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卅運動直接原因?

General 更新 2024-12-28

五卅運動中的反帝統一戰線被破壞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5分

1925年1月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以後,群眾運動蓬勃發展,2月至4月,上海、青島的日本紗廠工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先後組織數萬工人舉行大規模罷工鬥爭,取得了重大勝利,同時也遭到日本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的鎮壓。日本帝國主義勾結北洋軍閥政府企圖破壞工人運動,醞釀新的血腥屠殺。

5月14日,上海日本紗廠工人為抗議日本資方無理開除工人再度罷工,日本資本家開槍打死工人顧正紅(共產黨員),打傷10餘名工人,激起上海工人、學生和市民的憤怒。同時,在上海的帝國主義者提出有損中國主權,打擊中國民族工商業的“四提案”(增訂印刷附律,增加碼頭捐,交易所註冊及所謂“取締重工法案”),並決定於6月2日在上海納稅外人會上通過,引起了包括民族資產階級在內的上海各階層人士的強烈反對。

【五卅慘案和五卅運動簡介】

5月28日,中共中央根據運動發展形勢,及時決定進一步動員群眾開展反對帝國主義的政治鬥爭。5月30日,上海學生兩千餘人在租界內散發傳單,發表演說,抗議日本紗廠資本家鎮壓工人大罷工、打死工人顧正紅,聲援工人,並號召收回租界,被英國巡捕逮捕100餘人。下午萬餘群眾聚集在英租界南京路老閘巡捕房門首,要求釋放被捕學生,高呼“打倒帝國主義”等口號。英國巡捕竟開槍射擊,當場死11人,被捕者、受傷者無數,造成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

五卅慘案的消息迅速傳遍全國,各大、中城市紛紛罷工罷課,聲援上海人民的反帝鬥爭。從而形成了更大規模的五卅反帝愛國運動,嚴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大大提高了中國人民的覺悟,揭開了大革命高漲的序幕。

【五卅慘案和五卅運動經過】

〖上海日本紗廠工人大罷工〗

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以經濟剝削為主,中日甲午戰後,中國被迫簽訂馬關和約,准許日本在中國各口岸設立工廠,利用中國的原料和廉價勞工進行經濟侵略。其他列強隨之跟進,紛紛在中國各口岸設立工廠。日本人僅在上海一地就設有23家紗廠,佔全上海紗廠三分之二。日本廠主對待工人非常苛刻,工人每日工作12小時以上,工資每日僅一角五分,還要扣存百分之五儲蓄廠中,需至工作滿十年方始歸還,半途辭工者儲蓄金即被沒收。

2月,日商內外棉紗廠第八廠推紗間發現一名童工屍首,胸部受重傷十餘處,系被紗廠日籍管理員用鐵棍毆打死亡,工人們目睹慘狀,群情大憤,全體罷工。後經上海總商會出面調停,日廠主答允不打罵工人,同時每兩週發放工資一次,工人即恢復工作。5月間日本各紗廠以男工屢起風潮,竟將男工盡行開除,換為女工,這一來引起22家工廠的大罷工。由上海各團體調停,以改良工人待遇,發還儲金為條件恢復工作,不料內外棉紗廠第八廠又開除工人數十名,工人不服,推舉代表顧正紅等八人向廠主交涉,在交涉中發生爭執,日人突開槍擊斃顧正紅,其餘七人受傷,受傷工人向公共租界工部局請求援助,工部局不僅不予以公平處理,反而控以擾亂治安罪名,這一來群情更為憤激。

〖從學生運動到全面的反帝愛國鬥爭〗

5月22日上海各團體開會追悼顧正紅,上海各大學學生均往參加,路經公共租界時有四人被捕。於是上海學生會開會,決議組織演講隊,出發租界宣傳。5月30日學生聯合會分派多隊在租界內遊行講演,當天下午,一部分學生在南京路被捕,其餘學生及群眾共千餘人,徒手隨至捕房門口,要求釋放被捕者,英捕頭愛伏生竟下令開槍向群眾射擊,當場死學生四人,重傷30人,租界當局更調集軍隊,宣佈戒嚴,任意槍擊,上海的大學校竟遭封閉,這就是“五卅慘案”。慘案發生後全國震動,北京學生第二天即響應,全國各大都市學生也先後罷課,風起雲湧,進行反帝國主義示威運動,民意沸騰。

當夜,中共中央立即召集會議,......

