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中有哪些信息技術?

General 更新 2025-01-24

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有哪些優勢

在教學中,恰當地應用多媒體課件,對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興趣、突破教學難點、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提高教學效率等都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多媒體教學課件是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教學理論發展的必然趨勢,它是以計算機為核心,將文字、圖形、聲音、動畫、影像等多種媒介綜合起來進行輔助教學的計算機教學程序。

多媒體教學題材的選取,要從教學實際出發,結合學科特點,根據教學內容來確定。對於傳統教學手段難於解決的問題,使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化難為易,幫助學生理解有關的概念或原理。課件內容必須適用於多媒體教學的表現,能突出多媒體教學的特點,能充分發揮技術的優勢,能有效地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與學的效率。在製作課件時,要運用現代課堂教學理論已有成果,結合學科特點鑽研教材,對教學內容恰當處理,精心設計,以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表現力。

目前信息技術在教學中主要應用在哪些方面

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而教師如何合理又有效的使用信息技術,這就需要教師充分理解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本文試著從以下方面來論述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加強教師的主導作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分散教學難點,突破教學重點,促進學生知識內化;幫助學生進行探索和發現;幫助學生獲取技能和經驗;使課堂練習方式多樣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製作具有實效性的教學課件;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計算機使用技能;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反思。

信息技術在教學應用中的功能有哪些

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主要指多媒體計算機、教室網絡、校園網和因特網(Internet)等。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網絡規模在中國的不斷高速擴大,信息技術對現代人生活、工作的深刻改變,多媒體教學手段引入中學課堂教學已從理論走向實踐,走向發展,對信息技術、多媒體手段的運用不僅成為教育主管部門的要求,成為對學校、老師的評價標準,到今天也成為許多有條件學校的教學常態。

在這種形勢下,許多教育工作者改變了觀念,積極投入到對信息技術的學習、掌握、運用中來。廣大教師也掀起了自制教學課件的熱潮,在網絡中能查詢到的有關教學的各種影音素材、備課資料、教學課件已數不勝數。這些都深刻地改變了我們的教學思想、教學模式、教學行為和教學常規。

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優化中小學課堂教學,是教育心理學基本原理在教學實踐中的具體應用。教育心理學知識告訴我們:人們獲取知識,單靠聽覺只能記憶約1/6,單靠視覺,只能記憶約1/4,而同時使用視聽兩種感覺,則能記憶大約是2/3。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能創設逼真的教學環境,動靜結合的教學圖像,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運用圖,文,聲,像並茂的特點,能把教學時說不清道不明,只靠掛圖或黑板作圖又難講解清楚的知識,通過形象生動的畫面、聲像同步的情境、言簡意賅的解說、悅耳動聽的音樂、及時有效的反饋,將知識一目瞭然的展現在學生面前。

1。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應用的現狀分析

基礎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高投”與“低效”的問題,引起中小學教師和校長的高度關注。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的主渠道,課堂教學追求效益、效率和效果的最大化。信息技術作為新型的教學媒體,當它們與各學科的課程加以整合,即應用於課堂教學時,他們就體現出對於教育、教學過程來說是極其寶貴的特性,從而為新型教學結構的創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學環境,進而解決基礎教育信息化建設的“低投”與“高效”的問題。低“投”不僅包括硬件設施、設備的低資產投入,而且還包括師生精力和時間的低消耗;高“效”包括教學過程的快速度和教學水平的高質量。下面,我們以多媒體教學為例來分析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應用的現狀。

