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統站一般是什麼編制?

General 更新 2024-11-25

軍統的編制:局-區-站-組-隊,對應軍隊的什麼編制?

軍統的省級站不同地域級別還不同,例如天津北平雲南等站站長就是少將,小的站就是上校~所以A B都差不多,一些大站的主官也能到嫡系師一級~國軍的軍銜很亂,有中將師長也有中將軍長,軍統軍銜比軍隊低一級,戴笠到死也就是少將

軍統是什麼樣機構

1.軍事方面的統率者。

2.清末新軍軍一級最高官稱。

3.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的省稱。國民黨的特務組織之一。1938年成立。前身為復興社核心組織力行社的特務處。1946年6月,軍統局的公開武裝特務部分劃歸國防部二廳,祕密核心部分改組為國防保密局。

[編輯本段]軍統簡介

戴笠

中國國民黨設立的特務組織。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的簡稱。1938 年8月成立。前身是軍事委員會密查組(1927年建)、復興社特務處(1932年4月建)、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第二處(1937年建)。主要負責人為戴笠。特工人員最多時近5萬名,分佈到國民黨的軍隊、警察、行政機關、交通運輸機構,乃至駐外使領館,專門以監視、綁架、逮捕和暗殺等手段進行活動。軍統局在許多地方設有集中營、祕密監獄和看守所,囚禁和迫害共產黨人、進步人士和革命學生。1943年軍統和美國海軍參謀部情報署合作,共同組成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抗日戰爭期間,軍統也從事一些蒐集敵方情報並對敵施行恐怖活動,因此,對打擊日本侵略者及漢奸起了一些作用。1946年軍統局進行改組,其公開特務武裝部分與軍委會軍令部二廳合併為國防部第二廳,由鄭介民任廳長;祕密核心部分組成國防部保密局,毛人鳳為局長。1949年,軍統主要機構撤至臺灣。

[編輯本段]軍統的抗日曆史

“軍統”,全稱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BIS)。其前身為蔣介石於1928年創立的“藍衣社”(一說為1932年)。1934年4月,蔣介石將南昌行營調查科與藍衣社特務處合併,成立軍事委員會特務處,由戴笠(黃埔6期)任處長。1937年4月,蔣介石重組特務機關,以加強蒐集共產黨人情報,組成“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由中央黨部祕書長陳立夫兼任局長。“軍統局”內設兩處,第1處負責黨務調查(即後來‘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的前身),由徐恩曾(黃埔4期)任處長;第2處為特務處,戴笠擔任處長。1938年9月,第2處另立門戶,升格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仍由戴笠一手掌管,內設軍事情報處、黨政情報處、電訊情報處、警務處、懲戒處、訓練和策反處、特種及心理作戰處、特種技術研究應用處。

“軍統”(BIS)在其最鼎盛的時期,擁有特工以及各類準軍事的交通警察大隊共約10.2萬人,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勢力滲透至黨政、軍事、教育、文化、警務各個層面。在整個第2次世界大戰中,BIS一直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效率最高同時也是電訊破譯技術最先進的情報機關。而那時,CIA前身美國戰略情報署(OSS)不過才剛剛起步而已。

抗戰中,軍統特工在抗日戰爭時期深入淪陷區,製造針對日軍的恐怖活動,而隸屬BIS的各個“遊擊司令部”和“交通警察大隊”則深入日寇佔領區開展廣泛的游擊戰,對打擊日寇和漢奸,起了不小的作用。

刺殺、顛覆

1938年,日軍佔領上海後,為穩定局面,有意拉攏有影響的中國上層人物出面組織所謂的“臨時政府”。經過一番斟酌後,日本人選中民國初年擔任過內閣總理的唐紹儀。唐經反覆考慮後接受了日本人的邀請,晚節不保。蔣介石知道此事後,怒不可遏,著令BIS“剪除附逆”。

1938年,就在唐紹儀接受邀請出面組織“政府”後三個月,潛入上海的BIS“敵佔區行動組”便用斧頭結果了他。

在隨後的時間裡,BIS 先後策劃了對殷汝耕(組織‘華北自治政府’的大漢奸)、季雲卿(上海青幫‘通’字輩大佬,汪偽‘76號’後臺老闆)、汪精衛、周佛海等大漢奸的刺殺行動。儘管這些行動並未完全成功,但無疑有效地震懾了投敵叛變人員。

[編輯本段]破譯偷襲珍珠......

