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容易出汗?

General 更新 2025-01-22

人為什麼會出汗

汗液是無色透明的,其中水分佔99%以上。一般情況下,汗液主要是通過小汗腺分泌的,並且參與分泌活動的汗腺不多,排出的汗液也少到不易被人覺察,這種現象叫做不顯性出汗。一個人一天一夜所發生的不顯性出汗約為500—700毫升,而劇烈運動或在高溫環境中工作的人,每小時可排汗1000--3000毫升,當然這種情況就是顯性出汗了。由於人每天的不顯性出汗就有500毫升以上,如果活動量增加,排汗就更多。這也是為什麼有的人每天喝水不少而排尿不多的主要原因。

由於驚嚇或者其他精神因素,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從而使額部、腋部、手掌、腳掌等處大量出汗。吃辛辣、熱燙的食物會大汗淋漓,在醫學上叫味覺性出汗,這是因為口腔粘膜、舌頭等處的神經末梢和味覺器官受到刺激的緣故。

正常出汗,具有調節體溫、滋潤皮膚的作用。出汗可以揮發人體內的熱量,保持體溫的相對穩定和各組織器官的正常活動。在炎熱的夏天,大量出汗可以降低體溫,防止中暑,而冬天出汗較少,揮發的熱量也就少,可以防止因體溫降低而感到寒冷。同時,汗液中的乳酸能夠軟化皮膚角質層、抑制細菌生長,防止某些皮膚疾病的發生。由於出汗能排出部分尿素,所以對腎功能衰竭者還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但如果排汗過多,就要影響到體內的水分和鹽類的平衡。我們看到運動員在比賽後,都要喝些淡鹽水或含鹽飲料,就是為了及時補充水分和鹽類。

人為什麼會流汗水?

出汗是人體的本能,它是維持正常體溫的一種方法。當天氣炎熱時,或者經過劇烈的體育運動後,體內積聚了大量多餘的熱量, 人體通過出汗,便能將這些熱量帶出體外,使體溫維持在正常範圍內,人也就感覺涼快了。 人體裡有許多汗腺,大汗腺長在腋窩、窩和肛門等地方,小汗腺呢,全身到處都有。一個人全身皮膚表面大約有200萬個汗腺,汗水就是從這些汗腺裡流出來的。 為了保證汗腺能正常工作,必須經常洗耳恭聽澡,保持皮膚潔;否則汗腺容易被堵塞,汗水流不出來,皮膚就會發炎,生痱子。一個人如果不出汗,就會生病。

希望採納

為什麼有的人容易出汗,有的人不容易出汗?

除了病理原因或家族病史原因需要進行治療以外,一般健康的人在排汗方面也會有個體的差異,這是因為個體在脂肪的含量和分佈、汗腺的數量和分佈、體液的含量和分佈等方面存在差異,而導致排汗容易與否以及排汗的量。

出汗能夠調節人體的體溫,容易出汗一般不容易馬上中暑,但同時體液流失也比較多,多以應該多補充水分。

出汗多的人往往因為汗液中酸質的互相作用,會產生較難聞的氣味,因此需要用六神祛味花露水中和祛除汗臭味的同時,讓自己感覺清爽,味道也變得清新自然。

為什麼有的人容易流汗?

有的人特別愛出汗,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天,吃頓飯、做點事常常是滿頭大汗,稍一緊張就汗流浹背,這種病症在醫學上稱為多汗症。 多汗症可因發熱性疾病、代謝性疾病,以及精神因素等引起。夏天氣候炎熱,人處於高溫之下,多汗是一種正常現象,如果在氣溫低的情況下也是這樣,就應考慮是一種病態了。 引起多汗症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低血糖症。 引起低血糖症的原因很多,發作時可以交感神經過度興奮症狀為主要表現,發作時因血糖突然下降刺激交感神經興奮,釋放出大量腎上腺素可導致病人面色蒼白、出冷汗、手足震顫等。 二是甲狀腺機能亢進,簡稱為甲亢。 怕熱多汗是這一疾病的特徵之一,而且還表現為精神緊張、性格改變、煩躁不安、注意力不能集中、難以入睡等症狀。另外,患了甲亢,食慾增大,吃得多,人反而消瘦。甲亢時胃腸功能增強,多數患者大便次數增多,同時有心慌、工作效率下降等症狀。 三是嗜鉻細胞瘤。 嗜鉻細胞常見的症狀就是淋漓多汗,出汗具有陣發性,有時也可以持續出汗,但陣發性發作時面部潮紅或變白可同時發生。還會出現心慌、手顫、四肢發涼等。但本病發作時常伴有明顯的血壓升高,以及因此而引起的頭痛症狀。 四是糖尿病。 糖尿病由於合併植物神經功能障礙,常常也有出汗異常增多現象。但患者同時有“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飲、多尿和體重減輕”。通過血糖檢查和尿糖檢查,一般不難做出診斷。 小常識: 不少人都知道,汗液中含有較多的氯化鈉,出汗多應當多補充食鹽,但對出汗後應當補充鈣卻有所忽略。 據研究每1000毫升汗液中含鈣1毫克當量。在平時每天由汗液中丟失鈣僅15毫克並不十分重要,但在高溫環境下勞作的人員,每小時從汗液中丟失鈣在100毫克以上,這個量幾乎佔鈣總排出量的30%,很容易導致低鈣血癥。病人手足抽筋,肌肉抽搐,長期鈣缺乏會導致成人患軟骨病,易骨折,以及經常腰背和腿部疼痛。 專家提醒:為了防止出汗後低血鈣,高溫作業者應當在生活中攝取足夠的鈣,多吃些含鈣的牛奶、乳製品、魚類、海產品及綠葉蔬菜等食物。此外,還應提高體內維生素D的含量