五卅運動的起因是日本資本家槍殺工人 。

基本上是對的~但是不完全。

直接導火線是1925年5月15日,上海日商內外棉七廠資本家藉口存紗不敷,故意關閉工廠,停發工人工資。工人顧正紅帶領群眾衝進廠內,與資本家論理,要求復工和開工資。日本資本家非但不允,而且向工人開槍射擊,打死顧正紅,打傷工人10餘人,這才是完整的“五卅”運動的直接導火線。

詳細瞭解您可以參看:baike.baidu.com/...b14493

五卅運動是怎麼回事啊?

五卅(sà)運動五卅運動是反對帝國主義的革命運動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以上海工人為主體,於1925年5月30日發動的反對帝國主義的革命運動。五卅運動標誌著中國第一次大革命高潮的到來。 中國共產黨於1925年1月在上海召開了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認真總結了建黨以來尤其是國共合作一年來的歷史經驗,對中國革命問題的認識有了重大進展。黨的四大以後,由於黨的工作的全面開展,革命形勢有了新的發展。1925年春,上海、北京、武漢、廣州、唐山、瀋陽等城市和重要礦山的工人為反抗日、英等國資本家的殘酷剝削和血腥屠殺,相繼進行了罷工鬥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本進一步加緊對中國的侵略,直接反對日本侵華的群眾運動是: A.護國運動  五四運

B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和辨別直接反對日本侵華的群眾運動的能力.五四運動爆發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會中國外交的失敗,涉及日本侵略中國的山東問題,五卅運動是日本人槍殺工人顧正紅事件而引起的,省港大罷工是支持五卅運動的,護國運動是反對袁世凱復闢帝制.故選取B.

北伐戰爭迅速發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1.1924年五月,黃埔軍校開學.孫中山任軍校總理,蔣介石任校長,廖仲愷為黨代表。先後聘請加侖將軍等蘇聯將軍為軍事顧問。

2.同年11月中共廣東區委委員長周恩來任政治部主任

3.1924年7,8月間策劃商團企圖推翻廣東革命政府10月10日商團開槍打死20多人要求孫中山下臺,孫下令鎮壓叛亂局勢轉危為安。

4.1224年9月,北方爆發了第二次直奉戰爭,10月直系馮玉祥倒戈在北京發動政變,推翻曹錕、吳佩孚,直系大敗。隨向張作霖、段祺瑞妥協組建了以段祺瑞為首的北京政府。

5.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病逝

6.1925年2月開始五卅運動爆發,工人、學生遊行5月30日上午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發生。五卅運動的爆發構成1925至1927年的中國大革命”。

7.1925年 1月15日,陳炯明乘孫中山北上,自稱代理大元帥。隨舉兵進犯廣州。廣州政府組建東征軍,黃埔軍校校軍3000人編為右翼軍。3月第一次東征勝利。

8.1925年5月,楊希閔、劉震寰同陳炯明、唐繼堯等勾結,6月在廣東叛變。東征軍在6月12日平息叛亂。

9.1925年7月黃埔軍校在內的粵、湘、滇等軍改編為六個軍共8.5萬人。以廖仲愷為代表國民黨左派堅持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採取財政、民政統一收歸革命政權管理,對於地方軍閥及國民黨右派勢力是一沉重打擊。8月20日廖仲愷遇刺。

