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共育主題活動意義?
家園共育的重要性
導讀:閱美慧教育專家在指導要點中指出:“社會學習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需要幼兒園、家庭和社會密切合作、協調一致,共同促進幼兒良好社會性品質的形成。”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可見家長在教育中的地位是多麼的重要,對於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影響有多大。但在這個面向金錢的時代裡,想要培養孩子完善的品格,家長就一定要走到孩子的內心世界,真正的用心去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才能得到孩子的信任更全面的認識自己的孩子,也才能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
閱美慧教育專家給家長的建議:
一、轉變以往舊觀念,配合老師的工作
幼兒教育是一項很全面很繁瑣的工程,它的成功註定這個孩子的未來。閱美慧教育專家研究:孩子在0-6歲所學到的一切將有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由此可見幼兒教育是多麼的重要,所以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都應該重視孩子的學前教育。
二、共同營造良好的環境
幼兒從不同的家庭來到幼兒園,面對新的環境,在心理上會有一定的壓力。特別對於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在家中是一家人圍著轉的核心人物,但到了幼兒園他就要考慮別的同伴的喜好與意見,獨生子女的增多導致孩子們的同伴也越來越少,這種現象也導致他們在人際關係中無所適從,正如閱美慧教育專家所說:“人類的心理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對人際交往的適應,良好的環境少不了幼兒園、家庭的共同努力。幼兒原始生態環境中學前教育系統的支柱,對學前兒童的教育起著導向作用。家庭是幼兒生存和發展的社會組織,家庭環境的教育功能會影響兒童的健康發展。因此要向孩子健康發展,除了老師的努力以外家長也需要努力。
三、共同創造愛的氛圍
愛是拉近人與人之間的一條鏈帶、愛是構建社會文明的支柱,有了愛,人與人之間不再陌生,有了愛我們的災區同胞重建了家園。同樣,孩子更需要我們用心去愛他們,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身邊每一位親人的關愛。閱美慧教育實踐證明,一個充分受到成人有理智的愛的孩子,總是充滿自信、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反之,被成人厭棄的孩子則常常自暴自棄,形成自卑、逆反的心理。
由此看來,家長要懂得一些向幼兒表露愛的技巧。如一個擁抱、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讚揚的話,能讓孩子開心一天,甚至能讓孩子受益終身。但我們也要知道我們要愛得理智而不是溺愛,現在的孩子少了,孩子們要什麼家長們就給什麼,產生了不給就哭,哭了就給的現象。家長們認為這就是愛,這真的是愛嗎?答案是否定的。這樣不但不會讓孩子受益而且會讓孩子養成許多不良的習慣。所以,閱美慧家園共育發展系統能讓家長和老師用正確的愛讓孩子在愛的環境中健康成長。因此,家長和老師平常應該通過需多種方式向孩子們表示愛意,讓孩子在愛的氛圍裡健康成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幼兒來說是重要組成部分。幼兒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長的用心陪伴,孩子成長的每一步都記載著父母一點一滴的辛勞,所以創設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對幼兒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孩子邁向成功的一個堅定的墊腳石。
閱美慧教育專家指出家園共育的重要性,幼兒教育不是家庭或幼兒園哪一單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幼兒教育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需要幼兒園、家庭、社會的共同努力,近一年的時間全國的幼兒園與閱美慧教育開展的家園共育合作證明:閱美慧家園共育發展系統對於家庭和幼兒園而言實現整合家庭教育資源,達成有效地家園合力就為家長提高教育水平提供了一個學習的機會,能夠幫助家長樹立教育好子女的信心,獲得教育的知識經驗。
同時就幼兒園教育而言,在整合家庭教育資源,達成有效的家園合力的過程中可以幫助教師不斷改進和修正教育內......
家園共育,愛成長,為主題的活動您的感觸是什麼?
