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包括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11-21

信息安全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其實我覺得大多數企業沒必要在信息安全這個定義上糾結太多,只需要做好哪些措施就行了,技術、資金實力好的可以自己來做信息安全,不然的話可以考慮購買現有的成熟方案。

推薦下IP-guard的內網安全解決方案

IP-guard是2001年推出的一款內網安全管理軟件,擁有18個功能和7大解決方案,在各行各業都有著眾多知名企業成功案例,包含知名世界500強、知名日企、國內知名企業等。

IP-guard主要功能包括:透明加密、安全網關、只讀加密、即時通訊、文檔操作管控、文檔打印管理、郵件管控、應用程序管理、網絡流量、屏幕監控、資產管理等。

IP-guard適用於企業信息防洩露、行為管控、系統運維三大領域,迄今為止已經服務超過15,600家國內外企業,部署超過4,700,000臺計算機。

互聯網信息安全都包括那些?

信息安全本身包括的範圍很大。大到國家軍事政治等機密安全,小到如防範商業企業機密洩露、防範青少年對不良信息的瀏覽、個人信息的洩露等。網絡環境下的信息安全體系是保證信息安全的關鍵,包括計算機安全操作系統、各種安全協議、安全機制(數字簽名、信息認證、數據加密等),直至安全系統,其中任何一個安全漏洞便可以威脅全局安全。信息安全服務至少應該包括支持信息網絡安全服務的基本理論,以及基於新一代信息網絡體系結構的網絡安全服務體系結構。 到了今天的互聯網時代,信息安全要防範的主要方面有:計算機犯罪、黑客行為、信息丟失、電子諜報(比如信息流量分析、信息竊取等)、信息戰、網絡協議自身缺陷(例如TCP/IP協議的安全問題)、嗅探(嗅探器可以竊聽網絡上流經的數據包)等等。

信息安全主要涉及哪些內容

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內容,即需保證信息的揣密性、真實性、完整性、未授權拷貝和所寄生系統的安全性。

企業信息安全包括哪些方面?

信息安全主要涉及到信息傳輸的安全、信息存儲的安全以及對網絡傳輸信息內容的審計三方面。

鑑別

鑑別是對網絡中的主體進行驗證的過程,通常有三種方法驗證主體身份。一是隻有該主體瞭解的祕密,如口令、密鑰;二是主體攜帶的物品,如智能卡和令牌卡;三是隻有該主體具有的獨一無二的特徵或能力,如指紋、聲音、視網膜或簽字等。

口令機制:口令是相互約定的代碼,假設只有用戶和系統知道。口令有時由用戶選擇,有時由系統分配。通常情況下,用戶先輸入某種標誌信息,比如用戶名和ID號,然後系統詢問用戶口令,若口令與用戶文件中的相匹配,用戶即可進入訪問。口令有多種,如一次性口令,系統生成一次性口令的清單,第一次時必須使用X,第二次時必須使用Y,第三次時用Z,這樣一直下去;還有基於時間的口令,即訪問使用的正確口令隨時間變化,變化基於時間和一個祕密的用戶鑰匙。這樣口令每分鐘都在改變,使其更加難以猜測。

智能卡:訪問不但需要口令,也需要使用物理智能卡。在允許其進入系統之前檢查是否允許其接觸系統。智能卡大小形如信用卡,一般由微處理器、存儲器及輸入、輸出設施構成。微處理器可計算該卡的一個唯一數(ID)和其它數據的加密形式。ID保證卡的真實性,持卡人就可訪問系統。為防止智能卡遺失或被竊,許多系統需要卡和身份識別碼(PIN)同時使用。若僅有卡而不知PIN碼,則不能進入系統。智能卡比傳統的口令方法進行鑑別更好,但其攜帶不方便,且開戶費用較高。

主體特徵鑑別:利用個人特徵進行鑑別的方式具有很高的安全性。目前已有的設備包括:視網膜掃描儀、聲音驗證設備、手型識別器。

數據傳輸安全系統

數據傳輸加密技術目的是對傳輸中的數據流加密,以防止通信線路上的竊聽、洩漏、篡改和破壞。如果以加密實現的通信層次來區分,加密可以在通信的三個不同層次來實現,即鏈路加密(位於OSI網絡層以下的加密),節點加密,端到端加密(傳輸前對文件加密,位錠OSI網絡層以上的加密)。

一般常用的是鏈路加密和端到端加密這兩種方式。鏈路加密側重與在通信鏈路上而不考慮信源和信宿,是對保密信息通過各鏈路採用不同的加密密鑰提供安全保護。鏈路加密是面向節點的,對於網絡高層主體是透明的,它對高層的協議信息(地址、檢錯、幀頭幀尾)都加密,因此數據在傳輸中是密文的,但在中央節點必須解密得到路由信息。端到端加密則指信息由發送端自動加密,並進入TCP/IP數據包回封,然後作為不可閱讀和不可識別的數據穿過互聯網,當這些信息一旦到達目的地,將自動重組、解密,成為可讀數據。端到端加密是面向網絡高層主體的,它不對下層協議進行信息加密,協議信息以明文形式傳輸,用戶數據在中央節點不需解密。

