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包括哪些?
中國地域文化有哪些??
只說最傳統的,主要是東周時期形成的,像什麼嶺南文化,閩文化不包括。大致從西到東:秦文化,巴蜀文化,荊楚文化,三晉文化,中原文化,燕代文化,齊魯文化,吳越文化。秦文化強悍,巴蜀文化獨特,三晉文化和中原文化比較正統,楚文化大氣奔放,浪漫粗獷,燕代之地多慷慨壯士,齊魯文化講禮節、理性,吳越文化精緻細膩。
中國的地域文化包括哪些文化
1、吳越文化
2、三秦文化
3、燕趙文化
4、三晉文化
5、嶺南文化
6、齊魯文化
7、荊楚文化
8、巴蜀文化
9、河套文化
10、八閩文化
11、河洛文化
12、西域文化
中國地域文化分為哪幾種類型? 10分
中原文化 草原文化 東北文化(草原文化與中原文化雜合成的新文化類型) 江南文化 嶺南文化 巴蜀文化 滇黔文化 青藏文化 以及西北伊斯蘭文化(阿拉伯文化的本土形式)還有閩南文化和客家文化
中國地域分為哪幾個地域文化?每個地域文化的具有哪些特點
狗吃屎垃圾堆
中國地域文化都有哪些呢?它們的特徵是什麼呢?
中國傳統文化區的三級劃分:
1.東部農業文化地區(北方文化亞區,南方文化亞區)
(1)關東文化副區:主體位於我國東北,因其位於山海關以東,故稱為關東文化副區。此區歷史上是少數民族文化占主導地位,在明朝以前的主要經濟類型是漁獵。明清時期,此區與關內漢族文化交流頻繁,因此發展速度大大加快。現在此區民族以漢為主,滿族星散其間,在西部大興安嶺地區還分佈著達斡爾、鄂倫春、鄂溫克等民族,在長白山地區有朝鮮族。漢族和朝鮮族的傳統經濟類型為農耕,其他少數民族多為漁獵。不同的經濟類型下有不同的民俗、信仰和不同的藝術形式。代表性的藝術形式有東北的“二人轉”。
(2)燕趙文化副區:以今河北省為核心,北以燕山為界,西止太行山,東臨渤海,南接中原和江淮。此區民族以漢為主,傳統經濟類型以農耕為主。這裡的民風民俗粗獷豪放,尚武之風普遍,歷史上出現了許多豪俠之士。燕趙地區的藝術形式多樣,代表性的有京劇、評劇、河北梆子、吳橋雜技等。
(3)黃土高原文化副區:依託於黃土高原,西迄河西走廊,東抵太行山脈,北界萬里長城,南限秦嶺太白山。此區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也是宋以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這裡歷史悠久,主體民族為漢族,傳統經濟類型是農耕。數千年的文化發展歷程,留給這裡大量的物質文化景觀,今陝西省被稱為“地下文物博物館”,山西省被稱作“地上文物博物館”。這裡的民風熱情、樸實,藝術風格高亢激越。代表性的藝術形式有秦腔、山西梆子等。
(4)中原文化副區:核心地帶是今河南省,因位於古九州的中央,故又稱“中州”。象徵中華民族的黃河橫貫中原大地,歷史上它與黃土高原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繫,它是繼黃土高原之後的中國古代又一個政治、文化中心。由於這裡長期為帝都所在,因此歷史上曾雲集了許多天下有識之士。本區的主體民族是漢族,傳統經濟類型是農耕,民風淳厚豁達,少林武功、河南豫劇名揚華夏。
(5)齊魯文化副區:以今山東省為核心,由於春秋時這裡為齊國和魯國所在地,故又稱齊魯大地。本區位於黃河下游,土壤深厚肥沃,傳統經濟類型為農耕業,沿海有漁業。此區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儒家文化從這裡擴散到整個中國,乃至世界,被世人視為中國文化的精華之一。在尊孔崇儒的上層文化影響下,形成了講禮數、重義氣的齊魯之地民風特點。山東大鼓、山東梆子、山東快書等是本區的代表性藝術形式。
(6)淮河流域文化副區:顧名思義位於淮河流域,大體上北界隴海鐵路,南瀕長江,西臨河南、湖北,東達江蘇北部沿海,即今安徽、江蘇兩省的北部。無論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重心位於黃河流域,還是轉移到長江下游地區,本區都位於重心區的邊緣,加上這裡是自然地理的過渡帶,因此本區文化也帶有北方文化與南方文化的過渡特點。表現之一,這裡的傳統經濟雖以農耕為主,但是在耕作形式上具有從旱作向稻作過渡的特點;表現之二,這裡的語言也具有漢語北方方言向吳語過渡的特徵。本區為人熟知的藝術形式有鳳陽花鼓、淮海戲、柳琴戲等。
(7)巴蜀文化副區:位於四川盆地,3 000多年前重慶為巴國的首府,2 400多年前成都為蜀國王都,因此人們習慣上將這裡稱為巴蜀之地。本區雖偏處西南,但是以富饒的成都平原為依託,傳統農耕經濟比較發達。本區盆地四周形勢險要,軍事上利於攻防,加之與外界文化交流不暢,故形成了獨特的地域文化。川劇是巴蜀地方戲曲的主要劇種,活潑生動,幽默風趣。
(8)荊湘文化副區(荊楚文化副區):位於長江中游地區的江漢—洞庭湖平原,巫山、武陵山屏障其西境,東有幕阜、武功諸山與吳越相隔,北以桐柏山、大別山與中原分野,南以五嶺為界。這......