沒有相關問題的答案 建議你去中國幼兒教育網看看
家園共育的重要意義及存在的誤區
1、家長的責任與義務可以按簽訂的協議書來確定。2、校、園的職責是教育、管理、保護,學生、幼兒到校、園後,家長的監護責任並沒有轉移給校、園。如果家長與校、園沒有訂立協議,則當校、園在教育、管理、保護出現過錯時,才承擔責任。
如何有效開展家園共育工作
《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必須與家庭教育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並明確提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向家長宣傳科學保育,教育幼兒的知識,共同擔負教育幼兒的任務。家長工作是幼兒園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幼兒園完成教育任務,提高教育質量,不容忽視的一項重要工作。實現家園共育,協同教育,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是家長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以往的幼兒園家長工作形式很多,一般都通過家訪、家長會、接送孩子的短暫交談、家園聯繫、家長學校等,向家長通報幼兒園的工作計劃、要求,宣傳科學保育和教育幼兒的知識、經驗,使家長對幼兒園的工作性質、日常生活及幼兒在園的表現有一個大概的瞭解,但卻沒有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幼兒是存在個體差異的,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環境,而教師面對的又是具有不同文化層次的家長。讓每一個家長了解幼兒園,參與幼兒園的工作和讓幼兒園發現家長的需求,從而進行指導,促進每一個幼兒身心發展,已經成為幼兒園開展家長工作的兩個重要方面。因此,只有靈活運用多種形式,有針對性地採取有效方法開展家長工作,才能使家園雙方形成教育合力,更好的發揮教育作用,促進幼兒成長。
一、從細處入手,取得家長信任,是開展家長工作的關鍵。
取得家長對幼兒園、對教師的信任,是做好家長工作重要的一環,只有信任,才能有理解;只有理解,才會有配合。因此,要做好家長工作,要從細處入手。
1、家訪,是建立家園密切關係的第一步。
新生入園的家訪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使教師瞭解孩子的一些性格、興趣、愛好、生活習慣、家庭環境、父母的教育觀點、教養態度及對幼兒園的需求等,以便孩子入園後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另外,對孩子入園前進行家訪,讓孩子在入園前認識老師,與老師建立初步的情感,可以減緩幼兒入園的分離焦慮,使之能較快的適應幼兒園生活。也使家長看到教師的細緻工作態度,感覺到教師對孩子的關心,使之產生好感。
2、充分利用接送孩子時間,靈活與家長溝通,是建立家園密切關係的重要環節。
老師每天與家長接觸的時間雖然短暫,但三言兩語中也能互通信息,使家長了解孩子當天在園的情況,對待家長決不能僅用一句“挺好的”來應付。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老師的關注,特別是對於小班新入園的孩子,吃喝拉撒睡是新生家長尤為關注的問題,教師哪怕就一兩句話,也會使家長感覺到教師在關注自己的孩子,也會覺得滿意。如:“餛餛今天吃了兩碗飯,還在幼兒園大便了。”“玲玲午睡時,聽著老師講的故事,很快就睡著了。”等等聽了老師這樣的話,家長會感覺到老師對自己孩子的關心和重視,也能從中感受到教師工作的細心,使家長對教師產生信任感。
3、細緻觀察,做好觀察記錄,建立幼兒成長檔案,是家長了解、信任教師的有效途徑。
幼兒的成長檔案,是建立在教師細緻觀察基礎上的。在幼兒成長檔案中,教師隨時記錄孩子在園的表現、行為、趣事,以及教師通過某件事對孩子的進一步的瞭解,或是教師通過一定的方法,幫助幼兒改進、克服自身的缺點使之進步及提出一些建議供家長參考等,使家長通過幼兒成長檔案,瞭解孩子在園的表現及發展,取得家長的信任、支持和配合,從而在教育孩子上產生共鳴。請家長看了孩子的成長檔案,從中家長看到了教師耐心細緻的照顧孩子的情節,記錄了孩子每一點小小的進步及情緒的變化,使家長感受到了教師的真誠與耐心,對教師從此產生了......
