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留守的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5-01-07

請問'上者留守闕,宰相擬廷臣以十數,皆不納,帝顧仁杰曰:“無以易卿者"”是什麼意思?

上都有個留守的空缺,宰相把朝中的十多個大臣向皇帝推薦,都沒有被任用,皇帝對著仁杰說:“沒有能代替你的人啊”

《賀仁杰傳》參考譯文

賀仁杰,字寬甫,是京兆人。父親賀賁,有才能和謀略,善於攻戰,多次參軍立功。曾經在廢墟中蓋房子,挖得白銀七千五百兩,他對妻子鄭氏說:“俗話說:匹夫無故得千金,一定有不同尋常的災禍。”當時世祖以皇太弟的身份奉命攻打雲南,駐軍六盤山,於是他拿五千兩前去獻給世祖。世祖說:“上天賜給你的,何必獻給我!”他回答說:“殿下剛封到秦,金子出於秦地,這是上天拿來給殿下的,臣不敢私藏,願意拿來幫助軍隊。”並且說他兒子賀仁杰可以錄用的情況,立即召進衛隊。他所在軍隊的軍帥恨賀賁不先報告自己而一個人獻金,把賀賁投入監獄。世祖聽說這事,十分憤怒,逮捕軍帥要殺他,因是功臣沒有殺。賀仁杰跟隨世祖,南征雲南,北征乃顏,都有功勞。後來和董文忠在宮中侍奉皇上,同心協力,知無不言,言無不從,對朝廷多有幫助,而話不外傳,皇帝很喜愛敬重他。帝有一天召賀仁杰到床前,拿出白銀,對他說:“這是你父親在六盤山所獻的,聽說你母親來了,可以拿回去用它贍養母親。”他推辭,皇帝不允許,於是回家告訴母親,全部散發給同族人。皇帝想要選民的間童女補充後宮;主管官吏購買東西,大多不是本地出產;山後鹽業禁令,長期危害百姓,他都奏請免除。百姓為他建祠堂。上都留守空缺,宰相想用的朝廷大臣十多個,皇上都不用,皇上回頭看著賀仁杰說:“沒有人能代替你。”特別授任正議大夫、上都留守。尚書省設立,桑哥掌權,報告說上都留守管理錢糧多失實。皇上召留守忽剌忽耳和賀仁杰當廷辯論,賀仁杰說:“臣是漢人,不能約束官吏制止奸私,致使錢糧多有損耗,是臣的罪。”忽剌忽耳說:“臣為長官,官印在臣手中,凡事沒有不稟報我而施行的,是臣的罪。”皇上說:“有把官爵讓給別人的,沒有爭著把過錯歸自己的。”放下不再追究。賀仁杰任職五十多年,做留守的時間佔一半,皇上春秋出行,往來供應,沒有讓皇上生過氣。他妻子劉氏去世,皇上要為他娶貴族之女,他堅決推辭,而娶民間女子,不久妻子失明,夫妻相敬如初,沒有娶妾。大德九年,賀仁杰七十二歲,請求退休,回家。後來成祖駕崩,仁宗入朝清除內亂,想有所諮詢,召他去朝廷,走到樊橋去世。

全文翻譯王陶,字樂道,京兆萬年人.第進士,至太常丞而丁父憂.陶以登朝在郊祀後,

翻譯:

李定字資深,揚州人。少年時求學於王安石。中進士,任為定遠尉、秀州判官。熙寧二年,經孫覺推薦,被召到京師,謁見諫官李常,李常問:“你從南方來,那裡的人們對青苗法看法怎樣?”李定答道“:百姓從中獲益匪淺,沒有不喜歡的。”李常說“:整個朝廷都正為此事爭論不休,你可千萬不要這樣說。”李定遂將此事告訴了王安石,並說:“我只知道據實情而言,沒想到在京師卻行不通。”王安石聽後非常高興,對他說:“你且等皇上召見的時候,就將整個實情都稟告皇上。”並且馬上向皇上推薦了他。宋神宗召見李定,詢問有關青苗法的事,李定據實而言,對答如流,從此對於那些說不便於實行新法的話,神宗都一概不聽了。任命李定知諫院,宰相說以前還沒有選人出任諫官的例子,遂拜為太子中允、監察御史裡行。知制誥宋敏求、蘇頌、李大臨駁回制書,都被罷免了。

