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是哪裡人?

General 更新 2024-11-23

袁紹是哪裡人?

袁紹(?-202),字本初,漢族,汝南汝陽(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縣袁老鄉袁老村)人.出身名門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稱。袁紹初為司隸校尉,於初平元年(190)被推舉為反董卓聯合軍的盟主,與董卓交戰;但不久聯合軍即瓦解。此後,在漢末群雄割據的過程中,袁紹先佔據冀州,又先後奪青、並二州,並於建安四年(199)擊敗了割據幽州的軍閥公孫瓚,勢力達到頂點;但在建安五年(200)的官渡之戰中大敗於曹操。在平定冀州叛亂之後,於建安七年(202)病死。

袁紹屬於哪國的

東漢末年的割據勢力。沒有稱王稱帝。骸 祖上幾代人都在東漢朝廷做官。

官渡之戰敗於曹操後病逝。

三國演義袁紹是哪國人

袁紹不屬於任何一國。袁紹死的時候三國還沒鼎立,那個時候大家都是名義上漢帝的臣子,袁紹只能算是一個軍閥割據勢力。

如果你硬要給他算一個國家,那就是漢朝。

三國袁紹哪裡人

袁紹,字本初,汝南汝陽人,出身名門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稱。袁紹原為渤海太守,後佔據冀州,逐步掠奪青、並二州,並於建安四年擊敗了割據幽州的諸侯公孫瓚,勢力達到頂點;但在建安五年的官渡之戰中大敗於曹操。

袁紹的個人簡歷

袁紹(?-202),字本初,漢族,汝南汝陽(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縣袁老鄉袁老村)人.出身名門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稱。袁紹初為司隸校尉,於初平元年(190)被推舉為反董卓聯合軍的盟主,與董卓交戰;但不久聯合軍即瓦解。此後,在漢末群雄割據的過程中,袁紹先佔據冀州,又先後奪青、並二州,並於建安四年(199)擊敗了割據幽州的軍閥公孫瓚,勢力達到頂點;但在建安五年(200)的官渡之戰中大敗於曹操。在平定冀州叛亂之後,於建安七年(202)病死。 袁紹出身於世家大族汝南袁氏,袁家自其高祖袁安官至司空、司徒,袁安的兒子袁京為司空,袁京的兒子袁湯為司空、司徒太尉,袁湯的兒子袁逢亦至司空,袁逢的弟弟袁隗亦至司徒、太傅。四世中居三公之位者多達五人,故號稱“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天下。 汝南袁氏為東漢時期的著名世族,祖籍在汝南郡汝陽縣(今河南商水)。 袁山鬆書記載,袁紹為袁逢的庶子,因袁逢的哥哥袁成早逝,袁逢就將袁紹過繼給袁成。袁逢另有一子袁術,所以血緣上,袁紹、袁術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如由繼承關係來看,也可以說是從兄弟。 紹自少喜結交當時上層社會的豪爽之士。188年,以虎賁中郎將的身份被舉薦為司隸校尉,成為漢靈帝新建立的西園八校尉的領袖。少年折節下士,知名當世,文武雙全,英氣勃發。 靈帝死,大將軍何進與西園八校尉之首的司隸校尉袁紹合謀誅宦官,事洩,何進被殺,袁紹率軍盡誅宦官,主持朝政。董卓專權,袁紹政見不同,逃奔冀州,董卓拜其為勃海太守、祁鄉侯。 初平元年(190),關東州郡牧守聯合起兵以討董卓,袁紹被推為關東軍盟主,自號車騎將軍。統率十八路諸侯攻打董卓,董卓不久被殺。關東軍內部開始互相兼併。袁紹奪取冀州牧韓馥地盤,自領冀州牧,此後又奪得青州、幷州。建安四年(199)消滅幽州公孫瓚。至此袁紹已據黃河下游四州,領眾數十萬,成為當時東漢勢力最強的北方諸侯。不久袁紹被冊封為大將軍、太尉,總督冀州、幽州、幷州、青州,成為中國黃河以北地區實際統治者。 同年,袁紹準備向曹操發起進攻,直搗許都,劫奪漢帝。監軍沮授、謀士田豐勸其進屯黎陽,據守黃河,以逸待勞,遣精騎以騷擾曹軍,俾不出3年可擊敗曹操。而以郭圖、審配為代表的一部分將領主張迅速決戰。袁紹採納後者的意見,五年,發佈討曹檄文,率十萬精兵進軍黎陽。 袁紹與曹操決戰於官渡,大敗,主力七萬多被消滅,只與其長子袁譚帶800多親隨敗回河北。兩年後慚憤病死,諸子亦敗滅,所據之地盡並於曹操。 編輯本段家族情況 高祖父 袁安 曾祖父 袁京 祖父 袁湯 《三國群英傳》中的袁紹 父親 袁逢(生父),袁成(袁逢將袁紹過繼給袁成當兒子) 配偶 劉氏 子女 袁譚、袁熙、袁尚 ,袁買 兄弟姐妹 袁術、袁胤、袁遺, 叔父 袁隗 外甥 高幹 編輯本段名門望族 謀誅宦官 袁紹出身於東漢後期一個勢傾天下的官宦世家。從他的高祖父袁安起,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父親袁逢,官拜司空。叔父袁隗,官拜司徒。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將,早逝。袁紹庶出,過繼於袁成一房。 袁紹生得英俊威武,甚得袁逢、袁隗喜愛。憑藉世資,年少為郎,袁紹不到二十歲已出任濮陽縣長。 不久,因母親病故服喪,接著又補服父喪,前後共六年。之後,袁紹拒絕朝廷辟召,隱居在洛陽。 這時是東漢統治日趨黑暗的年代,宦官專政愈演愈烈,殘酷迫害以官僚士大夫和太學生為代表的“黨人”。袁紹雖自稱隱居,表面上不妄通賓客,其實在暗中結交......

