繽頡什麼意思?
薄在古代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薄
I bó
1.厚度小。
《詩‧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漢蔡邕《女誡》:“而今之務在奢麗,志好美飾。帛必薄細,採必輕淺。”
宋王安石《蝶》詩:“翅輕於粉薄於繒,長被花牽不自勝。”
魯迅《吶喊‧故鄉》:“他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著。”
2.少;薄弱。
《左傳‧僖公三十年》:“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
《史記‧高祖本紀》:“吾非敢自愛,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
晉袁宏《後漢紀‧靈帝紀下》:“今涼州天下之衝要,國家之蕃衛也……且無涼州則三輔危,三輔危則京都薄矣。”
《醒世恆言‧喬太守亂點鴛鴦譜》:“就是粧奩厚薄,但憑親家,並不計論。”
3.略微。
《論語‧衛靈公》:“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唐鄭蕡《才鬼記‧孟氏》:“美容質,能歌舞,薄知書,稍有詞藻。”
郭沫若《殘春及其他‧牧羊哀話》:“小小一箇中庭,薄有一些花木。”
4.微薄;簡陋。
《易‧繫辭上》:“夫茅之為物薄,而用可重也。”
《文選‧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徐幹〉》:“末塗幸休明,棲集建薄質。”
李周翰注:“言臨幸太子休明,延及我薄陋之質,以同棲集。”
《新唐書‧韓滉傳》:“滉雖宰相子,性節儉,衣裘茵衽,十年一易。甚暑不執扇,居處陋薄,取庇風雨。”
5.味淡。
《莊子‧胠篋》:“魯酒薄而邯鄲圍。”
《楚辭‧大招》:“吳酸蒿蔞,不沾薄只。”
王逸注:“沾,多汁也。薄,無味也。”
唐杜甫《羌村》詩之三:“莫辭酒味薄,黍地無人耕。”
清孔尚任《桃花扇‧賺將》:“這樣薄酒,拿來灌俺。”
6.土質貧瘠,不肥沃。
《左傳‧成公六年》:“郇瑕氏土薄水淺,其惡易覯。”
《史記‧貨殖列傳》:“越楚則有三俗……其俗剽輕,易發怒,地薄,寡於積聚。”
唐白居易《茅城驛》詩:“地薄桑麻瘦,村貧屋舍低。”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二:“咱這地薄,不打糧,你租別人好地,到秋後也能多落幾顆。”
7.指人心、世道、綱紀等衰微。
《漢書‧刑法志》:“禹承堯舜之後,自以德衰而制肉刑,湯武順而行之者,以俗薄於唐虞故也。”
《後漢書‧皇后紀論》:“爰逮戰國,風憲愈薄,適情任欲,顛倒衣裳。”
宋王安石《上時政書》:“官亂於上,民貧於下,風俗日以薄。”
金王若虛《送彭子升之任冀州序》:“予嘗悲夫昔人之難見,而病後世士風之薄也。”
8.指人命運不幸。
《列子‧力命》:“夫北宮子厚於德,薄於命。”
宋蘇軾《薄命佳人》詩:“自古佳人多命薄,閉門春盡楊花落。”
9.虛假刻薄,不誠樸寬厚。
《韓非子‧解老》:“所謂大丈夫者,謂其智之大也。所謂處其厚不處其薄者,行情實而去禮貌也。”
《史記‧商君列傳論》:“商君,其天資刻薄人也。”
司馬貞索隱:“刻謂用刑深刻;薄謂棄仁義,不悃誠也。”
晉桓溫《薦譙元彥表》:“方今六合未康,豺豕當路,遺黎偷薄,義聲不聞。”
宋葉適《周鎮伯墓誌銘》:“山之先儒故老,莫如君者。其學也,惰者可殖;其行也,薄者可化也。”
10.減輕,減損。
《周禮‧地官‧大司徒》:“以荒政十有二聚萬民:一曰散利,二曰薄徵……十有二曰......