御史陳薦上疏說“:李定不久前做涇縣主簿時,聽說庶母仇氏死了,卻將此事隱瞞而不回家服喪。”皇上下詔給江東、淮、浙轉運使詢問情況,轉運使上奏說:“李定曾因其父年老,要求歸家侍養,沒有說是為其生母服喪。”李定自己辯解說確實不知道自己是仇氏生的,所以非常疑惑,不敢服喪,而只是以侍養父親為由解官回鄉。曾公亮認為李定應當追行服喪,王安石也極力主張這樣,改任李定為崇文殿說書。御史林旦、薛昌朝說,不宜讓不孝之人居於勸講之位,而且一併彈劾王安石,王安石要求罷免二人。李定自己也感到很不安,請求解除官職,於是以集賢校理、檢正中書吏房、直舍人院同判太常寺。熙寧八年,加集賢殿修撰、知明州。

元豐初年,奉召回京拜為寶文閣待制、同知諫院,又進任知制誥,為御史中丞。彈劾蘇軾《湖州謝上表》,揭發說文中多侮慢之詞,並由此指責蘇軾自熙寧以來,所作文章,大多怨謗君父,並與鄰里之人勾結。將蘇軾逮捕至臺獄審問。正當全國大赦,人們對此事紛紛指責,於是只好將蘇軾貶官至黃州。李定正想將蘇軾投入監獄,然而此時已是不可能的了。有一天,在崇政殿門外,李定對同僚說“:蘇軾真是個奇才呀。”大家都不敢答應。

李定上書請求恢復六案糾察的職務,並可以糾察各路監司,皇上採納了他的意見。彗星出現於東方,皇上讓大家解釋這種現象,太史說這意味著會發生兵變,於是皇上派宦官去搞好衛士的飲食問題。李定說僅只搞好飲食並不能解決什麼問題,而恰恰可以引起一些人起小人之心,於是停止了這種做法。有些人議論要廢止明堂祭祀,皇帝以此去詢問李定。李定說“:三年進行一次郊祀或者明堂祀,這是祖宗之法,從沒有改變過。是誰說出這樣的話,請治他以妄加議論之罪。”皇上說:“聽你的話就足夠了。”升遷為翰林學士。因議論府界養馬的事失實而被貶知河陽。留守南京,奉召為戶部侍郎。宋哲宗即位,以龍圖閣學士身份知青州,又遷移江寧府。一些人爭相攻擊、揭發李定以前的過失,於是他又被貶至滁州。元..二年卒。

李定有恩於其宗族,常將家財賑濟同族之人,以致家裡沒有什麼多餘的財產。他受到任子為官的賞賜,然而卻先安排了他兄長的子息。在死的時候,他的兒子都還是平頭布衣。李定只因依附王安石而得以飛黃騰達,又因為陷害蘇軾,因此大家都很嫌惡他,而他的不孝之名也由此而流播開來。

王廣淵,字才叔,大名府成安人。慶曆年間,將其曾祖王明之集子呈給皇上,皇上詔令欲選王明之後人入朝做官,王廣淵推薦了他的弟弟王廣廉,而他自己則通過科舉考試中進士而任大理法直官、編排中書文字。任職期間,他裁定了宋朝歷代皇帝之御書上千卷,仁宗非常欣賞,任他為舒州知州,而仍留京城,不必到任。

英宗即位前居於藩邸,王廣淵與之交好,受寵信,他還將自己所作的文章獻給英宗看。英宗即皇帝位後,任王......

新唐書韋安石文言文翻譯

韋安石,京兆萬年人,曾韋孝寬是北周大司空、鄖國公。他的祖父韋津,在隋煬帝大業末,做過民部侍郎。與元文都等在洛陽留守,抵抗李密軍隊戰於東門外,兵敗,被李密俘獲,到王世充殺元文都等,韋津獨免於難。後來,李密戰敗,韋津回到洛陽,此時,王世充被平定,唐高祖與韋津有舊交,授予韋津諫議大夫、檢校黃門侍郎之職。後來外任陵州刺史,去世。韋安石的父親韋琬,做過成州刺史。

