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教育思想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12-21

孟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孟子的思想主要還是滲透了很濃重的“仁”的思想。但是孟子的思想不同於孔子。孟子的著作中很大的篇幅都在闡述“民生”、“仁政”等內容。並且在人性的界定上孟子崇尚的“人性本善”的理念。

《孟子》這部書中很多章節都是在借喻來闡述自己的政治觀點。通常都是拿歷史或是實實在在的事情來做外自己引證的根據。所以今天你看孟子,好像總是有國家領導人接見他的意味。至於孟子的教育思想。其實滲透在《孟子》這部書中的都是充滿了樂觀主義和理想主義。樂觀主義的出發點是源於孟子本人對於“人性本善”的概述。但理想主義卻又不同於老莊的虛無的思想,孟子是在尊重現實的基礎之上進行的闡述。

其實在《孟子》這部書中著重講述孟子對於教育思想的內容並不是很多。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其他的方面來加以總結。我認為從“人性本善”上就可以詮釋出,孟子的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和孔子是有默契的。所謂的“有教無類”大概就是孔子對於學生的告訴概括。但是孟子則認為,人性的罰初都是善意的,都是可以更加優秀的(理想狀態)!但是同樣可以看出孟子其實是對孔子教育思想的發展和闡述。

孟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的思想主要還是滲透了很濃重的“仁”的思想.但是孟子的思想不同於孔子.孟子的著作中很大的篇幅都在闡述“民生”、“仁政”等內容.並且在人性的界定上孟子崇尚的“人性本善”的理念.

《孟子》這部書中很多章節都是在借喻來闡述自己的政治觀點.通常都是拿歷史或是實實在在的事情來做外自己引證的根據.所以今天你看孟子,好像總是有國家領導人接見他的意味.至於孟子的教育思想.其實滲透在《孟子》這部書中的都是充滿了樂觀主義和理想主義.樂觀主義的出發點是源於孟子本人對於“人性本善”的概述.但理想主義卻又不同於老莊的虛無的思想,孟子是在尊重現實的基礎之上進行的闡述.

其實在《孟子》這部書中著重講述孟子對於教育思想的內容並不是很多.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其他的方面來加以總結.我認為從“人性本善”上就可以詮釋出,孟子的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和孔子是有默契的.所謂的“有教無類”大概就是孔子對於學生的告訴概括.但是孟子則認為,人性的起初都是善意的,都是可以更加優秀的(理想狀態)!但是同樣可以看出孟子其實是對孔子教育思想的發展和闡述.

如何理解孟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名軻,戰國中葉魯國鄒(今山東鄒縣)人,出身於貴族家庭,父親早逝,其母仉氏教子有方,為教育孟子,為他選擇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曾三遷其居,為後世留下了"孟母三遷"的美談。孟子受業於孔子之孫子思的門徒,子思、孟子之學,後世稱為思孟學派。作為孔子思想的嫡傳,孟子被後世統治者尊稱為"亞聖"。 孟子一生大部分時間從事教育事業,他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視為人生三大樂趣之一。四十歲以後,他帶領弟子游歷各國,往來於諸侯之間,處處受到禮遇,度過了二十年的時光。晚年回故鄉專事教學與著述。他的弟子很多,著名者如萬章、公孫丑、樂正子、公都子、屋廬子、孟仲子等。 在長期的教育實踐過程中,孟子積累了豐富的教育思想經驗。《孟子》七篇是研究其教育思想的主要資料。該書一般被認為是他的弟子對孟子言行的記述,也有人說是孟子本人的著作。 論教育作用 孟子論教育作用,是以其政治主張和哲學思想為基礎的。一方面強調教育的社會作用,另一方面,又強調教育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 在政治上,孟子主張"施仁政",其中心是"民本"思想。認為仁政的根本在"得民心",而教育又是"得民心"的最有效的手段。他認為好的行政管理還不如好的教育。他說:"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 仁政必須輔以善教,善教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 在哲學上,孟子提出"性善論",認為人性是先天所固有的,是至純至善的,人之所以不同於禽獸,就是因為人有善性。不過孟子所說的性本善,並不是說人性中具有純粹的完全的道德,只是說人性中具有"善端",即善的因素或萌芽。他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而要做一個完善的人,僅有同情心、正義感、禮讓態度和道德判斷能力這四個善端是不夠的。人之賢愚,還取決於對這種先天的善端能否存而養之,擴而充之。如果自暴自棄,或者受到不良的社會環境、教育的影響,就會失掉這種善端,這就是他所說的"陷溺其心"。 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的作用就在於找回散失的善的本性,保存和發揚天賦的善端,因此他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所謂"放心",指的就是人在後天所喪失了的善端。孟子認為,任何人只要肯接受教育,肯於學習,就可以把先天的善端充分發揮,達到最完善的境界,這就是聖人,他曾說:"人皆可以為堯舜。" 其理由就在於人人都有善端,普通人與聖人在先天本質上並無區別。由此可見,孟子很看重教育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 論教育目的 孟子主張教育目的在於培養"君子"、"聖賢"及"大丈夫"。同孔子一樣,孟子也要求"君子"、"聖賢"、"大丈夫"以德為主、德才兼備。他有一句名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這就是說,一個人格高尚的人,一定要經得起富貴、貧賤、暴力的考驗,把道德意識轉化為自己的堅定信念。孟子指出這一點是很有道理的,這種人格理想對後世的影響十分巨大。 從教育對社會的影響這個角度來看,孟子明確概括了中國古代學校教育的目的—"明人倫"。他說:"設為庠......

