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指數是怎麼計算的?

General 更新 2024-12-03

股市大盤指數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股票指數的計算方法

計算股票指數時,往往把股票指數和股價平均數分開計算。按定義,股票指數即股價平均數。但從兩者對股市的實際作用而言,股價平均數是反映多種股票價格變動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術平均數表示。人們通過對不同的時期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認識多種股票價格變動水平。而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期的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也就是將第一時期的股價平均數作為另一時期股價平均數的基準的百分數。通過股票指數,人們可以瞭解計算期的股價比基期的股價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率。由於股票指數是一個相對指標,因此就一個較長的時期來說,股票指數比股價平均數能更為精確地衡量股價的變動。

1. 股價平均數的計算 股票價格平均數反映一定時點上市股票價格的絕對水平,它可分為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加權股價平均數三類。人們通過對不同時點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看出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及趨勢。

(1)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是將樣本股票每日收盤價之和除以樣本數得出的,即: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P1+P2+P3+…+ Pn)/n 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價格平均——道·瓊斯股價平均數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簡單算術平均法計算的。

現假設從某一股市採樣的股票為A、B、C、D四種,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盤價分別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計算該市場股價平均數。將上述數置入公式中,即得: 股價平均數=(P1+P2+P3+P4)/n =(10+16+24+30)/4 =20(元)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雖然計算較簡便,但它有兩個缺點:一是它未考慮各種樣本股票的權數, 從而不能區分重要性不同的樣本股票對股價平均數的不同影響。二是當樣本股票發生股票分割派發紅股、增資等情況時,股價平均數會產生斷層而失去連續性,使時間序列前後的比較發生困難。例如,上述D股票發生以1股分割為3股時,股價勢必從30元下調為10元, 這時平均數就不是按上面計算得出的20元, 而是(10+16+24+10)/4=15(元)。這就是說,由於D股分割技術上的變化,導致股價平均數從20元下跌為15元(這還未考慮其他影響股價變動的因素),顯然不符合平均數作為反映股價變動指標的要求。

(2)修正的股份平均數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有兩種: 一是除數修正法,又稱道式修正法。 這是美國道·瓊斯在1928年創造的一種計算股價平均數的方法。該法的核心是求出一個常數除數,以修正因股票分割、增資、發放紅股等因素造成股價平均數的變化,以保持股份平均數的連續性和可比性。

具體作法是以新股價總額除以舊股價平均數,求出新的除數,再以計算期的股價總額除以新除數,這就得出修正的股介平均數。即: 新除數=變動後的新股價總額/舊的股價平均數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報告期股價總額/新除數 在前面的例子除數是4,經調整後的新的除數應是: 新的除數=(10+16+24+10)/20=3,將新的除數代入下列式中,則: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10+16+24+10)/3=20(元)得出的平均數與未分割時計算的一樣,股價水平也不會因股票分割而變動。 二是股價修正法。股價修正法就是將股票分割等,變動後的股價還原為變動前的股價,使股價平均數不會因此變動。美國《紐約時報》編制的500 種股價平均數就採用股價修正法來計算股價平均數。

(3)加權股價平均數 加權股價平均數是根據各種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進行加權平均計算的股價平均數,其權數(Q) 可以是成交股數......

股票指數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股票指數是描述股票市場總的價格水平變化的指標。它是選取有代表性的一組股票,把他們的價格進行加權平均,通過一定的計算得到。各種指數具體的股票選取和計算方法是不同的主要有以下三種:一是相對法,二是綜合法,三是加權法。

(1)相對法

相對法又稱平均法,就是先計算各樣本股票指數。再加總求總的算術平均數。其計算公式為:

股票指數=n個樣本股票指數之和/n

英國的《經濟學人》普通股票指數就使用這種計算法。

(2)綜合法

綜合法是先將樣本股票的基期和報告期價格分別加總,然後相比求出股票指數。即:

股票指數=報告期股價之和/基期股價之和

平均法和綜合法計算股票指數來看,兩者都未考慮到由各種採樣股票的發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對整個股市股價的影響不一樣等因素,因此,計算出來的攻數亦不夠準確。為使股票指數計算精確,則需要加入權數,這個權數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發行量。

(3)加權法

加權股票指數是根據各期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予以加權,其權數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發行量等。按時間劃分,權數可以是基期權數,也可以是報告期權數。

股票指數是怎麼計算的

股票指數是描述股票市場總的價格水平變化的指標。它是選取有代表性的一組股票,把他們的價格進行加權平均,通過一定的計算得到。各種指數具體的股票選取和計算方法是不同的主要有以下三種:一是相對法,二是綜合法,三是加權法。