韋安石考明經科而中舉,授乾封縣尉。雍州長史蘇良嗣很看重他。永昌元年任雍州司兵參軍,蘇良嗣當時是文昌左相,他對安石說“:大才須大用,何必在州縣事務上徒勞呢。”蘇良嗣特意向武則天推薦韋安石,於是拜為膳部員外郎、升幷州司馬。有政績,武則天親書詔令慰問韋安石,又提拔先後任德、鄭二州刺史。韋安石性格持重,少言笑,為政清廉嚴肅,他所在的地方官吏百姓都敬畏他。

久視年(700),升遷文昌右丞,不久拜鸞臺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即兼任宰相)兼太子左庶子。當時,張易之兄弟和武三思皆恃寵濫用職權,肆無忌憚。韋安石多次挫敗了他們的傲氣。有一次,武則天曾在內殿賜宴,張易之引來四川商人宋霸子等數人,在宴前博戲。韋安石跪奏:“蜀商等賤類,不應該登赴此筵。”韋安石回頭召左右的人把蜀商宋霸子等拉出去,在座的都大驚失色,武后因為韋安石言辭正直,就改變面色安撫他。

睿宗即位,拜韋安石為太子少保,改封為郇國公。又先後任侍中、中書令。又加官為開府儀同三司(唐為文散官第一等,即不帶職官,亦與朝參俸祿)。當時,太平公主懷藏謀反之心,將拉攏韋安石參與其事,公主多次派子婿唐晙邀韋安石到她的宅第,韋安石竟然拒而不往。睿宗曾經密召韋安石,對他說:“聽說朝廷大臣都傾心於太子,卿為什麼沒有察覺呢?”韋安石答道:“太子仁明孝友,為天下所稱讚,有大功於國家,現在怎麼說出這些亡國的話來,這一定是太平公主的計謀。”睿宗驚惶道:“卿不要說了,朕知道了。”太平公主聽說,於是捏造一些無根據的話誣陷韋安石,想要究其罪行。幸好靠郭元振保護獲免。調任尚書左僕射,兼任太子賓客,依舊是同中書門下三品,不久罷免他主政事,充任東都留守。

正趕上安石的夫人薛氏懷疑女婿所寵愛的婢女以邪惡的詛咒殺害了女兒,派人把婢女捉來拷打致死,被御史中丞楊茂謙檢舉,降任蒲州刺史。沒多久,又轉調青州刺史。韋安石初在蒲州,太常卿姜皎有事拜託韋安石幫忙,韋安石拒絕了他,姜皎的弟弟姜晦任御史中丞,以韋安石等做宰相時,一同接受了中宗的遺留的詔令,造成宗楚客、韋溫削除了相王輔政的權力為理由,韋安石又不能拿事實辨清此事,姜晦便要侍御史洪於輿舉報。但洪於輿以這件事是已經有赦免令的,堅持稱不能舉報。監察御史郭震上奏,於是朝廷下詔:韋嗣立、趙彥昭等人都被貶,安石為沔州別駕。姜皎又上奏韋安石在建修定陵時,偷盜私藏財物,朝廷下詔追查他的贓款。韋安石嘆道:“這只不過要我死罷了。”於是憤激而死去,終年六十四歲。開元十七年(729),贈蒲州刺史;天寶初年,追贈尚書左僕射、郇國公,諡號文貞。韋安石有二子:韋陟、韋斌。

韋叢的墓誌銘

◇ 監察御史元君妻京兆韋氏夫人墓誌銘  夫人諱叢,字茂之,姓韋氏。其上七世祖父封龍門公。龍門之後世,率相繼為顯官。夫人曾祖父諱伯陽,自萬年令為太原少尹副留守北都,卒贈祕書監。其大王父迢,以都官郎為嶺南軍司馬,卒贈同州刺史。王考夏卿以太子少保卒贈左僕射,僕射娶裴氏皋女。皋為給事中,皋父宰相耀卿。夫人於僕射為季女,愛之,選婿得今御史河南元稹。稹時始以選校書祕書省中,其後遂以能直言策第一,拜左拾遺,果直言失官;又起為御史,舉職無所顧。夫人固前受教於賢父母,得其良夫,又及教於先姑氏,率所事所言皆從儀法。年二十七,以元和四年七月九日卒。卒三月,得其年之十月十三日葬咸陽,從先舅姑兆。銘曰:詩歌《碩人》,爰敘宗親。女子之事,有以榮身。夫人之先,累公累卿。有赫外祖,相我唐明。歸逢其良,夫夫婦婦。獨不與年,而卒以夭。實生五子,一女之存。銘於好辭,以永於聞。