孟子以()為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

孟子的教育思想以性善論為基礎,以求放心為儒家教育的基本原理,仁義是其教育的總目標,五倫關係是教育的基本內容,孝悌是教育的基礎課目,教育的作用則是個人的幸福與社會的和諧.經孟子加以總結的這一儒家教育思想,成為秦漢以後我國教育思想的主流.

孟子關於教育的作用有哪些論述?

.

孟子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所著《孟子》一書記述了孟子游說各國及有關學術爭鳴的情況,記錄了孟子的教育活動和教育主張,是研究孟子思想的最主要的文獻資料。全書共7篇,261章,約35,000字。篇名取開篇首句中二、三字,為《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每篇又分上下,如《梁惠王上》《梁惠王下》等。孟子以“人性善”為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闡述了教育內容、目標、作用以及任務。同時,對教育者、教授方法、受教育者和學習方法提出了深刻見解。

一、教育內容和目標

孟子是以‘仁義’、‘五倫’為基礎的倫理道德,以‘君子’為楷模的人格理想作為教育的標準內容,他的教育,基本上是人倫教育、道德教育。他施教的目標是培養“明人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君子。他心中的君子,應當是有崇高的道德修養,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重義輕利,捨生取義。

二、教育作用和任務。

1、“求放心”。即把放縱出去的良知善心收求回到心中,孟子認為教育對人性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

2、教育使人區別於禽獸、使賢區別於不肖。“孟子認為有無先天善良本性是人和禽獸相區別的重要標誌”。

3、教育是社會倫常秩序得以建立的基礎和基石。只有建立了穩定的“社會倫常秩序”,才能“治國”,才能“平天下”。而“社會倫常秩序”的建立依賴於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等等。

4、教育是使民心得以歸服的重要途徑。孟子認為統一天下、籠絡民心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以力服人,一種是以德服人。以力服人是霸道,孟子認為不可取;以德服人是王道,孟子非常贊同。所謂以德服人,關鍵在於得民心,使民心歸服。

5、教育是實現“富國強兵”的重要手段。

三、教育者及其教授方法。

1、由博反約、誨人不倦。

教育者必須具備很高的道德修養和淵博知識,孟子說:“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守約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帶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盡心下》)教育者必須有“君子之守”“教者必以正”。“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離婁下》)“教育者博學多覽,融會貫通知識後能用簡單的語言講述和傳授大義,由博反約,精思旁通”。“子貢曰:‘學不厭,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聖矣。’”(《公孫丑上》)教育者應該具有誨人不倦的基本職業道德。

2、因材施教、教亦多術。

孟子認為,教學方法是多樣的,總的精神是因材施教,啟發誘導。他說:“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意思是,君子的教育方式有五種,有的像及時雨一般潤澤萬物,有成全品德的,有培養才能的,有解答疑問的,還有以流風餘韻為後人所自行學習的。他還說:“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意思是,在各種教育方式中,還有一種是不屑於去教誨的,這也是一種教誨,是一種激勵奮發的方式。

3、樹立目標、堅持標準。

孟子主張對學生應該嚴格要求,孟子說:“羿之教人射,必志於彀;學者亦必志於彀。大匠誨人必以規矩,學者亦必以規矩。”(《告子上》)教育者一定要確立其明確的教育目標,就像射箭、工匠“規矩”一樣;“孟子曰:“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羿不為拙射變其彀率。”(《盡心上》)對學生的要求要有標準,不能降低。

