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船塢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06-29

古代船塢屬於國營企業還是私人企業?有識人士請進!

古代的船務基本都是屬於國有的。

畫舫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詞語:畫舫

[拼音]:huà fǎng

[釋義]:

裝飾華美專供遊人乘坐的船

謝謝請給我一個好評

普通的古代的輪船結構

南北朝時期的中國人,已發明了輪船。以船側輪子的轉動代替划槳,以輪激水前進。

唐代李皋發明了“槳輪船”。他在船的舷側或艉部裝上帶有槳葉的槳輪,靠人力踩動槳輪軸,使輪週上的槳葉撥水推動船體前進。因為這種船的槳輪下半部浸入水中,上半部露出水面弗所以稱為“明輪船”或“輪船”,以便和人工划槳的木船、風力推動的帆船相區別。

宋代隨輪船製造技術的提高,船中槳輪數量也從 2 輪發展到 4 輪、 8 輪、 20 輪,甚至 32 輪。

古代船舶有哪些種類

舟、舸、艨艟、樓船、平船、躉船

古代建好新船怎麼下水 5分

…………船臺和船塢造船,船塢就放水進塢,船出去。船臺下水很多方式,基本就是船臺是斜的,讓船劃下去,船下面墊各種東西。

一般為分為滑道和船塢,

滑道很簡單,就是斜著的船臺,鬆開固定船的繩索,龍骨墩,讓船靠自身重力滑下去,對於水位有要求。

古代造船的過程和技術?

當人類從山林中走向平原,當人類開始有了原始的農業生產的時候,當人類開始捕魚為生,就有了舟船的製造,我國古代的造船技術遠遠居於世界的前列。

我們的祖先何時開始製造舟船,現在尚沒有考古的發現。但是,應該在原始社會時期,就已經有了獨木舟的使用。獨木舟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船隻,正是憑藉著獨木舟人類才能夠征服江、河、湖泊和海洋。

用木板造船,在我國大概起於商朝,在甲骨文中多次出現了舟的象形文字,從這些象形文字的結構來看,這些舟已經不是獨木舟的結構了。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在我國長江以南地區,已經有了專門的造船工場——船宮。而諸侯國之間也經常使用船隻進行彼此間的往來,並已經有了戰船的記載。公元前648年,晉國發生災荒,秦國用船運載糧食經渭水、黃河、泌水到達晉國。公元前482年,越國進攻吳國,水軍沿海北上,然後進入淮河與吳國軍隊作戰。根據史書記載,當時的戰船已有了大翼、小翼、突冒、樓船、橋船、餘皇等名稱,不同類型的船有著不同性能和用途。大的船可以運載五十人和三個月的口糧。那時的戰船,多以戰船攻戰等內容作為船的裝飾。

從秦以後,我國的造船業有四個大發展的歷史時期:秦漢時期、隋唐時期、宋元時期和明朝。

秦始皇在統一中國的南方過程中,曾組織過一次運送五十萬石糧食的大船隊供應軍隊所需。1975年在廣州的考古發現中,發掘出一秦漢時期的造船工場遺址,一共有三個造船臺,其規模之大,可謂世界罕見。漢朝的木船已經開始根據不同的用途分為客船、運輸船、漁船、戰船等若干種類。戰船中最有名的是樓船,高十餘丈,分三層樓,船上設備已經使用了纖繩、櫓、帆、楫等。並且這一時期國家已經建立了專門的水軍。漢武帝時期,曾經在都城長安附近疏通水道,製造樓船,訓練水軍。東漢後期,袁紹曾在現在的河北衡水挖地引水訓練水軍(就是現在的衡水湖),而赤壁之戰更是以水上之戰為主,孫劉聯軍和曹操的軍隊的水師可以說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強大的水師。

到了隋唐時期,中國的封建社會達到了鼎盛時期,造船業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隋朝造的戰船高達四丈五尺,長達二十丈。隋朝的水師更是曾經出海討伐朝鮮半島的高麗。唐朝中國對外的交通達到前所未有的盛況,陸路和海路四通八達,這也就促進了中國海船的製造。那時的海船也達到了二十丈長,載重達一萬石,可容納七百人。其船體堅巨大,結構堅固,外國商人和使臣都喜歡乘坐大唐船隻。

宋元時期的造船業在前代造船業的基礎上更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尤其是北宋和南宋時期,由於失去了黃河北岸的疆土,也就失去了陸路對外交通的通道,只有靠海上航線來對外交通了。宋朝時期國家開設了許多的造船工場,船場年造船量多在二三百艘之上,吉州造船曾達到年產一千三百艘。此外還有大量民間造船場。宋朝的舟船製造的主要特點是:

船體增大:宋朝出使朝鮮高麗王朝的“神舟”,載重達一千五百石以上,大的海船,載重萬石,載船員數百人,能裝載一年的口糧。船上還設有市井(商店),還可以養豬、釀酒、織布。船舵長達三仗至五丈。

船體結構合理:使用鐵釘造船,船體兩側下削,有龍骨貫穿首尾,船底成V字型,便於船的破浪行駛。船內採取密封隔艙,加強了船的安全性。

行船工具的進步:使用了多檣多帆,便於使多面風向。大船上附設小船,以備運輸、救生、搶險之用。船上有大小兩隻錨,有探水設備。船舶開始使用了指南針,航海也就有了全天候的導航工具,較之此前憑藉日月星斗來導航,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宋朝的造船和修船,已經開始使用了船塢,還創造了滑道放船下水的方法。這一時期中國的造船技術和航海技......

