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給孩子講故事?
如何讓孩子學會講故事
人們常說,好老師應該多給孩子講故事。不但老師要給孩子講故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應該給孩子講故事。在歐美國家和我國臺灣地區“親子共讀”已成為一種文化現象,一種兒童教育的最好方式,它是一種快樂的兒童語言,遊戲,也是長輩與孩子間的心靈交流,另外講故事也是進行品德教育和開發智能的好辦法。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環境需要可採取續編、複述、看圖編、改編等方法,激發孩子興趣,啟發孩子思維,使孩子從愛聽故事到主動講故事,成為思維敏捷、口齒伶俐的故事大王。一、啟發孩子續編故事每個家長給孩子講故事時,應當有意識地給孩子留有想象空間,在故事的緊要處或結尾部分留個懸念,讓孩子順著自己的思路把故事編完,幼兒通常會編出許多迥異的結尾,很多都是不乏想象又合情合理的。如故事:“動物介紹所”講到大猩猩給龍蝦找了份裁縫的工作、給青蛙介紹了份游泳教練的工作。這時家長會問孩子:“你說,大猩猩還會給哪些動物介紹工作呢?還會介紹什麼合適的工作呢?”孩子們會興致很高的回答:“會碰到小狗、大象、小老鼠、貓頭鷹……!”“給小狗介紹警察的工作”,“給大象介紹開浴室的工作”,“給小老鼠……”孩子還可以邊說邊做出動作。興致勃勃,情緒激昂的時候也是幼兒發揮想象,續編故事的最佳時機,此刻稍加指點孩子有可能把原故事的結局擴展出新穎神奇的結果來。二、鼓勵孩子複述故事大班的孩子腦子裡已經有了不少的故事,家長和教師應鼓勵他們複述這些故事,為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可採取獎勵、表揚的方法,比如,當孩子要求家長講故事時,可提出條件“媽媽講完故事後,你能送我一個故事嗎?”平時孩子向你提出要求時,這時家長可提出讓他用故事來換,總之,在日常生活中滿足孩子的某些要求時,也是要求孩子複述故事的好機會,孩子複述完後,家長應給予鼓勵、表揚。三、引導孩子看圖編故事有些孩子的知識面廣、不僅想象力極其豐富,而且思維有一定的邏輯性,可以憑想象看圖編故事,家長應重視孩子這方面的能力,如家長為孩子買書時,可選擇只有圖片,沒有文字的書籍,讓孩子看圖編故事,只要嘗試幾次,你會驚訝的發現,孩子編出來的故事情節往往會超乎家長的想象,如“龜兔賽跑”家長可以讓孩子看圖,並通過提問引導孩子,“龜兔第二次賽跑會怎麼樣呢?”這時孩子能發揮自己的想象,編出另外一個故事來。四、激發孩子改編故事拿到一本新故事書,家長會講給孩子聽,重複幾遍後有很多孩子幾乎可以一字不差地把家長所講的故事原原本本的重複出來,有時孩子能挑出家長前後幾次講述的不同點,適當地表示異議。家長不妨利用這點給孩子講點錯故事,激發孩子糾正,從而調動孩子講故事的積極性。請聽一位母親同女兒的對話。“森林裡有隻河馬,在樹上飛來飛去……”“媽媽,錯了,河馬不會飛”“河馬沒有翅膀呀!”“青蛙、鱷魚、鴨子……”“給媽媽講個游泳比賽的故事咋樣?”家長有意識地把故事講錯,當故事錯在開頭,引導幼兒反駁,鞏固所學知識。錯在中間,激發孩子糾正,鍛鍊思維能力。錯在結尾,啟迪孩子想象,讓孩子創作出理想的結果。五、創造機會讓孩子表演故事平時或朋友聚會,應考慮讓孩子在大人面前表演節目,講故事是最好不過了,孩子講故事,不應苛求白壁無瑕,而應力求“順理成章”家長應從幼兒的表情、動作等方面做指導,效果會更好些。家長應創造機會,讓孩子參加各種故事比賽,更能激發孩子講故事的興趣。孩子從聽故事、講故事、編故事中發展了語言、思維、能力、養成了大方、樂觀、自信的開朗性格、把往日家長注入式的傳授知識變為運用知識,這就更加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使他們的思維能力、想象力、記憶力、創造力、語言表達能力有了更......
