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自閉症?

General 更新 2024-06-30

內向和自閉症有什麼區別?

內向,只是一個人性格的一種表現。而自閉症,則是一種“病態”的方式,是一種精神疾病。

自閉症是什麼意思啊

自閉症一般指兒童孤獨症,兒童孤獨症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一種亞型,以男性多見,起病於嬰幼兒期,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

自閉症最典型的特徵是什麼

自閉症是一個醫學名詞,又稱孤獨症,被歸類為一種由於神經系統失調導致的發育障礙,其病徵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溝通能力、興趣和行為模式。自閉症是一種廣泛性發展障礙,以嚴重的、廣泛的社會相互影響和溝通技能的損害以及刻板的行為、興趣和活動為特徵的精神疾病。隨著醫學的發展,人們對自閉症的認識逐漸加深。較早識別自閉症將促進其恢復,減少致殘,那麼自閉症的典型症狀是什麼。自閉症最典型的特徵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社會交流障礙。這是孤獨症患兒面臨的最大問題。他們對周圍的事物漠不關心,難以體會別人的情緒和感受,也無法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感受。孤獨症患兒存在“思維盲區”(mind blind),他們似乎認為凡存在於他們自己腦子裡的東西,也一樣存在於別人腦子裡,彼此沒有什麼區別。即他們通常認為自己的感覺就是別人的感覺,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沒有感情。2.缺乏學習與模仿的能力。“模仿”是孩子學習的最重要工具,孩子就是通過模仿學習說話,學習運用無聲的身體語言、手勢和表情進行溝通的。但是孤獨症患兒不懂得模仿。3.語言障礙突出。大多數患兒言語很少,甚至嚴重者終身不語。即便有的患兒會說話,也寧願用手勢來代替語言,或者只會機械地模仿別人的語言,並且常常分不清你我。4.興趣狹窄,行為刻板,對環境要求嚴格,不容許有絲毫改變。患兒通常會較長時間地專注於某種或某幾種遊戲,經常重複一些固定刻板的動作,甚至有自殘行為。5.大多智力發育落後或不均衡。70%的患兒智力落後,但在某些方面可能有比較特殊的能力。20%智力在正常範圍,約10%智力超常,表現為對音樂、美術等十分敏感或者記憶力超常等等。但是,令人費解的是,即便患兒能毫不費力地閱讀或背誦,但他無法用他掌握的語言與人正常交流。6.多數患兒存在感覺異常的問題。比如對某些聲音、圖像有特別的偏好或恐懼,或者痛覺遲鈍等等。

什麼是自閉症

作者:韓景

以一下三個方面說一下吧

1. 自閉症的基本症狀(DSM-V參照)。

2. 我們應該如何看待[自閉症]?-關於學術界的種種-

3. 對於“自閉症不是病,關愛社會多樣性”熱潮的起因及一點看法。

1.自閉症的基本症狀(DSM-V參照):

對人相互反應與交流的明顯異常(不分享情緒,興趣;缺少非語言交流如眼神,面部表情;想象遊戲(pretend

play)的缺失。

行為/興趣的特定・反覆的行為模式。對於會話,身體運動,習慣會有[反覆]的明顯傾向;對於[感覺刺激]過於敏感或過於遲鈍。

Ps. 自閉症為譜系障礙,症狀特徵,症狀程度等各有不同。

2.我們應該如何看待[自閉症]?-關於學術界的種種-

自1943年kanner報告了第一份自閉症症例以來,學術界對於自閉症的看法一直在不斷變化。Kanner認為自閉症的本質為“一,主要症狀存在與[社會與情緒面]二,是由生物學器質性變化產生。”Kanner之後,[心因性與後天性]開始被視作重要的因素,比如父母的性格,不合適的養育環境,否定的(悲觀的,不積極的)情緒反應等。1970年以後,以Rutter為代表,強調“一,自閉症為先天疾病;二,其本質非社會性障礙,而是認知能力與語言能力的障礙。”也就是說,Rutter認為自閉症是語言,認知能力障礙所引起的[二次障礙]“。

對於Rutter的說法,因其一,社會性障礙不一定是語言,認知障礙的派生物;二,自閉症在對待[物體]時沒有認知障礙,但當對方為[人]時會出現認知障礙;三,認知,語言障礙儘管得到改善,[對人障礙]仍根深蒂固的例子不在少數

而被質疑。

——目前被廣泛討論&接受的解釋:

❶[對人障礙說]。它解釋自閉症的本質在於[對人領域],是一種[社會性匱乏]的症狀。根據心的理論(ToM)——人們在處理人臉,人聲,情緒與物體信息時,通過解構/加工的方式理解他人與外界。另一方面,我們對於肉眼看不見的[心]會採取截然不同的理解裝置,強調自閉症“不理解他人在想些什麼”,“不能設身處地地想問題”是因為

