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有多少種?
太極拳有多少種?
依我理解,主要分兩類。第一類是普及化的太極操,只求拳架打得外觀正確,悅目。不懂(或不追求)拳理及內練心法,這種最多人在練的太極操,沒有博擊功能,但勝在易上手。
第二類是傳統內練的太極拳,追隨王宗嶽的太極拳拳論,用意不用力,外觀動作比較不明顯,但能養生與博擊功能兼備,學綀這類太極拳,真的需要以年計的時間和明師指點.
若按派別來分的話,有陳、楊、孫、武、吳、和、武當等等。
按架子分的話,大架、中架、小架。
按用於比賽、表演來說分有競賽套路,如簡化24式, 42式等。
中國太極拳的種類
無極來給你點太極材料: 太極拳經過長期的流傳,演變出了許多的流派,有陳式太極拳、楊式太極拳、 孫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等五大派系,譽稱為“五式太極拳”。目前,出現了個和式太極拳,掌門人叫和有祿,在一次功力比賽中見過。 陳式太極拳 陳式太極拳由著名拳師陳王廷創始於明末清初,所創老架路五套,陳式世代傳 習、演化,又增新架路二套。經過精心編排,動作速度和強度、身法勁道也有所不同。
第一路動作簡單,柔多剛少,以“棚捋擠按”四正勁的運用為主,以 “採挒肘靠”四隅手的運用為輔。柔中寓剛,行氣運動,以纏絲勁的鍛鍊為主, 發勁為輔。全身內外,動分靜和,一動全動,體現柔纏中顯柔、緩、穩的特色; 第二路(炮捶)動作複雜,急速緊湊,剛多柔少,用勁以“採挒肘靠”為主, 以“棚捋擠按”為輔;以剛發勁為主,竄蹦跳躍,騰挪閃展,震足發勁。剛中 寓柔,體現柔纏中顯剛、快、脆的特點。
陳式太極拳的鍛鍊原則和練法還要求:意、氣、身三者密切配合,以意行氣, 源動腰脊,旋腰轉脊,節節貫穿。在推手中以纏繞粘隨為主,“縱放曲伸人末 知,諸靠纏繞我皆依”,在粘貼纏繞過程中,運用:“棚、捋、擠、按”等法 則,借力制動,捨己從人,聽勁懂勁,發勁制敵。
楊式太極拳 由河北永年人楊露禪從學於河南溫縣陳家溝陳長興,與其子楊健侯、其孫楊澄 甫等人在陳式老架太極拳的基礎上,創編髮展了“楊式太極拳”。其拳路逐漸 刪改了陳式老架中原有的縱跳、震足、發勁等動作,由楊健侯修訂為中架子, 又經楊澄甫一再修訂逐漸定為楊式大架子,即現在廣為流行的楊式太極拳。 楊式太極拳拳架舒展簡潔,結構嚴謹,身法中正,動作和順,剛柔內含,輕鬆 自然,輕靈沉著兼而有之。姿勢開展,平正樸實,練法簡易,由鬆入柔,積柔 成剛,剛柔相濟。正如楊澄甫所說:“太極拳是柔中寓剛,棉裡藏針的藝術” 。架勢有高、中、低之分。
武式太極拳 創始人是武禹鑲。武式太極拳既不同於陳式老架和新架,亦不同於楊式大架和小架,學而化之,自成一派。其動作簡潔緊湊,架勢雖小而不侷促,動作舒緩平穩,出手不超過足尖,收時不緊貼於身,左右手各管半個身體,不相逾越。胸部、腹部的進退旋轉始終保持中正。步法嚴格,分清虛實,小巧靈活,邁步時足尖先著地,然後再足跟著地徐徐放下全足踏平。弓步前腿膝蓋不得超過足尖,後腿不挺直高拔。拳勢講究起、承、開、合,動作連貫順遂,用內功的虛實轉換和“內氣潛轉”來支配外形,以“神宜內斂”,“先在心,後在身”,“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意動身隨,意動氣隨,意到氣到,意到力到,意力不分”,達到意、氣、 形三者合一。
吳式太極拳 創始人叫吳鑑全,吳式太極拳以柔化著稱,動作輕鬆自然,連續不斷,循規蹈矩,鬆靜自然,獨 具靜態之妙。拳架雖然小巧,但具有大架功底,又開展而緊湊,在緊湊中自具 舒展,不顯拘束。推手時,端正嚴密,細膩熨貼,守靜而不妄動,以善化見長。
孫式太極拳 河北完縣人孫祿堂,自幼酷愛武術,從師李魁垣學形意拳,繼而學於李之師郭 雲深,又從師程廷華學八卦掌。經多年研練,功夫深厚。後有從師郝為真學太極拳,參合八卦、形意、太極三家拳術的精義,融合一體而創“孫式太極拳”。
孫式太極拳的特點是:進退相隨,邁步必跟,退步必撤。動作舒展園活,敏捷自然,練時雙足虛實分明,全趟練起如行雲流水,綿綿不斷。每轉身時以“開”、 “合”相接,所以又稱“開合活步太極拳”。
太極拳分幾種?