怎麼教孩子講故事講得有聲有色
育兒心得 寶寶喜歡色彩斑斕的世界
寶寶們對眼前有色彩的東西特別敏感,他們會比看到普通色彩的時候更用心地觀察。但,寶寶對顏色的認識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必須經過耐心的啟蒙和培養,家長要抓住最早時期用較好的方法幫助寶寶辨認顏色,這對寶寶的智力發展和培養繪畫興趣都是大有益處的。
我們可以給寶寶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
五顏六色的寶寶房。
寶寶每天睡覺的房間就是他的世界,房間的色彩直接影響他對世界的感受。家長應該給好、寶寶設置一個歡快、明朗的色彩環境,經常給寶寶換上一些顏色清爽的床單和被套,還可以在牆壁上貼一些色彩協調的畫片等等,充分利用色彩給他一些視覺刺激。
多姿多彩的衣服。
寶寶穿的衣服可以影響他的心情。父母給寶寶挑選衣服時,要挑選那些色彩明亮、不同色系的衣服。穿衣服時要告訴寶寶衣服的顏色。不能選擇顏色鮮豔、濃重的衣服,或經過抗皺處理的或漂白的童裝,因為這類衣物的甲醛含量較高。
育兒心得 寶寶喜歡色彩斑斕的世界
圖片來源於華蓋
各式個色的玩具。
玩具是寶寶的夥伴。家長應該在寶寶的視線內擺放各種顏色的玩具,如果能夠發出聲響的彩色玩具就更好了。
感受大自然的天然色彩。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藍色的天空,綠色的樹葉,五顏六色的花朵.....這些都給孩子提供了認識顏色的好途徑。父母應讓孩子從小接觸絢麗多彩的顏色,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刺激,促進孩子大腦發育。
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在教寶寶認識顏色的時候要知道寶寶學習顏色的規律,運用好地學習方法。
掌握規律:寶寶認識顏色有一個科學的發展規律:紅――黑――白――綠――黃――藍――紫――灰――棕。教孩子認識顏色不要急,可以幾天認識一個顏色。我們可以指著某個顏色反覆地教孩子說,最後讓孩子自己辨認。
掌握方法:教寶寶認識一種色彩時,最好寶寶提供不同形狀、不同材質、顏色相同物品。比如,父母拿一套顏色不同的卡片時,首先指著紅色可以告訴孩子那是紅色,然後讓孩子指認出紅色,最後辨認紅色。這樣下來,寶寶就很容易地掌握色彩了。
怎麼教孩子講故事講得有聲有色
首先家長教的時候就要表情豐富,配合著動作,可以誇張一點,這樣孩子會模仿的哦,你講的平平淡淡的,孩子自然不會講
你是怎樣給孩子講故事的
一般就是在睡覺之前。
找一本故事書。
給孩子念出來就可以的
有時候也可以自己編一個故事,
孩子講故事能力該如何提升呢?
如何培養孩子們講故事的興趣和能力
午飯前,我邀請孩子們講故事,孩子們都很積極,可是要想真正的把故事講好,我們家長該做些什麼呢,,我摘抄了一篇文章供家長參考。。
講故事,可以鍛鍊語言表達能力,而語言表達能力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講故事,可以提高思維的條理性,讓孩子的表述更符合邏輯;
講故事,還可以鍛鍊孩子的理解力和記憶力,因為對故事的複述是建立在對原故事的理解和記憶的基礎上的。
故事講得好的人,在日常交往和學習生活中,能夠獲得成就感,找到自己的優勢和自信。通過,會講故事,講得好故事的人,一般來說,性格比較開朗,生活態度比較樂觀,能夠從容面對生活中、學習上的各種困難。
孩子小時候,家裡講故事的人通常都是大人,孩子只是聽故事。那麼,孩子稍大一些,就要慢慢轉換角色,孩子給大人講故事。這樣,孩子精神會高度集中,要經歷閱讀、思考、理解、語言組織和表達等一系列複雜過程,對於孩子來說,這是絕佳的綜合性訓練方法,能幫助孩子從整體上提升綜合素質。
說了這麼多講故事的優點和好處,我們就不得不提到最關鍵的問題了:如何引導孩子講故事的興趣和培養孩子講故事的能力呢?或者如何讓孩子願意講故事,而且能講出好故事呢?