幼兒園課題研討活動記錄《做好家園共育的意義是什麼?具體怎樣做好
摘要:實踐中我更充分認識到我們與家長密切聯繫和合作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孩子健康地成長,現在,隨著形勢的飛速變化,家長教育知識的不斷豐富,使得他們對教育的需求越來越多,越來越高,主動參與其中與教師共同規劃和設計對孩子教育的意識也越來越強。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隨著《綱要》的貫徹和落實,家園共育已引起廣大幼教工作者的廣泛關注和重視,成為幼教改革和發展的一大趨勢。那麼,怎樣調動家長的積極性,使他們重視、關心和積極配合參與幼兒園教育呢?怎樣才能科學地用“家長”這個幼兒教育的“活的資源”呢?
幾年來我們在新《綱要》精神指導下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使幼兒園與家庭建立了一種合作、互補的關係,在雙向互動中,喚醒家長的主體意識,轉變其教育觀念,提升其教養水平,家園攜手,共育幼兒健康成長。實踐證明,我們在課程的建構過程中重視教育資源的挖掘,特別是對家庭教育資源的挖掘上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更新觀念,轉換角色
在工作中我覺得如果觀念不徹底轉變,不僅會繼續制約家長工作的順利開展,而且對幼兒園整體教育工作也會產生負面影響。而轉變家長工作的唯一途徑就是用《綱要》的新理念引領我們反思過去的工作,儘快完成角色轉換。
第一,在工作中我園教師做到真正把家長工作作為幼兒園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高度重視,堅決抓好落實。建立健全班級的家長工作制度,每學期制定家長工作計劃,學期末將家長工作列入總結、評價、考核工作的重要內容,真正使家長工作做到規範化、制度化、經常化。
第二,把家長和我們教師作為共同促進幼兒發展的主體來看待。在共同教育幼兒的問題上,雙方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平等合作,真誠溝通,同心同德完成育兒的使命。第三,在家園溝通問題上,我們教師能切實樹立為家長服務的思想,把家長作為平等的合作伙伴,真心實意做家長的朋友,耐心傾聽他們的意見,切實幫助家長解決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同時要換位思考,對家長產生的急躁情緒及衝動要冷靜思考,學會體諒。只要我們態度誠懇,方法得當,就一定能贏得廣大家長的擁護、支持。
二、交流、溝通中,成為真誠的理解者
家園共育的本質特點就是一個“共”字,即幼兒園與家庭、教師與家長配合,共同促進幼兒發展。家庭與幼兒園同是培育幼兒的重要環境,家長與教師都是教育孩子的主體,是合作伙伴的關係,應該攜手合作共同擔負起教育幼兒的任務。環境教育的思想要得到家長的認同,支持和參與,這就要求我們將家長工作的重心從“教育家長”轉變為“家園平等合作”。
如在期初的家長會上,我們以“怎樣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環境”為主題與家長進行了座談,讓每一位家長都談談對環境創設的理解,我們發現有些家長對於給孩子創設一個優美的物質環境相當重視,而對孩子心理環境的創設卻是一無所知或處於無意識狀態;有些家長將環境片面的理解為環保;有些家長知道良好環境的創設對幼兒發展有極大益處,卻不知從何入手,尤其是怎樣營造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也有個別家長,相當關注幼教方面的新動態,經常閱讀有關資料,諮詢有關專家,有了一些根據專家理論操作的實踐。在家長的暢所欲言和交流後,我們將家長有意識和無意識在生活和家庭中對幼兒所做的點滴實踐進行了理論上的提升和歸類,並且對個別言傳身教、值得推廣的做法進行了較詳細的分析,家長紛紛感嘆:“真沒想到,我就這麼一個簡單的動作,一句簡單的話,會對孩子產生這麼大的影響。”這樣一來既肯定了家長們各種正確的教育方......