軍統甲級站與乙級站區別

主要是人員編制、主管級別的差異

外勤各省站的編制,按國防部核定的人數分為三種:如上海、南京、天津、北平、四川、雲南等大一點的地區為甲種站,為一百六十人,站長為少將;安徽、貴州、新疆等地區為乙種站,一百一十人,站長為上校

各地的實有人數,因要求過嚴,往往不足編制的人數。當時各省站的編制情況,以甲種站為例,除站長、副站長外,有一個書記,一個或兩個助理書記,一個情報編審,一兩個助編,兩個司書,一個譯電員,此外,還有主管人事、總務、會計、交通的人員,一個搞學運的學運指導員和搞工運的工運指導員,幾個直屬省站的情報員;另有一個由局本部督察室派去的督察員,受督察室和站長的雙層領導。

省站一級大都由電訊處配有一個電訊支臺,各組設有組臺,由支臺直接和保密局總檯聯繫。這個

支臺是站的配屬單位,不受站長領導。支臺一般有兩三部大型電機,組臺都是小型的特工機。

軍統是現在的哪個部門

1.軍事方面的統率者。 2.清末新軍軍一級最高官稱。 3.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的省稱。國民黨的特務組織之一。1938年成立。前身為復興社核心組織力行社的特務處。1946年6月,軍統局的公開武裝特務部分劃歸國防部二廳,祕密核心部分改組為國防保密局。 [編輯本段]軍統簡介 戴笠 中國國民黨設立的特務組織。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的簡稱。1938 年8月成立。前身是軍事委員會密查組(1927年建)、復興社特務處(1932年4月建)、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第二處(1937年建)。主要負責人為戴笠。特工人員最多時近5萬名,分佈到國民黨的軍隊、警察、行政機關、交通運輸機構,乃至駐外使領館,專門以監視、綁架、逮捕和暗殺等手段進行活動。軍統局在許多地方設有集中營、祕密監獄和看守所,囚禁和迫害共產黨人、進步人士和革命學生。1943年軍統和美國海軍參謀部情報署合作,共同組成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抗日戰爭期間,軍統也從事一些蒐集敵方情報並對敵施行恐怖活動,因此,對打擊日本侵略者及漢奸起了一些作用。1946年軍統局進行改組,其公開特務武裝部分與軍委會軍令部二廳合併為國防部第二廳,由鄭介民任廳長;祕密核心部分組成國防部保密局,毛人鳳為局長。1949年,軍統主要機構撤至臺灣。 [編輯本段]軍統的抗日曆史 “軍統”,全稱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BIS)。其前身為蔣介石於1928年創立的“藍衣社”(一說為1932年)。1934年4月,蔣介石將南昌行營調查科與藍衣社特務處合併,成立軍事委員會特務處,由戴笠(黃埔6期)任處長。1937年4月,蔣介石重組特務機關,以加強蒐集共產黨人情報,組成“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由中央黨部祕書長陳立夫兼任局長。“軍統局”內設兩處,第1處負責黨務調查(即後來‘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的前身),由徐恩曾(黃埔4期)任處長;第2處為特務處,戴笠擔任處長。1938年9月,第2處另立門戶,升格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仍由戴笠一手掌管,內設軍事情報處、黨政情報處、電訊情報處、警務處、懲戒處、訓練和策反處、特種及心理作戰處、特種技術研究應用處。 “軍統”(BIS)在其最鼎盛的時期,擁有特工以及各類準軍事的交通警察大隊共約10.2萬人,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勢力滲透至黨政、軍事、教育、文化、警務各個層面。在整個第2次世界大戰中,BIS一直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效率最高同時也是電訊破譯技術最先進的情報機關。而那時,CIA前身美國戰略情報署(OSS)不過才剛剛起步而已。 抗戰中,軍統特工在抗日戰爭時期深入淪陷區,製造針對日軍的恐怖活動,而隸屬BIS的各個“遊擊司令部”和“交通警察大隊”則深入日寇佔領區開展廣泛的游擊戰,對打擊日寇和漢奸,起了不小的作用。 刺殺、顛覆 1938年,日軍佔領上海後,為穩定局面,有意拉攏有影響的中國上層人物出面組織所謂的“臨時政府”。經過一番斟酌後,日本人選中民國初年擔任過內閣總理的唐紹儀。唐經反覆考慮後接受了日本人的邀請,晚節不保。蔣介石知道此事後,怒不可遏,著令BIS“剪除附逆”。 1938年,就在唐紹儀接受邀請出面組織“政府”後三個月,潛入上海的BIS“敵佔區行動組”便用斧頭結果了他。 在隨後的時間裡,BIS 先後策劃了對殷汝耕(組織‘華北自治政府’的大漢奸)、季雲卿(上海青幫‘通’字輩大佬,汪偽‘76號’後臺老闆)、汪精衛、周佛海等大漢奸的刺殺行動。儘管這些行動並未完全成功,但無疑有效地震懾了投敵叛變人員。 [編輯本段]破譯偷襲珍珠......