這不僅僅是上面的這一位家長的困惑,也是困擾很多家長朋友的難題。
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這位家長的講述,也許從他培養孩子講故事的經歷中,我們可以得到啟發,找到“打開孩子話匣子”的鑰匙。
孩子剛上學那會,我幾乎每天都做的一件事,就是在飯桌上和孩子的交談,常常一談一兩個小時,甚至兩三個小時。每天,她告訴我學校裡發生的事情,而且每次總是以“爸爸,你知道嗎”開始的。
飯後,她會從書包裡抽出一本圖書讀。為了刺激她的學習慾望,增強自信心,一開始,我裝作對她的讀書能力表示懷疑,或者根本就不信她能讀得懂。我總是問她:“你能看懂嗎?”
“當然能看懂!”
“真的嗎?”
“真的!”
我打開書,指著其中一篇。“你能把這個故事說給我聽嗎?”我問她。
“當然可以。”接著,她就繪聲繪色地講起了書裡的故事。
聽完她講的故事,我帶著非常誇張的表情,瞪大眼睛,一會兒看看書,一會兒看看她,一會兒再看看書,一會兒又看看她,說:“真不敢相信!你真能看懂?真看懂了!太了不起了!你怎麼能看懂呢?誰教你的呢?”
“我自己看懂的,要不要我接著讀下一篇,讀完了再講給你聽?”這正是我想聽到的。她看起來頗為得意,只需稍稍花些工夫,就把爸爸給“震”了。為了一再地讓我“震驚”,她書讀得越來越起勁,專找難的、字數多的書看,看完之後,就給我講故事。
我就是這麼哄著她,讓她給我講了一篇又一篇的故事。她因“上當受騙”而讀書上癮,從此養成了此後十幾年不變的閱讀興趣和習慣。可能很多家長都不知道,對孩子的讚賞能夠收到這麼好的效果。
這位家長正是利用孩子好勝的心理,先通過“激將法”讓孩子接受挑戰,順利達到引導孩子講故事的目的。在孩子講的過程中,他又專心聽,故意表現得“比較新奇”,好像真的沒聽說過這麼好聽的故事,並不斷地提出問題,並及時鼓勵孩子,這也就給了孩子很多的鼓舞。
從父母的表情和語言中,孩子體會到濃烈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他們心裡也許會這麼想:“呵呵,看來爸爸也不知道,我講給他聽,給他也普及一下知識哦。我可以做爸爸的小老師了。”有了這樣的積極性,孩子為了把故事講得更好聽,取得更大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會不斷地提高講故事的水平,表現自己講故事的能力。
對比一下,如果我們一開始就這樣鼓勵孩子:“你講講試試,媽媽相信你,你肯定能講得很好的。”或者“講不好也沒關係,多練習幾次,慢慢就會講得很好了。”
有些孩子在父母的鼓勵下會開口講故事。當然,......