[對於理解人心的特別裝置]出了問題。

❷[共同注意力的障礙/非語言交流的障礙]:

具體症狀比如:無法理解[手指指向(pointing)]的意義,從而無法理解自我與他人的二者關係,無法理解自我與他人,與物體的三者關係。

3. 對於“自閉症不是病,請關愛社會多樣性”熱潮的起因及一點看法

正如第二段列舉的無數解釋[自閉症是什麼類型的障礙]一樣,對於自閉症的研究熱潮大多把目光放在自閉症兒如何與[正常兒]不同,從而想辦法消除自閉症的[特別症狀]。很多自閉症者開始站出來講述自己的看法,強調自閉症的特別,不需要[被消滅](詳情參見TED :Rosie King: How

autism freed me to be myself & Alix Generous:

How I learned to communicate my inner life with Asperger's)。此間生出了許多世間對於“關愛社會多樣性”的過度解讀,即自閉症不需要干預治療,而改變大眾對於自閉症的看法才是必須等輿論。

對此,有兩點需要申明強調:

❶[早期支援的重要性]:科學已經證明人腦在還未發展成熟的初期階段,可以通過外界環境刺激產生變化。儘管自閉症先天具有[社會性障礙],但可以通過早期的外界治療得到緩解。

❷[二次障礙/併發症]:自閉症通常與智力低下,注意力障礙,抑鬱等一系列是併發症。早期的支援指導不僅可以改善[一次......

什麼是自閉症?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或孤獨性障礙等,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代表性疾病。

該症一般起病於36個月以內,主要表現為三大類核心症狀,即:社會交往障礙、交流障礙、興趣狹窄和刻板重複的行為方式。

社會交往障礙

該症患兒在社會交往方面存在質的缺陷。在嬰兒期,患兒迴避目光接觸,對人的聲音缺乏興趣和反應,沒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勢,或抱起時身體僵硬、不願與人貼近。在幼兒期,患兒仍迴避目光接觸,呼之常無反應,對父母不產生依戀,缺乏與同齡兒童交往或玩耍的興趣,不會以適當的方式與同齡兒童交往,不能與同齡兒童建立夥伴關係,不會與他人分享快樂,遇到不愉快或受到傷害時也不會向他人尋求安慰。學齡期後,隨著年齡增長及病情改善,患兒對父母、同胞可能變得友好而有感情,但仍明顯缺乏主動與人交往的興趣和行為。雖然部分患兒願意與人交往,但交往方式仍存在問題,他們對社交常情缺乏理解,對他人情緒缺乏反應,不能根據社交場合調整自己的行為。成年後,患兒仍缺乏交往的興趣和社交的技能,不能建立戀愛關係和結婚。

交流障礙

1.非言語交流障礙 該症患兒常以哭或尖叫表示他們的不舒適或需要。稍大的患兒可能會拉著大人手走向他想要的東西缺乏相應的面部表情,表情也常顯得漠然,很少用點頭、搖頭、擺手等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意願。

2.言語交流障礙 該症患兒言語交流方面存在明顯障礙,包括:①語言理解力不同程度受損;②言語發育遲緩或不發育,也有部分患兒2-3歲前曾有表達性言語,但以後逐漸減少,甚至完全消失;③言語形式及內容異常:患兒常常存在模仿言語、刻板重複言語,語法結構、人稱代詞常用錯,語調、語速、節律、重音等也存在異常;④言語運用能力受損:部分患兒雖然會背兒歌、背廣告詞,但卻很少用言語進行交流,且不會提出話題、維持話題或僅靠刻板重複的短語進行交談,糾纏於同一話題。

興趣狹窄及刻板重複的行為方式

該症患兒對一般兒童所喜愛的玩具和遊戲缺乏興趣,而對一些通常不作為玩具的物品卻特別感興趣,如車輪、瓶蓋等圓的可旋轉的東西。有些患兒還對塑料瓶、木棍等非生命物體產生依戀行為。患兒行為方式也常常很刻板,如:常用同一種方式做事或玩玩具,要求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出門非要走同一條路線,長時間內只吃少數幾種食物等。並常會出現刻板重複的動作和奇特怪異的行為,如:重複蹦跳、將手放在眼前凝視、撲動或用腳尖走路等。

其他症狀

約3/4該症患兒存在精神發育遲滯。約1/3-1/4患兒合併癲癇。部分患兒在智力低下的同時可出現“孤獨症才能”,如在音樂、計算、推算日期、機械記憶和背誦等方面呈現超常表現,被稱為“白痴學者”。