4、循序漸進、啟發思維。

教學過程中要循序漸進。孟子說:"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

孟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名軻,戰國中葉魯國鄒(今山東鄒縣)人,出身於貴族家庭,父親早逝,其母仉氏教子有方,為教育孟子,為他選擇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曾三遷其居,為後世留下了"孟母三遷"的美談。孟子受業於孔子之孫子思的門徒,子思、孟子之學,後世稱為思孟學派。作為孔子思想的嫡傳,孟子被後世統治者尊稱為"亞聖"。 孟子一生大部分時間從事教育事業,他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視為人生三大樂趣之一。四十歲以後,他帶領弟子游歷各國,往來於諸侯之間,處處受到禮遇,度過了二十年的時光。晚年回故鄉專事教學與著述。他的弟子很多,著名者如萬章、公孫丑、樂正子、公都子、屋廬子、孟仲子等。 在長期的教育實踐過程中,孟子積累了豐富的教育思想經驗。《孟子》七篇是研究其教育思想的主要資料。該書一般被認為是他的弟子對孟子言行的記述,也有人說是孟子本人的著作。 論教育作用 孟子論教育作用,是以其政治主張和哲學思想為基礎的。一方面強調教育的社會作用,另一方面,又強調教育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 在政治上,孟子主張"施仁政",其中心是"民本"思想。認為仁政的根本在"得民心",而教育又是"得民心"的最有效的手段。他認為好的行政管理還不如好的教育。他說:"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 仁政必須輔以善教,善教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 在哲學上,孟子提出"性善論",認為人性是先天所固有的,是至純至善的,人之所以不同於禽獸,就是因為人有善性。不過孟子所說的性本善,並不是說人性中具有純粹的完全的道德,只是說人性中具有"善端",即善的因素或萌芽。他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而要做一個完善的人,僅有同情心、正義感、禮讓態度和道德判斷能力這四個善端是不夠的。人之賢愚,還取決於對這種先天的善端能否存而養之,擴而充之。如果自暴自棄,或者受到不良的社會環境、教育的影響,就會失掉這種善端,這就是他所說的"陷溺其心"。 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的作用就在於找回散失的善的本性,保存和發揚天賦的善端,因此他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所謂"放心",指的就是人在後天所喪失了的善端。孟子認為,任何人只要肯接受教育,肯於學習,就可以把先天的善端充分發揮,達到最完善的境界,這就是聖人,他曾說:"人皆可以為堯舜。" 其理由就在於人人都有善端,普通人與聖人在先天本質上並無區別。由此可見,孟子很看重教育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 論教育目的 孟子主張教育目的在於培養"君子"、"聖賢"及"大丈夫"。同孔子一樣,孟子也要求"君子"、"聖賢"、"大丈夫"以德為主、德才兼備。他有一句名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這就是說,一個人格高尚的人,一定要經得起富貴、貧賤、暴力的考驗,把道德意識轉化為自己的堅定信念。孟子指出這一點是很有道理的,這種人格理想對後世的影響十分巨大。 從教育對社會的影響這個角度來看,孟子明確概括了中國古代學校教育的目的—"明人倫"。他說:"設為庠......

孟子的主要思想

一、性善論孟子的主要哲學思想,是他的人類性善論。“性善論”是孟子談人生和談政治的理論根據,在他的思想體系中是一箇中心環節 他認為“仁、義、禮、智”是人們與生俱來東西,不是從客觀存在著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性善論”是一套唯心主義的說法,不過,孟子以“性善論”為人們修養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論根據;還具有一定程度的積極意義。 二、道德論“仁義”是孟子的道德論的核心思想。孟子所說的“仁義”,是有階級性的,是建築在封建等級社會的基礎之上的。但是,他反對統治者對庶民的剝削,反對國與國和家與家的戰爭。 三、政治及經濟方面 孟子著重發揮了孔子的“仁學”思想,提出了“仁政”的政治主張。 “仁”、“義”是孟子論理想的核心,又是他的政治經濟學說的出發點。孟子的政治論,是以仁政為內容的王道,其本質是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 四、在哲學思想及認識論等方面 孟子的觀點中包含了一定的唯心主義的成分。孟子的天道認為天是最高的有意志的,人世間的朝代更替、君王易位,以及興衰存亡、富貴窮達,均是由天命所定。人對於天必須百依百順,“順天者昌,逆天者亡”,天意是不可抗拒的。他站在唯物主義反映論的對立面,否認人的思想是社會存在的反映,認為人生下來就具有與生俱來的先天的善性的萌芽。