求翻譯,宋璟傳

宋璟,邢州南和人,我年輕時性格耿直有大姐,博學。工於文章,年輕時考中進士,屢經升遷為鳳閣舍人。

我曾經陪宴朝堂,當時,易之兄弟都為列卿,位三品,單本階六品,在下面。容易的一向害怕我,我讓他高興,虛位揖璟說:“你第一人,什麼是下座?”我說:“才能差品低,張卿以為第一人,為什麼呢?“當時朝廷,都用兩張寵愛,不名官,把容易的為五郎,張昌宗為六郎。天官侍郎鄭善果對我說:“你為什麼叫五郎為你?”我說:“以官說的,正在為你;如果把親友,當為張五。您不是容易的家奴,為什麼你的有?鄭善果是多麼懦弱呢!”他剛正都是這一類的。從此改變的等常想借機受傷的,就自然瞭解實情,終於因此得免。

神龍元年,升任吏部侍郎。中宗讚賞我正直,不久任黃門侍郎。當時武三思仗恃寵信當權,曾經請求託付於我,我嚴肅地對他說:“現在還政於君,您應該以侯爵身份回家,怎麼還可以干預朝政?大王難道沒見過產、俸祿的事嗎?”不久有京兆人韋月將上書控告武三思暗地裡勾結皇宮,要成為禍患的趨勢,武三思指使有關官吏奏告月將大逆不道,中宗特別命令殺了他。我執奏請按他的罪狀,然後闡明法律,月亮將最終免除極刑,流放嶺南而死。

睿宗即位,升任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當時太平公主圖謀不利於玄宗,曾經在光範門內乘輦等執政以暗示的,眾人都驚慌失色。單昌說:“束有大功於國家,真是國家的主,怎麼會有不同的意見!”於是與姚崇同奏請讓公主到東都洛陽。玄宗恐懼,上表請求加我罪在等,於是貶楊瞡為楚州刺史。

開元八年京兆人權梁山謀反被處死,控制河南尹王怡火速前往長安窮其黨羽。怡禁系很多,很久沒能決斷,於是下詔單兼京兆留守,並按覆蓋在監獄。我到,只有犯罪主謀幾人,其餘綠梁山謊稱婚禮就借用得罪和脅從的人,全部上奏赦免他。

翻譯:上仁明,不以畜玩置罪,苟其獲戾,尹專之.是什麼意思

仗內白鷹因縱失之,詔京兆督捕,獲於野,絓榛死。吏懼得罪,乾曜曰:“上仁明,不以畜玩置罪,苟其獲戾,尹專之。”遂入自劾失旨。帝一不問,眾伏其知體而善引咎。

皇上仁慈開明,不會因為玩弄牲畜(鷹)就定下其罪行,況且它已得到相應的罪過了,我以後會專門看管它。

歷史問題:在唐朝三京:西都(京兆府)、東都(河南府)、北都(太原府)中有沒有長安?我知道河南是洛陽

西都就是長安,也叫西京,京兆府也叫京兆縣,屬長安管轄,當時長安下轄兩縣,分別為長安縣和京兆縣。東都也叫陪都,設在洛陽,設立東都的目的其實是為了緩解京城的物資供應壓力,唐時期黃河在甘肅陝西段經常有水患,再加上其它災害,而且關中人口規模龐大,就運輸上來說,長安的地理位置不如洛陽,特別是水運,所以為了在災年緩解長安的壓力,皇帝帶頭遷往洛陽”就食“,長安只設留守官員,往來習慣後就把洛陽當成第二個都城了。