這個問題太大啦,三言兩語很難講清喲。
簡單地講,只有一種--那就是太極拳。
深入一點說,起初是陳式太極拳,由陳式衍生出楊式、武式太極拳,又由楊式衍生出吳式、孫式太極拳。所以,目前主要有陳、楊、吳、武、孫五大流派。
這些不同流派的太極拳各有其特點,但套路、招式相近。
為了普及太極拳,國家體委以楊式太極拳為基礎,創編了24式簡化太極拳,以及48式太極拳,又綜合了各流派有代表性的動作創編了42式競賽套路,人們稱其為“體委套路”。
各種太極拳招式情況:
國家體委套路就不用說了,一看就知道有多少式。
其他傳統套路一般都有七、八十式,個別有超過100式的。不過,不少人都根據自己的時間、愛好將它們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簡化,所以現在還經常能看見各種簡化(不是國家體委套路)的傳統套路。
太極拳有哪些種類?
太極拳發展至今主要有陳、楊、武、吳、孫五大流派。在新中國成立以後,還創編有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四十八式、八十八式、四十二式太極拳和三十二式、四十二式太極劍等。現將五派太極拳按起源先後簡介如下:
一、陳氏太極拳:
主要為河南陳家溝陳長興傳授的,其中以陳發科最為有名。其特點是剛柔相濟,快慢相兼,有新架、老架、大架、小架之分。
二.楊氏太極拳:
楊露禪學拳於楊長興,後去北京授拳,並傳其子楊健候,楊健候傳楊澄甫,後經楊澄甫廣為推廣。其特點是勻緩柔和,舒展大方。
三.武氏太極拳:
武禹囊先學於楊露禪,先學於河南趙堡陳青萍,並由其兄武澄清在河南舞陽鹽店得王宗嶽《太極拳譜》,武禹囊深研加以改進而成,其特點是動作靈活,步法輕捷。
四.孫氏太極拳:
刨子孫祿堂,其拳得自郝為真,加以改進而成。其特點是開合鼓盪,小巧緊湊,步活身靈。
五.吳氏太極拳:
吳鑑泉學於其父吳全佑(系楊露禪之徒),後自成體系。其特點是柔合緊湊,大小適中。
另外太極拳按架式的大小還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一.大架式:
陳氏、楊氏、八十八式、二十四式、四十二式通常多采用大架式。大架式的特點是拳式舒展大方,輕靈沉穩兼而有之。
二.中架式:
以吳氏太極拳為代表,其拳架大小適中,長於柔化。
三.小架式:
以孫氏太極拳為代表,架式小巧緊湊,步活身靈。
太極拳分為幾種
太極拳分為陳氏\揚氏\孫氏\吳氏\武氏.
所謂簡化太極拳是指24式太極拳,屬揚氏.大概是1956年國家體委為了推廣全民健身運動,同時由於揚氏太極拳打起來舒展大方,老少皆宜,即以揚矗太極拳為基礎,去處其中較為複雜\保留具有代表性的動作,形成如今的24式簡化太極拳.
最常見太極拳是哪種?多少式?練哪種最好?
