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的意義?
通識教育為什麼重要
何謂“通識教育”?教育學家們有許多定義,其中哈佛大學第25屆校長博克(Derek Bok)所提出的定義,值得認真思考。
“大學生在知識學習上,應該深度及廣度兼備。一方面應該通過專業課程,對某一知識體系作深入的研究,一方面應該對其他領域作廣泛的涉獵”。“大學生應該學習重要的研究方法與思想體系,因為人類憑藉這些方法和思維模式來獲得知識,瞭解大自然、社會和人類本身。大學生應該對不同文化的價值、傳統及體制有所認識。通識教育應該給大學生充分的選擇機會,讓他們接觸不同的事物,使他們能對學術及文化發展長遠的興趣。增進他們對自我的瞭解,最後能對其未來的生活及生涯做出明智的抉擇。經過與不同的學生相處的經驗,培養他們成熟的處事及處人能力,並且也通過這種經驗培養人們對人類多元本質的容忍度。”
以上所說的通識教育,大體說來就是我們所說“專業”或者“職業”知識之外的教育。這種教育常常被認為沒有“職業”的知識有用,或者說是無用的,這是通識教育被考生和家長忽略的原因,當然也有許多大學對其有所忽視。然而,這種“無用之用”反而非常實用,甚至說有大用。我們嘗試做以下簡單的解讀。
第一,通識教育在與職業知識相關的專業知識之外,提供有關知識廣度的教育。這種寬廣的知識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瞭解社會和世界,瞭解人類知識整體的全貌(不是細節)。基於這種學習考生才能有大的知識背景以瞭解自己在大學選擇的專業、進而在畢業後選擇自己的職業,使得自己的興趣、能力和社會需要很好地匹配,這是其未來幸福的基礎。比如,對於簡單選擇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學生,對於以下問題他會慢慢的遇到:自己瞭解這類專業的知識嗎?自己喜歡這個專業嗎?自己擅長這個專業嗎?如果選擇專業錯誤,什麼專業是自己的第二選擇?這類專業的價值體系與自己的價值觀符合嗎?在匯率形成機制中,政治的因素髮揮何種作用?到哪裡瞭解其他相關知識呢?以上這些具有根本性的問題需要通識教育才能解答。
第二,通識教育提供給學生應對職業和世界變化的知識基礎。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包括政策變遷、產業轉移等其他因素),一些新的職業會不斷產生,同時舊的職業會消亡。比如過去20年間,我們注意到隨著通訊科技的發展(互聯網、電子郵件、QQ、尋呼機、手機),電報這個原來非常重要的產業消失了;尋呼機從無到有,到達巔峰又消失了;計算機殺毒、網絡搜索、電子商務(阿里巴巴和京東商城)從無到有並發展為方興未艾的產業。隨著數碼相機的出現,傳統的光學相機在很短的時間內成為了“古董”,光學膠片相關產業受到極大衝擊,幾近消亡,其中的巨人柯達公司倒閉了。2012年3月,日本朝日新聞報道,生產電影放映機的最大公司日本電子化學工業公司正式向東京地方法院申請破產。這家公司在日本是一個老字號品牌,從1960年開始生產電影放映機,日本全國各大電影院所用的電影放映機裡大部分來自這家公司。然而,一夕之間公司也倒閉了。
佛家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無常”,這意味著變化是世界的常態,不變非常短暫。我們可以用這個概念理解我們身邊巨大的、飛快的變化。這意味著,電報業從業者、膠片業從業者如果沒有通識教育所打開的眼界和寬廣的知識儲備,他會較難應對這種巨大的變化,有可能落伍或者失業。這意味著大學生如果沒有開放的心胸去接納狹窄專業之外的其他知識和思維,其應對變化的準備其實並沒有做好,這是其大學教育的重大缺失。短期看,學生的專業是熱門而時髦的,但20年以後呢?如果有通識教育的準備,學生在未來會較好地應對變化,並且有可能引導變化。這就是通識教育的實用性和重要性。
理解到通識教育的重要性,國內許多大學在最近20年間投入很大精力......
