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憤不啟的意思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5-01-27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是什麼意思?

一個人不發奮不去啟發他,碰到問題不思考不去開導他

不憤不啟的"憤"是什麼意思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這句話指的是啟發式教學:即把握啟發的時機,解開關鍵點。也就是後來的“舉一反三”的意思。

“啟發”一詞最伐由孔子提出,源於《論語.述而篇》:“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這裡指出了啟發的時機,即非得學生“憤”和“悱”的時候才對他進行“啟”和“發”。那麼何為“憤”,何為“悱”呢?宋代理學家朱熹解釋說:“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狀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看來,只有當學生對問題心裡急於弄清而又無從著手,嘴裡想說而又無從談起的時候,教師才能對他進行啟發,解開關鍵點。這時你指出屋子裡有一個牆角,學生就可推知屋子裡還有三個牆角吧。

教學的方式多種多樣。但從指導思想上分不外乎兩類:即注入式和啟發式。

注入式教學把學生看成是被動的接受知識的容器,憑主觀意願“填鴨式”向學生灌輸知識,在很大程度上壓抑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束縛了學生的智能發展。 建國後,毛澤東同志就多次提出“提倡啟發式,廢止注入式”,並在實踐中為我們做出了典範。在當代的教學方法改革中,更要求把啟發式作為指導思想貫徹到每一種具體的教學方法中去。憤:心裡想弄明白而還不明白。

啟:啟發。指不到學生們想弄明白而還沒有弄明白時,不去啟發他。這是孔子的教學方法。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是什麼意思?怎麼辦呢?

孔子說: 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開導他;不到他心裡明白卻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不要去啟發他。

憤:心裡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想說又不知道怎麼說。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經常用來說明對學生要嚴格要求,先讓學生積極思考,再進行適時啟發。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是什麼意思?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語出《論語·述而》。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述而篇)朱熹逐字逐句解此章:“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物之有四隅者,舉一可知其三。反者,還以相證之義。復,再告也。”數百年來,學者們一般都採納朱氏之說。愚以為,學習遇到難題,百思不得其解,而心生憤與悱。所謂憤,指煩悶、著急、發怒,雖束手無策,但對積極的求知者來說,卻潛伏著拍案而起、不達目的誓不休的趨勢。孔子言“發憤忘食”(述而篇)就是此意。所謂悱,指惆悵、幽怨、苦痛,雖無可奈何,但對上進的求知者來說,卻蘊含著哀兵悲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傾向。憤與悱,由心而生,難免通過氣貌或言行表現出來,而被他人覺察。關於悱,東漢鄭玄首言“口悱悱”,到朱熹變成了“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後人均已接受,以至收入詞典,但愚以為如此解釋似乎牽強。孔子這段話的意思是:教學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麼也弄不明白,從而著急、鬱悶乃至悲苦的時候,不去啟示他開導他;告訴他(四方形物體)一個角,他不能觸類旁通另外三個角,就不再教他更多更深的知識。舉一反三的成語即由此而來。人們可以看出孔子關於掌握時機、因勢利導、循序漸進的主張和方法,與今之填鴨式以及大呼隆、趕進度的教學有天壤之別。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是什麼意思?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語出《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這是孔子論述啟發式教學的重要名言,對後世影響非常深遠。 憤:心裡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想說又不知道怎麼說。“舉一隅”三句:舉出一個角為例來告訴學習的人,而他不能推斷其他三個角如何,就不用再教他了.因為他不用心思考。

名句“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說的是:學生如果不經過思考並有所體會,想說卻說不出來時,就不去開導他;如果不是經過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時。就不去啟發他。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經常用來說明對學生要嚴格要求,先讓學生積極思考,再進行適時啟發。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意思

出處  出自《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譯文:孔子說:“不到學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釘的程度時先不要去開導他;不到學生心裡明白卻又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時也不要去啟發他。如果他不能舉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進行了。”

宋代理學家朱熹解釋:“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狀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

編輯本段詳細解釋  憤:心裡想求通而又未通。

悱:想說又不知道怎麼說。

舉一隅不以三隅反:不會舉一反三。

“舉一隅”三句:舉出一個角為例來告訴學習的人,而他不能推斷其他三個角如何,就不用再教他了.因為他沒有用心思考。

名句“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說的是:學生如果不是經過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時,就不去啟發他;如果不是經過思考並有所體會,想說卻說不出來時,就不去開導他。

------學生如果不經過思考並有所體會,想說卻說不出來時,就不去開導他;如果不是經過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時,就不去啟發他, 經常用來說明對學生要嚴格要求,先讓學生積極思考,再進行適時啟發。

“憤”就是學生對某一問題正在積極思考,急於解決而又尚未搞通時的矛盾心理狀態。這時教師應對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適時給以指導,以幫助學生開啟思路,這就是“啟”。“悱”是學生對某一問題已經有一段時間的思考,但尚未考慮成熟,處於想說又難以表達的另一種矛盾心理狀態。這時教師應幫助學生明確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質屬性,然後用比較準確的語言表達出來,這就是“發”.

參考資料:baike.baidu.com/view/869490.htm

相關問題答案
不憤不啟的意思是什麼?
不見天日的意思是什麼?
不得甚解的意思是什麼?
不勝驚錯的意思是什麼?
不止一個的意思是什麼?
不由余力的意思是什麼?
不亦悅乎的意思是什麼?
不知好歹的意思是什麼?
不識之需的意思是什麼?
不禁怔住的意思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