1.1 實踐中驗證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課堂多媒體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學“粉筆+黑板”的方式,在多媒體教室配置一定的多媒體教學設備(視頻展示臺、計算機、數字投影儀、VCD或DVD、功率放大器、音箱、話筒、無線接受器、大屏幕等),教學中採用多媒體方式,集文本、圖形、圖像、聲音、動畫、視頻於一體,實現圖文並茂、聲畫並舉,甚至模擬虛擬現實創設課堂教學情景。課堂多媒體教學的最大優勢在於能夠將傳統教學中單一的文字或簡單掛圖呈現教學信息的形勢轉變為多媒體形式,從而克服了傳統教學中文字呈現信息過於抽象的問題,而以生動具體、形象逼真的虛擬情景,把抽象的信息內容轉變為具體的形式再現給學生,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實現輕鬆愉快的學習。對於多媒體教學的優勢相關文章論述很多,不同學科,其多媒體教學優勢發揮的程度也不一樣。大致歸納如下幾點:

①直觀形象,克服抽象。(符合人類認知規律: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

②圖文聲像並茂,多感官刺激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多元認知,多感官接收)

③動態模擬過程,有效呈現重點、難點。(動態呈現)

④及時交互,及時反饋,易於學生參與,師生互動。(便於交互)

⑤虛擬現實,突破視覺侷限,再現事物本原。(虛擬再現)

⑥無限重複,加強記憶,克服遺忘。(符合人類重複記憶原理)

⑦針對性強,照顧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

⑧海量信息......

信息技術在現代教育中的應用主要有哪些

隨著我國教育技術發展及國家教育改革的深入,人們在步入信息時代的同時,“現代教育技術”這一概念應運而生,並被廣泛地應用於教育教學中。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推動了教育的全面變革。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正以驚人的速度影響和改變人們的學習方式。現代教育技術必須依據自身的特點和現代信息技術整合,而不能被現代信息技術代替。因此,我們有必要對其在現代教育中的應用有一個全面認識。下面對信息技術在現代教學中的應用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現代信息技術在現代教學中的作用

現代信息技術應用於教育,彌補了傳統教育的不足,改變了傳統的知識存儲、傳播和提取方式,引起了教育新的變革。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和多媒體化的信息技術給現代教學帶來了生機和活力。與信息技術一樣,教學也是一種手段,信息技術與教學整合的結果也仍然是一種手段,使用這一手段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促使教學任務的更好完成,達到素質教育的目標。顯然,這種整合模式,應該成為學生獲取信息、探索問題、合作學習、解決問題和構建知識的認知工具。

1.教學演示

這是信息技術與教學整合的最初形式,也是最基本的層次。教師可利用教學軟件或多媒體素材,編寫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體教學課件,以便清楚地說明講解結構,形象地演示教學的內容,或用圖表、動畫、影片等展示動態的變化過程和理論模型等等。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整合,可以使計算機代替粉筆、黑板等傳統教學媒體,實現傳統模式無法實現的教學功能。通過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機整合,學生躍躍欲試,興趣盎然,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參與,充分發揮多種感官功能,動耳聽,動眼看,動腦想,動口說,為學生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和空間,讓課堂充滿活躍的學習氛圍。

2.主體交流

教學過程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動的交流過程,通過互聯網、局域網的硬件環境,實現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專題質疑、問題研討、個別輔導和感情交流,以及師生與外校外地的鏈接,達到快速、優質、高效的目的,實現知識獲取和能力訓練的最優效益。這種整合模式可以實現個別輔導式的教學,既能代替教師的部分職能,如出題、評定等,還能較好地實現因材施教,解決因主體個別差異導致的質量失衡問題,能更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的投入性、自覺性。

3.研究學習

新的課程標準強調要通過課程改革,加強學生基本素質的培養,通過規範的課程教學,把學生培養成為學會生存、懂得知識、掌握本領、發展能力的四有人才。研究性學習正是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科內容利用多媒體將需要呈現的課程內容,以多媒體、超文本、友好交互方式進行集成、加工處理轉化成為數字化學習資源,同時根據教學需要,創設一定的情景,讓學生在這些情景中探究、發現,這極利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學習能力的提高。

4.構建新知

信息技術可以成為新知識構建的載體,因為它與教學整合時,能培養學生的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分析能力和思維的流暢表達能力。這種整合強調學生在對大量信息進行快速提取時,進行重新整理、優化組合和加工運用,因而能將大量知識進行內化,變成自己的東西。

信息技術與教學的融合為現代化教學提供了廣闊的活動天地,對深化課程改革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發揮起著重要作用。教師只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樹立正確的觀念並主動學習和應用現代化教育手段,才能更好地促進教育現代化,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現代教育技術應與傳統媒體相結合

現代教育技術以現代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數字音像技術、衛星廣播技術、虛擬現實技術、人工......