10.廖遇刺後胡漢民因遇刺案牽連,離開廣州;蔣介石又迫使許崇智出走,從而取代了許的軍事權利。

11.9月國民政府決定舉行二次東征,蔣介石為總指揮,周恩來為總政治部主任。10月14日克惠州。11月4日周恩來率部進入汕頭。11月底第二次東征勝利結束。南征部隊12月收復海南島,鄧本殷逃亡,殘部繳械收編。統一了原本四分五列的廣東省

12.1925年6,7月國民黨新老右派與共產黨的矛盾日益公開化,戴季陶先後發表完全背離孫中山的精神主義,是國民黨以蔣介石為首的新右派勢力擡頭的信號。

13.二次東征後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同蔣介石操縱的孫文主義學會之間的鬥爭愈演愈烈。

中國革命歷史知識問答題

1.袁世凱掀起尊孔復古逆流的目的是( ) A.弘揚民族文化 B.維護封建舊道德 C.復辟帝制 D.維護封建文化的陣地 2.魯迅對封建禮教的抨擊最為激烈,體現在( ) A.《敬告青年》 B.《狂人日記》 C.《庶民的勝利》 D.《文學革命論》 3.在中國大地上,第一次舉起社會主義大旗的是( ) A.陳獨秀 B.蔡元培 C.魯迅 D.李大釗 4.五四運動的導火線是( ) A.帝國主義的侵略 B.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 C.新文化運動的推動 D.巴黎和會拒絕中國正義要求 5.五四運動鬥爭目標得以完全實現的是( ) A.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B.廢除二十一條 C.誓死力爭,還我青島 D.拒絕和約簽字 6.李大釗發表的較全面系統地介紹馬克思主義的文章是( ) A.《法俄革命之比較觀》 B.《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 C.《我的馬克思主義觀》 D.《再論問題與主義》 7.胡適挑起“問題”與“主義”之爭的動機是( ) A.啟發中國人注重發展實業 B.循序漸進地解決中國的社會問題 C.反對馬克思主義傳播,反對社會革命D.找到適合中國國情的“主義” 8.參加中共“一大”的12名代表中,缺乏( ) A.旅歐(法)共產主義小組的 B.旅日共產主義小組的 C.濟南共產主義小組的 D.廣州共產主義小組的 9.中共“一大”確定黨在成立後的中心任務是( ) A.推翻資產階級政權 B.打倒封建軍閥 C.宣傳馬克思主義 D.組織和領導工人運動 10.中國工人運動第一次高潮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共民主革命綱領的制定 B.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的領導 C.共產國際的幫助 D.中國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 11.中共考慮同國民黨合作,主要在於國民黨( ) A.比較是革命的民主派 B.在社會上有一定的威信 C.在南方建立了革命根據地 D.領導人歡迎合作 12.第二次護法運動失敗的直接原因是( ) A.帝國主義干涉 B.陳炯明叛變 C.戰略戰術失當 D.後方不鞏固 13.國民黨“一大”主要討論的問題是( ) A.與共產黨合作 B.國民黨改組 C.三民主義的解釋 D.國民黨章程 14.新三民主義成為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主要是( ) A.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 B.提出了節制資本的原則 C.與中共民主革命綱領的若干原則一致 D.適應了時代潮流的精神 15.黃埔軍校與以往軍校的不同點是( ) A.嚴格軍事訓練 B.健全管理制度 C.重視政治教育 D.培養軍事人才 16.與北京政變的發生有直接關係的是( ) ①第一次直奉戰爭②第二次直奉戰爭③南方革命的影響④馮玉祥與吳佩孚的矛盾 A.①③B.②③C.②③④D.③④ 17.孫中山在遺囑中說,“……積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孫中山這段遺囑所包含的內容與下列哪項內容最接近( ) A.三民主義 B.新三民主義 C.中共最低綱領 D.三大政策 18.五卅運動發生的直接原因是( ) A.國民會議運動推動 B.五卅慘案發生 C.帝國主義高壓政策 D.中共號召 19.1925年兩次東征的軍事力量主要來自( ) A.黃埔軍校學生 B.省港罷工工人 C.東江農民 D.國民革命軍 20.北伐前夕,直奉勾結的直接原因是( ) A.兩者性質相同 B.兩者根本利益一致 C.國民革命的發展 D.帝國主義的策動 21.汀泗橋和賀勝橋兩戰役發生在( ) A.湖南 B.湖北 C.江西 D.浙江 22.北伐期間,農民運動發展最迅猛的省份是( ) A.湘B.鄂C.贛D.閩 23.1927年初派軍艦到上海揚......

