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養什麼樣的人?
中國教育以培養什麼樣的人為目的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養的人的質量和規格的總要求,即解決把受教育者培養成什麼樣的人的問題。按照《教育法》的規定,我國現階段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教育應該培養什麼樣的人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新時期以來的教育改革,使我們不斷深化了對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發展規律和歷史使命的認識。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教育事業的核心是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重點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善於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培養什麼樣的人
————《從冬蟲到夏草》有感 周娟 在學習了董紹才老師的《從冬蟲到夏草》講座之後,我深深記住了董老師的一句話:這句話象一記重錘,落在我的心裡,激起了許多的思考與感慨。在我在工作崗位上工作了這麼多年以來,教授學習知識是我的主要職責,我用盡了各種方法來實現這一目標:積極備課,系統授課,研究學生能力,把握知識領域,認真對待考試命題,等等。我無一不做的淋漓盡致。但是,總覺得自己所做的缺少點什麼,這就像是秀美的上,有水才有靈性一樣。今天在聽了董老師的講座之後,我才明白,在教育的道路上,我所缺少的事“人文教育”。正如董老師所說:在閱讀能力比賽中,中國學生暴露出來的缺點是:被動閱讀較多,這與老師課堂上的挑戰性問題較少,作業多為反覆操練有關。使學生缺乏自我調控學習策略。另外,學生課業負擔重,使學生閱讀興趣,師生關係,語文課紀律風氣,教師激發學生閱讀參與的策略等閱讀成績造成嚴重影響。從而使學生失去自我學習的習慣。常常聽老師們會談到這樣的問題:“高分低能”。我覺得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結果,與我們所實施的學校教育有很大的關係,許多老師卻和我一樣,盡職盡責的去上好每一節課,但是忽略了教育的點睛之筆:“人文教育”。我們的學生缺乏的不是知識,而是對知識的瞭解。什麼是對知識的瞭解呢?是指學生應對所學知識弄清原由,更注重的是掌握知識的用途,應用領域,不能只做學習知識的機器,一味吸收而無所用途。這樣開來,我平時所做的就是把學生當初灌輸知識的機器,強迫學生被動的接受,忽略他們對知識的有效輸出,同時,這也就造成了學生對所學知識更容易遺忘的惡性循環,常常聽到身邊的老師感慨:現在的學生講了10遍他也不會。其實,問題不僅僅是出在了學生身上。我們身為老師也應有責任,也許我們沒有給學生講明白為什麼要學,學了的用途及優點在哪兒。使學生缺乏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而老師就會覺得“學生難教”。那麼我們要怎麼做呢?首先,作為老師,我們應該有創新精神,不要以為這本教材我教了許多年,什麼知識是重點,什麼東西可以摒棄,從而忽略最為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學習這些不變的知識的人產生了改變,時代也在改變,要是我們一成不變,誰會去接受我們所教授的知識呢?所以,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做“先行者”去嘗試新的方法,把社會素材,人文信息,輔助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到時代的變換盡在自己所學的知識中。其次,實踐能力是考驗一個人的最高行為標準,會的東西再多,如果知識泛泛空談,又有何用?所以,我們不但要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更要讓學生學會如何去實踐。比如:有一堂課,我公開了一組爬長城的照片,有許多照片是我和外國人一起拍照的,學生們都很興奮,我順勢問了一句:“如果有一位美麗的外國女孩在你的面前,你怎樣去邀請她和你一起拍照呢?”學生們頓時來了興趣,從一個“拍照”的短語,說到了“和我一起拍照”,再到“和我一起拍照,好嗎”學生們從一點點把語言昇華到一種交流工具上,也使語言成為一種有實踐意義的知識。有了實踐能力,許多的知識看起來簡單透明,不再空洞。在我的課堂上,去尋找實踐方案,是我讓學生學習知識的最有效的載體,我將會長此以往,繼續努力。最後,要有社會責任感。這不僅僅是要求老師去具備社會責任感,同時也要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這就是我在以往教學中最大的缺失。大多數的老師都會這樣認為:我教給學生知識,我注重知識的運用,這樣就是我作為一個成功老師的職責。其實,這真的是全部嗎?那我為什麼又會覺得自己的教師生涯中,缺失了什麼呢?這就是社會責任感。我們身為教師,做好教師已經擔當起自己的社會責任,但是我們又是一個不同於其他工作領域的團體,不是自我表現......
教育應該培養什麼樣的人
大學到底應該培養怎樣的人才?
