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在古文中的意思?
既至,見父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你好,“既至,見父”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到達荊州後,胡威拜見父親。
出自:晉書·列傳·第六十章
原文:胡威,字伯武,一名貔。淮南壽春人也。父質,以忠清著
稱,少與鄉人蔣濟、朱績俱知名於江淮間,仕魏至徵東將軍、荊州刺史。威早厲志尚。質之為荊州也,威自京都定省,家貧,無車馬僮僕,自驅驢單行。每至客舍,
躬放驢,取樵炊爨,食畢,復隨侶進道。既至,見父,停廄中十餘日。告歸,父賜絹一匹為裝。威曰:“大人清高,不審於何得此絹?”質曰:“是吾俸祿之餘,以
為汝糧耳。”威受之,辭歸。質帳下都督先威未發,請假還家,陰資裝於百餘里,要威為伴,每事佐助。行數百里,威疑而誘問之,既知,乃取所賜絹與都督,謝而
遣之。後因他信以白質,質杖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於是名譽著聞。拜侍御史,歷南鄉侯、安豐太守,遷徐州刺史。勤於政術,風化大行。後入朝,
武帝語及平生,因嘆其父清,謂威曰:“卿孰與父清?”對曰:“臣不如也。”帝曰:“卿父以何勝耶?”對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及遠
也。”帝以威言直而婉,謙而順。累遷監豫州諸軍事、右將軍、豫州刺史,入為尚書,加奉車都尉。威嘗諫時政之寬,帝曰:“尚書郎以下,吾無所假借。”威曰:
“臣之所陳,豈在丞郎令史,正謂如臣等輩,始可以肅化明法耳。”拜前將軍、監青州諸軍事、青州刺史,以功封平春侯。太康元年,卒於位,追贈使持節、都督青
州諸軍事、鎮東將軍,餘如故,諡曰烈。子奕嗣。奕字次孫,仕至平東將軍。威弟羆,字季象,亦有幹用,仕至益州刺史、安東將軍。
文言文裡面的上父 事其母是什麼意思
少喪父,事其母,及撫弟天表,具有至性。
喪:死去,喪失;事:事俸,贍養。
這句話的意思是:
(江天一)從小失去了父親,(全靠他)贍養老母親,以及撫養弟弟江天表,具有性情淳厚、至慈至孝的天性。
文言文中的父有沒有父親的意思
文言文中,父發音為 fù時,有父親的意思。
例句:《詩 小雅 蓼莪》:「無父何怙?無母何恃?」
南朝宋鮑照《松柏篇》詩:「孝子撫墳號,父兮知來不?」
古文中父乙或父己是什麼意思
古代青銅器上有時會有青銅禮器所有者的名字,比如說父己方鼎內壁鑄有“丙父己”三字銘文,“丙父己”應為人名。
又比如 商“衛父己”觶 ,蓋內鑄銘文“衛父己”三字
父乙 父己 大篆(金文):
另外,在商代甲骨文中,“父乙”是小乙和武乙的別稱。(商武丁王對生父小乙的稱呼、商文丁王對生父武乙的稱呼)
小古文《宋有富人》中“父”是什麼意思
這裡的父是:對老年男子的稱呼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翻譯:主人家看來,兒子是聰明的,鄰居的老人是值得懷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