在國民黨的編制中,中統和軍統是幹什麼的?

中統和軍統都是特務機關 中統是黨的情報局 軍統是軍隊的情報局 中統的首領是陳果夫和陳立夫 軍統的首領是戴笠

國統和軍統有什麼區別?

中統局全稱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中統;軍統局全稱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軍統。 看全稱便能顧名思義。下面更詳細地說:

一、中統

中統成立基礎是陳果夫、陳立夫兄弟為首的CC系分子掌控的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黨務調查科,科長徐恩曾。1935年黨務調查科升格為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務調查處,直屬於黨中央(亦即蔣系國民黨中央),處長由徐恩曾擔任。1937年黨務調查處併入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即軍統)第一處(黨政處),仍由徐恩曾任處長,但一處實際上仍是獨立於軍統局的一個系統,這時的軍統亦是老軍統系統,並非一般電視劇中的新軍統系統。

1938年3月29日的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上,蔣介石提議設立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8月,蔣介石對軍事委員會調查局進行改組,調查局第一處擴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第二處擴為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這才是新軍統系統)。這樣中統局就正式成立了。

中統局的人事組織中,由國民黨中央黨部祕書長兼任局長,但實際負責工作的則是副局長。民國三十八年敗離大陸前擔任局長的有陳立夫、朱家驊;擔任副局長的有徐恩曾、葉秀峰。中統局內設人事科、專員室、經濟調查處、交通處、統計處;以及一、二、三組(分別負責訓練、黨派、情報工作,所以二組直接大搞特務活動的說法也是不對的)。中統局組織設立依附於各級黨部機關,在各省市設調查統計室,省以下設專員負責“統計調查”。

中統局負責除軍、憲、警等軍事部門外的情報安全工作。實際工作中也是基本上維持在這個範圍之內的,因為軍統局也不允許他干涉越權。中統局的工作重心在黨政機關內部,另一個重點就是暗中打擊一切反對派政黨,尤其是共產黨。此外對於社會輿論、思想言論也負有監控責任。(類似現在美國的FBI)

1947年中統局改名為黨員通訊局,1949年改名為內政部調查局,習慣上仍稱為CC或中統。內調局隸屬於國民政府行政院內政部,事實上仍屬蔣系中央掌控。伴隨著國民政府的全面敗退,中統局後來也迅速的在大陸消散了。中統局的另一個衰落原因是,權高震主,尾大不掉。蔣系中央不會允許這種不安定因素的存在,所以另外扶植了軍統系統作為牽制。

二、軍統

軍統局全稱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軍統。軍統的成立基礎是中華復興社特務處。1932年4月1日,蔣介石命令戴笠組建該處,並擔任處長,戴笠屬黃埔系軍人派,該處一直是一個獨立的系統。同年,又成立了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由戴笠兼任調查局第二處(特務處)處長。1934年7月,戴笠繼鄧文儀任南昌行營調查科(特務科)科長。1935年初,調查科併入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第二處。

1938年8月,統計局二處擴充為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復興社這支山寨隊伍給正式招安進軍委直屬,併入軍統局。由此軍統局正式成立。的

軍統局同中統局類似,由軍事委員會辦公廳主任賀耀祖兼任局長,副局長戴笠負實際責任。軍統局是按軍隊編制的,中央機關設八處六室一所,外勤設區、站、特別組。

軍統局負責軍、憲、警部門以及對外的情報安全工作(類似今天美國的CIA)。但是由於軍統局成立後不久國民政府西遷重慶,形勢嚴峻,軍統局也擔負了一些諸如對行政機關、交通、金融等要害部門的監控,這樣後來就引起了與中統局的權限衝突。

1946年3月,該局副局長戴笠墜機死亡,6月,蔣介石對該局進行改組。由軍事委員會第二廳與軍統局合併組成國防部二廳(國防部由軍委改組而來),廳長鄭介民。原軍統局核心系統改組為以毛人鳳為首的國防部保密局。

軍......

軍統的工作機制是什麼?

