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節度使是幾品官?
唐代的節度使是幾品官
參考
http://baike.baidu.com/view/39198.htm
節度使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
在唐代前期只是皇帝臨時封的小官,無實權。但是在唐代中後期時相場於各個省的省委書記,只是這個省委書記還掌握著兵權。在宋代時,基於唐朝節度使的混戰的歷史教訓,節度使只是一個名譽封號而以,無任何實權和封地。
唐朝刺史是幾品官員?
在唐朝,上州刺史是從三品,中州刺史是正四品,下州刺史是正四品下。
節度使為幾品官職
唐朝節度使正二品。
唐朝侯爵官幾品
爵位,又稱封爵、世爵,是古代皇族、貴族的封號,用以表示身份等級與權利的高低。不是官職、官位。各個朝代封爵制度、爵位名稱不同。
唐朝封爵制度:分親王、嗣王(承襲親王的為嗣王)、郡王、國公、郡公、縣公、縣侯、縣伯、縣子、縣男。國公以下,均加開國字樣,如××郡開國侯、××縣開國子。唐朝的封爵有食邑,但往往為虛封,唯加實封者可以享有所封地的租稅收入(後改為領取俸祿)。
唐朝官員品級
正一品
職官: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將
爵 :親王
從一品
職官: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文散官:開府儀同三司
武散官:驃騎大將軍爵:嗣王、郡王、國公
正二品
職官:尚書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職,後來此職一直空置)、大行臺尚書令
文散官:特進
武散官:輔國大將軍
爵:開國郡公
勳:上柱國
從二品
職官:尚書左右僕射、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護
文散官:特進
武散官:鎮軍大將軍
爵:開國縣公
勳:柱國
正三品
職官:侍中、中書令、吏部尚書、十六衛大將軍、六部尚書、太子賓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護
文散官:金紫光祿大夫
武散官:冠軍大將軍、懷化大將軍
勳:上護軍
從三品
職官:御史大夫、祕書監、光祿、衛尉、宗正、太僕、大理、鴻臚、司農、太府卿、左右散騎常侍、國子祭酒、殿中監、少府監、將作大匠、諸衛羽林千牛將軍、下都督、上州刺史、大都督府長史、大都護府副都護
文散官:銀青光祿大夫
武散官:雲麾將軍、歸德將軍
爵:開國侯
勳:護軍
正四品上
職官:黃門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丞、吏部侍郎、太常少卿、中州刺史、軍器監、上都護府副都護、上府折衝都尉
文散官:正議大夫
武散官:忠武將軍
爵:開國伯
勳:上輕軍都尉
正四品下
職官:尚書右丞、尚書中司侍郎、左右千牛衛/左右監門衛中郎將、親勳翊衛羽林中郎將、下州刺史
文散官:通議大夫
武散官:壯武將軍
從四品上
職官:祕書少監、殿中少監、內侍、大都護府/親王府長史
文散官:太中大夫
武散官:宣威將軍
勳:輕車都尉
從四品下
職官:國子司業、少府少監、將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上州別駕、大都督府/大都護府/親王府司馬、中府折衝都尉
文散官:中大夫
武散官:明威將軍
正五品上
職官:諫議大夫、御史中丞、國子博士、給事中、中書舍人、都水使者、萬年/長安/河南/洛陽/太原/晉陽/奉先縣令、親勳翊衛羽林郎將、中都督/上都護府長史、親王府典軍
文散官:中散大夫
武散官:定遠將軍
爵:開國子
勳:上騎都尉
正五品下
職官:太子中舍人、內常侍、中都督/上都護府司馬、中州別駕、下府折衝都尉
文散官:朝議大夫
武散官:寧遠將軍 視正五品:薩寶
從五品上
職官:尚書左右司諸司郎中、祕書丞、著作郎、太子洗馬、殿中丞、親王府副典軍、下都督府/上州長史、下州別駕
文散官:朝請大夫
武散官:遊騎將軍
爵:開國男
勳:騎都尉
從五品下
職官:大理正、太常丞、太史令、內給事、上牧監、下都督府/上州司馬、駙馬都尉、奉車都尉、宮苑總監、上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散大夫
武散官:遊擊將軍
正六品上
職官:太學博士、中州長史、親勳翊衛校尉、京兆/河南/太原府諸縣令、武庫中尚署令、諸衛左右司階、中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議郎
武散官:昭武校尉
勳:驍騎尉
正六品下
職官:千牛備身、備身左右......
唐代的雍州牧是幾品官
雍州牧,雍州的最高官員。
古代以九州之長為“牧”,“牧”是管理人民之意。漢武帝時設十三州部,每部設一刺史,漢成帝時,改刺史為州牧。後廢置無常。東漢靈帝時,為鎮壓農民起義,再設州牧,並提高其地位,居郡守之上,掌一州之軍政大權。如漢末劉表為荊州牧,袁紹為冀州牧,都等於割據政權。以後歷代設都督、總管、節度使等,州牧之名即廢。唐宋時惟京師或陪都地方最高長官以親王充任者,尚稱為“牧”,其他州牧之名均廢。
唐朝時,長孫皇后的次子李泰,聰敏絕倫,“寵冠諸王”。太宗登基後改封越王,李泰所獲封地多達二十二州,其他同時受封者卻只有八州。後又加封其雍州牧,左武侯大將軍,餘官如故。
可見,在唐朝時,州牧已經算取消,不做實際官銜,只是算作受封者的一種榮譽,享受封地,不參與地方政權管理。
唐朝管制:
正一品
職官: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將
爵 :親王
這樣來算的話,雍州牧也算是正一品啦!
