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教學設計?

General 更新 2024-12-22

什麼是教學設計

答:教學設計是指教師依據教育教學原理,教學藝術原理,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根據學生認知結構,對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和需要使用的教學手段進行的策略。

1、過程是一個系統,這一系統包括了學法、教師、資源、學習方法、條件、情景等要素。教學設計就是要創設這樣一個系統,並利用系統的科學方法來解決教學中的問題。

2、教學設計是從學習者的學習目標為出發點,確定學習者的需求和教學中需要解決的問題,並提出滿足學習者需求搐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

3、教學設計需要以現代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為依據,轉變傳統的備課觀,體現教育主體和學習主體的相互作用。

教學設計的意義是什麼

所謂教學設計,簡單地說,就是指教育實踐工作者(主要指教師)為達成一定的教學目標,對教學活動進行的系統規劃、安排與決策。

具體說來,教學設計是指教師以現代教學理論為基礎,依據教學對象的特點和教師自己的教學觀念、經驗、風格,運用系統的觀點與方法,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和需要,確定教學目標,建立解決問題的步驟,合理組合和安排各種教學要素,為優化教學效果而制定實施方案的系統的計劃過程。

由此可以看出,教學設計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為教學活動制定藍圖的過程。通過教學設計,教師可以對教學活動的基本過程有個整體的把握,可以根據教學情境的需要和教育對象的特點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採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實施可行的評價方案,從而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另外,通過教學設計,教師還可以有效地掌握學生學習的初始狀態和學習後的狀態,從而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方法,採取必要的教學措施,為下一階段的教學奠定良好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學設計是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基本保證。好的教學設計可以為教學活動提供科學的行動綱領,使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忽視教學設計,則不僅難以取得好的教學效果,而且容易使教學走彎路,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

1.什麼是教學設計?教學設計和教案是一回事嗎?

教學設計是指教師依據教育教學原理,教學藝術原理,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根據學生認知結構,對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和需要使用的教學手段進行的策略。

教學設計和教案是有區別的:

教學設計是教學的整體構思,包括具體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是如何突破的,整個教學內容是採取怎樣的教學方法。

教案是具體的上課體現,是教學過程的全部。

為什麼要進行教學設計?(孫燕青)

一、為什麼要進行教學設計? 教學活動是有明確目標的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為減少、克服教學活動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提高、增強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和可控性。所以,在實施教學活動前,必須對整個教學進程進行全面周密的策劃和精心合理的設計。 教學設計從根本上說就是要解決“教什麼,怎麼教,以及如何促進學生有效發展”的問題;轉化到學生的層面,要解決的是“學什麼,怎麼學,以及如何實現自身發展”的問題。所以,教學設計既要為教師的教學實施著想,更要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服務。二、什麼是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運用系統方法分析課堂教學問題和確定教學目標,建立解決問題的策略方案,試行解決方案,評價試行結果和對方案進行修改的過程。以學習理論、教學理論和傳播學為理論基礎,把課堂教學系統作為它的研究對象,以最優化教學效果為目的。 歸納起來為以下三個方面: 我們期望學生學習什麼內容,即確定教學目標; 為了達到預期目標,我們打算如何進行這種學習,即制定教學策略; 在進行這種學習時,我們如何及時反饋信息進行教學評價。 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設計是從學生的生活、思想實際出發,依據課程標準要求,遵循思想品德形成規律和認知規律,預設教學目標,選擇相應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確定教學步驟的過程。三、教學設計的五個層面 1 )課程設計──專業課程整體系統的設計 2 )單元設計──課程下一般分為若干個單元內容,每一單元教學過程的設計 3 )課次設計──實現某一教學目標,每次課教學過程的設計 4 )教學事件設計──對課內某個特定教學目標採取的學習行動過程的設計 5 )學習步驟設計──完成某個教學事件具體步驟的設計四、教學設計與教案的關係 教學設計是“運用現代學習與教學心理學、傳播學、教學媒體論等相關的理論與技術,來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和需要、設計解決方法、試行解決方法,評價試行結果,並在評價基礎上改進設計的一個系統工程”。 教學設計是以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為依據,對教學過程中的各種因素進行分析,以期達成教學目標的系統化的設計。我們過去所寫的教案只是教學設計的表現形式之一,並且是不全面的。與傳統的備課相比,教學設計更注意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更強調教學情境的策劃和教學手段的運用,更具有靈活性和創造性。 1 .教與學(教師中心,以教代學,強調教的設計 VS 學生中心,以學論教,強調學的設計) 2 .靜與動 教案一般課前完成,教案的內容是預設的、靜態的,課堂教學強調教案的忠實執行 VS教學設計的主體工作需要在課前完成,但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調整,關注預設與生成的整合,教學設計貫穿於課前、課中和課後。 欣納意外:好課應是預設與生成有機統一的課。預設也就是備課時要精心考慮教學環節中的關鍵點。一節好課不能是預設的演練與再現,只有預設沒有生成的課不是好課。 如何將預設與生成融為一體呢? ( 1 )彈性預設 通俗地說,就是課不要備得太滿,要為互動提供一定的、適量的時間和空間,否則一旦出情況就成了趕課。 ( 2 )精心預設 在備課時,要思考情境和問題能夠為生成起鋪墊、做準備、創條件。 有兩位教師講“文化的多樣性”一課,教師都讓學生看舞蹈,但提的問題不一樣,一位教師問:“咱們班有誰學過舞蹈?你覺得這些舞蹈有什麼不同?”一位教師問:“你們喜歡哪種舞蹈?說說你的理由。”大家覺得哪個問題更好?事實證明是第二種。第一位教師問完後,學生都不知道如何回答,叫起一個學生回答,學生只能說芭蕾是用腳尖跳,還有同學說,穿的衣服不一樣,再說就說不出來了。第二位教師問完後,學生就能很自然地從回答中感悟到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特色和價值,文化沒有優劣之分,應該尊重不同民族的文......

