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移性收入包括哪些?
轉移性收入包括哪些方面內容?
轉移性收入包括離退休金、價格補貼、贍養收入、贈送收入、親友搭夥費、記帳補貼、出售財物收入等。離退休金指企業、事業機關單位,根據國家規定支付給退休、離休人員的全部收入。包括退休人員的退休金、離休人員的離休金和生活補貼,因公致傷退休、離休人員的護理費,退休離休人員異地安家的安家補助費,宿舍取暖補貼,醫療費,困難補助等。價格補貼指非職工得到的各種價格補貼。職工得到的價格補貼一律記入工資中。贍養收入指親友因贍養和撫養義務而給家庭的現金。贈送收入包括親友贈送的現金和現金性質的遺產收入。贈送收入與贍養收入的區別是贈款的親友對本家庭成員無贍養和撫養義務。記帳補貼指城市住戶調查戶因記帳所得到的現金,包括統計部門或工作單位所給的補貼,不包括實物部分。出售財物收入指調查戶出售財物所得到的收入,如出售廢舊物資、自行車、電視機、手錶、衣服、傢俱等。不包括出售當年新購的自行車、電視機、手錶等貴重物品的收入。這部分收入的處理辦法是:先按貴重物品的原價在出售月份作其他借貸收入記帳。如果出售所得小於原價,同時將差額作為其他商品支出記帳;如果出售所得高於原價,則將差額作為其他轉移性收入記帳。在填報年(季)報時,應從當年(季)的購買商品數量和支出金額中扣去該件貴重物品的數量和金額,並從其他借貸收入中相應扣去該件貴重物品的金額。出售其他新購的貴重商品,如衣服、傢俱等也可參照執行。出售上年度所購的商品或貴重物品的收入,全部作出售財物收入統計,不作任何扣除。代親友購買或營業性的購銷活動不包括在內。其他轉移性收入包括從各種意外事故中得到的補償和由於各種災害從非營利性的機構得到的捐贈等收入。
轉移性收入的組成
居民轉移性收入主要由以下幾部分組成:“離退休金”、“價格補貼”、“贍養收入”、“贈送收入”、“親友搭夥費”、“記賬補貼”、“出售財物收入”、“其他”。
財產性收入與轉移性性收入有什麼區別
財產性收入,指通過資本、技術和管等要素與社會生產和生活活動所產生的收入。即家庭擁有的動產(如銀行存款、有價證券)和不動產(如房屋、車輛、收藏品等)所獲得的收入。包括出讓財產使用權所獲得的利息、租金、專利收入;財產營運所獲得的紅利收入、財產增值收益等。
轉移性收入就是指國家、單位、社會團體對居民家庭的各種轉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間的收入轉移。包括政府對個人收入轉移的離退休金、失業救濟金、賠償等;單位對個人收入轉移的辭退金、保險索賠、住房公積金、家庭間的贈送和贍養等。
什麼是財政總預算會計的轉移性收入,具體包括哪些內容
財政收支中的轉移性收入,一般指的是不同財政級別間的財政撥付
比如省級財政收入中的轉移性收入,主要來自中央財政的撥款
我國居民的收入主要有工資性收入,經營性收入,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四塊構成。這是由什麼樣的分配製度
現行的分配製度
為什麼養老金叫轉移性收入
轉移性收入是可支配收入的組成部分,是指國家、單位、社會團體對居民家庭的各種轉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間的收入轉移。包括政府對個人收入轉移的養老金或離退休金、失業救濟金、賠償等;單位對個人收入轉移的辭退金、保紶索賠、住房公積金等;家庭間的贈送和贍養等。
一般來說,政府發放的養老金或離退休金以及各種救濟金是轉移性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轉移性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社會保障水平。
農民收入由四個部分組成,即工資性收入、家庭經營性收入、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 怎樣理解?