軍統概況

1.軍事方面的統率者。

2.清末新軍軍一級最高官稱。

3.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的省稱。國民黨的特務組織之一。1938年成立。前身為復興社核心組織力行社的特務處。1946年6月,軍統局的公開武裝特務部分劃歸國防部二廳,祕密核心部分改組為國防保密局。

[編輯本段]軍統簡介

戴笠

中國國民黨設立的特務組織。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的簡稱。1938 年8月成立。前身是軍事委員會密查組(1927年建)、復興社特務處(1932年4月建)、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第二處(1937年建)。主要負責人為戴笠。特工人員最多時近5萬名,分佈到國民黨的軍隊、警察、行政機關、交通運輸機構,乃至駐外使領館,專門以監視、綁架、逮捕和暗殺等手段進行活動。軍統局在許多地方設有集中營、祕密監獄和看守所,囚禁和迫害共產黨人、進步人士和革命學生。1943年軍統和美國海軍參謀部情報署合作,共同組成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抗日戰爭期間,軍統也從事一些蒐集敵方情報並對敵施行恐怖活動,因此,對打擊日本侵略者及漢奸起了一些作用。1946年軍統局進行改組,其公開特務武裝部分與軍委會軍令部二廳合併為國防部第二廳,由鄭介民任廳長;祕密核心部分組成國防部保密局,毛人鳳為局長。1949年,軍統主要機構撤至臺灣。

[編輯本段]軍統的抗日曆史

“軍統”,全稱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BIS)。其前身為蔣介石於1928年創立的“藍衣社”(一說為1932年)。1934年4月,蔣介石將南昌行營調查科與藍衣社特務處合併,成立軍事委員會特務處,由戴笠(黃埔6期)任處長。1937年4月,蔣介石重組特務機關,以加強蒐集共產黨人情報,組成“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由中央黨部祕書長陳立夫兼任局長。“軍統局”內設兩處,第1處負責黨務調查(即後來‘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的前身),由徐恩曾(黃埔4期)任處長;第2處為特務處,戴笠擔任處長。1938年9月,第2處另立門戶,升格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仍由戴笠一手掌管,內設軍事情報處、黨政情報處、電訊情報處、警務處、懲戒處、訓練和策反處、特種及心理作戰處、特種技術研究應用處。

“軍統”(BIS)在其最鼎盛的時期,擁有特工以及各類準軍事的交通警察大隊共約10.2萬人,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勢力滲透至黨政、軍事、教育、文化、警務各個層面。在整個第2次世界大戰中,BIS一直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效率最高同時也是電訊破譯技術最先進的情報機關。而那時,CIA前身美國戰略情報署(OSS)不過才剛剛起步而已。

抗戰中,軍統特工在抗日戰爭時期深入淪陷區,製造針對日軍的恐怖活動,而隸屬BIS的各個“遊擊司令部”和“交通警察大隊”則深入日寇佔領區開展廣泛的游擊戰,對打擊日寇和漢奸,起了不小的作用。

刺殺、顛覆

1938年,日軍佔領上海後,為穩定局面,有意拉攏有影響的中國上層人物出面組織所謂的“臨時政府”。經過一番斟酌後,日本人選中民國初年擔任過內閣總理的唐紹儀。唐經反覆考慮後接受了日本人的邀請,晚節不保。蔣介石知道此事後,怒不可遏,著令BIS“剪除附逆”。

1938年,就在唐紹儀接受邀請出面組織“政府”後三個月,潛入上海的BIS“敵佔區行動組”便用斧頭結果了他。

在隨後的時間裡,BIS 先後策劃了對殷汝耕(組織‘華北自治政府’的大漢奸)、季雲卿(上海青幫‘通’字輩大佬,汪偽‘76號’後臺老闆)、汪精衛、周佛海等大漢奸的刺殺行動。儘管這些行動並未完全成功,但無疑有效地震懾了投敵叛變人員。

[編輯本段......

軍統最多時有多少人

軍統局的組織形式是局-區-站-組-隊,有的地方設有相當區、站的辦事處。組是軍統局特工組織的基本單位。由於任務不同,組又分普通組、潛伏組、行動組、策反組、隨軍組、防諜組等。每組通常由十人左右組成。

軍統局內勤組織共有八處、六室、一所"軍統"的特工人員分佈到國民黨的軍隊、警察、行政機關以及交通運輸等各個部門

此外,軍統局還設有電訊組織、武裝組織、訓練機構以及在軍、政、警、憲等機關中的控制運用組織和“特種”組織。如中共一大代表張國燾主持的特種政治問題研究所。

特工人員最多時近5萬名,分佈到中國國民黨的軍隊、警察、行政機關、交通運輸機構,乃至駐外使領館,專門以監視、綁架、逮捕和暗殺等手段進行活動。

抗日戰爭期間,軍統也從事一些蒐集敵方情報並恐怖活動。也有一些軍統人員投降日本,日本佔領區的重要特務頭子不少來自軍統。

1946年8月軍事委員會改組成國防部,軍統局的正式名稱亦改為國防部保密局。其公開特務武裝部分與軍委會軍令部二廳合併為國防部第二廳,由鄭介民任廳長;祕密核心部分組成國防部保密局,毛人鳳為局長。

國民黨時期的軍統和中統,分別是兩個什麼性質的組織?