首先,一個簡單的問題:大學生和非大學生的區別究竟是什麼?很多人都不假思索,我們來讀大學就是要學知識學技術的啊!但是,我想先說明的一點是:大學不是技校。一個機電專業的大學畢業生能夠操作、維護一臺機器,但是一個只有初中學歷的熟練技工也照樣可以操作,甚至比大學生操作的更好;一個外語系畢業的大學生能夠說一口流利的外語,能夠將長篇的外文資料翻譯成中文,可是,一個跑到外國買了幾年烤紅薯的人也能說外語,甚至比大學生說的更地道;一個醫學院的畢業生能夠拿起聽診器給病人看病,能夠憑藉幾百萬一臺的醫療儀器診斷出病人的疾病,可是很多衛校畢業的中專生在積累若干年經驗以後,照樣可以拿手術刀,古時候的中醫甚至能夠懸絲把脈,僅憑一根絲線就能為病人開藥方並保證要到病除……
所以,大學生和非大學生最主要的區別絕對不在於是否掌握了一門專業技能。那麼,問題來了。大學究竟應該培養怎樣的人才呢?
1.人之為人。很多在教育上頗有建樹的老師都會強調這樣一個點“人才,首先是人,方能成才。”在這個點上看來,在大學教育中,首先應該培養學生獨立健全的人格。“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從古到今文人雅士追求的最高境界。當代社會中,不知是社會風氣的問題還是人們常說的“人心不古”,大學生這個群體中屢屢出現令人咋舌的“奇葩”事件。馬加爵、藥家鑫等依然記憶猶新,有知識、沒品德的人對社會的禍害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大學生的品德教育毫不猶豫應該放在第一位!我認為,應該按照以人為本的教育價值觀來確定學校教育的方針和培養政策,要更新我們延續至今的“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個陳舊的提法。這是一個不準確的、過度政治化的一個目標,使教育的培養目標突出了建設者,誇大了教育在人力資源開發上的額作用,而忽視了人性和人文發展。
2.人之成才。雖然很不情願,但是也不能否認的一個事實是,我們從小時候牙牙學語開始,到我們最終變成浩浩蕩蕩穿過高考獨木橋的一匹,我們一直襬不開各種標準答案、公認的社會贊同觀念。經過這個大爐的熔鍊,我們最終變成批量生產品中的一個,最終變成一個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來到大學,一個天空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理想殿堂,我們可以鬆開分數對我們“千奇百怪”的思想的束縛,堅持自己的執著追求,忽略他人對自己的不解,懷著“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大氣踐行對自己的諾言。大學的教育中,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意識是促進學生成才、社會前進、國家軟實力發展的重要條件。
3.人之發展。隨著社會的發展,對人才的創新意識、就業能力的要求將越來越高,我國高等教育的歷史使命應該也包括就業能力。中國科學院首席科學家牛文元指出,人口三大高峰在未來的30到40年將相繼來臨,即人口總量現在已經達到13億,在未來20多年當中,新生人口還會以每年1000萬左右的速度增長。龐大的人口基數,每年急速遞增的求職大軍,日復一日的求職壓力,相信大部分求職者都深有感觸。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不得不說是也一個很迫切的問題。
4.人之幸福。“培養什麼人?我認為要培養幸福的公民。”因為現在的學生多數是不幸福的,過大的學業、社會用熱壓力,是=使他們越來越多地感受到不幸福。巨大的學習壓力扭曲了學生的學業動機和人格發展,導致認知渴望的缺乏性,學習內容空洞,競爭越來越激烈,人際關係不良, 使學習失去快樂,新鮮感過於短暫,甚至導致學生厭學,厭惡生活,甚至有些學生採用極端手段來逃避學習壓力。據不完全統計,大學生平均每天上課以及學習時間大概在12小時左右。從學生的學習時間是就不難看出,屬於他們自己的後司機那太少或者根本就沒有,長期下去越來越沒有幸福感......