教學中運用到信息技術手段有哪些

在教學中將信息技術手段與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突出信息技術化手段的優勢,將從拍攝的圖片及精彩的教學視頻及時呈現給學生。現場教學方法是一種提高實踐教學能力的最好方法,但要受到許多客觀條件的限制,通過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可以彌補這種缺憾。學生在課堂中仍能通過較為直觀的形式接觸到真實過程,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實現理論學習與實踐學習的完美結合。

在教學中用信息技術解決了哪些問題

隨著當今社會知識信息激增和“新課程”實施的不斷深入展開,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已勢在必行。

人的認識不僅僅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給予,更多的是在外界刺激與人的內部心理活動相互作用而產生的。因此,在教學中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而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相整合,能改善傳授式、接受式學習方式,加強學習過程中的指導性、探究性,突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懷參與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一、教師的觀念轉變

現在是知識爆炸的時代,在當今這個信息化的時代,教師要有新的思想、新的觀念、新的知識和新的能力,光靠粉筆和黑板是絕對不行的。而中學數學,由於學科自身的特點,的確沒有某些學科形象、生動、具體,學生學起來容易感到枯燥無味,從而影響學習的積極性。所以,必須學會多媒體教學設計,並能在教學中熟練使用多媒體課件,不僅是在公開課、研究課中使用多媒體,更要在家常課中普遍使用,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為此,教師就自加壓力,努力學習新的教育思想,學習課件製作技術,提高自己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將多媒體信息技術融於課堂教學,有助於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

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需要查閱大量的相關資料,而龐大的書庫也只有有限的資源,況且教師還要一本一本地找,一頁一頁地翻,這個過程耗費了教師大量的時間。網絡信息為教師提供了無窮無盡的教學資源,為廣大教師開展教學活動開闢了一條捷徑。每個教師只要在地址欄中輸入網址,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通過下載,獲取自己所需要的資料, 大大節省了教師備課的時間. 隨著計算機軟件技術的飛速發展,遠程教育網絡的建立,給教育工作者創建了一個龐大的交流空間, 大量的練習型軟件和計算機輔助測驗軟件的出現,讓學生在練習和測驗中鞏固所學的知識,決定下一步學習的方向,實現了個別輔導式的教學。在此過程中,計算機軟件實現了教師職能的部分代替,如:出題、評定等,減輕了教師的負擔.因此,數學教學需要越來越多地體現出教學過程的信息化,原本作為教學輔助工具的多媒體信息技術逐步顯現出了它在數學教學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把信息技術和數學教學的學科特點結合起來,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良好的興趣就有良好的學習動機,但不是每個學生都具有良好的學習數學的興趣。但“好奇”是學生的天性,他們對新穎的事物、知道而沒有見過的事物都感興趣。因此,要激發學生的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就必須滿足想辦法激起學生的好奇心。而傳統的教學和現在的許多教學都是嚴格按照教學大綱,把學生封閉在枯燥的教材和單調的課堂內,使其和豐富的資源、現實完全隔離,致使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日益衰減。將多媒體信息技術融於課堂教學,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圖文並茂、聲像並舉、能動會變、形象直觀的特點為學生創設各種情境,可激起學生的各種感官的參與,調動學生強烈的學習慾望,激發動機和興趣。這充分說明了多媒體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

四、教學要善於運用信息技術

中學數學學科具有抽象性及邏輯性強的特點,而信息技術對圖形、圖像、動畫等的綜合處理及強大交互式特點使多媒體課能充分創造一個圖文並茂的、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使學生始終保持興奮、愉悅的心理狀態,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中出現的一些抽象問題,通過多媒婆體輔助教學展現在學生面前,能夠極大地激起學生探討知識的興趣。例如,在初一教學全等三角形這一章時,學生對通過平移、旋轉、翻折能重合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這一概念沒有感性認識,雖然在一些簡單的題目中能按部就班,但在面對一些圖形複雜的題目時,就找不到對應點、對應角、對應邊了。這時,如能使用多媒體,使......