中國近代史的基本線索

將現代化作為中國近代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在中國史學界由來已久。20世紀初年,梁啟超曾經在《50年來中國進化概要》中,從現代化的視角把近代中國五十年的歷史演進過程劃分為三個時期,它們分別代表著中國從傳統向現代社會轉型的三個層面。一是從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經世致用論和自強運動即器物層面的現代化起步;二是從甲午戰爭至五四運動,維新變法運動即制度層面現代化的變革;三是開始於五四新文化運動——五四新文化運動和新文學運動即文化層面的現代化變革。[3]20世紀70年代末起,由於國家確立改革開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方針,現代化事業成為國家和人民共同關注和進行的主要事業,中國近代史研究者在中國近代史研究中以現代化為主題的主張再次提了出來。以現代化為基本線索研究中國近代史,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這個話題很快進入了中國近代史前輩研究者的筆下。1990年9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為紀念建所40週年,舉辦了以“近代中國與世界”為題的國際學術討論會。名譽所長劉大年在開幕式上講話,他說,近代世界的基本特點不是別的,就是工業化,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近代化。適應世界潮流,走向近代化,是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如何來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其核心,就是中國社會能否走向近代化。”“近代中國沒有實現西方那樣的近代化,但它憑自己的力量打開了走進近代化世界的大門。”他還說過:“中國人民百折不撓追求民族獨立,最終目的仍在追求國家的近代化。1949年,毛澤東說:‘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是什麼,那就是解決近代化問題了。”胡繩認為:“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幾代中國人為實現現代化作過些什麼努力,經歷過怎樣的過程,遇到過什麼艱難,有過什麼分歧、什麼爭論,這些是中國近代史的重要題目。以此為主題來敘述中國近代歷史顯然是很有意義的。”[5]兩位史學前輩,在他們學術生涯的前期曾主張“兩個過程論”和“三次革命高潮說”的革命史觀,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歷史研究的深入發展,他們後期則支持“現代化論”。許多學者明確主張現代化是中國近現代歷史發展的主題或基本線索。他們認為用現代化史觀考察鴉片戰爭以來的歷史進程,不僅包納了百年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爭而且還涵蓋了像戊戌變法、清末新政這樣的改革運動和其他眾多的社會變遷,這就能夠比較全面地反映歷史的發展,也較接近歷史的真實。而且,以現代化為基本線索進行歷史研究,能夠以是否有利於現代化作為主要的評判標準,它可以將複雜廣博的歷史內容作為有機的整體進行考察,闡明各個歷史事件在現代化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一節新文化運動一、知識點理解1.新文化運動與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一致之處——反封建;“新”主要是在對封建思想進行了較為徹底的批判。2.性質:資產階級思想文化運動。第三次思想解放運動。(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是維新派與頑固派的論戰;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是革命派與保竽派的論戰)興起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直接原因是反對袁世凱推行復古尊孔逆流。3.新文化運動矛頭直指儒家傳統道德,是因為儒家思想是維護封建統治的理論基礎4.陳獨秀提倡的文學革命與胡適最大的不同點是主張從文學的內容進行革命5.蔡元培主張“思想自由”目的是使新思想能在北大傳播;“兼容幷包”目的是鼓勵新思想去佔領封建文化的陣地6.新文化運動是實行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反對北洋軍閥統治在思想文化上的反映。7.新文化運動前期的領導者與同一時期的孫中山等革命家相比,其共同缺點是忽視人民群眾的作用。(還有一個不足是對東西方文化存在絕對肯定或否定——原因是沒有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8.1918年,新文化......

