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殺韓信?

General 更新 2024-11-12

韓信為什麼被漢王殺了? 5分

韓信作為一代名將,彪炳史冊:公元前204年他用背水一戰的策略,以數千兵力擊敗二十萬趙軍。公元前202年,他用十面埋伏的計策,逼得項羽在烏江自刎而死……可以說,韓信為劉邦奪取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但韓信在功成名就之後卻未能壽終正寢——在公元前196年,被劉邦的妻子呂后誘殺於長樂宮鍾室。難道韓信之死真的是應了那個“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典故?韓信為什麼會落得如此下場?

說起漢代風雲人物,不能不說到韓信,因為韓信在西漢初年至少有兩個“第一”。第一個“第一”,韓信是西漢第一功臣,當時就有人這樣評價韓信:“功高無二,略無世出”。什麼叫略無世出呢?就是說這個世界上不會有第二個韓信了,他的功勞也沒有人可以跟他媲美了。第二個“第一”,韓信是西漢第一個被殺的功臣,西漢還有一些其他被殺的功臣,但韓信是第一個。

韓信之死,是西漢第一大案,也是一個名案和疑案,它被看做是開國皇帝誅殺功臣的典型,使我們想起那句耳熟能詳的成語——“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這個話韓信曾經說過,但是第一個說這句話的人不是韓信。是誰呢?是越王勾踐手下的大夫范蠡。

越王勾踐的故事大家都是很熟悉的,叫做“臥薪嚐膽”。春秋時期,吳越兩國相鄰,經常打仗。公元前497年,吳國大敗越國。越王勾踐屈辱求全,向吳王求降,去吳國給吳王夫差做奴僕,終於騙得夫差的信任,於三年後被釋放回國。勾踐回國以後,為了不忘國恥,睡覺就臥在柴薪之上,坐臥的地方掛著苦膽。經過十年的積聚,越國終於打敗了吳國。後來,人們把這個故事概括為“臥薪嚐膽”,用來形容人刻苦自勵、發憤圖強。

那時輔助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報仇雪恨的主要有兩個人:一個是大夫范蠡,一個是大夫文種。越國滅掉吳國以後,范蠡大夫就對文種大夫說,咱們走吧,咱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越王勾踐這個人是可以共患難而不能共富貴的,你要記住:“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就是“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出處。這裡的走狗說的是跑得很快的狗——在古漢語裡面,“走”是跑的意思——“走狗”這個名詞就是從這兒出來的。

范蠡大夫後來就真的走了。他幹嗎去了?下海經商。據說他還攜帶了一位小蜜,就是西施,泛舟西湖。不久范蠡就成了一個大富翁,號稱“陶朱公”。

文種大夫卻不肯走,他說,你看我立了這麼大的功勞,現在是摘桃子的時候了,我幹嗎要走啊?結果越王勾踐送給他一把劍,同時帶了這麼一句話,勾踐說,先生教給寡人七種殺人的辦法,寡人只用了三種辦法就把吳國給滅了,還剩下四種沒有地方用啊,是不是你去先王那裡試一試呢?文種一聽就明白了,自殺了。這就是“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來歷。

楚漢之爭結束後,功高震主的韓信成了劉邦的一塊心病。項羽一死,劉邦馬上便奪了韓信的兵權;公元前201年,劉邦又以謀反為名將韓信誘捕。韓信被抓時,仰天長嘆,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但劉邦此時並沒有殺掉韓信,只是把他貶為淮陰侯。那麼韓信到底是因為什麼而被殺的呢?

根據司馬遷《史記》的記載,韓信被殺大概是這樣的一個過程。在漢十一年,就是劉邦當了漢王的第十一年,也即他當了皇帝的第六年——這個時候西漢王朝也不過剛剛建立——發生了一件事情,一個叫陳的起兵造反,他自稱“代王”,不是代替的“代”,而是代國之王。代在什麼地方呢?是在現在的河北省境內。陳當時有很多軍隊和人馬,而且他是養士的人,手下有很多英雄豪傑——陳這個人是很厲害的,走到哪兒隨從他的車輛都有上千輛,很多人擁護他。

聽到陳反了的消息,劉邦勃然大怒,帶領軍隊御駕親征,去討伐陳。這期間,韓信與陳有書信來往。韓信寫信給陳說,你只管造反,兄弟......