中統局全稱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中統,電視劇上那種證件封皮上印“中統”二字是不對的,而且大小尺寸也差好多。中統成立基礎是陳果夫、陳立夫兄弟為首的CC系分子掌控的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黨務調查科,科長徐恩曾。1935年黨務調查科升格為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務調查處,直屬於黨中央(亦即蔣系國民黨中央),處長由徐恩曾擔任。1937年黨務調查處併入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即軍統)第一處(黨政處),仍由徐恩曾任處長,但一處實際上仍是獨立於軍統局的一個系統,這時的軍統亦是老軍統系統,並非一般電視劇中的新軍統系統。 1938年3月29日的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上,蔣介石提議設立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8月,蔣介石對軍事委員會調查局進行改組,調查局第一處擴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第二處擴為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這才是新軍統系統)。這樣中統局就正式成立了。 中統局的人事組織中,由國民黨中央黨部祕書長兼任局長,但實際負責工作的則是副局長。民國三十八年敗離大陸前擔任局長的有陳立夫、朱家驊;擔任副局長的有徐恩曾、葉秀峰。中統局內設人事科、專員室、經濟調查處、交通處、統計處;以及一、二、三組(分別負責訓練、黨派、情報工作,所以二組直接大搞特務活動的說法也是不對的)。中統局組織設立依附於各級黨部機關,在各省市設調查統計室,省以下設專員負責“統計調查”。 中統局負責除軍、憲、警等軍事部門外的情報安全工作。實際工作中也是基本上維持在這個範圍之內的,因為軍統局也不允許他干涉越權。中統局的工作重心在黨政機關內部,另一個重點就是暗中打擊一切反對派政黨,尤其是共產黨。此外對於社會輿論、思想言論也負有監控責任。(類似現在美國的FBI) 1947年中統局改名為黨員通訊局,1949年改名為內政部調查局,習慣上仍稱為CC或中統。內調局隸屬於國民政府行政院內政部,事實上仍屬蔣系中央掌控。伴隨著國民政府的全面敗退,中統局後來也迅速的在大陸消散了。中統局的另一個衰落原因是,權高震主,尾大不掉。蔣系中央不會允許這種不安定因素的存在,所以另外扶植了軍統系統作為牽制。軍統系統 軍統局全稱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軍統。軍統的成立基礎是中華復興社特務處。1932年4月1日,蔣介石命令戴笠組建該處,並擔任處長,戴笠屬黃埔系軍人派,該處一直是一個獨立的系統。同年,又成立了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由戴笠兼任調查局第二處(特務處)處長。1934年7月,戴笠繼鄧文儀任南昌行營調查科(特務科)科長。1935年初,調查科併入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第二處。 1938年8月,統計局二處擴充為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復興社這支山寨隊伍給正式招安進軍委直屬,併入軍統局。由此軍統局正式成立。的 軍統局同中統局類似,由軍事委員會辦公廳主任賀耀祖兼任局長,副局長戴笠負實際責任。軍統局是按軍隊編制的,中央機關設八處六室一所,外勤設區、站、特別組。軍統局負責軍、憲、警部門以及對外的情報安全工作(類似今天美國的CIA)。但是由於軍統局成立後不久國民政府西遷重慶,形勢嚴峻,軍統局也擔負了一些諸如對行政機關、交通、金融等要害部門的監控,這樣後來就引起了與中統局的權限衝突。 1946年3月,該局副局長戴笠墜機死亡,6月,蔣介石對該局進行改組。由軍事委員會第二廳與軍統局合併組成國防部二廳(國防部由軍委改組而來),廳長鄭介民。原軍統局核心系統改組為以毛人鳳為首的國防部保密局。 軍統局還有兩點不得不說:一.軍統局為終身特務。二.抗戰期間軍統局大為發展,在敵後進行了大量的破壞、暗殺活動。

相關問題答案
軍統站一般是什麼編制?
學信網賬號一般是什麼?
定位銷一般是什麼材質?
答辯的題目一般是什麼?
電腦卡一般是什麼原因?
賓語一般是什麼詞性?
圖片一般是什麼格式?
字幕一般是什麼顏色?
改日吧一般是什麼意思?
公積金賬號一般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