量子學說的出現,使得原本構築的粒子世界又重新受到考驗。海森堡(Werner Heis......

誰第一個發現並使用了電???

我們現在每天用著的東西大多數都需要“電”來啟動!但是,究竟是誰發明“電”的呢? “電”這個名詞是由希臘語“琥珀”轉來的 人類最早發現的電現象是摩擦起電現象。公元前600年左右,古希臘正處於文化鼎盛的時期,貴族婦女外出時都喜歡穿柔軟的絲綢衣服,帶琥珀做的首飾。琥珀是一種樹脂化石,把它對著光就呈顯出黃色或紅色的鮮豔色澤,是當 時較為貴重的裝飾品。人們外出時,總把琥珀首飾擦拭得乾乾淨淨。但是,不管擦得多幹淨,它很快就會吸上層灰塵。雖然許多人都注意到這個現象,但一時都無法解釋它。有個叫 泰勒斯的希臘人,研究了這個神奇的現象。經過仔細的觀察和思索,他注意到掛在頸項上 的琥珀首飾在人走動時不斷晃動,頻繁地摩擦身上的絲綢衣服,從而得到啟發。經過多次實驗,泰勒斯發現用絲綢摩擦過的琥珀確實具有吸引灰塵、絨毛、麥稈等輕小物體的能力 。於是,他把這種不可理解的力量叫做“電”。 愛迪生髮明燈泡前已有發電機了。歷史背景如下: 1660年居里克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臺轉動摩擦發電機,不過產生的是靜電,難有實用。 1780年意大利醫生加法尼通過從動物組織對電流的反應開始研究化學作用而不是靜電產生的電流。他宣稱動物組織能產生電。雖然他的理論被證明是錯的,但他的實驗卻促進了對電學的研究。 1799年意大利物理學家伏特表明,加法尼的電流不是來源於動物,把任何潮溼物體放在兩個不同金屬之間都會產生電流。這一發現直接導致伏特在1800年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塊電池。 1821年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電動機。雖然裝置簡陋,但它卻是今天世界上使用的所有電動機的祖先。這是一項重大的突破。只是它的實際用途還非常有限,因為當時除了用簡陋的電池以外別無其它方法發電。 1831年法拉第發現當磁鐵穿過一個閉合線路時,線路內就會有電流產生,這個效應叫電磁感應。是法拉第的一項最偉大的貢獻。並由此他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能產生連續電流的發電機。以後的發電機都是根據同樣的電磁感應原理製成的。 從此人類進入了電器應用時代,各種實用電器開始紛紛湧現。 1879年愛迪生髮明瞭世界上第一隻實用的白熾燈泡。 自愛迪生髮明瞭電燈後,各地的發電廠才迅速發展起來。 1882 年在紐約曼哈頓地區投運的珍珠街發電廠被稱為世界最早的發電廠,它擁有 6 臺 120 kW 的蒸汽機發電機組。 中國最早的發電廠也是1882年建成的,它是英國人在上海租界設立的上海電光公司。當時的發電廠就是專為電燈照明供電的。老上海人把發電廠稱為電燈公司,大概就是這個原因吧。

相關問題答案
電是誰發現的?
電磁波是誰發現的?
勾股定理是誰發現的?
無線電是誰發明的?
萬有引力是誰發現的?
南美洲是誰發現的?
電燈泡是誰發明的?
第一臺電話是誰發明的?
電瓶車是誰發明的?
電動機是誰發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