什麼是教學設計理念? 200分

一、教學設計概述

對“教學設計”(instructional design)涵義的認識目前還未能達成普遍共識。教學設計專家格斯塔弗森(K.L.Gustafson)指出,“教學設計”被用來描述包括分析教學內容、確定教學方法、指導試驗和修改及評定學生學習的全過程。

在我國,一般認為,教學設計是研究教學系統、教學過程和制定教學計劃的系統方法。它以傳播理論和學習理論為基礎,應用系統的觀點和方法,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和需求,確立目標,建立解決問題的步驟,選擇相應的教學策略和教學媒體,然後分析評價其結果,使教學效果最優化。

(一)教學設計的主要特徵

教學設計以明確的教學目標激發、促進和指導學生的學習,幫助每個學生完成學習。它的主要特徵有:

1.教學的計劃、開發、傳播和評價建立在系統理論上;

2.教學目的建立在對系統環境的分析上;

3.教學目標用可觀察的行為術語來描述;

4.對學生的瞭解是系統成功的重要因素;

5.研究的重點是教學策略的計劃和教學媒體的選擇;

6.評價是設計過程的組成部分;

7.測定和分等依據學生達到預期標準的能力;

(二)教學設計的一般程序

教學設計的程序因設計任務及設計者的不同而呈現多種形式。對整個教育系統設計和課堂教學設計均適用的是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加涅和布里格斯的教學設計程序。他們把教學設計程序分為14個步驟。

1.分析需求、目的及其需要優先加以考慮的部分;

2.分析資源和約束條件及可選擇的傳遞系統;

3.確定課程範圍和順序,設計傳遞系統;

4.確定某一門課的結構和順序;

5.分析一門課的目標;

6.確定行為目標;

7.制定課堂教學計劃;

8.開發、選擇教學材料和媒體;

9.評定學生行為;

10.教師方面的準備;

11.形成性評價;

12.現場試驗及修改;

13.總結性評價;

14.系統的建立和推廣。

以上程序分別在系統級、課程級和課堂級的水平上進行。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較為適用於課程、教學單元和課堂教學的教學設計程序,如圖示:

上述程序中包含了教學設計的三個基本要素:

1.教學目標(我們期望學生學會什麼?)

2.教學策略和教學媒體(為達到預期目標,我們將如何進行這種學習?)

3.教學評價(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如何及時獲取反饋信息?)

二、教學設計的模式及其理論基礎我們可將教學設計模式分為三大類,即認知取向的教學設計模式、行為取向的教學設計模式以及人格取向的教學設計模式。

(一)認知取向的教學設計模式及其理論基礎

認知取向的教學設計模式的理論基礎是認知心理學。信息加工心理學、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布魯納的認知發現說、奧蘇伯爾的認知同化說等都屬於認知心理學的範疇,它們有一個共同的主張:致力於研究人的智能或認知活動的性質及其過程。因此,儘管認知取向的教學設計模式風格各不相同,但它們有一個共同特徵:教學設計以學生的認知發展為基礎,以發展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水平為目的。