數據完整性鑑別技術 目前,對於動態傳輸的信息,許多協議確保信息完整性的方法大多是收錯重傳、丟棄後續包的辦法,但黑客的攻擊可以改變信息包內部的內容,所以應採取有效的措施來進行完整性控制。

報文鑑別:與數據鏈路層的CRC控制類似,將報文名字段(或域)使用一定的操作組成一個約束值,稱為該報文的完整性檢測向量 ICV(Integrated Check Vector)。然後將它與數據封裝在一起進行加密,傳輸過程中由於侵入者不能對報文解密,所以也就不能同時修改數據並計算新的ICV,這樣,接收方收到數據後解密並計算ICV,若與明文中的ICV不同,則認為此報文無效。

校驗和:一個最簡單易行的完整性控制方法是使用校驗和,計算出該文件的校驗和值並與上次計算出的值比較。若相等,說明文件沒有改變;若不等,則說明文件可能被未察覺的行為改變了。校驗和方式可以查錯,但不能......

信息安全具體的涵蓋範圍有哪些?

ISO17799定義:信息是一種資產;同其他重要的商業資產一樣重要;對組織有價值;需要適當保護;信息安全是通過實施一整套適當的控制措施實現的。控制措施包括策略、實踐、步驟、組織結構和軟件功能。必須建立起一整套的控制措施,確保滿足組織特定的安全目標。

什麼是信息網絡安全

ISO定義:為數據處理系統建立和採取的技術和管理的安全保護,保護計算機硬件、軟件和數據不因偶然和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和洩露;

實體安全:保護計算機設備、設施、網絡以及其他媒體免遭地震、水災、火災、有害氣體和其他環境事故(如電磁汙丁)破壞的措施

運行安全:為保障系統功能的安全實現,提供一套安全措施(如安全評估、審計跟蹤、備份與恢復、應急措施),來保護信息處理過程的安全 ;

信息安全:主要指信息的機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不可否認性;

管理安全:指建立一些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安全管理法規,來保證系統安全生存與運行;

什麼是信息安全包含哪些基本內容

信息安全的六個方面: - 保密性(C, confidentiality ):信息不洩漏給非授權的用戶、實體或者過程的特性 - 完整性(I,integrity ):數據未經授權不能進行改變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儲或傳輸過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壞和丟失的特性。 - 可用性(A, availability ):可被授權實體訪問並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當需要時應能存取所需的信息。 - 真實性:內容的真實性 - 可核查性:對信息的傳播及內容具有控制能力,訪問控制即屬於可控性。 - 可靠性:系統可靠性 信息安全特性: -攻防特性:攻防技術交替改進 -相對性:信息安全總是相對的,夠用就行 -配角特性:信息安全總是陪襯角色,不能為了安全而安全,安全的應用是先導 -動態性:信息安全是持續過程 信息安全範圍(存在IT應用的任何場景): - 管理與技術 - 密碼、網絡攻防、信息隱藏 - 單機、服務器、數據庫、應用系統 - 災難恢復、應急響應、日常管理 -…… 信息安全技術與管理: - 建立安全的主機系統、網絡系統是信息安全技術的主要方法;架構信息安全體系是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 - 二者配合關係-三分技術七分管理,但目前二者脫節很嚴重: 信息安全策略與管理戰略的脫節 將“業務的持續性”與“災難恢復”劃等號 信息安全意識的培訓不夠

什麼是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系統(包括硬件、軟件、數據、人、物理環境及其基礎設施)受到保護,不受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洩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信息服務不中斷,最終實現業務連續性。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內容,即需保證信息的保密性、真實性、完整性、未授權拷貝和所寄生系統的安全性。

信息安全是什麼含義?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網絡的硬件、軟件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受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洩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信息服務不中斷。

信息安全是一門涉及計算機科學、網絡技術、通信技術、密碼技術、信息安全技術、應用數學、數論、信息論等多種學科的綜合性學科。

從廣義來說,凡是涉及到網絡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實性和可控性的相關技術和理論都是網絡安全的研究領域。

