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傢什麼最重要?
客家生活最重要的風俗習慣是什麼?
客家節俗
八月半又謂中秋。這一天人們自己吃的、供先人的、彼此交往的活動,均離不開月餅,月餅簡直成了”八月半”的象徵。民間置酒歡宴,以月餅祭祖,以月餅相贈送,月餅為八月半的主要時令食品,取其團圓之意
端午節是傳統的重要節日,在節日期間,出嫁的女子均需轉妹家省親。具體時間各地不一,其中梅州城鄉則為初六,鄉俗有”年初二節初六”之說。
龍舟競渡。龍舟,是龍與舟的結合物,即將船製作繪畫成龍形。舊時,在梅州城鄉,端午節前後,梅江水系各江、河沿江墟市均有舉辦龍舟比賽活動,是時,江面彩旗招展,鑼鼓喧天,沿河兩岸圍觀者人潮如湧,好不熱鬧。
五月十三為關聖帝君誕辰日。民間傳說,這一天是旱災怪物旱魃經過的日子,故祀關公祈其顯靈,普降甘霖,以解農憂。倘有雨,則因是日為關公單刀赴會之時所降的”磨刀雨”。故祀典特別隆重。有客家山歌中唱道:五月十三迎關爺,郎戴草帽妹擎傘;保佑上天落大雨,一人擎扎(傘)兩人扎(遮)。
夏至,意味著炎熱的夏天來臨。據傳,當天殺狗吃狗肉,有”御蠱毒”、”解虐”之效。梅州習俗有”夏至狗,滿山走”或”夏至狗,無處走”之諺。這兩則諺語說法雖不同,但意思卻是一致的。即是說,由於夏至殺狗成風,故迫使狗滿山跑或被逼至無處可藏。此俗形成之因,當系在炎熱夏天降臨之際,吃狗肉這種陽性食物,有增強體質和解毒防病之功用。與中醫寒病夏治,三伏天治百病的理論近似。
梅縣、興寧、大埔等鄉村都有”過秋節”的習俗。過秋節又叫”做秋”。這時夏收夏種大忙季節已基本結束,進入相對農閒的季節,人們辛苦了一個多月,正是該休整的時候。”秋”在此處是客家話”完了、好了”的意思。既然農事做完了做好了,就要慶祝一番。此日,人們不幹田園活,叫做”嬲秋”。
清明,它是農曆一年二十四個節氣”立春”以後第5個節氣,為公曆每年4月4日或5日。按六十甲子計算,從冬至日後第105或106日。這一天,客家人地區大都有這樣的傳統習俗:各家各戶用青艾與大米和糯米磨成粉面做成青色的米米反,送到某個固定的大草坪或河邊、路口,擺在地上,然後再燒起香、紙以公祭那些”孤魂野鬼”(沒有後人祭掃的先人),以求保佑鄉村平安清潔,六畜興旺,田禾大熟。
客家是什麼意思
所謂客家人,是指原籍為河南地區的中原漢族,在東晉戰亂時南遷,開始成為具有“特殊身份”的一群居民,更在後來的幾次遷徙行動中,逐漸形成今天具有獨特風貌的客家民系。客家民系是中華漢民族的一個支系。
客家人最為明顯的特徵是講客家話,客家語系是漢民族八大方言之一。歷史上,客家人有五次大的南遷,有著時延1500年的記載。
客家人是什麼民族,主要分別在哪
的由來
什麼是客家民系
在過去千百年的漫長曆史歲月裡,客家先民 總是處於流動的狀態。遷移,再遷移,是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特徵,而且當其它民系基本上定居下來的時候,客家民系依然輾轉遷徙,為尋找理想家園而腳步不停。正是揹負中原文明的大遷徙,形成了一個獨特而優秀的民系。
那麼,什麼是客家民系呢?所謂客家民系,就是漢民族共同體內部的一支,經過長期的遷移,最後到達並定居在閩、粵、贛交界地區,並形成有別於周邊其他民系的獨特的方言、習俗和其他文化事象的群體。