求篇歷史小論文中國的1921

中國近現代(公元1840-1949年) 中國近現代史從1840年開始到1949年結束。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 中國近代史

運動前夕,是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整個中國近代史是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會的歷史。 中國近現代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止於1949年南京國民黨政權覆亡,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歷經清王朝晚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 19世紀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強接連發動了侵略中國的戰爭,中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不斷遭到破壞,西方列強與中華民族的矛盾激化。70年代以後,列強對華侵略加劇,中華民族危機日益深重。 鴉片戰爭前,中國仍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封建制國家。但由於清王朝這個封建地主政權腐朽沒落、妄自尊大,固步自封,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逐漸落後。所以封建制度已危在旦夕。由於林則徐的虎門銷煙,英國藉機侵略中國,但其實質是為了打開中國市場,向中國走私鴉片,以扭轉中英貿易逆差.1842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中英《南京條約》,中國從此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後,西方資本主義列強通過不平等條約向中國大量輸出商品和資本,逐漸衝擊著中國封建經濟。 1840年,大英帝國用堅船利炮打開了古老中國的大門。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一場場強加給中華民族的災難。近百年來世界上幾乎所有的資本主義國家都對中國發動過一次甚至多次侵略戰爭。有公然入侵,也有不宣而戰;有單獨入侵,也有合夥劫掠,強迫中國簽訂了數以千計的不平等條約。通過這些不平等條約,資本主義列強扶植封建勢力作為統治中國的工具;蠶食和鯨吞中國領土;出兵控制,竊取中國軍事要地;劃分勢力範圍;控制重要通商口岸和建立租界;施行領事裁判權和片面最惠國待遇;通過戰爭勒索鉅額賠款;在中國進行商品傾銷和資本輸出。外國資本主義列強推行的殖民主義,引起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巨烈動盪,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此,中國人民為擺脫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的壓迫,進行了長時期的、不屈不撓的鬥爭。 1840年以來,亡國滅種的危機一直威脅著千年古國。在中華民族危難之際,一代民族精英覺醒:魏源等的“師夷之長技以制夷”;洪秀全領導的反清農民起義;康有為、梁啟超的“變法圖強”;孫中山的國民革命。正是他們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挺身而出,為反對外來侵略,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同仇敵愾,英勇奮鬥,前赴後繼,拼搏不息,譜寫了中國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悲壯篇章。 1851年,洪秀全領導號召農民在金田宣佈起義,建號“太平天國”。1853年春,太平軍佔領南京,把南京改名為天京,定為都城,正式建立農民政權,同清朝對峙。1856年,太平軍摧毀江南大營,解除了天京之圍。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達到了全盛時期。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淪陷,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1856年,英國提出修改中英《南京條約》,但遭清政府的拒絕.英國藉此挑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這次英法聯軍出兵侵略中國,美俄是幫凶.雖然第二次鴉片戰爭與鴉片無關,但其實質與鴉片戰爭一樣,因此叫第二次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戰敗後,清朝廷被迫於1858年先後與俄(6月13日)、美(6月18日)、英(6月26日)、法(6月27日)簽訂《天津條約》,與沙俄簽訂《璦琿條約》。 1860年,英法聯軍再......

五四運動的根本原因為什麼是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也是學文科的同志吧。告訴你我做歷史選擇題的穿招,記住一句話: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發展是政治關係變動,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沒有經濟就不用談政治了。

雨果怒斥火燒圓明園 中,真是豐功偉績,天賜的橫財!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應該是反諷的寫作手法,諷刺侵略者野蠻的強盜行徑。

相關問題答案
五卅運動直接原因?
五四運動的直接原因?
五四運動爆發的直接原因是 ?
赤潮產生的直接原因?
胃脹氣的直接原因?
審計產生的直接原因?
洋務運動失敗原因?
大澤鄉起義的直接原因?
審計產生的直接原因是?
紅軍長征的直接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