地域文化的四字詞有什麼 5分
地域文化差異的四字詞
南米北面、
南船北車、
南稻北麥、
南甘北甜
陝西有哪些地域文化 5分
綜述
陝西從西周起,就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周族是陝西關中一個古老的部族,周人以周原(寶雞)為活動中心後,就有了文字記事,把卜辭和占卜有關的記事文字刻在骨片上,後來又在青銅器上鑄刻銘文。周代的古陰陽曆,就是中國最早的歷法。
秦阿房宮、秦始皇陵、漢陽陵、乾陵、橋陵等都記錄印證了陝西古代文化,其中已開發的秦始皇兵馬俑坑,就展現了一個巨大地下雕塑藝術寶庫,反映出當時高超的藝術水平,是中國
瀛湖
文化史上的一個光輝篇章,號稱世界第八大奇蹟。
陝北塞外
陝北是中國現代革命聖地。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裡生活戰鬥過13年,留下了大批寶貴的革命文物、革命紀念地和豐富的精神財富——陝北革命精神。
境內的革命文物達140多處,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延安市區內的鳳凰山舊址、楊家嶺舊址、棗園舊址、王家坪舊址、子長縣瓦窯堡(原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舊址)等國家級保護文物。省級革命文物有:延安市區內的陝甘寧邊區政府舊址、南泥灣舊址,吳起縣、志丹縣、子長縣、安塞縣革命舊址、舊居、劉志丹陵園、謝子長陵園、洛川縣馮家村“洛川政治局會議舊址”等。陝北自古就是民族融合的“繩結區域”。
從商周時代起,鬼方,獫狁,白狄,匈奴,林胡,稽胡,盧水胡,鮮卑,氐,突厥,党項,羌,女真,蒙古,滿等少數民族先後走上這塊歷史舞臺,從而演出了一幕幕歷史變遷的活
延安寶塔山
劇。陝北成為中原華夏民族(漢代以後的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融合與交流,形成了以漢文化為主體,融合了北方草原文化等少數民族文化的獨特文化個性。秦漢以前,陝北一直是畜牧區。西漢以後,農耕業才大量發展,成為半農半牧區。一直到隋唐時期,陝北南界的黃龍山仍然是農耕區和半農半牧區的天然分界線,這種狀況在宋代以後才逐漸有所改變。
戰國時代秦國大將蒙恬,秦朝時代秦始皇長子扶蘇都曾經駐守這裡,並且修築長城,留下了中國古代邊防的豐富的歷史和人文遺蹟;而作為革命聖地,陝北又是新中國的發祥地和革命精神的象徵。
關中中原
西秦文化,是中國西部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從上古時代藍田猿人,到中華文明的發源華胥古國,再到伏羲氏、女媧氏、神農氏“三皇”,從半坡的仰韶文化到西周定都豐鎬、秦王朝的建立、漢隋唐帝國的延續,再至近代的西安事變,一直到國家在西安宣佈實施西部大開發。
陝南楚蜀
中部和西部為蜀文化,東部為秦、楚文化;是漢族重要的發祥地。劉邦曾被封為漢中王,漢朝因此得名,漢族也因此得名。劉備曾在漢中稱王,因此劉備政權被稱作“蜀漢”。
陝西是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大約在80~120萬年前,關中地區的藍田猿人和陝南漢中龍崗寺人就生活在這塊土地上,開始製造和使用一些原始的工具,採集果實和狩獵鳥獸。龍崗寺舊石器在地質年代為中更新世早期,絕對年代距今120萬年以上(見《人民日報》1992年2月10日第四版),早於藍田猿猴人遺址,是迄今發現陝西最早的舊石器文化,龍崗寺舊石器遺址被譽為是“亞洲三大舊石器遺址之一”。
方言
陝西分為三大方言區:關中方言區(屬中原官話區)、陝北方言區(屬晉語區)、陝南方言區(屬西南官話區)。
關中話,它又分為西安方言、關中方言東府話和關中方言西府話,它是西北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方言之一。關中話有很多古漢語的影子,是中國最古老的語言。古代關中話是中國的官話。[19]
陝北晉語蘊含著豐富的方言資源。陝北晉語在語音、詞彙、語法上都與毗鄰的中原官話有顯著區別,顯示出了獨特的地域特徵。[20]
陝南方言是西南官話(俗稱四川話),包括漢中、安康等地。
此外,清朝初期,由於“湖廣填四川”而遷徙到四川、陝南一帶廣東話(客家話),流行於商洛一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