客家民系形成的標準。其一,客家方言。客家人之所以區別於非客家,其中一個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語言。客家方言不僅是客家之成為客家的標誌,而且也是客家民系自我認同的內聚紐帶。具體來說,一個客家人之所以把另外一個客家人認同為自己的屬群,其最直接也最簡單的道理是因為雙方都講一樣的客家話,而不是因為共同的地域、血緣之類的東西。其二,大本營地區的重要文化現象。所謂文化現象,是指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直接或間接體現在人們的日常行為之中的那種深層性的文化事物。如民俗、宗教、生活理念、價值取向、心理情感等等。當代的文化人類學研究成果表明,人類不同團體(群體、屬群等)之間的自我認同,除了種族、血統等這些先天性的因素之外,主要的就是文化現象。
客家人的大本營
贛南、閩西、粵東三角地帶是客家人的大本營。大本營地區交通阻塞,滿 三角地帶 目丘陵、山脈,是東南丘陵的集中地。這裡武夷山脈和南嶺山脈相交接,形成中原大地與東南沿海相隔離的天然屏障。正是在這天然屏障的心臟裡,孕育出養育東南大地人民的贛江、汀江和梅江三條大江。在這三條江及其眾多支流的兩岸,小盆地星羅棋佈。客家先民由北而南遷移,終於找到了較為理想的落腳地。這裡一個個小盆地,經過客家人世世代代的辛勤開發、建設,形成了一連串車水馬龍的集鎮和炊煙裊裊的村莊。
客家稱謂的由來
客家民系在贛、閩、粵三角地帶的形成,使赤縣東南一隅光華炫目,生機盎然。充滿神奇奧妙、多彩多姿的客家大本營驕傲地向世人宣告:這裡有一群血脈裡奔流著炎黃熱血的人,在辛勤播種、耕耘著華夏文明,這一群人的名字叫“客家人”。
那麼,客家的稱謂怎麼來的呢?著名語言學家王力先生在《漢語韻學》中認為,“客家是‘客’或‘外人’的意思,因此,客家就是外來的人。”可見,客家是相對於“主”(土著)而言的一種對稱,客家的“客”,即外來人的意思。“客而家焉”,作客他鄉,並以之為家者,即謂客家。
“客家”一詞在總體上反映了客家民系時時為客、處處為客的歷史際遇和“以客自謂”的大度和豁達。“人稟乾坤志四方,任君隨處立常綱。年深異境猶吾境,身入他鄉即故鄉。”這是一首在客家地區流傳很久的歌謠。這首歌謠反映了客家人遠離故土、遠走他鄉的歷史際遇,表現了客家人隨遇而安、心胸寬廣的精神面貌。“人稟乾坤志四方”的大度,“身叮他鄉即故鄉”的氣概,表現出客家人“客吾所客、以客自謂”的豪邁氣概。如果沒有這種豪邁氣概,客家人怎麼可能會因被稱或自稱為“客”而自豪呢?
客家人,這個響亮的名字,讓客家子孫後代為之驕傲和自豪。客家民系的形成過程,讓人們清晰地看到中華民族的形成發展過程;客家人身上的客家精神文化,折射出中華民族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文明光彩。神奇多彩的客家精神文化,需要我們去繼承、發揚和光大
客家文化
客家傳統文化的根基 “客系何來?本黃裔漢胄(zh怽plainu),三代遺民,世居河洛,自晉初、戰亂兵凶,衣冠南下,經唐災、歷宋劫,籍寄遐荒,篳路藍縷創四業,溯淵源、千年稱客實非客;家鄉哪處?數遠祖先賢、中原舊族......
