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用古文怎麼說?
我們用文言文怎麼說
由於文言文沒有“們”這個詞綴,在表達“我們”這個人稱複數詞時,有兩種不同的表示法。
1、仍用第一人稱代詞“我”、“吾”等。這種情況需要結合文章的語言環境理解。如: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赤壁之戰》。其中的“我”是指孫、劉聯軍,是複數,相當於“我們”。再如: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陳涉世家》。其中的“吾”,是陳勝對大家說的,既包含自己,也包含大家。
2、用吾輩、吾儕、吾人、吾曹、吾屬等表示。例如:
吾輩:《儒林外史》第十八回:“吾輩今日雅集,不可無詩。”
吾儕:《左傳·宣公十一年》:“吾儕小人,所謂取諸其懷而與之也。”
吾人:嚴復譯《天演論》吾人彭聃之壽。
吾曹:楊萬里 《次丁簿叔乞米韻》:“文字借令真可煮,吾曹從古不應貧。”
吾屬:《史記·項羽本紀》:“吾屬今為之虜矣。”
我們的文言文怎麼說
文言裡沒有我們。只有我的說法。比如吾,予,等等。
“我們” 和 “國家” 用古文 怎麼說???
吾等
天朝
古代怎麼稱呼我們?
我在史記裡沒找到類似某男子跟朋友在一起時候說我們的情況。也沒看到跟自己妻子一起的時候怎樣說。以下列舉了各種情況下(最多君臣)對話時候的自稱和對對方的稱呼。我個人認為如果對自己朋友說我們(不包括對方),可以稱“吾等”,“我等”。(既然有“公等”,“臣等”,又自稱“吾”“我”)。如果單獨只兩個人,說我們,就是包括對方了,可以說“君與我(吾)”、“足下與我(吾)”、“公與我(吾)”、“子與我(吾)”。
對妻子也許可以說“汝與吾”。
漢高祖還是漢王的時候,招幸薄姬,薄姬曰:“昨暮夜妾夢蒼龍據吾腹。”高帝曰:“此貴徵也,吾為汝遂成之。” 《史記外戚世家》
大梁人尉繚說秦王時自稱“臣”,稱秦王為“大王”,與人評價秦王時自稱“我”。
秦初並天下,秦王自稱“寡人”,丞相綰、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人自稱“臣等”,為秦始皇議尊號,限自稱“朕”。
術士侯生、盧生逃跑後,始皇大怒時自稱“吾”,“吾前收天下書不中用者盡去之。”然後焚書坑儒。《史記秦始皇本紀》
陳勝和其他被僱傭的人著名的那段對話裡“苟富貴,無相忘”就省略了自稱。旁人笑話他:“若為庸耕,何富貴也?”(若:你。)
在大澤鄉,陳勝吳廣將起事時,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稱對方為“足下”。
陳勝吳廣殺兩縣尉後,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稱對方為“公等”。 《史記陳涉世家》
李斯跟荀子學帝王術,學成辭行時說:“斯聞得時無怠……故斯將西說秦王矣。” 以自己的名字自稱。
趙高勸胡亥殺扶蘇即位時說:“不然。方令天下之權,存亡在子與高及丞相耳,願子圖之。” 稱對方(胡亥)“子”。
秦二世即位後,對話時,趙高自稱臣,稱胡亥為“陛下”
公子高上書,“不忠者無名以立於世,臣請從死,願葬酈山之足。唯上幸哀憐之。” 上:皇上。《史記李斯列傳》
二世又遣使者之陽周,令蒙恬曰:“君之過多矣,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內史。” 稱對方“君”,“卿” 《史記蒙恬列傳》
張耳乃引陳餘之桑下而數之曰:“始吾與公言何如?今見小辱而欲死一吏乎?” 張耳稱陳餘為“公”
《史記張耳陳餘列傳》
參考資料: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