文言文中表示“代理官職”的字有哪些

、表授官、做官詞語 1.闢:由央官署徵聘,向薦舉,任官職.①《晉書·謝安傳》:初闢司徒府,除佐著作郎.②《宋史·辛棄疾傳》:闢江東安撫司參議官,留守葉衡雅重. 2.除:任命,授職(般指免舊職授予新職). ①李密《陳情表》:尋蒙恩,除臣冼馬.②文祥《指南錄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③《南史·虞願傳》:除太丞,尚書祠部郎,通直散騎侍郎. 3.察:考察予推薦、選舉.《三志·吳主傳》:郡察孝廉,州舉茂才. 4.薦:由政府向央推薦品行端,任官職. ①《宋史·侯傳》:韓琦鎮安,薦知涇陽縣.②《漢書·平帝紀》:諸藏及內惡未發薦舉者.③《譚嗣同》:公士徐公致薦,徵. 5.舉:由政府向央推薦品行端,任官職. ①《左傳·宣三十》:舉失德,賞失勞.②《文選·陳情表》:刺史臣榮舉臣秀才.③范曄《漢書·張衡傳》:永元,舉孝廉行,連闢公府.④《左傳?襄公三》:舉其偏,黨. 6.授:授予官職.①《漢書·翟進傳》:遣使者持黃金印,赫發繼,朱輪車,即軍拜授.②《宋史·辛棄疾傳》:召見,嘉納,授承務郎、平節度掌書記. 7.選:通推薦或科舉選拔任官職. 《史記·李軍列傳》:李陵既壯,選建章監,監諸騎. 8.起:重新啟用,任官職. ①《元史·賈魯傳》:魯居喪服闋,起太醫院都事.②《戰策》:起樗於. 9.復:恢復原職務.順帝初,再轉復太史令.《漢書·張衡傳》 10.徵:由朝廷徵聘社知名士充任官職.徵召,特指君招臣. ①《漢書·王渙列傳》:歲餘,徵拜侍御史.②范曄《漢書·張衡傳》:安帝雅聞衡善術,公車特徵拜郎.③梁啟超《譚嗣同傳》:君士徐公致靖薦,徵. 11.仕:做官.《論語·張》:優則仕. 12.仕宦:做官,任官職.《孔雀東南飛》:汝家,仕宦於臺閣. 13.仕進:進身官.《晉書·許邁傳》:邁少恬靜,慕仕進. 14.任:擔負、擔任.《史記?蒙恬傳》:恬任外事,毅內謀. 二、表調、補任詞語. 1.改:改任官職.《宋史·范仲淹傳》:(范仲淹)改集慶軍節度推官,始姓,更其名. 2.調、徙、轉:調官職(特定語境表示升職或降職). ①《史記·袁盎晁錯列傳》:調隴西都尉.②《史記·淮陰侯列傳》:徙齊王信楚王.③范曄《漢書·張衡傳》:衡慕世,所居官輒積徙.④《史記·高祖本紀》:徙韓王信太原.⑤《隋史·徐文寶傳》:文寶處平允,考績連,轉理.⑥《宋史·理宗紀》:程元、李士六百十三補轉官資差. ⑦《張衡傳》:再轉,復太史令. 3.遷:調改派.般情況,轉遷遷調錶示調職;右遷遷除表示升職;左遷遷謫表示削職降等. 范曄《漢書·張衡傳》:公車特徵拜郎,再遷太史令. 韋遷蜀,世傳呂覽.《史記·太史公自序》 4.累遷:表示調.范曄《漢書·趙諮傳》:累遷敦煌太守. 5.放:京官調任官.梁啟超《譚嗣同》:既胡即放寧夏知府. 6.:京官外放,與放意思相近.范曄《漢書·張衡傳》:永初,河間相. 7.補:補任空缺官職. ①《漢書·蕭望傳》:遷補太守卒史,舉賢良司農丞.②《漢書·蕭望傳》:選博士諫夫通政事者補郡守相,望平原太守.③《漢書·王尊傳》:太守察王尊廉,補遼西鹽官. 8.蔭補:靠先業績補缺做某官. ①《新唐書?李德裕傳》:蔭補校書郎.②《梅聖俞詩集序》:予友梅聖俞,少蔭補吏,累舉進士. 三、表升官、加封詞語. 1.拜:按定禮節授予(任命)官職,般用於升任高官. ①《三志·蜀書·諸葛亮傳》:拜亮丞相.②《史記·廉頗藺相列傳》:相功,拜卿.③《史記·淮陰列傳》:至拜,乃韓信,軍皆驚.④《指南錄序》:於辭相印拜. 2.晉、進:晉升官職,提高職位或級別.語加官晉爵. 3.加:加封,即原官銜增加某種榮銜,般享受些特權. 《宋史·辛棄疾......