人很容易出汗怎麼辦

大量出汗不正常 出汗是人體的體溫調節方式。當我們覺得熱的時候,或者在做運動的過程中,出汗可以通過汗液的蒸發幫助機體把體溫降低到正常水平。但是我們也發現,有的人特別愛出汗,即使是在大冬天,手腳也總是溼乎乎的。像這樣出汗過多就是一種病態,叫多汗症。 多汗症發病率很高。據研究,每500人中就有1人易患此病。也有研究稱,此病可能和基因有關,也就是說這種病有遺傳性,這就解釋了為什麼西方人有這種病的人更多,因為基因決定了他們的汗腺比東方人發達。 出汗是由交感神經系統控制的。人體的汗腺多達500萬個,其中2/3的汗腺分佈在手掌,所以緊張的時候手心容易出汗。專家認為,多汗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導致汗腺分泌過剩。 從出汗看健康 當然,引起多汗症的原因還有很多,有些疾病也可以引起汗液排出增加。比如,多汗兼有心悸、食慾亢進、情緒波動、失眠,可能是甲狀腺機能亢進的表現;胸悶、肋下脹痛、食慾不振、出冷汗等一系列症狀可能是心腦血管疾病的表現;糖尿病可以導致植物神經病變,患者表現為排汗異常,如無汗、少汗或多汗。所以,當臨床遇到原因不明的皮膚多汗時,不要忘記查查尿糖、血糖和血糖代謝率,力求早期發現糖尿病。因此上了年紀的人尤其要當心,當多汗伴有其他一系列不適症狀產生的時候,要及時到醫院就診,警惕某些疾病的發生。 16世紀,英格蘭曾爆發過一種奇怪的流行病,這種病以發熱、頭暈為前奏,緊接著就是大量地出汗。嚴重的病人還會發生抽風、昏迷甚至在幾小時或者幾天內死亡。奇怪的是,這種病只在英格蘭境內流行,並沒有氾濫到蘇格蘭、威爾士以及歐洲其他國家,所以人們稱之為“英國汗”。在1578年最後一次爆發後,“英國汗”從此銷聲匿跡。直到今天,科學家也沒有搞清楚它具體的發病原因。 祖國醫學早在3000年前就對汗液進行了論述。從中醫角度來看,汗是津液的代謝產物,血汗同源,因此出汗過多,會耗氣,也會傷及津液而損於心血。 出汗過多主要有兩種表現:自汗和盜汗。自汗是指在白天清醒的狀態下,不因運動、穿衣過多或高溫而出汗不止。自汗是氣虛、陽虛的表現。通俗地說就是人體的正氣不足,無法防護肌膚這個屏障,致使津液外洩。自汗的人通常還表現為精神不振、氣短、怕冷等。盜汗是入睡後,在半夜或黎明時分,胸部、背部、大腿等地方出汗,出汗量較多,清醒以後出汗就停止了。盜汗多為陰虛所致,常伴有心煩、低熱、兩頰潮紅、手足心發熱、口乾等症狀,例如肺結核病人就常有這些典型的症狀。 另外,出汗部位的不同也代表著不同的意義。比如,頭面部出汗多,是肝胃有熱及氣虛所致;手足汗多則多因脾胃溼熱、氣虛、腎虛所致。 治療方法五花八門 國外科學家研究多汗症已有多年,病人們也嘗試了各種各樣的治療方法,包括西方草藥、潤膚液、口服藥等等,而迄今為止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卻很有限。 基於這個原因,60多年來,西方科學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研究手術治療多汗症。最早期的手術是切斷患者頸部、胸腔或者背部的交感神經,但是交感神經在全身的鏈狀分佈非常廣泛,因而手術收效甚微,同時損傷很大。近10年來,隨著內窺鏡的發明和廣泛應用,使得手術變得簡單了,而且將創傷減小到了最低程度。在過去的3年間,科學家應用此法,為250名多汗症患者進行了手術治療,結果令人滿意。研究人員說:“手術的效果非常直觀,且作用持久,尤其對手部多汗症的患者更為有效,可是腳部多汗症在手術後還會有經常出汗的現象。” 除此之外,國外用於治療多汗症的還有氯化鋁療法:每週使用一種含20%六水合氯化鋁的產品(drysol)二到三次,以改變產汗細胞的狀態並堵塞汗分泌導管以使汗液分泌減少;......

