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身上有多少塊肌肉?
世界上有一種牛全身都是肌肉嗎?
比利時藍牛(Belgian Blue)
其肌肉含量是普通牛的一倍。許多網民對此進行激烈辯論,有人認為這種牛是被注射類固醇激素才形成如此壯碩的體質,但也有人稱這只是一種基因變異的牛於基因變異,比利時藍牛異常強壯,身體飛速增長。此外,比利時藍牛還能將食物轉化成肌肉,而非脂肪。在Facebook上,該視頻已經吸引了近110萬用戶觀看並評論,相信這頭公牛被注射類固醇的人寫道:“向動物體內注射如此多的類固醇與荷爾蒙應該屬於違法行為,此舉已經改變了牛的健康外觀,令人感到悲傷。”而相信這頭公牛就是比利時藍牛的人迴應稱:“這種比利時藍牛看起來似乎是基因變異導致肌肉增加所致,所以請停止講一些注射類固醇或虐待動物的廢話。”
牛身上都有哪幾種肉組成?
牛分黃牛、水牛、犛牛、乳牛四種,其中以黃牛肉為最佳。
黃牛肉的顏色一般呈棕紅色或暗紅色,脂肪為黃色,肌肉纖維較粗,肌肉間無脂肪夾雜。犍牛肉肌肉結實柔細、油潤,呈紅色,皮下有少量黃色脂肪,肌肉間也夾雜少量脂肪,質量最好。犢牛肉呈淡玫瑰色,肉細柔鬆弛,肌肉間含脂肪很少,肉的營養價值及鮮味遠不如成年的牛肉。母牛肉呈鮮紅色,肌內較公牛肉柔軟。老的母牛皮下往往無脂肪,只肌肉間夾有少量脂肪。此外,南方的水牛肉,肉色比黃牛肉暗,肌肉纖維粗而鬆弛,有紫色光澤。脂肪呈黃色,乾燥而少粘性,肉不易煮爛,肉質差,不如黃牛肉。按烹調的需要,牛肉 除頭、尾、蹄及下肢以外,分為16個部位。
1、脖頭即牛頸肉。肉絲橫順不規則,韌性強。適於制餡。
2、短腦在扇形骨上方,前邊連著脖頭肉,層次多,間有脂膜。適於制餡。
3、上腦位於短腦後邊,脊骨兩側,外層紅白相間,韌性較強,裡層色紅如裡脊,質地較嫩。適於熘、炒和餡。
4、哈利巴包著扇形骨的肉,外面包著一層堅硬的筋膜,裡面筋肉相連,結締組織多。適於燉、燜等。
5、腱子肉即前後腿肉。前腿肉稱前腱,後腿肉稱後腱,筋肉相同呈花形。適於燉、燜、醬等。
6、胸口兩肢前腿中間胸脯肉,一面是脂肪,一面是紅色精內,纖維粗。適於熘、扒、燒等。
7、肋條位於肋條骨上的肉,肉層較薄,質地較嫩。適於清蒸、清燉及制餡。
8、弓扣即腹部肚皮上的肉。筋多肉少韌性大,彈性強。適於清燉。
9、腰窩兩條後腿前,緊靠弓扣後的腹肉。筋肉相連,適於燒、燉等。
10、外脊上腦後中脊骨兩側的肉。肉質細嫩,可切片、丁、絲、適於熘、炒、炸、烹、爆等。
11、裡脊脊骨裡面的一條瘦肉。肉質細嫩,適於滑炒、滑熘、軟炸等。
12、榔頭肉包著後腿骨的肉,形如榔頭。肉質較嫩,是切肉絲的婦原料,適於熘、炒、炸、烹等。
13、底板肉兩側臀部上的長方形肉。上部肉質較嫩,下部連著黃瓜條,肉質較老,適於做鍋包肉。
14、三岔肉又稱米龍。臀部上側靠近腰椎的肉。肉質細嫩,適於熘、炒、炸、烹等。
15、黃瓜肉連著底板肉的長圓形內。肉質較老,適於焦熘、炸烹等。
16、仔蓋即臀尖上的肉。肉質細嫩,宜切丁、片、絲,適於滑炒、醬爆等。
牛身上的肉分哪幾種?