若說練習人數最多的應屬楊式,大開大合,運動量適中
另外常見的有陳氏,最初的太極套路,保留了一些發力動作,當年楊露禪先學陳式,後在此基礎上不斷改進創楊式
楊氏後出現孫式,講究步伐靈活;吳式,講究導引化解;武氏,(對不起,特點忘了)等
陳式老架的發力動作比較難學,練著比較苦,不想用來打架的話建議學楊氏,看盤就行
楊氏傳統套路103式(實際上有很多重複動作,記住二十幾個動作在重複就行了)不過也別小看,需要少許毅力的,簡化後有49式(但沒減動作,難度和103式一樣)
要求簡單可以考慮國標,比如競賽套路42式,簡化套路24式等,都是國家體委簡化的,基本以楊式太極為基礎,不過動作連接的合理性上要比幾代人總結的傳統套路差一些了
還可以考慮陳式8式,陳正雷在老家基礎上化簡的,保留了陳式的意境
學陳式的話最好有師傅,我幾年前在北海有一個師傅可以幫你找找,教陳式和呼雷的,不過別跟他提8式
最後,強烈建議你學楊氏103式,既然學了就弄個專業點的,又不會太難
太極勁有多少種?
1。【粘粘勁】就是搭手不離開的意思。即一搭手要真正能把對方粘起來,否則不算粘粘勁。此勁在太極拳諸勁中尤為重要,離開粘粘勁別的勁都做不成,這是最基本的勁。粘粘勁的練習方法就是跟拍皮球似的,皮球的氣越足越好,拍一下馬上就起來。練習時速度要快,形體不要太大。平時要多練習,例如做摟膝拗步,手心稍微一突出再空手心,粘粘勁就出來了。腳心也空,胸一空,粘一點就是,粘起對方再發著。一粘,對方就冒高,暈暈忽忽的就起,這再發,手一伸就是。沒有粘粘的硬推,非太極勁。2。【聽勁】練全身的接觸點。開始練手、腕、臂,即由腕到肩,這是起碼的要求,漸至全身上下都能聽,即鍛鍊神經末梢的靈敏性,連頭髮也有反應。所謂凝神於耳,是指神含蓄在內。練習時全身必須鬆開,否則是聾子。你若感覺對方有力,那你應該先檢查自己,因為是你的胳膊聾了,人家大聲嚷你都聽不見,跟木頭槓子似的。單巴掌是拍不響的,是你硬你才覺得對方硬。你把關節放鬆,靈敏勁就有了。身體各部關節都要放鬆,最主要的是腰、腿放鬆。怎麼鬆,就是肌肉放鬆,骨節拉開。比如伸手去拿茶杯,要拿但不拿,就是比劃著要拿,這就鬆開了,這時肌肉是鬆弛的。你若真拿起來,你肌肉就緊張,骨節也都卡死了,這叫拙笨的力氣,聽勁首先把自己全身放鬆,關節拉開,就是想著一節一節向相反的方向拉,想完了就忘掉。脊柱是往上下兩頭抻,叫做上下對拉或對拉拔長。下面是先想尾閭往前下,一收腹,上邊是眼向前平視,頂就領起來了,這叫“尾閭中正神貫頂”。膝關節老想著有稍微上提的意思。腳趾鬆完以後想湧泉穴,再鬆到環跳穴這就穩了,如同鳥兒停立在電線上一樣輕飄飄的。下肢關節鬆開後就能站得很牢,如樹植地生根。全身放鬆以腰、腿為。還有三空,即手心空、腳心空、胸空。整個身體練得像氣球一樣才出輕靈。皮球不行,籃球也不行。就如擺放的氣球,人從旁走過它就有反應,人一按它一癟,你一撒手它又鼓起來。有了這種靈敏性後,你再聽對方。聽勁聽什麼,聽對方的反應,即動靜虛實變化,他半虛半實怎麼做,全虛全實怎麼做。要破壞對方的重心,穩定自己的重心。如要不讓對方聽出來,你本身也得練成如氣球一樣靈敏才行。所以太極拳就是跟人搭手以後,明白對方粘上那兒了,你把肌肉放鬆,一比劃,不拿,對方急不得惱不得,就是個障礙物給他擱那兒了,這個叫聽勁。掌握聽勁的要領是肌肉放鬆,骨節拉開,身上才靈。 3。【懂勁】懂勁。懂勁與聽勁以有連帶關係。什麼叫懂勁?拳譜上說得很清楚:“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雙重之病未悟耳。”懂勁以後才越精,進步程度就越高深了。怎麼懂勁,主要懂陰陽,陰陽即太極。兩個人的勁,要知已知彼,搭手時要“量敵”,須知對方的長處和短處、強點和弱點。