信息安全的實現目標

◆ 真實性:對信息的來源進行判斷,能對偽造來源的信息予以鑑別。

◆ 保密性:保證機密信息不被竊聽,或竊聽者不能瞭解信息的真實含義。

◆ 完整性:保證數據的一致性,防止數據被非法用戶篡改。

◆ 可用性:保證合法用戶對信息和資源的使用不會被不正當地拒絕。

◆ 不可抵賴性:建立有效的責任機制,防止用戶否認其行為,這一點在電子商務中是極其重要的。

◆ 可控制性:對信息的傳播及內容具有控制能力。

◆ 可審查性:對出現的網絡安全問題提供調查的依據和手段

主要的信息安全威脅

◆ 竊取:非法用戶通過數據竊聽的手段獲得敏感信息。

◆ 截取:非法用戶首先獲得信息,再將此信息發送給真實接收者。

◆ 偽造:將偽造的信息發送給接收者。

◆ 篡改:非法用戶對合法用戶之間的通訊信息進行修改,再發送給接收者。

◆ 拒絕服務攻擊:攻擊服務系統,造成系統癱瘓,阻止合法用戶獲得服務。

◆ 行為否認:合法用戶否認已經發生的行為。

◆ 非授權訪問:未經系統授權而使用網絡或計算機資源。

◆ 傳播病毒:通過網絡傳播計算機病毒,其破壞性非常高,而且用戶很難防範。

信息安全威脅的主要來源

◆ 自然災害、意外事故;

◆ 計算機犯罪;

◆ 人為錯誤,比如使用不當,安全意識差等;

◆ "黑客" 行為;

◆ 內部洩密;

◆ 外部洩密;

◆ 信息丟失;

◆ 電子諜報,比如信息流量分析、信息竊取等;

◆ 信息戰;

◆ 網絡協議自身缺陷缺陷,例如TCP/IP協議的安全問題等等。

信息安全策略

信息安全策略是指為保證提供一定級別的安全保護所必須遵守的規則。實現信息安全,不但靠先進的技術,而且也得靠嚴格的安全管理,法律約束和安全教育:

◆ 先進的信息安全技術是網絡安全的根本保證。用戶對自身面臨的威脅進行風險評估,決定其所需要的安全服務種類,選擇相應的安全機制,然後集成先進的安全技術,形成一個全方位的安全系統;

◆ 嚴格的安全管理。各計算機網絡使用機構,企業和單位應建立相應的網絡安全管理辦法,加強內部管理,建立合適的網絡安全管理系統,加強用戶管理和授權管理,建立安全審計和跟蹤體系,提高整體網絡安全意識;

◆ 制訂嚴格的法律、法規。計算機網絡是一種新生事物。它的許多行為無法可依,無章可循,導致網絡上計算機犯罪處於無序狀態。面對日趨嚴重的網絡上犯罪,必須建立與網絡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使非法分子懾於法律,不敢輕舉妄動。

信息安全涉及的主要問題

◆ 網絡攻擊與攻擊檢測、防範問題

◆ 安全漏洞與安全對策問題

◆ 信息安全保密問題

◆ 系統內部安全防範問題

◆ 防病毒問題

◆ 數據備份與恢復問題、災難恢復問題

信息安全技術簡介

目前,在市場上比較流行,而又能夠代表未來發展方向的安全產品大致有以下幾類:

◆ 防火牆:防火牆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一種訪問控制產品。它在內部網絡與不安全的外部網絡之間設置障礙,阻止......

信息系統安全主要包括哪三個方面?

涉密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保密包括4個方面:

(1)物理安全。物理安全主要包括環境安全、設備安全、媒體安全等方面。處理祕密信息的系統中心機房應採用有效的技術防範措施,重要的系統還應配備警衛人員進行區域保護。

(2)運行安全。運行安全主要包括備份與恢復、病毒的檢測與消除、電磁兼容等。涉密系統的主要設備、軟件、數據、電源等應有備份,並具有在較短時間內恢復系統運行的能力。應採用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的查毒殺毒軟件適時查毒殺毒,包括服務器和客戶端的查毒殺毒。

(3)信息安全。確保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抗抵賴性是信息安全保密的中心任禒。

(4)安全保密管理。涉密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保密管理包括各級管理組織機構、管理制度和管理技術三個方面。要通過組建完整的安全管理組織機構,設置安全保密管理人員,制定嚴格的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利用先進的安全保密管理技術對整個涉密計算機信息系統進行管理。

信息安全包括哪些職業?

信息安全本身供括的範圍很大。大到國家軍事政治等機密安全,小到如防範商業企業機密洩露、防範青少年對不良信息的瀏覽、個人信息的洩露等。

政府機關、國家安全部門、銀行、金融、證券、通信領域從事各類信息安全系統、計算機安全系統的研究、設計、開發和管理工作,也可在IT領域從事計算機應用工作。

相關問題答案
信息安全包括哪些?
酒店安全包括哪些方面?
信息技術包括哪些方面?
現代信息技術包括哪些?
信息技術包括哪些?
電子信息科學包括哪些?
信息範疇包括哪些?
消防安全包括哪些措施?
信息設備包括哪些內容?
幼兒園安全包括哪些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