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的河魚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11-24

哪些常見的魚有毒?

含有毒素的魚種類很多,它們生活在淡水或海水水域。既有硬骨魚,也有軟骨魚。按魚毒的種類區分,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 含神經毒素的魚 如眾所周知的河豚,它的卵巢、肝臟、血液和腎臟中均含有侵害神經組織的劇毒物質。僅半毫克的河豚毒素就可使人致死。

2. 含血毒的魚 這種魚的血液中含有魚血毒素。在江河中生活的黃鱔和鰻魚都含有血毒。血毒經高溫處理可以失效。但人類喜歡生吃黃鱔血,說有滋補作用,有時可對胃造成毒害。

3. 含卵毒的魚 含卵毒的主要是某些裂腹魚亞科的魚類。成熟的魚卵毒性最大。毒物是珠朊型蛋白。高溫處理後仍有毒性。人吃進100—200克魚卵即會中毒。但肉無毒。

4. 含膽毒的魚 以鯇魚、鱅魚(大頭魚)、鰱魚(鯿魚)和鯉魚的膽毒毒力最強。常引發人的中毒。膽毒主要損害腎、肝、心、腦等組織。有人誤認為魚膽可以治病而吞食,嚴重時可發生死亡。

5. 含組胺酸過多的魚 魚內含過多的組胺酸也可引發人的中毒,這一類魚大部是青色的皮膚,紅色的肉。如青鱗魚、鮐魚、師魚和金線魚等。當在適宜的條件下,存在於這些魚體內的組胺酸經過分解,可生成大量的組胺與一種叫秋刀魚毒素的物質使人中毒。

至於識別有毒的魚產品的問題比較複雜,特別是當將有毒的魚加工為魚脯、魚粉、或其它半成品與成品之後,由於魚的原來面目皆非,這時,這些產品只有通過實驗室的檢測,才能判定其中是否含有毒素。

哪些淡水魚有毒

湖裡沒什麼有毒的魚,南方無非就是河豚最毒。

哪些魚有毒?

老虎魚(Scorpionfishes) 老虎魚只是一個俗稱,老虎魚俗稱海蠍子,屬鱸形目,毒■科,廣泛分佈於我國的臺灣、南海和東海等近海的海域一帶。老虎魚的體形獨特,頭部較大,眼睛小,體前部粗大,而後部側扁,黑色、有背鰭、胸鰭、腹鰭、臀鰭及尾鰭,由於它的外貌頗像老虎,故人們都叫它老虎魚。

老虎魚,平時喜愛棲息於岩礁區域和海藻叢生之處。正因為它的鰭刺上佈滿了毒腺,其毒性又非常劇烈,所以凡是被刺中的漁民,輕則劇痛難忍,重則危及生命。因此,過去漁民不願意捕撈它,更因它的鰭刺劇毒關係,人們都不敢食。

近年來,經國內外水產專家的研究發現,老虎魚不富有營養,而且其藥用價值又很可觀。經測試魚肉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具有醫治腰痛及小兒瘡癤的療效。同時,老虎魚不僅味道十分鮮美,而且其肉質滑嫩細膩,風味獨特。當然人們從市場上購回老虎魚後首先將其鰭刺上的毒腺去除乾淨才能食用。

河豚魚的有毒成分是河豚毒素,它是一種神經毒,人食入豚毒0.5mg-3mg就能致死。河豚的肝、脾、腎、卵巢、睪丸、眼球、皮膚及血液均有毒。以卵、卵巢和肝臟最毒,腎、血液、眼睛和皮膚次之。毒素耐熱,100℃8小時都不被破壞,120℃1小時才能破壞,鹽醃、日晒亦均不能破壞毒素。

每年春季是河豚魚的產卵季節,這時魚的毒性最強,所以,春天是河豚魚中毒的高發季節。我國《水產品衛生管理辦法》明確規定:“河豚魚有劇毒,不得流入市場。捕獲的有毒魚類,如河豚魚應揀出裝箱,專門固定存放”,所以,河豚魚還是不吃為好。僅有少數人是拼死吃河豚,但多數人是因不認識河豚魚而不小心吃了引起中毒。

■怎樣認識和鑑別河豚魚?