唐朝的地方官制,一般說安史之亂以前是州(府)、縣二級制;至唐中後期則演變為道、州、縣三級制。唐代的州、縣都根據當地的地理位置、轄境大小、戶口多少以及經濟發達程度劃分為不同等級。
州的長官為刺史。唐玄宗時一度改州為郡,長官稱太守。刺史之下有別駕、長史、司馬等官,稱為上佐官,他們沒有職權,朝廷往往以其品高俸厚安置閒散官員。但是如果刺史缺員,上佐官可以代理州事。刺史之下還有司功、司倉、司戶、司法、司兵、司田等曹參軍,負責處理各方面的政務,由錄事參軍事統領。這些官稱為判司,具有實權。
節度使是什麼官職?
節度使簡介 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朝舊制,重要地區置總管統兵,旋改稱都督,惟朔方仍稱總管,邊州別置經略使,有屯田州置營田使。唐代開始設立的地方軍政長官。因受職之時,朝廷賜以旌節,故稱。 唐睿宗景雲二年,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節度使開始成為正式的官職。
節度使制度 節度使制度之所以形成,是有幾個很重要的原因。
1、唐均田制度的崩潰。
從高宗、武后以來,均田制漸趨破壞,流民、逃戶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玄宗時期曾採用很多種辦法試圖解決。一是重申均田法令,嚴禁流徙;二是檢括客戶,聽其所在落籍;三是招募流民客戶充軍。在這幾種辦法中,前兩種都失敗了,而募流民客戶為兵的辦法雖能誘得“通逃者”“爭出應募”,暫時解決了俯會問題,卻使這批人漸漸成為僱傭職業兵而不可卒去。於是,由於均田制度的崩潰,導致了唐兵制從府兵的徵兵制,向募兵制演化。
2、巨大的擴張機器無法繼續運行,唐代邊疆形勢開始由攻轉守。
節度使制度的開端,是從唐開元天寶年間所設立的緣邊節度使。這和當時的邊疆形勢是 分不開的。在這以前,唐在厲兵秣馬擊敗了東 突厥之後,實際上對外用兵一直都是保持 著旺盛著擴張進攻的。唐初先後擊破了東 突厥,薛延陀,降伏漠北諸部,設立都督府; 此後,又打敗西 突厥,滅高 昌,於其地設立州縣治理,奠定了唐朝遼闊的疆域。但進攻 的步伐還沒有停止,顯慶年間又平西 突厥賀魯,設立二都護府統其地。又在新疆以西, 波斯以東的地區分置都督府十六、州七十二,縣一百一十。最後,在顯慶五年討伐百濟 ,總章二年平高 麗,達到了顛峰狀態。在這段時間,征討是由行軍總管和大總管統領部 隊臨時出征,事畢則解。所以杜佑說“……皆是卿相,率兵御戎,戎平師還,並無久鎮 ”,緣邊都督“其在邊疆,唯明烽燧,審斥候,立障塞,備不虞而已”(參見《通典· 兵典·總序》),和後來的緣邊重兵的節度使大不相同。
但是從高宗儀鳳年間開始,到景雲、開元之際,邊疆形勢就逐漸發生變化了。唐廷的目的變成了守住開拓的疆土。從七世紀時期,唐廷對吐 蕃連續兩次慘敗,甚至在儀鳳三年時大將劉審禮葬身青海,損失摻重。從此時開始才“少發兵募,且以備邊”,“且令大將鎮撫,蓄養將士”。到了武后時期,狄仁傑更提出“邊兵謹守備,蓄銳以待敵。待其
自至,然後擊之”,認為“當今要者,莫若令邊城謹守備,遠斥候,聚軍實,蓄武威”。定遠以及東中西受降城都是在此時設防的。在東北方面,由於奚和契丹在679年受到突厥的煽動誘惑,侵襲州縣,唐廷於朔方置雲中守捉和大同軍鎮之。特別是自奚和契丹號曰兩蕃之後,唐廷多次調發大軍與戰,卻是每戰皆北,於是更加緊的地方邊區的軍鎮建設。范陽的清來軍、威武軍以及平盧軍都是此時陸續設置的。這種變化的重要原因是由於當時唐朝內部宮廷政變此起彼伏,所以對外部軍事行動和外交政策產生了很重要的影響。此外,就是都督府州制度促進了少數民族的經濟文化長足發展,使他們勢力逐漸強大起來。
到了玄宗朝設立緣邊節度使,正是這一形勢的延伸。開元之際,大都護府實際上已經被八節度使所代替,緣邊駐紮數十萬鎮兵。而且由於四面受敵,唐朝開始收縮戰線,對東北少數民族契丹和奚晉封為王並進行和親,以騰出兵力對付西面北面的吐蕃和突厥。
而從開元25年(737)到安祿山反叛,是唐朝最難堪的時期,與周邊各族四面作戰:北有突騎馳和阿布思,東北有契丹、奚,西有吐蕃,南有南詔。雖然在唐廷與吐蕃激烈鏖戰之秋,曾企圖緩和與東北“兩蕃”的關係,並於天寶四年(745)再度“和親”,但契丹、奚竟殺公主而叛,盾廷始終未能騰出東北這隻......
節度使和太尉是什麼級別的官員,分別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
節度使唐朝和宋朝可以算是番王,封疆大吏.相當於一個省的司令員.
太尉在漢朝位列三公,就是國防部長,只不過權利被太尉,太傅和大將軍分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