寫雨是什麼意思
八方風雨 八方:四方四隅的總稱。四面八方的疾風驟雨。比喻形勢驟然變幻,動盪不安
暴風疾雨 暴:急驟,猛烈;疾:迅疾。來勢急遽而猛烈的風雨
抃風儛潤 抃:鼓掌;儛:通“舞”,跳舞;潤:雨水。指歡舞在和風時雨中。指慶幸沾受恩惠
慘綠愁紅 綠:綠葉;紅:紅花。指經過風雨摧殘的殘花敗葉
粗風暴雨 指風雨之來勢急驟狂猛
大旱望雲 比喻渴望解除困境,如久旱盼望下雨一樣
風風雨雨 颳風下雨,比喻重重阻難或議論紛紛
風雨交加 大風暴雨一齊襲來。形容天氣十分惡劣
箕風畢雨 古傳月亮經過箕星時風多,經過畢星時雨多。指官吏施政應順應民情
急風暴雨 急:急促;暴:猛烈。急劇的風雨,形容聲勢浩大而迅猛
闌風長雨 闌珊的風,冗多的雨。指夏秋之際的風雨。泛指風雨不已
淚下如雨 淚水如同雨水一樣流下來,形容十分悲傷
柳泣花啼 形容風雨中暗淡的心情
盲風暴雨 指非常急驟的風雨
蠻煙瘴霧 指南方的煙雨瘴氣。借指荒涼地區
飄風暴雨 來勢急遽而猛烈的風雨
牛毛細雨 指極細的小雨
巴山夜雨 指客居異地又逢夜雨纏綿的孤寂情景。
暴風驟雨 暴、驟:急速,突然。又猛又急的大風雨。比喻聲勢浩大,發展急速而猛烈。
抃風舞潤 抃:鼓掌;潤:雨水。如燕在風中飛翔,象商羊在雨中起舞。原指同類的事物相互感應。後比喻意氣相合。
餐風沐雨 餐:吃;沐:洗。以風充飢,用雨水洗頭。形容旅行或野外生活的艱辛。
朝雲暮雨 暮:傍晚。早上是雲,晚上是雨。原指神女的早晚變化,舊時用以喻指男女的歡會。
礎潤而雨 柱子的基石潤溼了,就是要下雨的徵候。比喻見到一點跡象,就能知道它的發展方向。
春風化雨 化:化生和養育。指適宜於草木生長的風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春風夏雨 春風和煦,夏雨滋潤,足以養育萬物。常比喻及時給人以教益和幫助。
春雨如油 春雨貴如油。形容春雨可貴。
大旱望雲霓 雲霓:下雨的徵兆。好象大旱的時候盼望寸水一樣。比喻渴望解除困境。
大旱雲霓 雲霓:下雨的徵兆。好象大旱的時候盼望寸水一樣。比喻渴望解除困境。
東風化雨 指適宜於草木生長的風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讀書三余 餘: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晴之餘。指讀好書要抓緊一切閒餘時間。
翻江倒海 原形容雨勢大,後形容力量或聲勢非常壯大。
風調雨順 調:調和;順:和協。風雨及時適宜。形容風雨適合農時。
風吹雨打 原指花木遭受風雨摧殘。比喻惡勢力對弱小者的迫害。也比喻嚴峻的考驗。
風瀟雨晦 形容風急雨驟,天色昏暗。也比喻形勢險惡。
風雨如晦 指白天颳風下雨,天色暗得象黑夜一樣。形容政治黑暗,社會不安。
風雨同舟 在狂風暴雨中同乘一條船,一起與風雨搏鬥。比喻共同經歷患難。
風雨蕭條 蕭條:寂寞。風雨交加,顯出冷落的景象。
風雨悽悽 悽悽:寒冷。風雨交加,清冷淒涼。
風雨無阻 不受颳風下雨的阻礙。指預先約好的事情,一定按期進行。
風雨不透 風颳不進,雨水透不過。形容封閉或包圍得十分緊密。
風雨飄搖 飄搖:飄蕩。在風雨中飄蕩不定。比喻局勢動盪不安,很不穩定。
風雨如磐 磐:大石頭。形容風雨極大。
風櫛雨沐 櫛:梳子、篦子等梳頭髮的用具;沐:沐浴、洗。風梳頭,雨洗髮,形容奔波勞碌,風雨不停。
光風霽月 光風:雨後初晴時的風;霽:雨雪停止。形容雨過天晴時萬物明淨的景象。也比喻開闊的胸襟和心地。
和風細雨 和風:指春天的風。溫和的風,細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緩,不粗暴。
虹銷雨霽 虹:彩虹;銷:同“消”,消失;霽:本指雨止,也引申為天氣放睛。彩虹消失,雨後天睛。
旱苗得雨 將要枯......