選擇教育知識與能力通識教育選修課的目的是什麼
大學通識教育的目的與功能
討論大學教育改革和通識教育,的確需要深入思索大學究竟培養什麼樣的人,即通識教育的目的與功能是什麼等問題。通識教育的目的與功能應該與高等教育的本質相一致。教育的本質是培養和塑造人。⑤通過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增進社會關懷,正確處理各種關係,加強生活技能及科學素質,達到培養和塑造“良心人”與“自由人”的目的。一個人只有具備良心,其能力對社會才有意義;一個人只有成為“自由人”,才會有才幹、有創造力。培養和塑造“良心人”與“自由人”是我國大學通識教育的根本目的與功能。
(一)通識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養和塑造“良心人”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使人為善,通識教育首先應該是一種良心教育。良心是人性的基礎,沒有了良心,人類的劣根性就暴露無遺。社會中的諸多弊病,如吸毒、搶劫、詐騙、凶殺、家庭破裂等現象,都與人類的良心有關。蔡元培先生曾說:“教育理應幫助被教育者,給他發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與人類文化上盡一分子的責任。”教育職責不僅僅給予人謀生技能,更重要的是運用高尚的道德完善人的心智,對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界的關係以及個人應承擔什麼樣的社會責任進行思考。
以單純經濟增長為目標的出國家建設一日千里,飛速前行。
口導向和發展戰略中的中短期利益與長遠利益比例失衡,使得從人文社會到生態環境的進步不可持續。這種狹隘的功利主義影響了社會人文精神建設。當前的教育很大程度上侷限於為了適應工業文明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大學習慣專業化教育模式,教師、學生以及課程設置、教學方法乃至管理體制和規章制度都最高效。然而,人們缺少打上了專業教育印記,並被認為最輕便、
基本原則和同情心,缺乏道德和正義感。蔡元培先生指出:“我們應該反思,大學是否真心誠意關心學生,是否有足夠的能力把人生道理更好地告訴每個學生。如果缺乏對於人生價值的領悟,他們何以珍惜未來,何以影響社會?”雖然各級教育機構堅持不懈地擴展德育教育的深度和廣度,可更多則流於形式,並非那種能內化為人行為的良心教育。大學理應深刻反省教育本源,重新認識學校使命,注意培養學生運用人類知識傳統觀察問題和理解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對現實問題的關心度與洞察力,即把學生塑造成為富有社會責任感的“良心人”。
(二)培養和塑造“自由人”是通識教育的另一重要目的大學教育的目的和功能之一是培養自由人。⑥教育的目的,是要將人由一種狀態,帶到另一種狀態,帶到另一種更理想、更圓滿的狀態。柏拉圖《理想國》中著名的“洞穴”比喻,講的就是教育本質,即將人從虛幻的洞穴裡帶出來,見到那象徵善的理念的太陽。而康德在回答“什麼是啟蒙”的時候,也闡明人要勇敢地公開運用理性,徹底從不成熟狀態中解放自身。所以,人的自由發展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⑦通識教育的目的在於訓練學生進行有效思維,提升表達思想、判斷和鑑別價值等方面的能力
通識教育是什麼意思?
通識教育在中國不是一個新概念,卻因為施行的效果不甚理想,仍然停留在新事物的位置上。通識教育的淵源、流變、背景、定義、理解等都很複雜,目前我國教育界通常提到的通識教育一般是以美國的通識教育理念為藍本的,其英文名稱是general education,意思就是不分專業,讓一個國家的大學生能有一個共同的知識體系、文化背景。
大學是否需要通識教育,有多少大學已經有重視通識教育?