為什麼要殺韓信 10分

韓信是開國功臣嗎,可以說漢室江山是韓信一手打下來的,韓信本人威望極高,一旦造反劉邦是沒有勝算的,呂雉為了穩固漢室江山,和蕭何密謀一起殺了韓信,大致過程如下。 漢高祖十一年,異姓王陳豨造反,劉邦御駕親征,呂雉留守長安,而陳豨於韓信一直有書信來往,多是勸韓信一同謀反,但韓信十分猶豫,當時劉邦當了皇帝后開始殺功臣,導致人人自危。但即使在當時,韓信仍沒有決定要謀反。 之後韓信手下有一人犯了錯誤,準備要殺頭,這個人的弟弟知道後,向呂雉通風報信,說韓信準備謀反,於是呂后找來蕭何商量,蕭何出了一個主意,就說劉邦已經滅了陳豨,群臣慶祝,邀請韓信前去,當時交通不發達,韓信也不知道前方戰事,欣然前往長樂宮。 當韓信進入宮中後,呂后讓預先埋伏的武士將韓信捆起來,韓信破口大罵,才發現上來蕭何的當,於是有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千古名句。呂后當機立斷,把韓信殺了,並將韓信父族、母族、妻族三族的人全部殺光。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歷史上開國大將多沒有好下場,可以共患難,但不可同享福,連漢王朝開國第一功臣韓信,都被誣謀反蒙冤被殺,可想而知其它開國大將的下場。 呂雉這人有謀略卻生性殘忍,她是怎麼死的呢?公元前180年,呂雉患了重病,八月一日呂雉病死,終年六十二,死後還希望讓呂氏一族掌權,之後被周勃、陳平滅了其宗室,之後劉氏才得以掌權。

劉邦為什麼要殺韓信?韓信是怎麼被劉邦殺死的?

首先,你應該把自己代入劉邦的角色

劉邦亭長出身,大字不識幾個或許都不為過,純粹有個稍微有能力的岳父而.

本身沒有什麼才能,有一次與身邊將士討論軍事,問及韓信劉邦能帶多少兵,韓信說最多十萬,而當劉邦問及韓信的時候,韓信卻說越多越好,劉邦笑問為何韓信卻被他收復.韓信解釋是劉邦會用將不會帶兵.

但實際上呢,當初韓信在劉邦麾下也是得不到重要,一氣之下出走,而後是張良追回的.

也就是說,劉邦這人能當皇帝並且打敗項羽,很大程度上是僥倖,也是他的福氣.

但是韓信就不同了,韓信擁有天下三分之一的兵權,並且也是開國功臣,威望自在.功高蓋主,假設韓信造反,那麼很顯然劉邦是沒有什麼勝算的.而且韓信自封為齊王,讓劉邦覺得韓信是有野心的人.結合之上,如果你是劉邦,才能威望兵權都比不過韓信,除非你不想安心當皇帝,否則必然要除去韓信

至於韓信,不是被劉邦所殺,而是被呂雉所設計,當時劉邦率兵征討匈奴,有人告密說韓信要造反,呂雉就騙韓信到宮裡,然後命人綁住他用竹子殺死他.

韓信為什麼會被劉邦殺

第一,功高震主,而且韓信在軍隊中的威信甚範超過了劉邦。第二,韓信的帶兵能力是劉邦手下最強的,劉邦在的時候尚且能鎮壓他,如果劉邦駕崩,而後續之君沒有能力鎮壓的話,大漢天下必為韓信所得,所以不得不殺。第三,在韓信攻破齊地時,曾上書劉邦要代理齊王,引起了劉邦的不滿。第四就是鍾離昧的緣故,雖然只是一個殺韓信的引子,但應該有點關係吧。

為什麼劉邦在登基以後要殺了韓信 蕭何 張良呢?

1張良世代為韓國貴族。秦末亂起,張良也組織了一支百餘人的隊伍反抗暴秦,在留縣遇到劉邦,兩人很談的來,劉邦對張良言聽計從。這才有了“約法三章”滅亡秦朝;鴻門宴有驚無險,被封漢王;火燒棧道,使項羽放鬆了警惕,為日後的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打下了基礎。後來張良從彭城再投劉邦,受封為“成信侯”。做為實際上的軍師,開始與劉邦真正合作,幫助劉邦滅項羽,平定天下。劉邦封賞功臣時,對張良的封賞是“自擇齊三萬戶”,張良謝絕,只要了“留”這個地方。功成名就的張良此時已形同隱居,除了在封賞功臣、建都問題上出了點主意外,就是後來在保護太子上發揮了作用。在劉邦的三傑中,張子房精通黃老之學,深知“不伐其功,不矜其能”,功成身退的道理,使得劉邦一直尊重張良。