通過外面的現明探知其內部本質是虛是實,以已之長擊敵之短,知已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兩人還得合在一起,連呼吸都合在一起,叫做“彼此呼吸成一體,牽動往來得自由”還有個時間早晚的問題,需要採取相適應的辦法。“左重則左杳,右重則右虛”“隨屈就伸”,他要伸時就不讓他彎,他要屈時就不讓他直,使他老接不上氣,老讓他蹩著氣,以至失敗。兩人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隨屈就伸是隨其出勁點(根節)領其梢節,截其中節,隨也就是一個意思,即隨其屈,就其伸,謂之“捨己從人”。 4。【走勁】三十立計,走為上策。怎麼走,走得開走不開,你想走人家還不讓你走哩!懂勁以後才能走,“能粘能走方為懂勁”“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拳譜上說的意思是粘走要結合。人剛我柔,什麼叫剛,就是對方來手有力也好,無力也好,都把它比作剛來對待,我們只要不跟他頂撞、抵抗,都謂之走。太極拳以走勁為主,怎麼走?走即是粘,粘即是走。粘走......
競賽套路太極拳有多少種
有四種:陳氏 楊氏 孫氏和吳氏,是1988年中國武術研究院召集專家共同確定的。編制競賽套路主要是因為傳統套路重複動作太多,時間又太長,動作不統一,不利於比賽。
太極拳都有哪幾種啊?
現在練習太極拳,不可能像過去一樣,朝夕不離師父.大多數人只能通過學習班或者大夥集中在一起來學習太極拳,頂多老師給你個別指導一下要領。也有個別人緣份好的,遇上一個好老師,單獨教練。目前大致有五種太極拳的練法供朋友們參考。
第一種、練習拳架。主要以鍛鍊身體為目的,看上去要舒展優美。確切點叫“太極操”。這是一種初學狀態;
第二種、練推手。主要以各種用力技巧為主。領會如何鬆肩、鬆腰、鬆胯,如何沉肩墜肘,如何手上不用勁而以腰為軸帶動,用上週身的勁,如何引進落空,如何氣沉丹田,如何棚履擠按等。這比第一種練法上了一個層次;
第三種、練習散手。練習拳架的過程中仔細體會每個動作的技擊格鬥含義,也就是說直接練習太極散手。要有相當武功底子的人練習才事半功倍。這比第二種練法提高了一步;
第四種、神意氣的練法。以內氣運行線路為主要的練習途徑,強調意念的配合。是在拳架練習到純熟後,進入相忘境界,在意勢導引下,陰陽相隨的,練習方法。練習太極拳練到頭腦裡什麼都不需要記憶,手腳的活動好像是自己在動。這種感覺既為"相忘"境界,這是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自身的和諧.有詩云:“行拳如在白雲中,人自無心拳亦同,月透白雲雲影白,白雲明月任西東”。這是第五種練習方法的開始。
第五種、先天的練法。神意氣的修煉畢竟還是後天的東西。道家所謂“心死則神活”,不著任何後天意念,先天的東西自然就能出來,所謂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一定要能靜下心來,才能進行這方面的修煉。 拳架謂之毛,推手謂之皮,技擊謂之肉,神意氣謂之骨,先天真意謂之髓。一般來說,普通人易得其毛,性情溫和者易得其皮,豪邁之人易得其肉,文人墨客多嗜好其骨,慧根深者可得其髓。
太極拳的五種練習方法確切一點,也可以看成五種必須經過的階段,它是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希望不會讓朋友們產生誤解!願天下修習者真正練出太極神功,應物處世:自然而然、適應百態、化解千般、包容萬物、和諧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