教育該培養怎樣的人
新鄭外國語高級中學王海智 毋庸置疑,教育是一項培養人的事業,因此她光榮;又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所以她偉大而艱鉅。 長期以來,國人的思想深處似乎永遠隱藏著“不吃苦中苦,難為人上人”的古訓。可以說,科舉制度的長期存在,使得學而優則仕的觀念深入人心。在古代,學校教育的終極目的就是為國家選拔輸送優秀的治國理政的人才,說白了就是為國家機器培養官員。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寒門子弟藉助學校教育獲取功名,躋身士大夫階層,做了官,就成了人上人,也就高人一等,享有了特權,便有了錦衣玉食的可能。“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鍾粟”說的也是這個意思。 進入現代社會,民主、自由觀念深入人心,個體生命價值和民主權利越來越被人們重視,社會化程度日益提高,這些都促使對“人”的社會化的認識進一步深入。現代社會中,社會成員之間聯繫日益緊密,社會集約化程度極高,社會分工日益細緻,相互間的合作顯得日益重要,任何人都無法遊離於社會之外單打獨鬥。物質極大豐富,科技日益進步,文明程度越來越高,公民意識越來越強的當今時代,做一名合格的公民應該是社會對人的最基本的要求。因此,為國家培養合格的公民應該成為教育的基本培養目標,也是重要目標。我們新時代教育不是為了培養“人上人”,而應著力培養“人中人”。 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應該是也必須是我們社會主義教育的培養目標。國家建設中,需要高精尖的棟樑之才,同時更需要千千萬萬的普通勞動者,更多的人靠著自己的一技之長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貢獻者自己的力量。我們的基礎教育應該在培養合格公民上多下功夫,做足文章,而不應抓了西瓜,丟了芝麻。抓住了一部分優秀學生,而忽略了大多數普通學生,甚至放棄了一部分“難教的學生”,如此就成了教育之痛。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公民的誕生》一文中也提出了教育應培養合格公民的觀點。所以,教育不能止於知識的傳授,技能的培養,更應該是公民意識的養成。“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倡導的就是一種公民意識。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一切與我相關的思維習慣促成孩子們關注自我與自然、社會的密不可分的聯繫,學會主動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應該是公民意識的起點。 反觀我們當下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我們的家長和學校、老師都給孩子怎樣的教育。主流的現實應是學校裡分數至上,學習成績至上,升學率至上。上個好學校,找個好工作,有個高收入,幾乎變成了所有老師、家長和學生的共同心願。當然,這些都無可厚非,但是對於那些考不了高分,上不了好學校,找不了好工作,掙不到高收入的普通孩子呢,他們該怎樣正視自己的處境呢?每個人渴望優秀,但不能只有一把尺子,否則大多數人都只能充當陪襯,或成了墊背的。 教育的急功近利和短視毀掉的不僅僅是個別孩子的前程和終身幸福,更是毀掉了一代甚至幾代人的幸福,而這又關乎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這絕不是危言聳聽,近年來關於中日、中美教育的考察比較的報告結果一次次的刺痛國人的神經。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應該得到認真貫徹。 從國家到個人,從社會到學校,從老師到家長再到學生,都應該清醒的認識到健全的人格,健康的體魄,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公民意識是孩子未來立足於社會的基本條件,而我們的教育更應該在這些方面不遺餘力。
教育應該培養什麼樣的人
毋庸置疑,教育是一項培養人的事業,因此她光榮;又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所以她偉大而艱鉅。
長期以來,國人的思想深處似乎永遠隱藏著“不吃苦中苦,難為人上人”的古訓。可以說,科舉制度的長期存在,使得學而優則仕的觀念深入人心。在古代,學校教育的終極目的就是為國家選拔輸送優秀的治國理政的人才,說白了就是為國家機器培養官員。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寒門子弟藉助學校教育獲取功名,躋身士大夫階層,做了官,就成了人上人,也就高人一等,享有了特權,便有了錦衣玉食的可能。“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鍾粟”說的也是這個意思。
進入現代社會,民主、自由觀念深入人心,個體生命價值和民主權利越來越被人們重視,社會化程度日益提高,這些都促使對“人”的社會化的認識進一步深入。現代社會中,社會成員之間聯繫日益緊密,社會集約化程度極高,社會分工日益細緻,相互間的合作顯得日益重要,任何人都無法遊離於社會之外單打獨鬥。物質極大豐富,科技日益進步,文明程度越來越高,公民意識越來越強的當今時代,做一名合格的公民應該是社會對人的最基本的要求。因此,為國家培養合格的公民應該成為教育的基本培養目標,也是重要目標。我們新時代教育不是為了培養“人上人”,而應著力培養“人中人”。
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應該是也必須是我們社會主義教育的培養目標。國家建設中,需要高精尖的棟樑之才,同時更需要千千萬萬的普通勞動者,更多的人靠著自己的一技之長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貢獻者自己的力量。我們的基礎教育應該在培養合格公民上多下功夫,做足文章,而不應抓了西瓜,丟了芝麻。抓住了一部分優秀學生,而忽略了大多數普通學生,甚至放棄了一部分“難教的學生”,如此就成了教育之痛。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公民的誕生》一文中也提出了教育應培養合格公民的觀點。所以,教育不能止於知識的傳授,技能的培養,更應該是公民意識的養成。“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倡導的就是一種公民意識。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一切與我相關的思維習慣促成孩子們關注自我與自然、社會的密不可分的聯繫,學會主動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應該是公民意識的起點。
教育要培養什麼樣的人 完整的人
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明確的人。出來社會之後能為祖國做出貢獻的人
教育要培養什麼樣的人
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明確的人。出來社會之後能為祖國做出貢獻的人
教育應該培養什麼樣的人
中國官方:教育應該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許多人說:教育應該培養有健全人格,和有著基本常識和動手能力的合格公民,理性的人格。
我說:教育應該培養有道德的人,然後才是有智慧的人,後來變成有才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