預防河豚魚中毒,首先要認識到河豚魚有毒,並能識別其形狀,以防誤食中毒。河豚魚體形長、圓,頭比較方、扁,有的有美麗的斑紋;有些則沒有斑紋,而是一片黑色的魚。又有形容河豚魚外觀呈菱形,眼睛內陷半露眼球,上下齒各有兩個牙齒形似人牙。鰓小不明顯,肚腹為黃白色,背腹有小白刺,魚體光滑無鱗,呈黑黃色。

■河豚魚中毒有哪些症狀?

河豚魚中毒以神經系統症狀為主。潛伏期很短,短至10-30分鐘,長至3-6小時發病。發病急,來勢凶猛。開始時手指、口脣、舌尖發麻或刺痛,然後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四肢麻木無力、身體搖擺、走路困難,嚴重者全身麻痺癱瘓、有語言障礙、呼吸困難、血壓下降、昏迷,中毒嚴重者最後多死於呼吸衰竭。如果搶救不及時,中毒後最快的10分鐘內死亡,最遲4-6小時死亡。有報告顯示,日本人河豚魚中毒病死率為61.5%。

■誤食河豚魚中毒怎麼辦?

對於河豚魚中毒目前尚無特效解毒劑,發生中毒以後應立即將病人送往醫院搶救,儘快使毒物排出,並對症治療。預防中毒的最有效方法是管理部門嚴查,禁止零售河豚魚,如果發現,將河豚魚集中妥善處理。

因特殊情況需要加工食用的河豚魚應在有條件的地方集中加工,在加工處理前必須先去除內臟、皮、頭等含毒部位,反覆沖洗肌肉,洗淨血汙,加2%碳酸氫鈉處理24小時,經檢驗鑑定合格後方可銷售,其加工廢棄物應銷燬。

當然,為了預防意外發生,人們還是不要抱著僥倖心理,為了貪一時的口味享受而去吃河豚魚。

什麼樣的魚有毒?

有毒魚大致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棘毒魚類,這類魚具有毒腺,能分泌毒液,通過魚棘刺傷人體,把毒液輸入人體,引起中毒。這些魚有強毒、弱毒之分,人被它刺傷後,會引起紅腫、劇痛、發熱、頭暈、噁心、嘔吐、抽筋、失去知覺,若不及時搶救就會死亡,棘毒魚類最毒的是毒鮋(俗稱石頭魚),其次是鬼鮋(老虎魚)、蓑鮋(獅子魚),這類魚是背鰭棘的基部有毒腺的。

第二類是魨毒魚類,即各種魨魚,其肝臟、卵巢、皮膚、血液和腸都含有河豚毒素,其中以東方魨屬的魚類(俗稱河豚、雞泡魚)毒性最大,河豚毒素的毒性相當於氰化鈉的1250倍,尤其是卵巢含毒最多,在繁殖季節吃河豚魚危險性最大。其肌肉沒有毒,新鮮的河豚魚,處理得好,肌肉用水浸泡後,食用不會中毒,但是死亡後,魚肉變質,吃後容易中毒,河豚毒素是一種神經麻痺性毒素,它能阻斷神經興奮的傳導,人中毒後發病迅速,症狀嚴重,半小時就會感到脣舌麻癢,迅速擴散,以至運動失調,四肢癱瘓,最後因呼吸和循環功能衰竭而死亡。

第三類是其他毒魚,情況比較複雜。有的魚類肌肉無毒,可以食用,只有內臟或皮膚、血液有毒,瞭解它就比較容易對付;有的魚類肌肉也有毒,但是不是每一條魚都有毒,如石斑魚、蘇眉等,人們普遍食用沒事,但是這些魚吃到了有毒的甲藻,或者是其他草食性動物吃了有毒的甲藻,然後石斑魚又吃了這種帶毒素的動物,這樣就把毒素累積到自己身上,人們再吃到這種石斑魚就會中毒,在餐廳裡的石斑魚、蘇眉等珊瑚魚越大越名貴,但是毒素通過食物鏈富集濃縮,魚越大食用越危險,這種毒素,是獲取得性毒素,不是魚類生來就有的。

