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差的幾何意義?
中心矩和原點矩的幾何意義是什麼呢,無法理解
答:分享一種“理解”。在概率論中,常用k階矩表示隨機變量的一類數字特徵。有原點矩、中心矩等分類方法。 用“數學”語言通俗描述,k階原點矩是隨機變量x“偏離”原點(0,0)的“距離”的k次方的期望值。一般地,對於正整數k,如果E|(X-0)k|=E|Xk|=<∞,故稱E(Xk) 為隨機變量X的k階原點矩。 k階中心矩是隨機變量x“偏離”其中心的“距離”的k次方的期望值。一般均以其平均數為“中心”。故,對於正整數k,如果E(X)存在,“偏離”E(x)的k次方的期望值存在、且E[|X - E(X)|k)]<∞,則稱E{[X-E(X)]k}為隨機變量X的k階中心矩。如X的方差是X的二階中心矩,即D(X)=E{[X-E(X)]2} 等。供參考。
幾何標準差怎麼求
幾何標準差的幾何意義: 從幾何學的角度出發,標準差可以理解為一個從 N 維空間的一個點到一條直線的距離的函數。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一組數據中有3個值,x1, x2, x3。它們可以在3維空間中確定一個點 P = (x1, x2, x3)。想象一條通過原點的直線 L = {(r, r, r) : r ∈ R}。如果這組數據中的3個值都相等,則點 P 就是直線 L 上的一個點,P 到 L 的距離為0, 所以標準差也為0。若這3個值不都相等,過點 P 作垂線 PR 垂直於 L,PR 交 L 於點 R,則 R 的座標為這3個值的平均數: _ _ _ R = ({x},{x},{x}) 運用一些代數知識,不難發現點 P 與點 R 之間的距離(也就是點 P 到直線 L 的距離)是σ√3。在 N 維空間中,這個規律同樣適用,把3換成 N 就可以了。
一般都是使用標準差的概念,這是一個統計概念,數學符號σ,在概率統計中最常使用作為統計分佈程度(statistical dispersion)上的測量。標準差定義為方差的算術平方根,反映組內個體間的離散程度。
計算方法:
首先計算該組數的平均值。
然後計算方差,每個數減平均數的平方之和,除以N(該組數的個數)。
最後求標準差,即方差的平方根。
假設有n個數,平均值為m,標準差為s,則
s^2=1/n[(x1-m)^2+(x2-m)^2+...+(xn-m)^2]
excel中用STDEV或STDEVP可以算。
如何理解主成分分析中的協方差矩陣的特徵值的幾何含義
主成分分析中,協方差矩陣用來描述距離
其特徵值給出的是對應的主成分的得分。
希望可以對你有幫助。
平均值加減標準差表示的是什麼
平均值的標準偏差是相對於單次測量標準偏差而言的,在隨機誤差正態分佈曲線中作為標準來描述其分散程度:
在一定測量條件下(真值未知),對同一被測幾何量進行多組測量(每組皆測量N 次),則對應每組N 次測量都有一個算術平均值,各組的算術平均值不相同。不過,它們的分散程度要比單次測量值的分散程度小得多。描述它們的分散程度同樣可以用標準偏差作為評定指標。根據誤差理論,測量列算術平均值的標準偏差σχ 與測量列單次測量值的標準偏差σ 存在如下關係
σχ=σ /√n
----------------------
單次測量標準偏差:(貝塞爾公式計算)見圖片
殘餘誤差νi 即測得值與算術平均值之差
N:測量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