魏元忠傳翻譯

唐書卷一百二十四列傳第四十九姚宋列傳姚崇姚崇,字元之,陝州硤石人。父親姚懿,字善懿,貞觀年間任嶲州都督,死後追贈幽州大都督。諡號叫文獻。姚崇少年時豪爽,崇尚氣節,長大以後便喜好學習。出仕任孝敬皇帝挽郎,考丅中下筆成章科,授任濮州司倉參軍。五次升任為夏官郎中,契丹騷擾河北,軍事文書大量送到,姚崇處理奏報快得像流水,武后認為他賢能,立即授任他為侍郎。武后曾對左右說:“過去周興、來俊臣等人多次處理詔獄,朝臣們相繼被牽連逮捕,他們都承認謀反。朕猜想有冤枉,又派近臣去審問,得到的都是說不冤枉的親筆文書,朕於是不再懷疑,就批准了那些奏章。可是自從來俊臣等被殺後,便沒有謀反的了,這樣看來從前處死罪的能沒有受冤枉的嗎?”姚崇說:“自從垂拱以後,被告者大都是被迫認罪。在當時,以告密為有功,因此天下稱作‘羅織’,比漢代的鉤黨還要厲害。儘管陛下派近臣複審,他們本身還不能自保,又怎敢一搖手去觸犯酷吏的旨意呢?而且被審問不承認,就要倍受酷刑,如張虔勗、李安靜等都是如此。現在全靠上天有靈,感悟陛下,凶豎殲滅,朝廷安定,臣願以一門百口來擔保內外官員不再有謀反的口陛下把控告的狀牒擱起來不用推問,以後如有謀反確有來由,臣情願獲知情不告的罪。”武后高興地說:“以前的宰相一味順從,使我成了濫用刑罰之主,聽了你的話,才符合朕的心意。”賞賜姚崇白銀千兩。聖歷三年,姚崇進任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升任鳳閣侍郎。不久兼任相王府長史,他因母親年老交卸政事歸家侍養,便下詔讓他帶著相王府長史的職務侍奉母親。一個多月後,姚崇又兼任夏官尚書、同鳳閣鸞臺三品。姚崇建議說:“臣侍奉相王,而夏官掌握兵馬,臣不是怕死,惟恐不利於相王。”於是下詔改任春官。張易之因私事有求於姚崇,姚崇不答應,張易之在武后面前諧毀姚崇,姚崇被降為司僕卿,仍同鳳合鸞臺三品。出任靈武道大總管。張柬之等謀劃誅殺二張,姚崇正好從駐守的地方回來,就參與計議。因功封樑縣侯,實封二百戶。武后遷居上陽宮,中宗率領百官問候太后起居,王公們都爭相慶賀,惟獨姚崇流淚哭泣。張柬之等說:“今天怎能是哭泣的時候?恐怕你的災禍要由此開始。”姚崇說:“剛才參與討逆,不足以論功。但我侍奉天后日子很久,離開舊主而悲泣,是人臣的終節,由此獲罪我也心甘情願。”不久出任亳州刺史。後來五王被害,惟獨姚崇得免。他歷任宋、常、越、許四州刺史。睿宗即位,授任姚崇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進升中書令。玄宗在東宮時,太平公主幹預朝政,宋王李成器等分別掌管閒廄、禁兵。姚崇與宋璟建議請太平公主居住東都,派諸王出任刺史,以穩定人心。皇上把這意思告訴太平公主,公主大怒。太子害怕,上疏說姚崇等人離間王室,因此請求予以治罪,姚崇被貶為申州刺史。調任徐、潞二州,升任揚州長史。姚崇政務簡明嚴肅,人們為他立碑記德。改任同州刺史。先天二年,玄宗在新豐演習武事,按照舊例,天子出行,在三百里以內的郡守,要前去皇帝外出停駐的地方謁見。當時皇帝也私下召見姚崇,姚崇來到,皇帝正在渭濱遊獵,立即召見,皇帝說:“公熟悉打獵嗎?”回答說:“年輕時擅長。臣二十歲時,住在廣成澤,以呼鷹逐獸為樂。張憬藏說臣應當位居宰相,不要自棄,臣因此剋制自己讀書,於是力不勝任地做了將相。然而年輕時是獵手,老了仍然能行。”皇帝很高興,與他一起驅馬追逐,或緩或急他都按照旨令,皇帝十分歡喜。狩獵結束之後,皇帝就向姚崇詢問天下事。很長時間不知疲倦。皇帝說:“卿應當進位而輔佐朕。”姚崇知道皇帝豁達大度,銳意治理,便先設法以堅定皇帝意志,於是沒有謝恩的表示,皇帝感到奇怪。姚崇便跪拜上奏說:“臣願意報告十件事,陛下如果覺得不可實行,臣就冒昧辭官。”皇帝說:......