怎麼給孩子講故事
給寶寶講故事的好處 講故事的過程中,能發展幼兒的邏輯思維力,多接觸言語溝通,有助於提高其口語表達能力語言的發展,除了表現在能正確發音,掌握一定的詞彙外,還表現在學會組詞或成句的一些規律上。另外。也助於培養幼兒聽讀的習慣以及對文學作品的興趣,萌發幼兒初步感受和表現美的情趣。另外,講故事的過程也給寶寶和父母提供了許多問答和交流的機會通過目光的交流,彼此之間會產生出溫馨的情感和無窮的樂趣,使寶寶與父母的關係變得更加親密無間。 給寶寶選故事的方法 看圖認物書:一邊看著圖片,一邊說出物體的名稱,講講物體的用途,是很多寶寶非常喜歡做的事物。圖片具有豐富生動的視覺圖像與活潑有趣的故事情節,不但可啟發寶寶對美的領悟,還能培養寶寶在故事情節中盡情地發揮自己的想像。因為好的圖畫故事書本身就有一大片的空白,可供寶寶從不同的角度自由想像,而且對寶寶的人際智能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說童謠:帶有韻律的兒歌對孩子們來說是一種比較有趣的語言啟蒙方式,邊說邊用手做簡單的動作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使活寶寶從具體的圖像中理解事物,從而跨入一個更寬廣的領域。 考慮主題:你的孩子喜歡哪方面的內容,就為他挑選那些同類的書,或者是他喜歡的系列圖書,進行個性化的講說。除了能夠表達故事內容外,還邊講邊進行各類角色的聲音、情緒模仿和表演。這對寶寶的記憶、邏輯、想像等方面的能力是很好的鍛鍊。 聯繫現實:把書中的內容和現實聯繫起來,如果你帶著孩子看到湖邊的小蝌蚪游來游去,可以問問你的孩子:它們是小蝌蚪嗎?它們是不是正在找媽媽?這樣做可以引起回憶。把講故事的同時轉化成您與寶寶間的一種親子互動,不但有助寶寶的專注力及說話能力的培養,也能為親子情感加溫。 利用計算機:用計算機把之前給寶寶講過的故事利用一些簡單的兒童軟件或繪畫軟件將故事進行回放,可以使寶寶更加明白故事的意思,同時加深對故事的印象。 給寶寶講故事的方法 首先,要養成習慣。每天可以選擇一個固定的時間和固定的場合,給寶寶講故事。比如在每天臨睡前,為寶寶講一些睡前故事。一旦養成了習慣,就容易長期執行了。同時研究指出,家長如果能每天花些時間給孩子講故事,那麼這些孩子長大後行為出現問題的風險可能會降低。此外,如果家長能夠認識到在嬰幼兒時期開發智力的重要性,並每天在孩子身上投入一點時間,那麼孩子日後的認知和學習能力都會得到改善與提高。 其次,讓講故事的過程變得有趣。父母在講故事的過程中,不要只是把這件事作為例行公務,語氣枯燥、乾巴巴地念課文。因為寶寶雖然在聽故事,他同時也在學習,家長應該力求不斷渲染故事環境,比如角度形象創設,努力擺脫或掩蔽自己的身份,按故事角色形象的個性及特點來寓情於景。家長如果能夠同時調動他的各種學習器官,如眼睛、耳朵、鼻子、雙手、大腦等,就會很好地吸引寶寶的注意力。所以,在選擇故事書的時候,最好選擇那些圖文並茂的。在開始階段,以圖畫為主,色彩鮮豔,形式多樣,會吸引寶寶的注意。 再次,讓寶寶參與到講故事的過程中。每次講故事,都可以由寶寶自己選擇想聽的故事。當寶寶對於一個故事比較熟悉的時候,就可以在聽故事的過程中設計各種問題,鼓勵寶寶回答和參與,甚至發揮寶寶的創造力來改寫故事。 給寶寶講故事的注意事項 講故事雖然沒有固定的模式,但要注意三點:一是故事要短一些,因為寶寶的注意力持續時間有限;二是故事的主角應該是他們熟悉的人或事物,如寶寶本人,寶寶的玩具或寶寶熟悉的人;三是故事的情節要簡單,因為太複雜的情節會使寶寶難於理解和接受。 給寶寶講故事......