家園共育的主要創新點
如何創新家長工作實現共育
多年來,我園堅持在創新中求發展,將“教育好幼兒,服務好家長,服務好社會”作為宗旨,逐步形成了“家園合作,共育幼苗”的辦園特色,促進園所不斷髮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的重要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在深入學習、領會《綱要》精神基礎上,更新我們教育觀念、轉換教育角色,在實踐中不斷加強研究與探索的力度,創新教育工作思路,改進教育工作策略。在“家園共育”中,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一、更新觀念 轉換角色
觀念是行為的先導。長期以來由於傳統觀念的束縛,家長工作往往只是喊在口上,寫在紙上,而落實在具體行動上較欠缺,因此收效甚微。《綱要》頒佈後,我們反覆學習其先進的教育理念,分析家長工作的優勢與存在的問題,探討新教育理念倡導下的家長工作方式與家園共育途徑。我們應將家長工作作為幼兒園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高度重視,堅決抓好落實,變教育的封閉性為開放性,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將樹立教師的先進理念,轉變角色放在首位。
在共同教育問題上,我們將家長和教師視為共同促進幼兒發展的主體,雙方應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平等合作,真誠溝通,齊心協力完成好教育幼兒的使命。
在家園溝通問題上,我們提倡樹立為家長服務的思想,把家長作為平等的合作伙伴,真心實意做家長的朋友,耐心傾聽他們的意見,切實幫助家長解決在教育幼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二、創新工作思路 探究有效策略
1、平等對話 共創家園合作氛圍
幼兒園與家長的良好合作關係是建立在相互瞭解和尊重基礎上的,寬鬆的環境、平和的心態、平等的關係有助於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交流。隨著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雖然上網、電話等這樣的交流方式也越來越多,但人與人面對面的交流方式仍不可或缺。與家長面對面交流,不僅能促進教師和家長之間的相互瞭解,而且能消除彼此之間的誤解,增進友誼。同時,使家庭親情、師幼情誼相互遷移,取得較高的教育效果。
在現實生活中,家園之間往往存在一定的距離和各種不協調,教育效果必然受到影響。因此,我們改進傳統家長工作方式,由原來的以教師為主體的一言堂工作模式,與家長平等,百家爭鳴,拉近家長與園所,家長與教師的距離,使園所與家長,家長與教師在平等對話中產生共鳴,從而有效解決幼兒教育中出現的問題。例如,在解決新入園幼兒分析焦慮時我們的做法是“家訪”:教師走入幼兒家庭,與家長溝通了解幼兒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生活習慣等;“邀請做客”:在入園前請新生家長帶著孩子到園裡參加活動,熟悉環境;“試入園”:請家長帶著孩子一同來園,共同活動,熟悉班內環境、和小夥伴共同遊戲;“幼兒園裡的我”:入園一個月後,教師將通過開放活動、信息反饋等形式,將幼兒在園情況如實反饋給家長,以便相互合作溝通。
2、加強溝通,力爭家園教育同步
溝通是實現家園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策略。而促進合作則是溝通的出發點和歸宿。溝通可以使幼兒教師與家長情感交融,從而對幼兒進行共同一致地教育,從而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如在幼兒社會性目標落實過程中,我們在全園開展親子閱讀活動,教師先是向家長介紹每一年齡班幼兒社會性領域目標,讓家長相互介紹幼兒在家的行為表現,再根據幼兒年齡特點,以教師向家長推薦與社會性相關的圖書,家長向班級借閱圖書,家長之間互換圖書的方式,進行家長與幼兒共讀活動,並利用家長園地、家長會、個別交流等方式,交流共讀方式、......