孟子的道德教育內容是什麼?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富之”、“教之”、“使民以時”等觀點,提出了一系列頗具創見的關於民眾道德教化的理論和方法,這對於當前我國正在實施的公民道德教育具有啟迪作用。   一、民眾道德教化的前提和條件:由立“恆心”引出制“恆產”  孟子民眾道德教化思想的一個基本特徵是重視“心理—情感”因素對人們行為的決定作用。在孟子看來,要實現道德教化的目標,關鍵在於樹立民眾的“恆心”。孟子所謂的“恆心”,簡單地說就是遵守基本倫理規範所必需的心理穩定狀態。有此“恆心”,民眾就能做到“不為惡”、“不犯刑”;否則民心漂浮,日常行為就極可能“放僻邪侈,無不為己”(《孟子·梁惠王上》,以下只注篇名)。因此,對民眾的道德教化問題可以歸結為如何實現“恆心”從無到有的轉化問題。孟子由此通過分析民眾與其職業密切相關的心理—情感特點,考察實現這一轉化的條件。  孟子所謂“民”主要指農業勞動者,他們需要“恆產”或穩定的產業來維持一家的生存。孟子認為,沒有“恆產”這一物質基礎,空談倫理要求,根本不會為民眾所接受,因為他們“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梁惠王上》)。因此,孟子得出結論說:“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惟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同上)。這就意味著道德教化的現實前提在於“制恆產”,沒有“恆產”作物質基礎,道德教化不可能真正進入“民心”。為了強調製“恆產”對於立“恆心”的重要性,孟子還進一步闡釋了“恆產”對於道德教化的積極意義:首先,制“恆產”是“惠民”的表現,它能喚起民眾的情感認同,從而樹立統治者的威信。其次,孟子認為,民有“恆產”,就不會終年為生存發愁、奔波,因而才能有真正意義上的“閒暇”。這一閒暇為民眾追求精神生活提供了有利條件。孟子強調:“明君制民之產……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梁惠王上》)。這裡,“從之也輕”所描述的正是民眾消除了基本的生存憂慮,從而願意接受引導的心理狀態。  二、民眾道德教化的現實過程:從有“恆產”到有“恆心”  民有“恆產”是否就能保證有“恆心”呢?孟子以性善論為根據,對此作了明確的回答。孟子認為,人都有“四心”,即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四心”是人生來就有的道德萌芽,即為善之“才”。但“四心”也可能喪失,這在民眾表現為“富歲子弟多賴,凶歲子弟多暴”(《告子上》)。就是說,如果沒有教養,無論有無衣食之憂,民眾都可能有這種表現,其原因則“非天之降才爾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同上)。可以說,民無“恆心”的客觀原因是無“恆產”,主觀原因則是“陷溺其心”。因此,要使民眾有“恆心”,還必須注重主觀方面的培育。同時,也正因為人人都有“四心”,培養民眾的“恆心”,對民眾實施道德教化才是完全可能的。  孟子強調,道德教化既是必要的,也是確立民眾“恆心”的合理途徑。而在孟子那裡,道德教化的具體內容則是指在“人倫之理”的指導下,將一套倫理規範融入民眾的生活習慣,轉化為他們內心的行為準則,具體說就是“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梁惠王上》)。值得注意的是,孟子還提出了一套實施道德教化的方法。這套方法的具體內容是:首先,與職業規律相結合,將道德教化的內容融入制“恆產”的制度。其次,“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梁惠王上》)。它是“使民以時”的另一面,既要“不違農時”,又要利用“不使民”的閒暇來進行道德教化。它意味著實施道德教化應把握時機,並將經濟發展和倫理建設結合起來考慮。第三,“君子之言也,不下帶而道存焉”(《盡心下》),即仁義之理不離日用。因此,道德教化要落到實處,必須從日常小事入手,使其內容能指導人們的現實行動。  上述方法的......

相關問題答案
孟子的教育思想是什麼?
家長的教育責任是什麼?
儒家的政治思想是什麼?
中國的教育體制是什麼?
團的指導思想是什麼?
孟子的核心觀點是什麼?
國家的教育方針是什麼?
黨的指導思想是什麼 ?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個仁?
孔子的主要思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