浙江大學算是國內比較重視通識教育的學校了。本科生教育裡,學校專門開始一類課叫做通識課(區別於專業課和大類課),本科生大要求在人文社會、自然科學、工程技術、藝術、外語等幾個模塊(按照官方說法就是A類、B類、C類、D類和F類)各修完一定學分(不同專業要求不同,基本上理工科學生對於人文社科通識課要求修讀學分更多,人文社科學生對於自然、工程通識課要求修讀學分更多,以求達平衡)。課程不純以知識教授為主,更多的意義在於不設門檻,令同學增進對這門課程的瞭解。我問了下我帶的研究生(本科也是浙大的),他給我舉了個例子,他本身高中文科出身,大學進了管理學院,除了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統計和基本的計算機應用和簡單的JAVA語言學習(這些課全是管理學院必修,都比較淺),他可以說完全不懂理工科。但是他修讀過航空航天概論、宇宙學初步、化學與人類文明、人類工效學、電子電工學初步這樣的理工科通識課。他告訴我說這些課老師不會講數理的推導和複雜的模型,更多地在於引導大家瞭解這門學科的基礎思想,瞭解基本觀點,更多的意義在於普及這門學科的常識,並能做一些簡單的應用。這種通識課的考察方式多半是論文、研究報告或者開放式的考試,讓學生自己探索這門課。另外,浙大允許學生跨大類選課,比如管理學院的同學完全可以選讀社會學系、數學系、計算機系之類的課程(我前幾年帶的一個本科生一直跟隨數學系學習專業課,實變函數和泛函分析學得很好,我有些數學問題都經常要問他),只要在課程容量之內都是允許的,只是跨大類的話沒有選課優先權。另外,浙大是大類培養,大一新入學之後,會分到人文大類、社科大類、理科大類、工信大類、工科大類、醫學大類等大類中,選擇同大類的課程都有優先權,比如說立志讀市場營銷的本科生,完全可以學習財政學的大類可。到了大二才有專業,根據大家學習的成績、興趣選擇專業,比較熱門的專業(在社科大類裡,財務管理、會計、金融算是最熱門的)要進行選拔篩選。另外,浙大設立了竺可楨學院,類似於北大的元培學院,都屬於榮譽學院,保送入校的學生或者高考分數考的學生經過層層選拔可以進入竺可楨學院,完成竺可楨學院課程體系的學習。竺可楨學院課程體系的不同點在於開設了相當精品的榮譽課程,難度都頗高,挑戰性不錯。在我看來,通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學生或者學校僅僅以功利眼光看大學四年學習,以為越早學專業課越好,往往扼殺了很多同學的興趣和天賦,也沒有起到拓展學生視野和知識面的作用。我一直認為,本科教育只是為學生未來發展提供一個開端,專業的研究需要研究生期間完成,職業技能的訓練並不是本科教育的重點。我相信,通識教育會給學生開闢更多的可能性,讓學生找到合適於自己的方向,今後無論在深造還是求職的選擇上,都會做出更好的選擇。而一味接受專業教育甚至職業教育的學生,我個人認為他們的發展潛力是受到限制的。當然,在通識教育和通識課程的推廣上,浙大的管理並不能算是盡善盡美,很多通識課程的考核標準存在問題,很多學生只選擇給分高的課程。有些課程和制度上的設定只是走走形式。另外,很多同學並不接受通識教育的理念,比如我知道的個別金融的學生認為學校讓他們修讀哲學類課程和自然科學課程是浪費了他們時間,他們想早讀專業課趕緊考出來各種證照。另外,很多老師對通識教育的意義並不理解,也反對學生開拓視野,鼓勵學生功利性選課。在我看來,教師更應該有長遠、全局的視野,我們對學生的教育不應該太功利。有同學問過我通識教育推行,專業技能不過硬找不到工作怎麼辦。我覺得,浙大現行體制基本上前兩年就能完成通識課程模塊學些,和後兩年的專業學習並不衝突,學生應當在通識教育的基礎上,強......
香港有一科叫通識教育。是什麼意思,是教什麼內容的。。。
通識教育有兩層意義:
其一是指通才教育;
其二是指全人教育。
通識教育作為近代開始普及一門學科,其概念可上溯至先秦時代的六藝教育思想,在西方可追溯到古希臘時期的博雅教育意念。
創造出通識教育,目的是培養學生能獨立思考、且對不同的學科有所認叮,以至能將不同的知識融會貫通,最終目的是培養出完全、完整的人。
專識教育與通識教育的區別什麼?
專識教育與通識教育的區別是:
含義:專識教育就是針對某一專業方向的教育。通識教育有兩層意義:其一是指通才教育;其二是指全人教育。通識教育作為近代開始普及一門學科,其概念可上溯至先秦時代的六藝教育思想,在西方可追溯到古希臘時期的博雅教育意念。
目標:專識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讓學生對某一特定的專業所學的課程精通,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通識教育是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條理性和智慧,讓學生學會自主思考,從通識教育中獲得的眾多知識和掌握的考察和分析工具將使你擁有自己的意見、態度、價值、觀念,它們不是來自父母、同伴、教授的權威,不是建立在無知、異想天開、或偏見的基礎上,而是根據自己可靠的理解和考察、論證和證據的評價而得來的。讓學生覺得世界變得可以理解了。
通識教育必修課是必須要學的嗎
通識教育成“必修課”
大一第一學期:中文寫作、西方文明;大一第二學期:中文溝通、中國文明、心理學概論;大學二年級:藝術與審美、批判性思維與道德推理、生命科學導論……
金鈺實在無法把這些課程與一名經濟管理學院經濟與金融專業背景的本科生聯繫到一起。這些被稱為“通識教育”的課程,對學長們來說還在選修之列,但到金鈺這屆2010級本科生,成了沒有例外的“必修課”。
不止金鈺,當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將通識教育分為“基礎課”與“核心課”,到美術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甚至其他高校請來名教授執教時,有圈內人士質疑:真有必要興師動眾,擲大量時間於“旁門左道”?