認知取向的教學設計模式包括布魯納的教學設計模式、以瓦根舍固為代表的範例教學設計模式、贊科夫的發展性教學設計模式、加涅的教學設計模式和奧蘇伯爾的教學設計模式等。

1.布魯納的教學設計模式

布魯納是20世紀60年代學科結構運動的倡導者。在教學設計上,他提出了“發現學習”的主張,形成了獨特的教學設計模式。

發現學習(discovery leaming),就是不把學習內容直接呈現給學習者,而是由他們通過一系列發現行為(轉換、組合、領悟等)發現並獲得學習內容的過程。這種學習具有以下基本特徵:第一,注重學習過程的探究;第二,注重直覺思維;第三,注重內部動機;第四......

什麼是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主要是以促進學習者的學習為根本目的,運用系統方法,將學習理論與教學理論等的原理轉換成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等環節進行具體計劃、創設有效的教與學系統的“過程”或“程序。

教學設計是根據教學對象和教學目標,確定合適的教學起點與終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優化地安排,形成教學方案的過程。它是一門運用系統方法科學解決教學問題的學問,它以教學效果最優化為目的,以解決教學問題為宗旨。具體而言,教學設計具有以下特徵。

第一,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教學設計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

第二,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

第三,教學設計是以系統方法為指導。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

第四,教學設計是提高學習者獲得知識、技能的效率和興趣的技術過程。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帕頓(Patten,J.V.見右圖)在《什麼是教學設計》一文中指出:“教學設計是設計科學大家庭的一員,設計科學各成員的共同特徵是用科學原理及應用來滿足人的需要。因此,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performance problems)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

賴格盧特對教學設計的定義基本上同對教學科學的定義是一致的。因為在他看來,教學設計也可以被稱為教學科學。他在《教學設計是什麼及為什麼如是說》一文中指出:“教學設計是一門涉及理解與改進教學過程的學科。任何設計活動的宗旨都是提出達到預期目的最優途徑(means),因此,教學設計主要是關於提出最優教學方法的處方的一門學科,這些最優的教學方法能使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發生預期的變化。”

梅里爾(Merrill)等人在新近發表的《教學設計新宣言》一文中對教學設計所作的新界定值得引起人們的重視。他認為:“教學是一門科學,而教學設計是建立在這一科學基礎上的技術,因而教學設計也可以被認為是科學型的技術(science-based technology)。”

美國學者肯普給教學設計下的定義是:“教學設計是運用系統方法分析研究教學過程中相互聯繫的各部分的問題和需求。在連續模式中確立解決它們的方法步驟,然後評價教學成果的系統計劃過程。”

學習教練肖剛定義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

什麼是教學設計理念

(一)創新性理念

公共組織行為學科面對日益紛繁複雜的社會公共事務,迫切需要人類用新的智慧與方法解決新的問題。本課程組堅持以最先進的學科理論指導課程教學,以最前沿的學科理論成果構建課程體系,幫助學生能夠獲得卓越的專業視野和創造性思維,為課程發展不斷注入活力。

(二)國際性理念

隨著科技、經濟全球化,公共組織行為學改革對本課程教學的質量標準提出了國際性要求,本課程組重視通過面向世界、參與國際教育競爭與合作,進而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專業人才。

(三) 本土性理念

中國的公共組織行為事務急需大批專業水平高的管理人才,創建本土化的理論框架和操作範式成為課程建設的一個出發點,通過創建本土化的話語體系和解釋框架,整理本土化的案例素材,構建“中國思維”的課程結構,本課程組在教學活動充分體現了本土性。

(四)社會性理念

公共組織行為的社會需求對課程的培養目標提出了新的要求,培養學生具有適應社會競爭、創造社會價值的素養,要求課程在整個教學體系構建方面要充分把握學生理論聯繫實際、能夠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五)實踐性理念

公共組織行為的實踐性決定了其教學過程必須充分結合公共組織行為實踐,體現課程內容的前瞻性和實用性。既根據課程設置完善課程的系列教材,又根據公共組織行為的創新,及時補充和添加新的教學案例和素材。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不要求面面俱到,關鍵是要使學生在重要的環節聽有所感、學有所獲。課堂教學內容的更新主要依靠教師的主動性、創造性的發揮。

相關問題答案
什麼是教學設計?
什麼是教學形式?
什麼是教學重點?
什麼是教學反思?
什麼是深化設計?
什麼是規劃設計要點?
什麼是概念設計?
什麼是室內設計師?
什麼是創意設計?
什麼是室內設計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