古數是什麼意思
古數
二伯(bā):齊桓公、晉文公
二柄:賞、罰
文、武
二伯:周代主持國政的東西二伯。指周公和召公。
二乘:指佛教的大乘和小乘
二德:仁、信
陰、陽
二諦:佛教用語,真諦、俗諦
二典:尚書中《堯典》、《舜典》合稱
二妃:指堯的兩女,娥皇、女英
二分:春分、秋分
二傅:太傅、少傅
二後:周文王、周武王
二皇:伏羲、神農
二極:南極、北極
天子、父母
二紀:日、月
二京:漢代東京(洛陽)、西京(長安)
二立:立功、立德
二麗:日、月
二溟:南海、北海
二南:《詩經》中的《周南》、《召南》
二氣:陰、陽
二喬:三國時喬公的兩個女兒大喬和小喬
二氏:佛、道二教
二王:指晉王羲之、王獻之父子
二耀:日、月
二儀:天、地
二致:仁、孝
二週:東周、西周
二篆:大篆、小篆
三才:天、地、人
三辰:日、月、星
三春:孟春、仲春、季春
三冬:孟冬、仲冬、季冬
三秋:孟秋、仲秋、季秋
三從: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
三代:夏、商、週三個朝代
祖、父、子三代
曾祖、祖、父三代
三黨:父族、母族、妻族
三典:輕、中、重三種刑法
三墳:伏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
三伏:農曆中夏至後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第四個庚日起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
三綱:君臣、父子、夫婦之道
三革:皮革中的甲、胄、盾
犀甲、兕甲、牛甲
三公:周代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
西漢以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為三公
東漢至魏晉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
三古:上古、中古、下古三個時代
三官:道教奉天、地、水為三官
三光:日、月、星
房、星、尾三個星宿
三圭:指諸侯五個爵位中的公、侯、伯
三桓:春秋時魯大夫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
三皇:伏羲、神農、燧人
伏羲、神農、女媧
天皇、地皇、泰皇
伏羲、神農、黃帝
天皇、地皇、人皇
三極:天、地、人
三季:指夏、商、週三代的末期
春秋時魯大夫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
三家:春秋末晉國的智氏、韓氏、魏氏
三監:指周武王的三個弟弟管叔、蔡叔、霍叔
指唐代官署國子監、少府監、將作監
三戒:戒色、戒鬥、戒得
三晉:戰國時的韓、趙、魏
三經:易、詩、春秋
詩、書、周禮
孝經、論語、孟子
三精:日、月、星
三軍:周代天子六軍,諸侯大國三軍,一軍為一萬二千五百人
步、車、騎三種兵種
三禮:儀禮、周禮、禮記
祭祀天、地、宗廟之禮
三靈:天、地、人
靈臺、靈囿、靈沼
三論:漢代初年有魯論語、齊論語、古文論語
三命:公、侯、伯之卿
三木:古刑具,枷在犯人頸、手、足三處
三農:春、夏、秋三個農時
三辟:夏、商、週三代的刑法
三器:三種治理國家的手段,指號令、刑法、祿賞
三親:父子、夫妻、兄弟
三仁:指殷代末年紂的賢臣微子、箕子、比干
三善:三種道德標準:親親、尊君、長長
三少:三公的副職:少師、少傅、少保
三牲:祭祀用的牛、羊、豬
三省: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
三時:指春、夏、秋三個務農時節
佛教分一個為熱時、雨時、寒時
三史:史記、漢書、後漢書
三世:佛教以過去、現在、未來為三世
三事:指春、夏、秋三季的農事
指三公。
三叔:周武王滅商後,派自己的三個弟弟管叔、蔡叔、霍叔監管商遺民
三司:古代的三個官署,東漢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司,也稱三公
唐代以御史大夫、中書、門下為三司,主管刑獄
五代、北宋稱鹽鐵、戶部、度支為三司
金以勸農、鹽鐵、度支為三司,主管財賦
三頌:《詩經》中的《周頌》、《魯頌》、《商頌》
三體:詩經中風、雅、頌為三體
唐詩中的七絕、七律、五律三體
真書流行前,古文、篆、隸稱三體,後來真書、行書、草書也稱三體
史書中的編年體、紀傳體、紀事本末體
三畏: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