有肥牛火鍋類:肥牛、眼肉、上腦、外脊、
韓日餐、巴西燒烤:裡脊、腹肉、帶油三角肉、帶油臀肉、帶油牛肩峰、牛仔骨
部位肉:米龍(針扒)、黃瓜條(膾扒)、林肉(和尚頭)、臀肉(尾龍扒)、黃小瓜條、牛腱子、牛前展、牛後展、金錢展、胸叉肉、牛前部肉、牛肩肉、脖肉、、瘦肉塊、肥肉塊、瘦肉餡、肥肉餡、肋條肉一、肋條肉二、精啐肉、一級分割肉、一級牛肉、肉頭、學生餐、牛腩、富士肥牛
牛副產品:牛尾、牛舌、牛肚(白)、牛肚(黑)、金錢肚、牛心、牛肝、帶油牛腎、牛鞭、牛寶、白百葉、牛蹄筋、板筋、牛頭、牛腎、牛腸、牛肺、牛油、膝蓋骨、棒骨、切段棒骨、脊骨、軟骨、月牙骨、羅肌肉、窩骨肌、牛足、隔肌-西冷筋、筋膜-腱子筋、氣管、心血管、脊髓、胸骨、筋頭
牛身上什麼位置吃了對長肌肉好
...牛身上?這個 不大好說...牛整個就是一很補的肉類...因為牛不像豬,牛的肉天生就很結實,咱們平時說腿上的肉好,其實不然,牛的排骨肉和牛腱以及關節出都是不錯的,但是...肌肉哪有白長的?還得自己練啊,吃肉只會長肥肉...嗯 ,祝你身體棒棒哈...
牛全身肌肉解剖圖,解剖圖,要什麼解剖圖
把你郵箱給我 我這有個很詳細的pdf 保證是你想要的
全身長滿肌肉的牛是哪個國家的
全身長滿肌肉的牛是比利時的。
新技術帶來“超級生物”改善了我們的生活。人類通過養牛來獲得肉類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同時,人類還在不斷地追求更高的產量。這種不懈追求催生了不可思議的產物,那就是渾身長滿肌肉的超級肉牛,它們叫作“比利時藍牛”。
比利時藍牛是人類精心培育的品種,培育的目的是獲得它們的雙肌。準確來講,比利時藍牛的肉比普通牛多了40%。不僅如此,雖然比利時藍牛長相彪悍,可實際上性情溫順、便於馴養,這為其贏得了“牧場主首選”的美名。
牛身上有一塊肉挺稀少的叫什麼
你好!! 牛分黃牛、水牛、犛牛、乳牛四種,其中以黃牛肉為最佳。 黃牛肉的顏色一般呈棕紅色或暗紅色,脂肪為黃色,肌肉纖維較粗,肌肉間無脂肪夾雜。犍牛肉肌肉結實柔細、油潤,呈紅色,皮下有少量黃色脂肪,肌肉間也夾雜少量脂肪,質量最好。犢牛肉呈淡玫瑰色,肉細柔鬆弛,肌肉間含脂肪很少,肉的營養價值及鮮味遠不如成年的牛肉。母牛肉呈鮮紅色,肌內較公牛肉柔軟。老的母牛皮下往往無脂肪,只肌肉間夾有少量脂肪。此外,南方的水牛肉,肉色比黃牛肉暗,肌肉纖維粗而鬆弛,有紫色光澤。脂肪呈黃色,乾燥而少粘性,肉不易煮爛,肉質差,不如黃牛肉。按烹調的需要,牛肉 除頭、尾、蹄及下肢以外,分為16個部位。 1、脖頭即牛頸肉。肉絲橫順不規則,韌性強。適於制餡。 2、短腦在扇形骨上方,前邊連著脖頭肉,層次多,間有脂膜。適於制餡。 3、上腦位於短腦後邊,脊骨兩側,外層紅白相間,韌性較強,裡層色紅如裡脊,質地較嫩。適於熘、炒和餡。 4、哈利巴包著扇形骨的肉,外面包著一層堅硬的筋膜,裡面筋肉相連,結締組織多。適於燉、燜等。 5、腱子肉即前後腿肉。前腿肉稱前腱,後腿肉稱後腱,筋肉相同呈花形。適於燉、燜、醬等。 6、胸口兩肢前腿中間胸脯肉,一面是脂肪,一面是紅色精內,纖維粗。適於熘、扒、燒等。 7、肋條位於肋條骨上的肉,肉層較薄,質地較嫩。適於清蒸、清燉及制餡。 8、弓扣即腹部肚皮上的肉。筋多肉少韌性大,彈性強。適於清燉。 9、腰窩兩條後腿前,緊靠弓扣後的腹肉。筋肉相連,適於燒、燉等。 10、外脊上腦後中脊骨兩側的肉。肉質細嫩,可切片、丁、絲、適於熘、炒、炸、烹、爆等。 11、裡脊脊骨裡面的一條瘦肉。肉質細嫩,適於滑炒、滑熘、軟炸等。 12、榔頭肉包著後腿骨的肉,形如榔頭。肉質較嫩,是切肉絲的婦原料,適於熘、炒、炸、烹等。 13、底板肉兩側臀部上的長方形肉。上部肉質較嫩,下部連著黃瓜條,肉質較老,適於做鍋包肉。 14、三岔肉又稱米龍。臀部上側靠近腰椎的肉。肉質細嫩,適於熘、炒、炸、烹等。 15、黃瓜肉連著底板肉的長圓形內。肉質較老,適於焦熘、炸烹等。 16、仔蓋即臀尖上的肉。肉質細嫩,宜切丁、片、絲,適於滑炒、醬爆等。 謝謝!!