2關於蕭何的處理 蕭何與劉邦同鄉,劉邦起兵不久就與曹參一起追隨劉邦,對劉邦可謂忠心耿耿,至死不渝。蕭何慧眼識才可以說無人能及。首先是看準了市井無賴的劉邦,終生追隨;其次是看好韓信,強力推薦。蕭何功高位顯,想當然地引起為人刻薄的劉邦的猜忌,曾經三次懷疑、試探蕭何。漢三年,劉邦與項羽兩軍對峙於京縣、索亭之間。劉邦一邊在前線打仗,一邊擔心後方局勢,多次派使者慰勞蕭何。有人對蕭何說:“如今陛下在征戰沙場,餐風吸露,自顧不暇,卻多次派人慰問閣下,這不是明擺著有懷疑閣下之心嗎?我替閣下拿個主意,不如派您族中能作戰的全部奔赴前線,這樣大王就會更加信任閣下了。”蕭何依計而行,劉邦果然大為高興。漢十一年,漢將陳豨謀反,劉邦御駕親征。其間蕭何幫助呂后殺掉了韓信。劉邦聽說韓信已經服誅,派人拜蕭何為相國,加封食邑五千戶,並且派士兵五百人、都尉一名,作為相國的衛隊。滿朝文武都來祝賀蕭何,只有召平前來報憂。他對蕭何說:“恐怕禍患從此開始了!皇上在外征戰,而閣下留守朝中,明明不必以身涉險,卻無端加封閣下、為閣下增設衛隊,這是由於淮陰侯韓信剛剛在朝中謀反,皇上因而有了懷疑閣下之心。增設衛隊保護閣下,其實並非恩寵。希望閣下謝絕封賞,把全部家產都貢獻出來資助軍隊建設。這樣皇上必定高興。”蕭何依計而行,劉邦果然大為高興。漢十二年,淮南王黥布謀反,劉邦再次御駕親征,在外多次派遣使者回京打聽蕭何都在幹什麼。回報說:“蕭相國在京安撫百姓,拿出財產資助軍需,和平定陳豨反叛時一樣。”於是又有人來對蕭何說:“恐怕閣下離滅族之禍不遠了!閣下功高蓋世,無以復加。閣下當初入關,已經深得民心,十餘年來,百姓都已歸附於您,您還要孜孜不倦地爭取百姓的擁戴,這可不是什麼好事啊。皇上所以多次派人詢問閣下所作所為,就是唯恐閣下控制關中動搖漢室。現在您不如做一點強購民田民宅、放高利貸之類的事情來‘自汙’,敗壞自己的好名聲,這樣皇上才能心安。”蕭何依計而行,劉邦果然大為高興。 劉邦三次懷疑蕭何,而蕭何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沒有被順境衝昏頭腦,虛心接受別人意見,所以蕭何三次都做到了處變不驚,不動聲色,虛懷若谷,從善如流,直至將劉邦的疑心消弭於無形,從容化險為夷,居然倖免於難。

3關於韓信的處理 劉邦對於韓信可以說是用足了“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帝王鐵律,這一方面是劉邦在故意找茬,一方面也是韓信沒有政治上的大局觀,定位不準造成的。他是劉邦部下,但卻犯有以功要封的重大原則錯誤;如果不想臣服於劉邦,就該在手握重兵時早做打算,但他心懷“婦人之仁”,最終狠不下心腸反叛劉邦,使得自己在利用價值用完後被劉邦所收拾。直接原因很多:其一是帝王們對手握重兵的將帥一向最為忌憚,而且還是像韓信這樣用兵如神的軍事統帥,任何一個有作為的帝王都不會對其掉以輕心;其二是韓信中途投奔劉邦,不像樊噲......

韓信為什麼要殺呂后,為什麼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韓信被呂后殺了,不是韓信殺了呂后韓信被殺的原因當時項羽已死,韓信功高蓋主,成為了新的威脅,韓信又不知道功成身退,掌管主權的人肯定要先除去這些以後有造反能力的人,但當時韓信逼劉邦承諾不殺他,劉邦雖已答應,但估計身為皇帝這樣寧劉邦更加不爽,自己殺不了他,但可以派呂后設計某來殺他,而且韓信這人也有野心 為什麼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韓信的成功是由於蕭何的大力推薦,韓信的敗亡,也是蕭何出的計謀。所以民間就由這個故事概括出“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一句俚語。宋人洪邁的《容齋續筆》記錄下這句話,並簡單探討了它的成因。

劉邦為何要殺韓信?

