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馬體是什麼?
什麼是海馬體 30分
海馬是大腦皮質的一個內褶區,在“側腦室”底部繞“脈絡膜裂”形成一弓形隆起,它由兩暢扇形部分所組成。由於形似海馬,因此被稱為海馬體。它的功能與短期記憶和情緒有關。
海馬體是是什麼
你說的是海綿體吧!
什麼是海馬記憶能力?
海馬記憶法 提升記憶能力記憶的性質是有區別的。
人的記憶力沒有天生好壞的區別,只有右腦與左腦的區別。
左腦記憶是語言性記憶,不僅記憶容量小,而且記憶速度慢。同時左腦會
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衰老。
右腦記憶屬於圖像性記憶,記憶容量大,記憶速度快,並且可以隨時再現。
更令人興奮的是,右腦的能力可以在後天開發出來,即使是成人,也可以
通過鍛鍊,開發出自己右腦的潛力。因此,右腦記憶是一種人人都可擁有的優
秀的記憶能力。
另外,根據不同的劃分標準,記憶可以分為很多種。既可以根據保存時間
的長短分為“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也可以分為把事物作為知識來記憶
的“語義記憶”和用身體來記憶事物順序的“程序性記憶”。
在這裡,請大家牢牢記住“顳葉記憶”和“海馬記憶”這樣的區分方式。
縱向切開大腦,我們可以發現大腦有3層。最外面的是新皮層,其次是舊皮
層,中心為腦幹。
人類的大腦中,與記憶有關的部分是顳葉、海馬體和間腦。
顳葉屬於大腦新皮層,顳葉記憶位於記憶階層的淺層,比較容易遺忘;
而海馬體屬於大腦舊皮層,海馬記憶位於記憶階層的深層,記得比較牢固;
間腦屬於腦幹,間腦記憶是更深層的記憶。
海馬體是大腦中掌管記憶的核心部分。
老年人的常見病阿爾茲海默氏症就是由海馬體的衰弱及萎縮引起的。另外,
通過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研究發現,切除了病灶海馬體以後,患者的精神分裂
症狀會有所減輕,但卻會喪失部分記憶。
我們在記憶時,大腦會首先把接收到的信息記憶並保存在顳葉。當需要時,
會重現這些記憶的內容,形成語言、行動,或與其他的記憶內容相結合形成推
理、思考判斷和創造。
當大腦對某類信息非常感興趣,或者由於不斷重複某信息,使大腦認為這
個信息非常重要時,這些信息不僅會被保存在顳葉中,還會經由神經系統被傳
送到海馬體。
我們很難通過意志力駕馭或改變海馬體中的深層記憶迴路。
海馬體中的記憶內容會在不知不覺中對我們造成影響。如果一個人擁有的
記憶大部分是負面的,就很難通過正常的意識將其消除。
我們能記住五六歲時的事情,是因為它們是進入了海馬體的深層記憶。
如果用顳葉記憶迴路來學習,我們的學習成績並不會提高很多,但是如果
我們運用海馬記憶迴路,學習起來就會相當輕鬆。
一旦開啟了海馬記憶,記憶什麼事情都會變得輕而易舉。
另外,位於大腦更深層的間腦也有著強大的記憶功能,後面再詳細解說。
海馬體的發現與研究
海馬體是哺乳類動物的中樞神經系統中的腦的部分(大腦皮質)中被最為詳細研究過的一個部位。在解剖學以及組織學上,海馬具有一目瞭然的明確構造。海馬內部有形成形態美觀的層面。也就是神經細胞的細胞體與其神經網區域呈層狀排列。海馬,是被稱作「海馬區」(hippocampal region)的大腦邊緣系統的一部分。海馬區可分為:齒狀回(dentate gyrus)、海馬、下託(subiculum)、前下託(presubiculum)、傍下託(parasubiculum)、內嗅皮質(entorhinal cortex)。這之中齒狀回、海馬、下託的細胞層為單層,合稱「海馬結構(hippocampal formation)」,其上下夾有低細胞密度層和無細胞層。此外的部位有複數的層面構成。齒狀回與海馬的單層構造對神經解剖學以及電生理學的研究進步作出了貢獻。許多人對海馬區與癲癇發作的關係也有很濃厚的興趣。海馬區在腦中為發作閾值低的部位。因為幾乎所有癲癇患者的發作皆由海馬區所起始,像這類以海馬區為主的發作,有許多的情形是很難以藥物治療的。而且,海馬區中有一部分,尤其是內嗅皮質,為阿爾茲海默氏症最先產生病變的地方,海馬區也顯示出容易因貧血、缺氧狀態而受傷害。20世紀初,開始有科學家認識到海馬對於某些記憶以及學習有著基本的作用。特別是1957年Scoville和Milner報告了神經心理學中很重要的一個病例。這是來自一位被稱為H.M.的病者的報告,H.M.要算是神經心理學的領域之中被檢查得最詳細的人物。由於長期的癲癇症狀,醫生決定為他進行手術,切除了顳葉皮層下一部份的邊緣系統組織,其中包括了兩側的海馬區,手術後癲癇的症狀被有效控制,但自此以後H.M.失去了形成新的陳述性長時記憶的能力。這個發現變成了讓許多人想了解海馬區在記憶及學習機制的契機,而成為一種流行,無論在神經解剖學、生理學、行為學等等各種不同領域,都對海馬區做了相當豐富的研究。經過如此研究,海馬區與記憶的關係已經為人所瞭解。美國生物科技網在2003年6月10日報道,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與紐約大學(NYU)科學家共同發現了大腦海馬區的運轉機制——大腦海馬區是幫助人類處理長期學習與記憶聲光、味覺等事件(即敘述性記憶)的主要區域。藉著研究海馬區神經元的活動情形,研究人員發現大腦敘述性記憶形成的方法。而這個發現對於證明海馬區記憶學習的可塑性,也提供了最有利的證據。從1950年代起,科學家就已經注意到大腦海馬區與記憶間的關係。但卻一直無法把記憶與海馬區間的神經活動相連結。如果切除掉海馬區,那麼以前的記憶就會一同消失。但是“海馬區的神經細胞又是如何把信息固定下來的”這個問題一直沒能解決。科學家發現一些分子參與到了記憶的形成。此外,神經細胞突觸的形成也與記憶相關聯。但是,科學家依然對於記憶的運作機制的瞭解還不夠——而這一機制對於理解我們自身是非常重要的。紐約大學研究人員利用電極(electrodes),監控學習中的猴子大腦神經活動的情形。之後再用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研發出的“動力評估演算系統”(dynamic estimation algorithms)分析記錄下來的行為與神經信息。在研究進行的過程中,研究人員每天都讓猴子觀看由四個類似物重疊的複雜影像。當猴子從試誤學習中知道各影像的位置時,就可以得到報償。在此同時研究人員觀察猴子海馬體內神經元的活動情形,結果他們發現有的細胞神經活動的改變曲線,與猴子學習的曲線平行。這表示這些神經元與新的聯想記憶形成有關。而由於這些神經活動在猴子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