客家人有哪些風俗
要看看是什麼風俗來說啊。。。
客家風俗是一個民族在生產、服飾、飲食、居住、婚姻、喪葬、節慶、娛樂、禮儀、信仰等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廣泛流行的、經常重複出的行為方式。這種行為方式就是人們自覺的喜好、風氣、習尚和禁忌等,它流行於民間,為大眾所自覺傳承。漢族文化歷史悠久,風俗源遠流長,已有上下5000年連綿不絕的歷史。這一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無法比擬的歷史優勢,使得漢族的風俗,無論哪一種、哪一類,都格外豐富而迷人。 客家水龍-西部客家洛帶古鎮
客家保留的傳統風俗,大都是唐宋時期中原地區移民帶來的。客家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融合和同化了一些土著少數民族,同時將其風俗也吸收、融合於自己的風俗之中,又在與其他地區、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吸收、融合了他們的良風美俗,加上客家人口眾多,居住地域廣大,形成了“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所以,客家風俗在傳承和變異中,顯得特別豐富多彩,包羅萬象。 客家的風俗具有凝聚力。客家作為漢族的一支民系,是如何凝聚而成的?其原因固然很多,但客家風俗具有凝聚力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儘管客家風俗豐富多彩,千變萬化,具有明顯的地域性,但是客家風俗的基本內涵具有一致性或同一性。例如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元宵節吃湯圓,這無論是哪一個省、哪一個地區,也無論是在大陸,還是在港、澳、臺的客家人,甚至到了海外,身處西方民族包圍之中的客家人後裔,都無一例外。
各地客家主要姓氏有哪些
目前,全世界有客家人約4500萬人。其中國內4000萬人,國外有500萬人左右。在海外的客家人分佈很廣,較集中的是東南亞一帶,新加坡的李光耀、和國際知名作家韓素音均是客家人。國內有客家人聚居的地區共有17個省、185個市縣,其中客家人佔95%以上的純客縣50個,客家人最為集中的地方是贛南、閩南和粵東北部。廣東的客家人有2000多萬,佔全省總人數近30%,其中純客縣15個。
河源作為東江流域的純客家地區,最早的客家先民來歷可追逆到秦朝。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南越後,為進一步開發嶺南,派屠睢、任囂、趙佗帶50萬兵卒駐守,還下令將數十萬名“罪人”發配到嶺南。趙佗先為龍川縣令,後為南越王。龍川的趙、韋、官、任四姓居民就是第一批進入龍川與當地土著族人雜居的中原人。但是,作為客家人大規模遷徙到河源地區的時間,卻要推到客家人第三次大遷徙這一時期,即公元1127——1644年間。
宋代《百家姓》應當看作是姓氏研究和考證的最早成果。它收錄了中國古代400多個姓氏,並對各個姓氏望族居住地進行了考證。明朝洪武年間的吳沈已收集到1900多個姓。據調查,中國人現在還在使用的漢姓達3050個之多,而使用最多的100個姓(其中也多是客家的主要姓氏),即
李 王 張 劉 陳 楊 趙 黃 周 吳 徐 孫 胡 朱 高 林 何 郭 馬 羅 樑 宋 鄭 謝 韓 唐 馮 於 董 蕭 程 曹 袁 鄧 許 傅 沈 曾 彭 呂 蘇 盧 蔣 蔡 賈 丁 魏 薜 葉 閻 餘 潘 杜 戴 夏 鍾 汪 田 任 姜 範 方 石 姚 譚 廖 鄒 熊 金 陸 郝 孔 白 崔 康 毛 邱 秦 江 史 顧 侯 邵 孟 龍 萬 段 雷 錢 湯 尹 黎 易 常 武 喬 賀 賴 龔 文
客家人有什麼風俗特點
要看看是什麼風俗來說啊。。。
客家風俗是一個民族在生產、服飾、飲食、居住、婚姻、喪葬、節慶、娛樂、禮儀、信仰等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廣泛流行的、經常重複出的行為方式。這種行為方式就是人們自覺的喜好、風氣、習尚和禁忌等,它流行於民間,為大眾所自覺傳承。漢族文化歷史悠久,風俗源遠流長,已有上下5000年連綿不絕的歷史。這一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無法比擬的歷史優勢,使得漢族的風俗,無論哪一種、哪一類,都格外豐富而迷人。 客家水龍-西部客家洛帶古鎮
客家保留的傳統風俗,大都是唐宋時期中原地區移民帶來的。客家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融合和同化了一些土著少數民族,同時將其風俗也吸收、融合於自己的風俗之中,又在與其他地區、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吸收、融合了他們的良風美俗,加上客家人口眾多,居住地域廣大,形成了“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所以,客家風俗在傳承和變異中,顯得特別豐富多彩,包羅萬象。 客家的風俗具有凝聚力。客家作為漢族的一支民系,是如何凝聚而成的?其原因固然很多,但客家風俗具有凝聚力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儘管客家風俗豐富多彩,千變萬化,具有明顯的地域性,但是客家風俗的基本內涵具有一致性或同一性。例如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元宵節吃湯圓,這無論是哪一個省、哪一個地區,也無論是在大陸,還是在港、丹、臺的客家人,甚至到了海外,身處西方民族包圍之中的客家人後裔,都無一例外。
客家人是怎麼樣的人?