韓信是劉邦手下的一員大將,為西漢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貢獻。但為何他卻沒有好的下場?俗話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當初韓信在項羽手下僅為一名侍衛,他的才華無法施展,於是他投奔了劉邦,而劉邦開始並未將韓信看重,只讓他去當倉庫保管員。因為在劉邦眼裡他只會誇誇其談,不見得有真才實學。而韓信也沒有其它辦法,只好屈尊認命。當有人向上級報告說這個韓信整天只喝酒不務正業而前往調查時,韓信卻在半個時辰內將工作料理得井井有條,顯示了他主政的能力。這才被劉邦看重,才有了蕭何月下追韓信之說。劉邦為了收買韓信,把自己的衣服、女人或食品送與他,這韓信認為劉邦是個哥兒們,是講義氣的人!從而死心塌地為劉邦打天下。但他不知道,劉邦是個混混出身,為了達到目的是什麼事都做得出來的,而韓信是幹部子女,以士的眼光來看劉邦的行為當然不合適。他的失誤如下:

一、與流氓打交道時就不能用君子之義。

韓信當上兵馬大元帥後,他的才華得到近一步施展,同時也為自己埋下了隱患。他忘記了功高蓋主一說,隨著戰功的建立,韓信以為沒有他就沒有劉邦的今天。所以開始驕傲自滿,並天真的想象劉邦會兌現承諾,會與他平分天下。這也正是劉邦會起殺心的原因之一。

二、不能讓流氓認為你會威脅他

當劉邦與項羽打得不可開膠時,韓信沒有及時出兵救援,雖然最後也出兵了,但那是在劉邦親自去求他以後。當時劉、項、韓三個軍事集團力量相當。韓信出兵滅劉是不義的,而他的謀士堅決認為黃雀在後是上策。但韓在猶豫中沒聽進去。因為韓信認為不義的事是不能做的,所以他出兵攻項羽,最終為自己埋下了隱患。倘若韓信按兵不動,歷史恐怕要改寫了。

三、不能向上級要的太多

韓信滅齊後,想當齊王,但劉邦卻沒給,於是韓主動要這個王位。韓信認為這是他打出來的,書生意氣地認為劉邦應當給他封官。他不知道此時劉邦已經認為其權力過大,所以沒有及時分封。當使者向劉邦報告請求王位時,劉邦已大怒,但畢竟劉邦在江湖上混的時間長,經驗豐富。他的大怒沒被來使看出來,並當著來使的面高興的封了韓信做齊王。為也為韓埋下的禍根。

四、預加之罪何患無詞

建國後,劉邦大加分封。韓信本想繼續當齊王,但劉邦卻偏讓他當韓王。此時韓信對這一危險信號沒引起足夠的重視。他想到要回老家,正好應了士子建功立業,回家風光一下。殊不知危險以然來到,這只是劉邦剝奪他兵權的第一步。並在後來的時間跨度時,一點一點的剝他的職。讓他心中起了怨言,後來乾脆不上朝。這為劉邦殺他找到更多的藉口。

五、想殺人的人並不親自動手

劉邦何許人也?並不親自殺他,這會讓別人說他不義。所以當劉邦出師,讓呂雉與蕭何將韓信騙至宮中斬殺。待劉邦回來時,卻當眾大哭一場,讓眾人以為殺韓信並非本意。

歷史上為劉邦打天下的人都沒有好下場,除了張良,張良將劉邦看得很清楚,他不要分封,只要求讓他雲遊四海,於是早早就逃了出來。而蕭何後來為逃過一劫,不得不故意貪汙,幾次下獄。讓劉邦認為他不過爾爾之人,才免去一死。

韓信為什麼會被殺?