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內容有哪些?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分為基礎課程(2學分)和選修課程(2+2+x學分)

基礎課程(必修2學分)主要是信息技術基礎和信息技術與社會,主要是培養學生對信息的獲取、加工、分析、存儲以及表達的能力

選修課程包括五部分的內容,每一部分2學分:算法與程序設計,多媒體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數據庫管理技術和人工智能初步五部分內容。學生只需要選修一部分即可。

運用信息技術可以解決教學中的哪些問題

隨著當今社會知識信息激增和“新課程”實施的不斷深入展開,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已勢在必行。 人的認識不僅僅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給予,更多的是在外界刺激與人的內部心理活動相互作用而產生的。因此,在教學中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而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相整合,能改善傳授式、接受式學習方式,加強學習過程中的指導性、探究性,突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懷參與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一、教師的觀念轉變 現在是知識爆炸的時代,在當今這個信息化的時代,教師要有新的思想、新的觀念、新的知識和新的能力,光靠粉筆和黑板是絕對不行的。而中學數學,由於學科自身的特點,的確沒有某些學科形象、生動、具體,學生學起來容易感到枯燥無味,從而影響學習的積極性。所以,必須學會多媒體教學設計,並能在教學中熟練使用多媒體課件,不僅是在公開課、研究課中使用多媒體,更要在家常課中普遍使用,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為此,教師就自加壓力,努力學習新的教育思想,學習課件製作技術,提高自己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將多媒體信息技術融於課堂教學,有助於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 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需要查閱大量的相關資料,而龐大的書庫也只有有限的資源,況且教師還要一本一本地找,一頁一頁地翻,這個過程耗費了教師大量的時間。網絡信息為教師提供了無窮無盡的教學資源,為廣大教師開展教學活動開闢了一條捷徑。每個教師只要在地址欄中輸入網址,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通過下載,獲取自己所需要的資料, 大大節省了教師備課的時間. 隨著計算機軟件技術的飛速發展,遠程教育網絡的建立,給教育工作者創建了一個龐大的交流空間, 大量的練習型軟件和計算機輔助測驗軟件的出現,讓學生在練習和測驗中鞏固所學的知識,決定下一步學習的方向,實現了個別輔導式的教學。在此過程中,計算機軟件實現了教師職能的部分代替,如:出題、評定等,減輕了教師的負擔.因此,數學教學需要越來越多地體現出教學過程的信息化,原本作為教學輔助工具的多媒體信息技術逐步顯現出了它在數學教學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把信息技術和數學教學的學科特點結合起來,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良好的興趣就有良好的學習動機,但不是每個學生都具有良好的學習數學的興趣。但“好奇”是學生的天性,他們對新穎的事物、知道而沒有見過的事物都感興趣。因此,要激發學生的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就必須滿足想辦法激起學生的好奇心。而傳統的教學和現在的許多教學都是嚴格按照教學大綱,把學生封閉在枯燥的教材和單調的課堂內,使其和豐富的資源、現實完全隔離,致使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日益衰減。將多媒體信息技術融於課堂教學,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圖文並茂、聲像並舉、能動會變、形象直觀的特點為學生創設各種情境,可激起學生的各種感官的參與,調動學生強烈的學習慾望,激發動機和興趣。這充分說明了多媒體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 四、教學要善於運用信息技術 中學數學學科具有抽象性及邏輯性強的特點,而信息技術對圖形、圖像、動畫等的綜合處理及強大交互式特點使多媒體課能充分創造一個圖文並茂的、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使學生始終保持興奮、愉悅的心理狀態,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中出現的一些抽象問題,通過多媒婆體輔助教學展現在學生面前,能夠極大地激起學生探討知識的興趣。例如,在初一教學全等三角形這一章時,學生對通過平移、旋轉、翻折能重合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這一概念沒有感性認識,雖然在一些簡單的題目中能按部就班,但在面對一些圖形複雜的題目時,就找不到對應點、對應角、對應邊了。這時......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使用哪些信息技術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以計算機和網絡為核心的信息技術教育已成為深化教育學改革的重要途徑。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大力開發並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在數學教學中,作為教師的我也開始探索如何藉助計算機來優化自己的教學。在此,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談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體會。