自閉症是什麼 10分

自閉症又稱為孤獨症,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自閉症的核心症狀表現為社會交往及交流障礙,興趣狹窄、行為刻板、認知障礙等。大部分自閉症患者在生活中都會出現感知覺、聽覺、視覺等基本認知能力的缺陷。下面講述的是自閉症患者在認知能力上異於常人的表現。

一、視覺注意能力

自閉症患者在加工中央視區外的刺激時,很少受到視區中央刺激的影響,因此自閉症患者較容易將注意力分配到中央視區以及中央視區以外的地方;而普通人較自閉症患者容易受視區中央刺激的影響,所以常人總是將注意資源分配在中央視區中。該情況的出現說明了自閉症患者比較常人更加有策略地將注意力範圍保持在均等的水平上,自閉症患者既能完成對中央視區的刺激加工又能順利完成對中央視區外的刺激活動。

二、視錯覺

在視覺加工方面,常人較為容易受到錯覺的影響而產生判斷的偏差,但自閉症患者幾乎不會受到視錯覺的干擾,可以清晰、準確、快速地作出正確判斷。自閉症患者比普通人較少受三維錯覺的影響,這是因為常人都有自上而下視覺加工的習慣,而自閉症患兒在多數情況下都是自下而上的視覺加工能力。所以自閉症患者視錯覺被削弱,受三維錯覺干擾判斷少。

三、空間推理能力

鑲嵌圖(拼圖)是考察孩子視覺空間推理能力的重要方式。研究人員發現,自閉症患者從複雜的拼圖中找出某個圖片的能力比同齡人優異,自閉症患兒所找出拼圖的時間更短並且精確性更高。有的自閉症患兒在拼成人版的拼圖中,成績甚至高於普通成人,表現出強大的空間推理能力。

四、操作能力

積木設計主要是考察孩子操作能力的一項方式。當積木設計以大的整體形式呈現時,自閉症患兒對積木還原的表現會比常人優異。這是因為自閉症患兒有將原圖分解為一小部分的強大分解能力。同時研究人員還發現,天才型自閉症患兒在積木還原上的表現比一般自閉症患者或學習障礙者優異。

五、整體與局部的運動知覺

目前發現,自閉症患者在一階(變化亮度形成局部運動)運動方面識別任務上與常人沒有表現出顯著性的差異。但在二階(變化對比度形成局部運動)運動的加工上,自閉症患者存在明顯的缺陷,這是因為自閉症患者更需要比常人更高的對比度才能識別運動方向。在另一方面,常人對整體運動刺激較為敏感,而自閉症患者卻明顯沒有常人運動刺激的敏感,自閉症患者通常需要比常人更強烈的刺激方可有刺激感。

六、整體與局部的知覺加工

自閉症患者在整體與局部的知覺加工方面也與常人有著不一樣的加工特點。常人在看到所要加工的物體時,一般都是先加工整體然後再進一步加工局部或細節。但自閉症患者則反其道而行,一般先加工局部或細節,然後再從局部加工到整體加工,很少有自閉症患者是在整體水平上對物品進行加工處理。這說明了自閉症患兒在將局部信息整合成整體信息的知覺功能上有缺陷。

有興趣可以交流一下哦。

什麼是自閉症

我是上海星家園的一名特教,對自閉症有些自己的看法。如果社會交往正常,只是語言發育遲緩肯定就不符合自閉症的診斷標準,而語言能力和智力正常,社會表現退縮也不是自閉症,不存在輕度和輕微一說!而且自閉症基本上可以稱得上是先天性疾病。

很多家長把孤僻內向和自閉症混淆了起來,就像早些年家長會把一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和多動症混淆起來一樣。現在的孩子獨生子女居多,很多也是生活在城市,往往還是隔代教養,這樣的孩子或多或少會有一些不合群、內向、自理能力差等小毛病,一旦到了幼兒園,往往會有一個適應過程,和那些適應能力特別強的孩子相比,有些家長就會產生錯覺,懷疑孩子是不是得了自閉症。

內向和孤僻的孩子通過父母引導,環境適應等方法是可以改善的,具體的方法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而定,沒有一個通用的辦法,但毫無疑問的是家長不要給孩子貼標籤,應該多花時間陪陪孩子,多和孩子溝通,幫助孩子形成開朗外向的性格。

所以在不確定孩子是否得了自閉症的話最好還是找正規康復機構諮詢專業人士

自閉是什麼意思

指人的個性,

與“開朗,大方”相反。

另外,自閉症,為恭學術語,

一般智商弱,無法學習,

不能約束和控制自己的行為。

相關問題答案
什麼叫自閉症?
什麼叫自有品牌?
什麼叫封閉抗體檢查?
什麼叫自然之道?
什麼叫敗血症?
什麼叫自由行和自助遊?
什麼叫自流平地面?
什麼叫自然吸氣發動機?
什麼叫自提件?
什麼叫自由資本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