(三)
中華文化光輝燦爛,源遠流長,猶如一部規模宏大、氣魄非凡的交響樂,而客家文化是其中扣人心絃的華彩樂段。過去,客家傳統文化造就一批又一批客家優秀人才;今天,閃爍著人文理想光輝的客家文化,哺育新一代客家兒女茁壯成長。
客家文化
客家傳統文化的根基 “客系何來?本黃裔漢胄(zh怽plainu),三代遺民,世居河洛,自晉初、戰亂兵凶,衣冠南下,經唐災、歷宋劫,籍寄遐荒,篳路藍縷創四業,溯淵源、千年稱客實非客;家鄉哪處?數遠祖先賢、中原舊族,轉徒粵閩,從宋末、居安業定,駐足梅州,復明播、繼清遷,群分邊郡,瓜瓞(di哱plain)綿延遍五州,同根柢(d媆plain),四海為家就是家。”(黃火興:《長聯一副》摘自《客家文化研究》總第1期)
在歷史上空前的民族大遷徙中,無數次的磨難,淬鍊出堅忍剛毅的客家人。中原文明的聖火,在顛沛流離的遷徙中四處點燃;在漂泊苦難中熊熊燃燒。也許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客家人揹負中原文明輾轉南遷,使古老的文明得以維繫與延續,華夏文明就可能中斷甚至覆滅。可見,客家人是華夏文明最古老的負載者,是古漢族的“活化石”。
那麼,什麼是傳統文化呢?傳統文化通常是指屬於過去的穩定存在的,流傳至今並現在仍起作用的文化要素。客家有自己的傳統文化,是中原、河洛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其源遠流長,歷史上的遷徙和僻處山地的環境條件,使之形成了既是漢民族的又有自己特色的客家文化傳統。因此,客家文化是漢文化下屬的具有民系色彩和地域特徵的一種亞文化。
河洛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根,也是客家文化的根。河洛文化產生於黃河、河洛地區的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和象徵。河洛文化是中國古代文化發展最為成熟的一支主脈,它是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中軸、搖籃和聖地。河洛文化源遠流長,內涵豐富。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河洛地區居住與從事生產活動,河洛文化即從此產生。到了新石器時代,河洛文化有了很大發展。河洛在全國率先進入文明時代,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成為中國文明的核心。中國文字首先產生於河洛地區。中國學術思想上的道、佛、儒、理四大流派,追其淵源,仍在河洛。中國四大發明中的造紙術、雕版印刷術,發端於洛陽。張衡在洛陽製作“渾天儀”和“地動儀”;三國的馬鈞在洛陽發明翻車。文史上里程碑式的漢魏文章、西晉文學、唐代詩歌、史地鉅著及名家書畫,歷代皆盛於洛陽。洛陽是千年古都,人文薈萃,物華天寶,地上地下都留存有無數的文物古蹟,文化堆積層豐厚,在國內名列榜首。
大本營地區的贛江、汀江、梅江流域,是客家文化形成的最為重要的地域。客家學研究專家把近代客家傳統文化的形成和演化,概括為“三江文化”(即贛江文化、汀江文化和梅江文化),表明了客家傳統文化的形成與大本營地區的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有密切的聯繫。
“三江文化”及其代表人物。其一,贛江文化:主要是宋代文化,以贛南客家人聚居地形成的文化特色,其代表人物有客家人歐陽修、王安石等。其二,汀江文化:隨著客家人南徙到福建汀州府,經歷了元明清的戰亂,形成了汀江文化的特色,其代表人物有李世熊、劉坊等。其三,梅江文化:明末清初,大批客家人南徙到嘉應州形成粵東客家大本營之一,成為文化之鄉,孕育成梅江文化,它的代表人物有黃遵憲、丘逢甲等。
客家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猶如一棵枝青葉茂的參天大樹。她挺拔的身姿,沐浴在南國溫暖的陽光裡;她發達的根系,深紮在中原、河洛的古老的土層中。這是一棵屹立於東方聖土的參天大樹!這是一棵綠映五洲四海的參天大樹!
客家文化的基本特徵
文化作為一種具有內在穩定性和外在規範性的生活方式,是人類因自然環境(即人地關係)和社會環境(......
客家人主要聚集地哪個城市最發達
是梅州,梅州是客家人比較集中的聚居地之一,被譽為“世界客都”梅州是全世界最有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之一
客家人主要住在什麼地方?