人老是出汗怎麼回事

出汗是人體排洩和調節體溫的一種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和氣味發生改變,則可作為某些疾病的一種前兆,應引起重視。以下就是從傳統中醫學角度對一些常見出汗現象的解釋:

自汗

不是因為天氣悶熱服用發汗藥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經常出汗稱“自汗”。自汗多因肺氣虛弱、衛陽不固、津液外洩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氣短、畏寒等陽氣虛損的症狀。多見於患有佝僂病的孩子及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

盜汗

入睡則汗出,醒後則汗止。盜汗多因陰虛而致,陰虛則陽亢,陰不御陽,津隨液為汗,故常伴有五心煩熱、失眠、口咽乾燥等症狀。常見於肺結核浸潤期患者者。

戰汗

即全身戰慄後汗出,是熱性病過程中正邪抗爭的一種表現。如戰汗後熱退,脈靜身涼,表示邪去正安,元氣恢復,是一種好現象。若汗出後四肢厥冷、煩躁不安,表示正不勝邪,正氣隨著虛弱下去,則是危重症候。戰汗多見於各種傳染病的初、中期。

絕汗

指病情危重,正氣衰弱、陽氣欲脫時,汗淋漓不止,多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脈象微弱,時有時無等危症,是陽氣將絕之象,多見於心衰、虛脫的病人。

頭汗

出汗僅限頭部。多因上焦邪熱,或中焦溼熱鬱蒸所致,多見於陽明熱症和溼熱症。若見於大病之後,或老年人氣喘而頭額汗出,則多為虛症。如重病末期突然額汗大出,是屬虛陰上越,陰虛不能附陽,陰津隨氣而脫的危象。但小孩睡覺時也常常頭部出汗,若無其他症狀,則不屬病象。

偏汗

俗稱“半身汗”。它見於左側或右側,上半身或下半身。皆為風痰或風溼之邪阻滯經脈,或營衛不周,或氣血不和所致。多見於風溼或偏癱患者。若老人出偏汗可能為中風先兆。

冷汗

指畏寒、肢冷而出汗。汗前並不發熱,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蒼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長、脈遲沉、舌淡等寒症表現。多因平素陽虛、衛氣不足所致,也可因受驚嚇引起。

此外,手心出汗往往是精神過於緊張;胸口出汗是思慮過度;經常稍一動就出汗者,不是過於肥胖就是體質過於虛弱;糖尿病人的汗微帶芳香;肝硬化病人的汗帶有一種特殊的肝腥味。

多汗藥膳

(1) 百合粥

[功效] 潤肺止汗、適用於肺熱汗多。

[材料] 百合20克、粳米50克、白糖少許。

[用法] 將百合洗淨與米同煮,待熟時加入白糖再煮10分鐘,

即可食用,吃飽。

【百合】甘,微寒。潤肺止咳,寧心安神。

(2) 黃蓍粥

[功效] 固表止汗,用於表虛自汗。

[材料] 黃蓍20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

[用法] 將黃蓍煎汁,用汁煮米為粥,放入白糖調味溫服。

【黃蓍】甘,微溫。補氣昇陽,固表止汗。

(3) 浮小麥飲

[功效] 益氣固表止汗。 適用於小兒夜間盜汗或白天睡著出汗等症。

[材料] 浮小麥15克,紅糖適量。

[用法] 熬浮小麥汁100毫升,加紅糖調味。

【浮小麥】甘,涼。入心經。止汗。

(4) 小麥山藥湯

[功效] 補氣斂汗。

[材料] 浮小麥15克,山藥15克,白糖少許。

[用法] 二藥同煎取汁150毫升,加糖調味,

每服50毫升,早晚各服1次。

(5) 參歸腰子

[功效] 補虛斂汗。主治病後虛弱而致的自汗或盜汗。

[材料] 人蔘10克,當歸8克,

豬腰子1個,姜、蔥、鹽適量。

[用法] 將參、歸切薄片,腰子去腎盂切碎,

與姜、蔥、鹽同放於盆內,加水適量,煮爛食之。

【人蔘】甘,平。大補元氣,補肺益脾,生津,安神。

【當歸】甘、辛,溫。補血,活血。

(6) 生地黃雞

[功效] 滋陰......

相關問題答案
人為什麼容易出汗?
夏天我為什麼容易出汗?
人為什麼容易發脾氣?
人為什麼容易迷失方向?
有的人為什麼容易生氣?
外國人為什麼容易衰老?
女人為什麼容易長斑?
人為什麼容易激動? ?
春天人為什麼容易生病? ?
孕婦為什麼容易得腳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