船是誰發明的?它的起源歷史?

古老的帆船船舶, 船,指的是:舉凡觸用水的浮力,依靠人力、風帆、發動機(如蒸氣機、燃氣渦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輪、柴油引擎、核子動力機組)等動力,牽、拉、推、劃、或推動螺旋槳、高壓噴嘴,使能在水上移動的交通運輸工具。另外,民用船一般稱為船(古稱舳艫)、輪(船)、舫,軍用船稱為艦(古稱艨艟)、艇,小型船稱為舢舨、艇、筏或舟,其總稱為艦船、船舶或船艇。

原始的帆船

在公元前2900年前後,埃及人最先使用帆船。從那以後,一直到18世紀以前,帆船一直在海洋交通工具中佔據統治地位。當時,許多帆船都是依靠一根桅杆張著一面帆前進。大約在距今500年前,開始出現有3~4根桅杆的多帆船,這種帆船船身堅固,不怕風浪。今天裝上引擎的大輪船被廣泛應用,小的帆船仍用於運動比賽、捕魚和本地貿易中。

古代輪船的使用方法

唐朝舟船已採用了先進的釘接榫合的聯接工藝,使船的強度大大提高。宋朝造船修船已經開始使用船塢,這比歐洲早了500年。宋代工匠還能根據船的性能和用途的不同要求,先製造出船的模型,並進而能依據畫出來的船圖,再進行施工。歐洲在16世紀才出現簡單的船圖,落後於中國三四百年。宋朝還繼承並發展了南朝的車船製造工藝。車船是一種戰船,船體兩側裝有木葉輪,一輪叫做一車,人力踏動,船行如飛。南宋楊么起義軍使用的車船,高二三層,可載千餘人,最大的有32車。在與官軍作戰時,楊么起義軍的車船大顯了威風。古代船舶多是帆船,遇到頂風和逆水時行駛就很艱難,車船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這些困難。它是原始形態的輪船。

中國古代造船的特點與變化

船體增大、結構合理船隻越大,製造工藝也就越加複雜。唐朝內河船中,長20餘丈,載人六七百者已屢見不鮮。有的船上居然能開圃種花種菜,僅水手就達數百人之多,舟船之大可以想見。宋朝為出使朝鮮建造了神舟,它的載重量竟達1500噸以上。有的大海船載重數萬石,舵長達三-五丈。唐宋時期建造的船體兩側下削,由龍骨貫串首尾,船面和船底的比例約為10∶1,船底呈V字形,也便於行駛。造船數量不斷增多唐宋時期造船工場明顯增加。唐朝的造船基地主要在宣(宣城)、潤(鎮江)、常(常州)、蘇(蘇州)、湖(湖州)、揚(揚州)、杭(杭州)、越(紹興)、臺(臨海)、婺(金華)、江(九江)、洪(南昌)以及東方沿海的登州(煙臺)、南方沿海的福州、泉州、廣州等地。這些造船基地設有造船工場,能造各種大小河船、海船、戰艦。唐太宗曾以高麗不聽勿攻新羅諭告,決意興兵擊高麗。命洪、饒(江西鄱陽)、江三州造船400艘以運軍糧。又命張亮率兵四萬,乘戰艦500艘,自萊州(山東掖縣)泛海取平壤。可見唐朝有極強的造船能力。到了宋朝,東南各省都建立了大批官方和民間的造船工場。每年建造的船隻越來越多,僅明州(浙江寧波)、溫州兩地就年造各類船隻600艘。吉州(江西吉安)船場還曾創下年產1300多艘的記錄。造船工藝越來越先進唐朝舟船已採用了先進的釘接榫合的聯接工藝,使船的強度大大提高。宋朝造船修船已經開始使用船塢,這比歐洲早了500年。宋代工匠還能根據船的性能和用途的不同要求,先製造出船的模型,並進而能依據畫出來的船圖,再進行施工。歐洲在16世紀才出現簡單的船圖,落後於中國三四百年。宋朝還繼承並發展了南朝的車船製造工藝。車船是一種戰船,船體兩側裝有木葉輪,一輪叫做一車,人力踏動,船行如飛。南宋楊么起義軍使用的車船,高二三層,可載千餘人,最大的有32車。在與官軍作戰時,楊么起義軍的車船大顯了威風。古代船舶多是帆船,遇到頂風和逆水時行駛就很艱難,車船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這些困難。它是原始形態的輪船。

相關問題答案
古代的船塢是什麼意思?
古代的更衣是什麼意思?
古代的才人是什麼意思?
古代的封地是什麼意思?
古代的家禽是什麼意思?
古代的官奴是什麼意思?
古代的宇宙是什麼意思?
古代的長工是什麼意思?
古代的往往是什麼意思?
古代反義詞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