韓信被誅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韓信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是西漢王朝的開國功臣。漢高帝十一年(公元前)正月,這位漢初三傑之一的大功臣卻被殺予長樂宮中,甚至被夷三族。窨是什麼原因導致韓信的人頭落地呢?過去有的論者認為這是劉邦出於消除統一隱患的考慮。西漢初年,六國舊貴族和關東豪傑的分裂活動雖然基本上被控制了,但還存在著另一種割據勢力,這就是諸侯王。 西漢初年,功臣為王者七人,韓信為楚王。異姓諸王據有關東的廣大區域,擁兵自重,專制一方,實為統一隱患,是中央集權的嚴重障礙。這就迫使漢高祖採取斷然手段,來消滅包括韓信在內的各民姓王,韓信因此被貶為淮陰侯後,雖然再無一兵一卒,但其勇略震主,功蓋天下的威望,仍使劉邦感到威脅,終於動了誅殺之念。 有的學者指出,韓信被殺,禍起於自請封王。在平定三齊之後,韓信與劉孝正被楚軍圍困在滎陽的危急關頭,竟上書劉邦,自請代理齊王。後來,韓信對劉邦沒有主動封其為王而深表不滿,藉故不肯發兵,致使劉邦在固陵一役吃了敗仗。對此,劉邦極為惱火,只是迫於當時形勢,不便立即誅之。以後隨著局勢的穩定,韓信也就成了刀下之鬼。 關於韓信被殺的悲劇結局,歷來為人們評論的一個課題。粉碎“四人幫”以後,我國史學界不少同志就韓信是謀反被殺、其罪當誅,還是劉邦、呂雉猜忌名將、殺戮功臣討論。韓信因謀反而被殺的事件,是我國古代歷史上的一件疑案,學者之間歷來有不同的看法。 一種意見認為。韓信被殺的真正原因是他蓄意謀反。司馬遷、班固、司馬光以至明清之際的思想家王夫之、清代史學家王鳴盛等人,都認為韓信被殺是罪有應得的。王夫之在《讀通鑑論·漢高帝》條中,從韓信鼓吹有功當封。貪功以及破項羽後猶擁有強兵這三點來論證“雲夢之俘,未央之斬”是韓信自己造成的惡果。王鳴盛《十七史商榷信自立為假王》條,也認為韓信自立為假王,已種下被殺的禍根。韓信早在楚漢戰爭量緊要關頭時就曾逼劉邦封他為齊王,完全暴露了野心家的中嘴臉。因此,楚漢戰爭一結束,劉邦就奪了韓信的兵權,並把他徙封為楚王,都於下邳。韓信到楚後,野心不死,巡行所轄縣邑,出入陣列兵仗,被人告發。劉邦採用了陳平的調虎離山之計,以出遊雲夢,會諸侯王於陳為名,乘韓信前來朝會之際,逮捕了他。劉邦念其大功。赦免了他。 改封為淮陰侯,使居長安。韓信從此“常稱病不朝從”,“日怨望,居常怏怏”。公元前200年,他勾結握有重兵的邊將陳豨,再次陰謀叛亂。公元前197年,陳豨在代地叛亂,劉邦率兵親征。韓信託病隨,並乘機派人與陳豨約定,他在長安裡應外合。正在這時,他的陰謀也再次被人告發。於是,蕭何與呂后設計捕殺了韓信,消除了分裂的危險。 有的同志還認為。亡周亂秦兵革之後,漢初社會各階級都迫切需要休養生息,韓信從個人恩怨出發製造新的動亂,違背了歷史發展的趨勢和廣大人民的願望和利益。所以呂后殺韓信直接避免了第二次楚漢戰爭的動亂,帶有歷史進步的色彩。這不僅為新建的西漢王朝除掉了一個大禍患,而且在客觀上也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和人民的願望。 然而,有些學者則從剖析韓信謀反出於誣陷出發,肯定他的被殺是一大冤獄。明代散文家歸有光、清初詩人馮班。清代考據學家樑玉繩,都有這樣的看法。樑玉繩《史記志疑·淮陰侯列傳》條說:“信之死冤矣!前賢皆極辨其無反狀,大抵出予告變者之誣詞,及呂后與相國(蕭何)文致之耳。史公依漢廷獄案敘入傳中,而其冤自見。”清人郭嵩燾認為, 信“貴賤生死一取資於人,是乃人臣之定分。非能反者”。即是說韓信不可能謀反。近人朱東潤也指出:“論者以為疑獄,真偽不可知”。照他們看來,韓信無意背叛劉漢王朝,他的被殺完全是呂雉猜忌名將,殺戮功臣的陰謀。說韓、......

劉邦為什麼要殺韓信,彭越等功臣?

劉邦要建立的是家天下,終有一天會拿訂姓王開刀,異姓王也終有一天會反。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劉邦還能控制局面的情況下除掉韓信、彭越和英布等,對整個國家、人民的傷害是比較小的。

不應對劉邦太苛求!

相關問題答案
為什麼殺韓信?
劉邦為什麼叫韓信雛兒?
劉建明為什麼殺韓琛?
韓信為什麼叫韓跳跳?
韓國電影 盲證 裡那個男的為什麼殺人啊? ?
李世民為什麼殺李建成?
雍正為什麼殺兄弟?
白孝文為什麼殺黑娃?
印尼為什麼殺華人?
為什麼不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