為什麼要給孩子講故事
故事是人類成長的養分——為什麼要給孩子講故事小巫先聽兩個故事吧。 第一個故事:相傳古代印度與中國之間有一個國家叫薩桑國,國王叫山魯亞爾。因為王后行為不端,國王一怒之下將王后殺死,從此以後他 每日娶一個少女,第二天就把她殺掉。這樣年復一年,持續了三個年頭, 整整殺掉了一千多個女子。宰相的女兒山魯佐德為拯救無辜的女子,自願 嫁給國王。進宮以後,山魯佐德每天晚上都給國王講一個故事,每天講到 最精彩處,天就剛好亮了,國王為了聽完故事,只好不殺她,允許她第二 個晚上再講。她的故事一個比一個精彩,一直講了一千零一夜,終於感動 了國王。他說:“憑安拉的名義起誓,我決心不殺你了,你的故事讓我感 動。我將把這些故事記錄下來,永遠保存。”於是,便有了《天方夜譚》(《一千零一夜》)這本書。 第二個故事:一個母親帶著她9歲的神童兒子去見愛因斯坦,向這位全球公認的最聰明的人討教如何讓她的兒子在數學方面更上一層樓。愛因 斯坦說:“給他講故事吧。”這位媽媽依然纏著愛因斯坦,討問教習兒子 數學方面的問題。愛因斯坦說:“如果你想讓孩子聰明,就給他講故事; 如果你想讓他擁有智慧,就給他講更多的故事。”①以上這兩個例子說明故事擁有巨大的魔力:它們可以救命,還可以讓 人變得聰明,甚至變成智者。在電子產品充斥的當今社會,孩子們的聽覺 和視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傷和汙染,也影響到他們身心健康的發展。 講故事這個古老的傳統,亟待我們做家長的去恢復和弘揚。講故事的傳統來源於口述史。在原始社會,人們是通過故事——包括紀實故事、神話故事、史詩等等——來保存資料和傳遞經驗的。人類文 字出現之前,歷史是靠講述來記錄的,教育也是通過講故事來施行的。講 故事的人通過講述,將故事變成人類生活的經驗,聽故事的人由此得到了 啟示。這也便是故事的教育意義。哲學家薩特說過:“人類一直是一個說 故事者,他總是活在自身與他人的故事中。他也總是透過這些故事來看一 切的事物,並且以好像在不斷地重新述說這些故事的方式生活下去。可以 說,故事創造一種世界觀,一種人生價值。”經典文學中,《天方夜譚》和《十日談》都是講故事,而且屬於“框 架故事”,雖然它們都是給成年人講的故事。人類的心智是在發展的,過 去人的思維不像現代人,很多現在我們給孩子講的故事過去是給成年人講 的,成年人也是從講故事中受教育的,而不是從說道理中明白事理的。你 看那個國王,因為要聽故事,而不殺宰相的女兒;在聽了一千零一夜的故 事後,國王終於被感動,和宰相的女兒結了婚。當然,《天方夜譚》、《十日談》是肯定不能給孩子講的,這裡只是舉例說明一下故事的重要 性。為什麼要給孩子講故事? 有時候我們只是看到表面上獲得的東西,卻忽略了表面之下龐大的支持系統。這就像搭房子,不能只蓋屋頂,還要打地基、砌牆。支持兒童健 康發展的系統不那麼顯而易見,甚至是我們看不見的,但又必不可少。而 家長卻容易走進誤區,注重一些顯而易見的東西,但這些東西不過只是冰 山一角而已,而冰山浮在水面上的部分只佔其全部體積的1/8。如果我們 明白為什麼要講故事,而且會用合適的方式講,所獲得的就不僅僅是水面 上的1/8,還有水面下的7/8。要知道,沒有水面下的7/8,水面上的1/8就 不會存在。所以在講故事方面也不能急功近利,捨本逐末。如果我們追逐的是讓 孩子獲得知識、明白道理、培養興趣或者識字閱讀這樣淺顯的東西,那真 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有些父母覺得跟孩子在一起不能浪費時間,跟孩子一起閱讀更不能 浪費時間,要往孩子腦子裡塞很多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