一、運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信息技術為數學教學注入了活力。由於小學生具有好奇、好動、有意注意時間短、持久性差等特點,往往影響課堂效果。信息技術集圖、文、聲、色、像於一體,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它以其特有的感染力,通過聲情並茂的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形式對學生形成刺激,不但能夠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學習的心理需求。如:《發新書》(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練習課的教學中,我創設了一個故事情境——去數學宮。在此故事中有三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去數學宮的路上,聽音樂出發了,途中三顆生病的星星擋住去路。為順利到達數學宮,要解決這個問題,孩子們充滿了迎接挑戰的激情,他們以“醫生”的角色義不容辭的“為星星治病”,每個人爭先恐後地出謀劃策,給算式找錯,並修改,小組交流再彙報。第二個環節是進入數學宮的智慧門,電腦播放可愛的兔媽媽、兔哥哥和兔妹妹採蘑菇的對話。根據聽到對話中的問題列式計算。第三個環節是購物,小熊的商店裡有很多的體育用品,請小朋友們想,要買哪兩樣,一共花多少錢?跟你的好朋友說說。本環節利用一個生動活潑的童話故事,使學生進入故事中,積極展示他們的智慧,解決故事中的問題。

二、運用信息技術能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在教學中,我們可以藉助信息技術,把有關教學內容在大與小、遠與近、快與慢、整體與部分之間進行相互轉化,使數學概念的形成,數學事實的聯繫,教學規律的揭示形象而清晰地呈現出來,讓學生細緻地進行觀察、理解、分析,起到化抽象為具體,化難為易的作用。

例如,在教學《認識時間》時,認識時分的進率1時=60分這一知識是本節課的重點,理解1時=60分是這節課的難點。我不想直接出示給學生,而是將通過學生非常熟悉的“龜兔賽跑”這個老故事,把兩個小動物請到鐘面上,課件先演示烏龜和兔子在鐘面上賽跑,讓學生觀察它們分別跑了多遠?(烏龜跑了一個大格,兔子跑了一圈)然後演示烏龜和兔子變成了時針和分針,再演示時針和分針的比賽,讓學生仔細觀察,發現了什麼?學生輕而易舉地就發現了時針走了1大格,分針走了1圈。它們是同時開始跑的,同時停下來的,從而得1時=60分的結論。通過課件的生動演示,賦予了1時=60分的新內涵,使教學重難點在學生的觀察和思考中迎刃而解。

三、應用信息技術,促進學生自主探究。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應成為數學學習的主要方式。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由通過教師講解來教授給學生變為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而獲得新知。

例如:在教學《認識方向——東南西北》一課時,學生在認識了地圖東、南、西、北的方向後,教師讓學生動物園的平面圖上地圖上找一找自己要走的路線,跟小組的同學說一說,學生通過自主觀察、小組交流,進一步認識了地圖上方向。在教學中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機會。又如:我在教學一年級的《比多少》時,課件演示一籃蘋果和一籃桔子,蘋果對桔子說:“我比你多。”桔子說:“不對,我比你多。怎樣知道是蘋果多還是桔子多呢?這就引發了比多比少的問題。學生經過討論後,發現了兩種方法。1、數數的方法,先數出蘋果和桔子的個數,然後再比出誰多誰少。......