什麼淡水魚有毒

除了河豚魚有毒,一般河裡沒什麼有毒的淡水魚。

能吃的那個有毒的魚叫什麼名字

河魨,為硬骨魚綱魨科魚類的統稱,俗稱河豚。(注:河豚的叫法存在錯誤,但被廣泛使用,河豚也可以指一種淡水哺乳動物。)自古以來中國食用的河豚皆生息於河中,因捕獲出水時發出類似豬叫聲的唧唧聲而得名河"豚"。

中國《水產品衛生管理辦法》明確規定:“河魨魚有劇毒,不得流入市場。捕獲的有毒魚類,如河魨魚應揀出裝箱,專門固定存放”,所以,河魨魚還是不吃為好。僅有少數人是拼死吃河魨,但多數人是因不認識河魨魚而不小心吃了引起中毒。

哪些魚是有毒的呢?

一、有異味的魚不能吃

魚味不正常,有的魚有一股煤油味,這種魚來自汙染的水域(主要是酚類汙染)。酚類是一種有機化合物,主要來自焦化、煉油、合成纖維等工廠排出的汙水。人吃了這種魚,將造成細胞蛋白質變性、沉澱,損害神經、肝臟和腎臟,甚至引起頭暈、失眠等現象。

二、畸形魚不能吃

形狀奇特的魚,是受合成或天然化學致癌物中致突變物作用或通過生殖細胞傳給後代引起遺傳變異產生的,很多魚體內都有腫瘤。如果吃了這種魚,將影響身體健康,甚至患上疾病。

三、燒焦的魚不能吃

魚燒焦後,含有強烈的致癌物質,不能食用。因為魚肉中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色氨酸被燒焦後形成γ-氨甲基衍生物,這是一種比黃麴黴素、丙烯酸胺等更強烈的致癌物。所以一旦燒焦,就不能食用。

四、不吃魚肉變紅的魚

魚肉蛋白裡含有一種叫組氨酸的氨基酸。魚死後存放不善,細菌繁殖使其蛋白分解,將組氨酸轉化為組胺。組胺是一種有毒物質,一般人食後0.5?1小時就會發生中毒,輕則頭暈、頭痛、口乾、心慌,重則呼吸急迫、心跳加速還會出現嘔吐、四肢發麻等症狀。魚肉變紅、腐臭味大的魚,含組胺較多。組胺是鹼性毒物,遇到酸後毒性可被破壞,因此煮魚時可多加一些醋。

五、活魚不宜立即宰吃

魚死亡後會發生一系列物理和生物化學變化,大致可分為僵硬、自溶、腐敗三個階段。在僵硬之前和處在僵硬階段的魚,其肌肉組織中的蛋白質還沒有分解產生氨基酸,吃起來肉質較硬,味道不好,還不利於人體對其營養成分的吸收。當魚體達到最高僵硬後,即開始軟化,進入自溶階段,此時魚質鬆軟,容易消化,味道非常鮮美。所以鮮魚在宰殺後夏季至少要經過1?2小時,冬季至少要經過3?4小時,再開始烹製較為適宜。

國家保護的魚,有毒的魚,美人魚還有就是木魚。

要善待胃,所以你的胃不愛吃的都是不能吃的,否則它會壞掉

觀賞魚不能吃,就算是暴發戶也不能

鯊魚,河豚,中華鱘,金魚都不能吃!

河豚魚,鹹魚

沒有不能吃的魚。

都能吃,但是要考慮後果啊

什麼魚有毒嗎

有毒,這是魨魚

相關問題答案
有毒的河魚有哪些?
有毒的魚有哪些?
河北有名的小吃有哪些?
海底的劍魚有哪些特點?
吃草的小魚有哪些?
腎排毒的藥物有哪些?
東川區的河流有哪些?
病毒的特徵有哪些?
清熱解毒的蔬菜有哪些?
有毒的中藥材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