但錢穎一教授很堅持。他認為人不是工具,本身即為目標。本科教育、尤其是商學院本科教育更不為培養工具,育人才是目的。“把每一個學生培養成具有良好素養的現代文明人——這要比儘早進入專業領域重要得多!”
“拿手中文”實則最大問題
金鈺第一回走進中文寫作課堂時,很不以為然。考入清華園的學生,寫作文哪個不是手到擒來?此前,錢穎一走進時任國資委主任李榮融的辦公室時,也從不認為清華學生對付不了區區一篇文章。
“經管學院學生很優秀,但寫作能力有欠缺。在公文報告或電子郵件中,用簡練文字把複雜意思表達清楚,名校畢業生都缺乏這個能力。有時,把一份簡單的會議紀要寫到位,都不容易。”聽罷李榮融的評價回到學院,錢穎一找來好幾個文科狀元。狀元們一番坦言使他語塞:形式、結構、內容都有“套路”,分門別類準備。操練十幾遍,高考時八九不離十。
經管學院開始將中文寫作作為本科必修課,錢穎一延聘名師,提出要求:既不培養文學創作能力,也不單純訓練公文寫作。修完課的學生必須有能力寫總結、調查報告、備忘錄或短文,文章須有邏輯、觀點與證據,閱讀對象包括單位上級、政府部門管理層、專業讀者與大眾。
不以為然的金鈺發現自己錯了。“寫作實則依據不同體例規範,以邏輯思維組織論點證據,遠非文字華麗可以概括!”金鈺更未料到,在第二學期修讀“中文溝通”後,她對中文素養有了“顛覆性”認識。
你是一名領導者,不得不裁去幾名員工,怎麼選擇時間、地點,如何溝通?你是學生會幹部,否決團隊成員的重要建議,妥善處理的細節?如果不是面談,通過電子郵件交流,注意事項?平時對談吐能力自信滿滿的學生,在此都異常低調,而走出課堂後,這些大一學生舉手投足多了儒雅風度。
中文寫作與溝通是通識教育的一部分,改變還在繼續。
從“博學之人”到“智慧頭腦”
“相比中文溝通能力,包括清華、北大在內的大學生人文與科學素養不斷下降,更讓人憂慮。”錢穎一慨嘆,無論分析、解決問題,還是團隊合作與領導能力,眼下相當多大學畢業生缺乏應有素養,更別提誠信、正直、寬容等人格品德與理想、抱負等人生目標了。
大一行將結束,兩門人文類通識核心課給金鈺留下很深印象,雖然起初她不明白“中國文明”與“西方文明”對商學院本科生有何意義。長年致力於中華傳統文化研究的歷史系名教授彭林,把儒家文化思想濃縮為學、孝、仁、義、禮、謙等15個關鍵字,每週圍繞一個字闡釋,課後要求同學大量閱讀傳統典籍原著。
同為歷史系教授的彭剛,則以“西方文明”為主線。從柏拉圖講到馬基亞維利,同樣要求精讀原典選篇。本該整天與數學工具和經濟模型打交道的商學院學生,而今在經管類基礎課外,長時間浸泡於原汁原味的中西哲學智慧思辨。
金鈺更期待的,是即將在今年秋季修讀的“批判性思維與道德推理”。
一位即將分娩的孕婦失血過多,母嬰二人極度危險,急需輸血。但夫婦堅決拒絕,其所信仰某宗教派別規定信徒不能輸血。醫生趕往法官家中徵得允許後,立即實施輸血,母子平安。然而,產婦得救後把醫生......
為什麼跨學科教育重要
通識教育 對世界有更廣闊的認識 考慮問題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