如何利用信息技術開展一次家園互動
文章提要: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當今時代,現代信息技術以不可阻擋之勢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為了讓現代信息技術為家園聯繫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我們積極探索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家園和諧溝通的途徑和策略,努力實現新型的家園網絡互動,家家互動,以更快、更廣的方式豐富了家園間的聯絡形態,促進了家園共育新渠道的開發與整合。
關鍵詞:
現代信息技術 建構 家園共育
正文:
陳鶴琴先生指出,幼兒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在兒童成長中的作用和意義都非常重大,但二者不能脫節,必須共同合作才能取得最大的教育效果。《幼兒園指導綱要》中也明確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可見,家庭和幼兒園兩方面必須相互配合,家園合作交流共同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現代信息技術已經成了人們生活的一部分,聊天、博客、音頻、視頻,這些網絡工具便捷的功能使我們的學習、生活、交流更加方便、迅速。網上聊天的談話方式,由於沒有面對面時的緊張,也不像面對面交流時需要迅速作出應對,從而給人以更多的思考空間,因此成為許多人選擇的一種輕鬆、自由的交流方式。網絡時代的到來,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也為我們開闢家園共育新形式帶來了契機,隨著信息技術越來越廣泛進入學校和家庭,幼兒園與家庭溝通的渠道不再侷限於在家訪、家庭聯繫本、家長會、教學開放日、電話等形式上了,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為家園合作交流開闢了一條嶄新的途徑。
為了讓現代信息技術為家園共育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我班積極探索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家園和諧溝通的途徑和策略,努力實現新型的家園網絡互動,促進了家園共育新渠道的開發與整合。
一、建構家園網絡,有效發揮互動功能
隨著社會的進步,現代生活節奏加快,一些年輕家長平時工作比較繁忙,很少來接送孩子,因此與老師之間的溝通也較少,但是他們又是最關心孩子成長髮展的。因此,為了讓他們能及時地瞭解自己孩子的發展狀況,及時地與老師聯繫,我園在網站上開闢了家長之聲、班級交流空間等論壇欄目,這些網上論壇是在家長與老師之間進行的,也是在家長與家長之間進行的,還可以是家長之間和老師三者一起的來進行討論、溝通的。例如:
1、我班開展自制體育器械活動,老師需請家長協助收集廢舊物品,老師及時在網上論壇中貼示出來,並說出了其理由和作用,家長了解後馬上和孩子一起在家收集廢舊物品,在第一時間送到了學校,使我班的活動能順利開展。
2、在幼兒園“家長論壇”專欄中,我們不確定話題由家長自發發起討論。以保持經常的聯繫,交流教育觀念,協調教育方法,如“孩子該拿來比嗎”、“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等一系列話題,引發家長各抒已見。
3、在論壇裡家長經常主動發起討論。有一次,胡娃媽媽對自己孩子一直不會寫名字而傷透了腦筋,她在網上發了個帖子:“我一直試著訓練孩子有空寫寫名字,可是到現在一個字都不會寫,怎麼辦呢?給我支支招吧?”很快,米米媽媽回帖了:“不敢說支招,跟你說說我教女兒寫名字的經歷吧,不能強迫她寫,要讓她自己有興趣的時候寫,因為女兒的名字中有三個字,我先教的肯定是這三個字當中最簡單的一個字,這樣孩子覺得名字是很容易寫會的,不會一下子寫怕了,產生抵觸情緒不願意學了。老師也覺得米米媽媽的這個辦法可行,也發表了建議嘗試的看法。果真,胡娃媽媽通過先易後難,表揚和不斷的鼓勵,孩子很快就能寫名字當中的一個字了。在論壇中,家長在教育子女中所積累的教育經驗予以了其他家長一定的啟發與借鑑作用。大家可以及時地、自由地發表、交流各種觀點,並具體討論、辯論一些有分歧的問題。......