(1)相對法

相對法又稱平均法,就是先計算各樣本股票指數。再加總求總的算術平均數。其計算公式為:

股票指數=n個樣本股票指數之和/n

英國的《經濟學人》普通股票指數就使用這種計算法。

(2)綜合法

綜合法是先將樣本股票的基期和報告期價格分別加總,然後相比求出股票指數。即:

股票指數=報告期股價之和/基期股價之和

平均法和綜合法計算股票指數來看,兩者都未考慮到由各種採樣股票的發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對整個股市股價的影響不一樣等因素,因此,計算出來的指數亦不夠準確。為使股票指數計算精確,則需要加入權數,這個權數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發行量。

(3)加權法

加權股票指數是根據各期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予以加權,其權數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發行量等。按時間劃分,權數可以是基期權數,也可以是報告期權數。

上證指數的計算方法

上證指數——全稱為上海證券交易所指數,也叫上證綜指。由上海證券交易所依據在該交易所所有上市股票價格編制而成。於1991年7月15日正式公佈,其代碼為1A0001(A前面也為數字1)。

算法:以正式開業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期,以當時市場全部8種股票為樣本,並以股票發行量為權數進行編制,計算公式為:

本日股價指數=本日市價總值/基期市價總值×100

市價總值就是當日所有股票的收盤價與發行量乘積之和(基期實際上只有8種股票)。

以後如果遇到上市股票增資或新增(剔除)時,則必須對基期市價總值進行修正,修正公式丹:

新基準市價總值=修正前基準市價總值×(修正前市價總值+市價總值變動額)/修正前市價總值。

本日股價指數=本日市價總值/新基準市價總值×100

從上證指數的算法可以知道,該指數是採用了加權平均,權數為上市公司的總股本,所以總股本較大的股票對股票指數的影響就大,由於我國上市公司的股票分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兩部分,其中流通股本與總股本並不一致,這樣,上證指數就常常成為機構大戶造勢的工具,使得上證指數的走勢與大部分股票的漲跌情況並不吻合。這就是平常所說的指數“失真”的問題。

常就把前者稱為指標股,比如四川長虹(600839)就是一個指標股。

深證綜指——全稱為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價格綜合指數。於1991年4月4日公開編制併發布,其代碼為2C01。基期為1991年4月3日,基期指數為100。深圳綜合指數以所有上市股票為採樣樣本,採用基期的總股本為權數進行計算。

算法:今日即時指數=上一營業日收市指數×今日即時總市值/上一營業日收市總市值。

今日即時總市值=各採樣股票的市價×發行股數。

上一營業日收市總市值,是根據上一營業日採樣股的股本變動而作調整的總市值。

可以發現上證指數和深證綜指走勢的整體趨勢以及波動情況還是很類似的。這裡面的主要原因就是實際上這兩個市場是關聯互通的。所以,所有用在上證指數上的技術分析方法和工具,同樣也可以用在深證綜指上,基本上也能得到類似的結果。

股票指數中的點是怎麼算出來的?

根據選定的股票進行計算的結果

股票漲跌數值是如何計算的

交易規則是:如果某一價格,有人賣,也有人買,那就成交.

如果某一人以高於賣家的價錢來買,就以譁低的賣家價格先成交,依次成交,有時你看到的股價直線拉昇就是這種情況,比如:2.20到2.25都有人賣,但現在你以2.26元買,那先把2.21元的股票買掉,再買2.22元,一直到2.26,這種情況一般都是大資金的行為.

價格的漲跌最直接的原因是由供求關係改變的,深層次的原因就多了,如公司的經營業績狀況,國家的政策等等...

上證指數是怎麼算出來的?

上證指數

shàng zhèng zhǐ shù

廣義上說上證指數有4類16種,分別為

一、樣本指數類 4種

1.滬深300

2.上證180

3.上證50

4.紅利指數

二、綜合指數類 2種

1.上證指數

2.新 綜 指

三、分類指數類 7種

1.A股指數

2.B股指數

3.工業指數

4.商業指數

5.地產指數

6.公用指數

7.綜合指數

四、其他指數類 3種

1.基金指數

2.國債指數

3.企債指數

狹義說就是專指上證綜合指數,其樣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從總體上反映了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發佈。

1、“上證指數”全稱“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股價指數”,又稱“滬指”,是國內外普遍採用的反映上海股市總體走勢的統計指標。

上證指數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於1991年7月15日公開發布,上證提數以"點"為單位,基日定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提數定為100點。