福建
純客家縣市有:長汀、寧化、清流、明溪、連城、上杭、武平、永定。 非純客家縣市有:建寧、將樂、泰寧、崇安、光澤、邵武、順昌、沙縣、永安、三明、南靖、平和、詔安等10個。 廣東
純客家縣市有:
梅州的梅縣、梅江區、梅州、大埔、蕉嶺、平遠、興寧、五華;
河源全境(源城區、東源、龍川、連平、和平、紫金);
惠州的惠城區、惠陽、惠東、博羅;
汕尾的陸河;
揭陽市揭西縣坪上鎮、上沙鎮、龍潭鎮、南山鎮、五雲鎮、河婆鎮、五經富鎮,京溪園,灰寨, 韶關的 新豐、翁源、仁化、始興。
深圳的 龍崗區 鹽田區
非純客家縣市有:
深圳、東莞、樂昌、南雄、豐順、連南、揭西、普寧、陸豐、海豐、連山、陽山、連州、佛岡、乳源、曲江區、龍門、增城、饒平、英德、中山、台山、鶴山等,還有廣東西部茂名的電白、化州、高州、信宜,陽江的陽西、陽春,湛江的廉江等部分縣區。
江西
純客家縣市有:贛縣、南康、上猶、大餘、崇義、安遠、龍南、全南、定南、寧都、於都、興國、瑞金、會昌、尋烏、石城和銅鼓等18個。 非純客家縣市有:信豐、贛州章貢區、廣昌、永豐、吉安、吉水、泰和、萬安、遂川、井岡山、寧岡、永新、萬載、宜豐、奉新、靖安、修水、武寧、萍鄉、橫峰、鶩源等20個。
廣西
非純客家縣市:合浦、防城、欽州、博白、浦北、陸川、靈山、寧明、崇左、扶綏、邕寧、玉林、橫縣、北流、容縣、武鳴、貴港、賓陽、藤縣、桂平、平南、武宣、馬山、蒼梧、梧州、來賓、象州、全秀、柳州、柳江、昭平、蒙山、鹿寨、宜山、賀州、鐘山、柳城、環江、河池、荔蒲、平樂、陽朔、羅城、融水、融安、三江、鳳山等47個縣市。
重慶市
巴縣、涪陵、重慶、合江、合川 四川
非純客家縣市:通江、達縣、巴中、儀隴、廣安、瀘縣、瀘州、內江、富順、隆昌、威遠、資中、安嶽、仁壽、簡陽、成都、新津、雙流、新都、溫江、金堂、廣漢、彭縣、什邡、西昌、會理等32個。
貴州
非純客家縣市:遵義、榕江。
湖南
非純客家縣市:臨湘、平江、瀏陽、醴陵、茶陵、炎陵、攸縣、安仁、常寧、耒陽、永興、桂東、汝城、江永、江華、郴州、宜章等17個。
海南
非純客家縣市:儋縣、澄邁、定安、臨高、瓊海、文昌、萬寧、三亞等8個。
陝西
陝南有不少從閩、粵、贛客家區返遷的客家人,有不少客家住區,人口20萬,尚無法確定非純客家縣市。
河南
豫南信陽有不少從閩、粵、贛客家地區返遷的客家人,還未確定哪些是非純客家縣。 該地區方言已非客家話,只保留了小部分客家話詞彙。
浙江
非純客住縣有:雲和、松陽、青田、麗水(蓮都)、宣平(現為蓮都、松陽和武義所分轄)、紶泉、遂昌、景寧、縉雲、泰順、蒼南、湯溪(金華)、江山、衢州、龍遊、常山、開化、建德、淳安、長興、於潛(臨安)、新城、分水(桐廬)、昌化(杭州)、玉環等縣市。總人口100萬人以上。
江蘇南:客家人約2萬人。
安徽省:客家人約2萬人。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客家人約0.5萬人。
臺灣
臺灣的客家方言主要分佈在桃園以南各鄉鎮和中壢、新竹、竹東、苗栗一帶鄉鎮以及屏東縣一部分鄉鎮、高雄縣的美濃鎮。非純客家縣市:桃園、新竹、苗栗、南投、臺中、屏東、嘉義、高雄、彰化、花蓮、雲林、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