你是怎樣理解家園共育
1、家園合作中教師、家長的地位不對等,表現為以幼兒園教育為中心,要求家長配合幼兒園工作,很少考慮家長的需要和想法,使家長處於服從的位置上。幼兒園老師在教育活動中常常讓家長帶廢舊材料、實物入園便於孩子開展遊戲、進行教學活動,但家長並不知道老師組織活動的目標、要求,有時會讓家長感到厭煩,存有抵觸情緒,易使老師、家長的距離在不知不覺中拉開了。
2、家庭教育重視早期智力的開發,忽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尤其是忽視對幼兒進行做人教育。突出表現為家庭教育小學化問題嚴重,家長認為對孩子只有過早地進行認字、加減運算、認讀漢語拼音、背誦古詩等,親朋好友聚會時好讓孩子有展露才藝的機會,為自己的“面子”增光添彩,只重視眼前智力的培養髮展;忽略了培養孩子的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學會合作、學會交往的能力,生活中一味的遷就孩子、保護孩子,必然導致幼兒片面地發展。也可能是性格執拗孤僻。許多家長不能理解一個問題,就是幼兒在未來社會的生存質量取決於生理、心理和道德品質等因素,未來社會情商重於智商。
3、家庭教育指導過程中,教師僅僅把書報雜誌上的有關文章摘抄一些貼到“家長園地”裡,或者教師把家長當作聽眾,以單向的講授為主,不給予家長更多思考的時間,更沒有留給家長充分的時間發表自己看法的機會,使得指導內容缺乏針對性,結果很難被家長真正接受並內化為今後教育子女的能力,極度影響了家長參與合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4、重視特長教育的培養,忽視身心的全面發展。不少家長片面地認為:素質教育就是特長教育,就是通過一些社會上開辦的培訓中心、活動中心對孩子進行體育、舞蹈、或琴棋書畫方面的專門訓練,使孩子掌握一技之長。於是不管孩子興趣如何,一味地奔忙於幼兒園、家庭和培訓中心之間,盲目地參加各種興趣班,弄得孩子疲憊不堪,喪失了學習的興趣。
交流方式編輯
作為家長和幼兒園的老師就要經常溝通,那麼,如何與孩子的老師溝通,就成了父母們必做的功課。通過多年的教育實踐和家長工作經驗,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家長和教師應利用接送孩子的時間多交流溝通,不要等到孩子有了問題才去找老師。在輕鬆氣氛下互相認識的老師和家長,在對孩子的問題交換看法時,相互之間很少保留意見。老師和家長經常交換意見有助於雙方更好地瞭解孩子,教育好孩子,但要注意不宜作長時間的交談,老師要顧及其他孩子和父母,只有在班內的孩子全被接走時,此時是最佳溝通時機,你可以跟老師較詳細地交談。通過這樣的溝通和交流,師生之間更加了解,也能更好的幫助孩子適應幼兒園。
2、將心比心,換位思考。請家長們不要忘記,老師負責的不是一個孩子。凡是對這種情況表示理解的家長從一開始就會贏得老師的好感,老師會認為這種家長是通情達理的,也喜歡和這種家長溝通。想一想我們只照看一個孩子有時都會手忙腳亂,更何況老師要天天看護那麼多的孩子呢!所以平時在跟老師溝通時,家長應更多的從老師的角度考慮問題,主動了解老師的需求,積極配合她們的工作。即使真的老師這次做錯了,家長很生氣,而且家長是有道理的,但是在家長同老師交涉之前也要認可老師的工作,對老師好的一面加以肯定,這樣老師會感到她以前對孩子的關心、愛護沒有付之東流,會對自己這次的疏忽深感歉疚。
3、通過書信或網絡郵箱與老師搭起一座溝通的橋樑,對孩子很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會起到關鍵的作用。特別是當家長希望老師聽取自己的意見時,儘量用書信或網絡郵箱的形式委婉的提出,既不耽誤時間也不傷老師的面子。首先要讓老師感覺到,家長的看法是正確的。當老師真正意識到家長的看法有道理時,老師是能夠認真聽取家長意見,並積極採取行動的。這種方式也很適用於對孩子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