袁潭是袁紹什麼人

是“袁譚”吧。。。。袁紹的大兒子(共三個兒子:袁譚、袁熙、袁尚)。。。

三國演義中袁紹的謀士有哪些人?

袁紹手下最倚重的四大謀士,審配,逢紀,郭圖,許攸其它田豐,陳琳,荀諶,沮授,辛評,辛毗在有其它的不出名

真實歷史中袁紹是什麼樣的人?三國演義太假了,不可取證

袁紹,天生奇才,敗孔融、公孫瓚,擁冀、青、幽、並四州的領土,成為雄居北方、實力最強的諸侯。“少折節下士,知名當世”。

建安三年(公198年)年底,袁紹採納郭圖、審配的意見,策定了“立即進攻,集中兵力,直搗許昌”的作戰方針,並進行了戰略部署。曹操採納郭圖的意見,指導思想是在以弱抗強總形勢下,發揮作戰指導優勢,以智取勝,決心率精兵二萬,抗擊袁紹。為了爭取戰略上的主動,在建安四年(199年)八月,進軍黎陽,先發制人。

儘管史書記載曹操兵不足1萬,但事實絕非如此,就拿曹操滅黃巾來說,就招降20萬,而曹操在官渡之戰前也是幾乎全勝,那他的兵去那了???(搜下網站能看到許多相關信息,這裡我不多說了)

袁紹命顏良、文丑進攻白馬和延津,先後被斬,但幷沒有因此而傷其筋骨,隨後袁紹領兵直撲官渡,與曹操決戰。

看了地圖就會明白,袁紹的這個決斷不是很好,很無奈,於官渡決戰袁紹的補給線幾乎是曹操的4倍長,儘管史書沒有記載袁紹缺糧,但我想這是一定的。而曹操是不可能缺糧的,曹操的屯田制給曹操儲備了大量的糧草,196年,曹操在許下(今許昌市南)“始興屯田”,當年“得谷百萬斛”。官渡之戰前,曹軍屯田地有史可查的達十多處,然而從“州郡例置田官,征戰四方,無運糧之勞”這句話看,曹軍作戰,後勤供應是以屯田地就近取材為原則的,而官渡距許昌不足一百五十里,這裡又是大平原地帶,無運糧之勞的。就算我們僅以許下一地至200年五年的屯糧計算,應五百萬斛,也就是說曹軍五年積穀僅許下一地就可達三千萬斤,若曹軍僅萬人,每個士兵每天以 食二斤計算,可吃四年多時間。怎麼可能缺糧。

隨後就是許莜叛變糧的問題,曹軍直撲烏巢,這時就有了個問題,烏巢該不該救,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袁紹的這個決斷是不正確的,那我們來看。

前面分析過,袁紹是缺糧的,就算出重兵救了烏巢得到的也不過是空殼罷了,還很可能因重兵救烏巢而受到曹軍的攻擊。曹軍(儘管是在突襲的情況下,一戰滅了袁軍一萬多人,似乎輕而易舉,給人的感覺都會認為那是曹軍主力,想奪下烏巢,不派出主力怎麼能做到,況且糧已被燒燬,現在擺在袁紹面前的只有1:撤軍,會受到曹軍追殺;2:救烏巢,主營空虛,很可能受到曹軍的攻擊,而且救了烏巢得到的也不過是空殼罷了;3:出主力攻打曹軍大營,再派小股部隊擋住烏巢曹軍的歸路,袁紹取了第3條,可是張合叛離袁紹,破滅了袁紹一統天下的夢想。。。。。。

官渡之戰袁紹敗給曹操,不能說明袁紹無能,是曹操太過英明。

痛哉袁紹!惜哉袁紹!悲哉袁紹!

袁紹是什麼樣的人 從性格可以看出袁紹為人

袁紹這個人好謀無決,見小利而忘命,幹大事而惜身。愛名利,從討伐董卓時,為了當盟主,不惜自己大量的錢和軍糧。而且獨斷專行,自大,不聽逆耳忠言,偏聽偏信,田豐的建言換來的是牢獄之災,聽信郭圖讒言殺掉田豐,執意讓高覽張合出兵導致被圍攻,最後投降,不懂得識人用人,郭嘉,許攸,趙雲都曾經投身袁紹帳下卻不得重用。反而是顏文兩位肌肉發達頭腦簡單的人深得信任。而且猶豫不決,膽小多疑,立繼承人的事情一直猶豫。

相關問題答案
袁紹是哪裡人?
奧巴馬是哪裡人?
狄仁傑是哪裡人?
舜是哪裡人?
你是哪裡人粵語?
諸葛亮到底是哪裡人?
劉伯溫是哪裡人?
袁紹是哪國的?
江姐老公是哪裡人?
中通老闆是哪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