隨著上海股票市場的不斷髮展,於1992年2月21日,增設上證A股指數與上證B股指數,以反映不同股票(A股、B股)的各自走勢。1993年6月1日,又增設了上證分類指數,即工業類指數、商業類指數、地產業類指數、公用事業類指數、綜合業類指數、以反映不同行業股票的各自走勢。

至此,上證指數已發展成為包括綜合股價指數、A股指數、B股指數、分類指數在內的股價指數系列。

2、計算公式

上證指數是一個派許公式計算的以報告期發行股數為權數的加權綜合股價指數。

報告期指數=(報告期採樣股的市價總值/基日採樣股的市價總值)×100

市價總值=∑(市價×發行股數)

其中,基日採樣股的市價總值亦稱為除數。

3、修正方法

當市價總值出現非交易因素的變動時,採用“除數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數,以維持指數的連續性,修正公式如下:

修正前採樣股的市價總值/原除數=修正後採樣的市價總值/修正後的除數由此得到修正後的連續性,並據此計算以後的指數。

當股票分紅派息時,指數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根據上海股市的實際情況,如遇下列情況之一,須作修正:

(1) 新股上市;

(2) 股票摘牌;

(3) 股本數量變動(送股、配股、減資等等);

(4) 股票撤權(暫時不計入指數)、復權(重新計入指數)

(5) 匯率變動

新股上市:新股上市第二天計入指數,即當天不計入指數,而於當日收盤後修正指數,修正方法為:

當日的市價總值/原除數=當日的市價總值+新股的發行股數×當日收盤價/修正後的除數

除權:在股票的除權交易日開盤前修正指數:

前日的市價總值/原除數=[前日的市價總值+除權股票的發行股數×(除權報價-前日收盤價)]/修正後的除數

撤權:在含轉配的股票除權基準日,在指數的樣本股票中將該股票剔除;

復權:在撤權股票的配股部分上市流通後第十一個交易日起,再納入指數的計算範圍。

4、指數的發佈

上證指數目前為實時逐筆計算,即每有一筆新的成交,就重新計算一次指數,其中採樣股的計算價位(X)根據以下原則確定:

(1) 若當日沒有成交,則X=前日收盤價

(2) 若當日有成交,則X=最新成交價

上證指數每天以各種傳播方式向國內、國際廣泛發佈。...

上證指數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上證指數是上海證券綜合指數的簡寫,是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的股票指數,它反映的是上海證券交易市場的總體走勢。

很多股民都關注上證指數,上證指數反映市場大趨勢,是股票買賣的依據,進行股票投資,可以分析查看上證指數觀看行情。

上證指數的前身是上海安靜指數,是由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信託投資公司靜安證券業務部於1987年11月2日開始編制的。而上證綜合指數是上海證券交易所於1991年7月15日開始編制和公佈的,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期,基期值為100,以全部的上市股票為樣本,以股票發行量為權數進行編制。

瞭解了上證指數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我們再來看一下上證指數的計算方法:

上證指數計算公式為: 本日股價指數=本日股票市價總值÷基期股票市價總值×100

具體計算辦法是以基期和計算日的股票收盤價(如當日無成交,延用上一日收盤價)分別乘以發行股數,相加後求得基期和計算日市價總值,再相除後即得股價指數。遇上市股票增資擴股或新增(刪除)時,則須相應進行修正,其計算公式調整為: 本日股價指數=本日股票市價總值÷新基準股票市價總值×100式中:新基準股票市價總值=修正前基準股票市價總值×(修正前股票市價總值+股票市價總值)÷修正前股票市價總值

上證指數怎麼計算

上證A股指數以樣本股的發行股本數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計算公式為:報告期指數 =報告期成份股的總市值/基期總市值×基期指數,其中總市值 = ∑(市價×發行股數) 。也就是說,上證A股股指是所有上市公司股票價格的加權平均值。

股票指數是怎麼算出來的?

一二三。。。。。。樓主,都回答正確。通俗講,股票的指數採樣於;各板塊的有影響性,龍頭股-權重股-藍籌股組成,這些個股具有題材概念潛力,對於大盤影響力起著“風向標”的作用。

相關問題答案
股票指數是怎麼計算的?
新股申購數量怎麼計算?
股票總市值怎麼計算?
股票幾個點怎麼計算?
股票開盤價怎麼計算?
股票貼現率怎麼計算?
電影票房是怎麼計算的?
週轉天數是怎麼計算?
營業稅是怎麼計算的?
年假是怎麼計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