農民工資性收入
工資性收入即勞動報酬收入,是農民受僱於單位與個人,依靠出賣自己的勞動而獲得的收入,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農民工在非企業中的從業收入,二是在本地企業中從業收入,三是本地常住農村人口在外地的從業收入。簡單說就是打工掙的錢。
財產性收入
財產性收入,指通過資本、技術和管理等要素與社會生產和生活活動所產生的收入。即家庭擁有的動產(如銀行存款、有價證券)和不動產(如房屋、車輛、收藏品等)所獲得的收入。包括出讓財產使用權所獲得的利息、租金、專利收入;財產營運所獲得的紅利收入、財產增值收益等。這個簡單說就是租房、租地等掙的錢。
家庭經營性收入
是指家庭經營的相關收入,主要指農產品買賣收入。
轉移性收入
就是指國家、單位、社會團體對居民家庭的各種轉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間的收入轉移。包括政府對個人收入轉移的離退休金、失業救濟金、賠償等;單位對個人收入轉移的辭退金、保險索賠、住房公積金、家庭間的贈送和贍養等。農民的轉移性收入主要指政府的各種財政補貼。
轉移性收入的結果
轉移性收入在各區域對總收入不平等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城鎮—農村區域間的影響,進而影響了總區域的總收入不平等。為了使城鎮和農村數據具有同一性和可比性,我們將樣本中的收入來源分為:勞動收入、轉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其中,在城鎮樣本中,勞動收入只指工資性收入,其他收入則包括財產性收入和其他(年鑑中)未計收入;在農村樣本中,勞動收入則包括工資性收入和家庭經營收入兩部分,其他收入只指財產性收入。這樣,樣本集中總共有174個樣本。從結果表明(1)從貢獻率比重來看,勞動收入構成了總區域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影響因素,而轉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對收入不平等的貢獻率則相對較低;(2)但是從貢獻率的變動趨勢看,結論卻不同。這一期間的勞動收入貢獻率呈單調下降趨勢,而轉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的貢獻率卻呈上升態勢,轉移性收入的上升態勢尤其顯著。中國農村—城鎮區域間收入不平等,進而導致的總區域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加劇,與轉移性收入的不平等程度上升密切相關。而城鄉收入差距過大的原因之一,是農村居民的轉移性收入過低。所謂居民的轉移收入,是居民無須付出的任何對應物而獲得的貨物、資金或財產所有權等,其中財政的各種無償支出是轉移性收入的重要來源。隨著財政轉移支付力度的加大,經濟欠發達地區居民收入中的財政轉移支付收入數量不斷增多,比例不斷增大。但是中國經濟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其中城鄉收入差距不斷擴大,2006年城鄉收入差距比是3.3:1,世界平均是1.8:1,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趨勢可能是繼續擴大。“九五”期間,農村人均收入增長4.7%,城市增長5.7%,“十五”期間農村增長5.3%,城市增長9.6%,2006年政府加大對農村的支持,農村增長7.4%,城市增長10.4%。展望今後10年農村有望每年增長7%,城市可能至少增9%。中國這樣增長下去,10年以後,城鄉收入差距比可能是4.2:1,城鄉差距會更大。
居民可支配性收入包括哪些?
可支配收入具體構成是:家庭總收入扣除交納的個人所得稅、個人交納的社會保障費及調查戶的記賬補貼後的收入。家庭總收入包括所有家庭成員在調查期得到的工薪收入、經營淨收入、財產性收入、轉移性收入的總和,不包括出售財物和借貸收入。其中,工薪收入 :是指就業人員通過各種途徑得到的勞動報酬,包括所從事的主要職業的工資以及從事第二職業、其他兼職和零星勞動得到的其他勞動收入。經營淨收入:是指城鎮居民調查戶中家庭成員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所得的淨收入,即全部生產經營收入中扣除生產成本和稅金後所得的收入。財產性收入:是指城鎮居民調查戶中動產和不動產所獲得收入。包括出讓財產使用權所獲得的利息、租金、專利收入;財產營運所獲得的紅利收入、財產增值收益等。 轉移性收入:是指國家、單位、社會團體對城鎮居民家庭的各種轉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間的收入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