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息是哪隻腳?
稍息到底先出哪隻腳?
左腳 口令:稍息。 要領:左腳順腳尖方向伸出約全腳的三分之二,兩腿自然伸直,上體保持立正姿勢身體重心大部分落於右腳。攜槍(筒、炮)時,攜帶的方法不變,其餘動作同徒手。稍息過久,可自行換腳。
稍息先出哪隻腳
稍息先出左腳
稍息到底該出哪隻腳?
因為一個同事愛開玩笑,說有的人稍息時不知該怎麼做,會向後撤一步,他是邊說邊做的,眼看著他說著稍息的時候就將右腳撤向了後邊,於是有人說他做錯了,稍息應該是出右腳,他自己堅持是左腳。於是就這個問題大家展開了討論,8個人裡只有我和一位馬大姐說是出右腳,其他人都說是出左腳,我們還在網上搜,我從百度百科裡得到的答案是出左腳,但馬大姐和我仍覺得自己的習慣沒錯,於是她又給樓下的保衛人員(一般都是復轉軍人)打電話,得到的答案是右腳,同時我也向一位仍是現役軍人的同學發出飛信,得到的答案仍然是左腳...
於是幾乎組裡每個成員都問了身邊一至兩個認識的現役或退役軍人,還問了大組長、陸總、還有其他的一些人居然大多數回答都是右腳...懵了,不知道該出哪隻腳了
PS:百度百科裡的答案基本信息 【詞語】:稍息
【註音】:shào xī
【釋義】:1.略微休養生息。 2.略微停止。 3.小憩;歇息一會兒。 3.軍事動作,指在立正基礎上左腳順腳尖方向伸出約全腳的三分之二,兩腿自然伸直,上體保持立正姿勢,身體重心大部分落於右腳。攜槍(筒、炮)時,攜帶的方法不變,其餘動作同徒手。稍息過久,可以自行換腳。
【延伸】:稍息是“軍營流行語”中的流行語,因為沒有哪句話比稍息用得更多了。軍人每天首先聽到的隊列口令應該是稍息了。“稍息”單從字面上解釋是略作休息的意思,但有時隨環境的轉換,意義上會發生一些變化。像平時在隊列裡稍息時,大家會有一種放鬆的感覺;而聽首長在隊列前作指示時,下面也要稍息,但這時就沒有人認為是該放鬆的時候了,除非神經有問題。
“稍息”尚有其他的涵義。如果老兵聚在一起吹牛,而不知深淺的新兵亂插話惹得他們生氣的話,禒們肯定會說一句:“新兵蛋子,一邊稍息去!”這恐怕就沒有稍作休息的意思了。
詳細釋義 基本解釋
[stand at ease] 軍事或體操口令,命令隊伍或個人從立正姿勢變為休息姿勢
詳細解釋
1. 略微休養生息。
清劉大櫆《吏部侍郎博野尹公行狀》:“請自今鹽有餘,則出官錢買貯之,以配商引,而私販賴以稍息。”
2. 略微停止。
嚴復《論世變之亟》:“ 道 鹹 以降,持驅夷之論者,亦自知其必不可行,群喙稍息,於是不得已廿三口之開。”
3. 小憩;歇息一會兒。
《新民晚報》1982.7.8:“稍息片刻後, 特納 駕車出去向 山姆 妻子報信。”
4. 軍事或體操口令。命令從立正姿勢變為休息姿勢。
稍息邁那隻腳?
聽到稍息的口令時是邁左腳,當稍息過久可以自行換腳,這時右腳就可以了!
立正!稍息!,稍息是出哪隻腳?我們體育老師說是出左腳,我覺得怪怪的,
在中國都是以習慣右邊為主 稍息立正要站立 以少數服從多數為原則 大多是右腳站立 後來為了規範統一 規定出左腳
稍息是出哪個腳
當然是左腳了。
軍事訓練中稍息是出哪隻腳
樓主你好如今,人們在集合隊伍時,都用“稍息”、“立正”的口令。據說,這口令還是戚繼光當年在南方抗倭時,為了保持警覺,夜間也派出士兵沿海警戒,若發現敵情,及時報警。但夜間敵我分辨不清,怎麼辦呢?戚繼光規定了口令。警戒的士兵都帶著竹哨,如果發現人影,要立刻端槍跨步,嘴裡喊:“哨起!”意思是警哨要響起。對方若是自己人,要立刻停止行走,雙手下垂站正,嘴裡喊:“立正。”意思是他立刻站正了。如果不這樣做,就會被認為是倭寇,警哨要真的響起。為了讓士兵把這套口令熟稔於心,部隊操練時,戚繼光不停地讓士兵練習這兩個動作。 後來,幾經演變,“哨起”、“立正”竟成了軍隊隊列練習的正規口令,沿用至今,只是在口令的語音和意思上有了些變化。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稍息用哪隻腳
左腳順腳尖方向伸出約全腳的三分之二,兩腿自然伸直,上體保持立正姿勢,身體重心大部分落於右腳。
軍訓稍息是哪隻腳
左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