信息技術 在教學中存在哪些困惑

隨著科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高科技手段走進課堂。信息技術輔助課堂教學已經被很多教師所採用,它對克服教學難點、提高教學質量確實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我們也發現不少教師在把信息技術應用於課堂教學時,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甚至走入了一些誤區。下面對信息技術應用於課堂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一、不要只一味追求信息技術的“技術含量”,而忽略了

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思想

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的發展是非常迅速的,而信息技術應用於教學重在其“實用價值”,並非其技術含量的高低。比如在教學課件的製作中,用一般Powerpoint等簡單軟件即可完成的課件就沒有必要非要採用其他更高級的軟件,只要達到預期的效果即可以。也可以發揮網絡的優勢,使資源共享(現在的網絡中可以搜索到大量的較實用的化學教學軟件)。但在實際應用中,我們發現有的教師在製作課件,特別是一些課件的評比,一味地追求最新的“高科技”,認為軟件越高級、會的人越少越好,把教學課件搞成信息技術成果展覽。其實這偏離了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初衷。信息技術應用於教學畢竟只起輔助作用,在課堂中起主導作用的是教師。教師要認真鑽研心理學、教育學知識,運用最科學的教育觀念、教學思想去教書育人,刻苦鑽研業務,提高自己的教學水準。教師教學理念、思想的現代化,要遠勝過技術手段的現代化。所以,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不僅對教師的計算機等現代化工具的應用水平提出了挑戰,同時,對教師的業務水平的提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難想像,一個教育思想落後、業務水平低下的教師使用信息技術,對提高課堂實效會有什麼效果。

二、忌濫用信息技術,忽略與學科的整合

所謂整合就是根據學科教學需要,充分發揮以計算機為主體的信息媒體的工具性功能,使其有機地融入學科教學中,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由於信息技術應用於課堂教學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解決在傳統教學中不能或難以解決的問題,這就意味著並不是所有的課型都能使用信息技術去輔助教學。現實授課中有的教師過多地依賴信息技術,特別是公開課,簡直成了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天下,也不管課堂內容是否有必要使用信息技術,更不顧信息技術的出現是否在恰當的時機,一味地追求信息技術的效應,結果事與願違。筆者曾聽過一節“原電池”的公開課,教師在用實驗演示了原電池形成後,應該讓學生思考其形成的過程,這正是培養學生動腦思考問題的好時機,而上課教師卻直接採用信息技術模擬了原電池形成電流的過程,講解得很仔細,感覺好像不錯,實際上反而限制了學生的思考,這就是信息技術使用的時機沒有把握好。還有很多的時候實際上沒有必要使用信息技術,用了反而多餘,使學生感覺教師是在演戲,無形中教師扮演了“解說員”的角色。此外,心理學研究也表明,由於信息技術的聲、光、電的綜合刺激,學生的大腦皮層長時間處於高度興奮狀態,也容易使身心疲倦。我們認為信息技術作為輔助教學的重要手段,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與效益,其展示的知識內容必須與教學內容和課型相適應,與學生的認知水平相適應。教學中特別是高中教學中,學生的認知水平已經達到相當的高度,有很多內容是學生能夠看得懂,或通過自學能夠掌握的,或其社會實踐和生活經驗已經具備了的,或只需要教師作簡單指導便能融會貫通。這部分知識是根本用不著利用信息技術來進行教學的,否則就會“畫蛇添足”或者是“殺雞用牛刀”。所以,信息技術在和學科教學的整合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1)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選擇多媒體信息技術,一是界面製作要乎和自然,切忌花、豔、亂;二是一定要適時適度,切忌頻繁濫用,否則其結果必然事與願違。(2)要根據課型選擇多媒......

相關問題答案
教學中有哪些信息技術?
幼兒教學法有哪些?
我們身邊有哪些信息?
幼師音樂教學法有哪些?
郵戳上有哪些信息?
雲南省中專學校有哪些?
中國道教聖地有哪些?
中國現代科學家有哪些?
中專警察學校有哪些?
臨沂中專學校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