古文翻譯:

李尚隱,他的祖先是趙郡人,世代居住在潞州的銅鞮(今山西沁縣),近代又搬家到京兆的萬年(今西安市)。二十歲時精通經典被多次推薦,擔任下邽主簿(官職名)。當時姚珽擔任同州刺史,對他非常優待。景龍(唐中宗年號)年間,擔任左臺監察御史。當時的中書侍郎、知吏部選事(官職名)崔湜和吏部侍郎鄭愔一同主持考核,他們依附權貴,根據私人喜好主持了三年的官員任免,官員百姓都很怨憤。不久兩人依次擔任宰相,李尚隱和同官職的御史李懷讓在朝堂上彈劾他們,崔湜等人於是被關進牢獄審訊,最後遭到貶黜。

當時又有睦州刺史馮昭泰,誣告桐廬縣令李師等二百多人,稱他們是妖逆,朝廷下詔讓御史調查核實。各御史害怕馮昭泰性格剛愎,都託病不敢前去。李尚隱嘆息說:“怎麼能讓好人受到冤枉的刑罰卻不給他們清白呢!”於是越級請求前去,最後為李師等人申明冤情,上奏赦免了他們。不久崔湜、鄭愔等人又被任用,李尚隱從殿中侍御史(官職名)被調任為伊闕(今河南洛陽龍門)縣令,李懷讓被調任為魏縣(今河北邯鄲魏縣)縣令。崔湜等人死了以後,李尚隱又從定州司馬的官職提拔為吏部員外郎,李懷讓從河陽縣令提拔俯兵部員外郎。李尚隱多次升遷到御史中丞。當時的御史王旭很有權勢,被官民們所怨恨。王旭被仇家告狀,李尚隱審理此事,從不包庇,查獲王旭的贓物非常多,王旭於是被判罪。李尚隱不久改任兵部侍

郎,有改任河南尹。

李尚隱生性率真剛直,說話不含蓄隱諱,處事明斷。他對待下級,非常豁達。又精通舊例,近幾年起草的朝廷文書,都默默記在心裡,每到一個地方上任都被稱為好官。

唐中宗十三年夏天,妖賊劉定高夜裡和洛門官員勾結侵入洛門,李尚隱因為沒有覺察自己的部下和盜賊勾結,貶為桂州都督。臨出發時,皇帝派人對他說:“我知道你的忠心,但是根據國法不得不這樣做。”並賜彩色綢緞一百匹來安慰他。不久又改任廣州都督,依然兼任五府經略使。等他離任的時候,有人懷藏金子送給他,李尚隱堅決推辭,說:“我生性這樣,不能改變,並不是為了擔心四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原則。”最後都沒有接受。多次改任到京兆尹,歷任蒲州、華州刺史,加封為銀青光祿大夫,賜給他高邑伯的爵位,入朝擔任大理卿,替代王鉷擔任御史大夫。

當時擔任司農卿的陳思問任用許多小人最為自己的下級官吏,偷偷的貪汙錢財糧食,積累了好幾萬。李尚隱又審理此事,陳思問於是被流放到嶺南而死。李尚隱三次擔任法官,都產出了朝廷上的壞官,當時的人因此稱讚他。唐中宗二十四年,被任命為戶部尚書、東都留守。二十八年,改任太子賓客。不久去世,享年七十五歲,諡號為“貞”。

相關問題答案
京兆留守的意思?
日本留守的意思?
留得的意思是什麼?
恪盡職守的意思是?
嚴守和恪守的意思?
留戀的意思是什麼?
思想保守的意思是什麼?
忠於職守的職守的意思?
忠於職守的意思和造句?
京劇國粹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