牛身上哪裡的肉好了能幫助鍛鍊肌肉?
一個完全的健身方案應當包含吃(飲食),練(訓練),睡(睡眠)三個方面,而練則由心肺,力量,柔韌三個主要部分組成。有鑑於此,本人給出的訓練計劃是:開始時用5-10分鐘有氧熱身,最後用5-10分鐘拉伸放鬆,中間是40-50分鐘的力量訓練。力量訓練主要有:1)背部:引體向上(頸前下拉);2)胸部:平板臥推(坐姿推胸);3)腿部:槓鈴深蹲(史密斯蹲);4)肩部:槓鈴推舉(啞鈴推舉);5)臂部:槓鈴彎舉(啞鈴彎舉);6)腹部:仰臥起坐(仰臥舉腿)。訓練備註:訓練一週3次,隔天進行,每次1小時左右,練全身,每個部位一個動作,括號裡的動作備用,一個動作3組,每組8-12次,動作與動作之間間隔2分鐘,組與組之間間隔30-60秒,用力時呼氣,放鬆時吸氣,動作要穩要慢。必須用逐漸增加重量來使肌肉的適應力增大,從而對訓練產生反應。使用自由調節重量的器械進行訓練。這可以使肌肉對器械產生的反抗力起到更好的反應。因為它可以使更多的肌肉都能參與到運動中去。做動作時,無論是舉起還是放下,都要控制好動作,這樣就可以集中用力,避免借力。 飲食方面:少吃多餐,適量多攝入蛋,奶,肉。每日食譜為:適度的蛋白質、較少的脂肪、高含量的碳水化合物。3種主要營養素的比例應為25∶20∶55左右。饅頭、麵條、米飯等主食及山芋、燕麥、土豆等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非常高,可作為首選。蛋白質是肌肉增長最重要的營養源,健美訓練者蛋白質的攝人應以非脂或低脂食品為主,如脫脂牛奶、蛋清、魚、去皮家禽、牛排等。睡眠方面:每天晚上最好睡足8小時,中午若有時間可再午睡30分鐘。對了,訓練時間儘量安排在下午至傍晚時段,因為人體在此時段體力和柔韌性都處最佳狀態。最後祝您早日健身成功! 增大肌肉塊的14大祕訣:大重量、低次數、多組數、長位移、慢速度、高密度、念動一致、頂峰收縮、持續緊張、組間放鬆、多練大肌群、訓練後進食蛋白質、休息48小時、寧輕勿假。
一頭牛有幾個外脊
菲力,指的是牛裡脊肉(beef tenderloin)。在澳洲,這塊肉被稱為“眼菲力”,在法國和英國被稱為filet和fillet,中文音譯菲力。 牛腰部以腰椎骨為界,有外脊肉和裡脊肉。牛外脊就是通常所說的西冷牛肉,可製作西冷牛排。牛裡脊肉,位於腰椎橫突內,靠近牛腎臟,一共有兩條,橫切面看上去圓圓的,所以在澳洲也被稱為“眼菲力”。肉的形狀一頭粗,一頭尖細。這是牛身上最嫩的肌肉。 菲力,也就是牛裡脊肉,是很短的一條肌肉。短短一段肌肉,粗的那頭叫“菲力頭”,細的那頭叫“菲力尾”,中間稱為“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