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故鄉究竟在哪裡?
李白的故鄉到底是哪裡的?
提起李白故里,沒有人不認為它在四川江油。每年那裡都舉行李白國際文化節
李白詩文中有三篇非常明確地陳述了他的家世。《與韓荊州書》說:“白隴西布衣,流落楚漢。”《贈張相鎬二首》其二雲:“家本隴西人,先為漢邊將。功略蓋天地,名飛青雲上。苦戰竟不侯,當年頗惆悵。”《上安州裴長史書》說:“白本家金陵,世為右姓,遭沮渠蒙遜之難,奔流鹹秦。因官寓家,少長江漢。”這後一條裡,“本家金陵”與“本家隴西” 似乎矛盾,其實此處“金陵”所指乃是西涼“建康郡”,即指今甘肅蘭州一帶
考之史料,《晉書·武昭王李玄盛傳》有如是記載:“武昭王諱日高,字玄盛。隆安四年(400年),為群雄所奉,遂起霸圖,號涼公,於敦煌、酒泉坐定千里。其子李歆繼立,攻沮渠蒙遜,敗死。弟恂繼立,沮渠破敦煌,恂死,國亡。”這就是發生在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的“沮渠蒙遜之難”事件。“本家金陵”已為研究界澄清了。總之,李白自認隴西成紀人,再清楚不過。李白還喜歡自稱“羲皇人”,所謂“學道三十年,自言羲皇人。軒蓋宛若夢,雲鬆長相親。”“清風北窗小,自謂羲皇人。”“羲皇”就是被史家尊為“三皇”之首的伏羲,傳說生於隴西成紀。
我們再來看看公認的權威性的文獻怎麼說。李陽冰《草堂集序》,魏顥《李翰林集序》和範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都是李白在世時或去世不久時的人留下的文字,史料價值極為珍貴,它們無不證明李白生前所述“家本隴西人”,即隴西成紀人是真實可靠的。李陽冰《草堂集序》雲:“李白,字太白,隴西成紀人,涼武昭王九世孫。蟬聯圭組,世為顯著。中葉非罪,謫居條支,易姓與名”。魏顥《李翰林集序》雲:“白本隴西,乃放形,因家於綿。身既生蜀,則江山英秀。”李白死後五十年,範倫之子範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雲:“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隴西成紀人。絕嗣之家,難求譜牒。公之孫女搜於箱篋中,得公之亡子伯禽手疏十數行,紙壞字缺,不能詳備。約而計之,涼武昭王九代孫也。隋末多難,一房被竄於碎葉,流離散落,隱姓易名。故自國朝已來,編於屬籍。神龍初,潛還廣漢,因僑為郡人”云云。
說來可嘆,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十一月,李白一病不起,他在病榻上將自己的詩文草稿交給其從叔,剛剛任滿的當塗縣令李陽冰編輯,後李陽冰將其詩文輯成《草堂集》十卷,併為之作唬序》,這就是著名的《草堂集序》。陽冰在《序》中說他“臨當掛冠,公又疾亟,草稿萬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簡,俾予為序”。其中,“枕上授簡”一語何其悲涼!試問,枕上確定的“李白,字太白,隴西成紀人”一語是什麼意思,難道還不足以說明李白的故里何在嗎?
李白的故鄉在哪裡?
李白出生地--碎葉城
在碎葉城 楚河曾稱“碎葉河”,上有“碎葉城”,便是今天的托克馬克市,我國唐代大詩人李白就出生於此.
李白第二故鄉--安陸
安陸是楚文化的發祥地,歷史悠久,地傑人靈,不僅孕育出了宋祁、宋庠等著名文學家、史學家和政治家,還吸引了李白、杜牧、歐陽修、蘇軾等眾多的文人墨客。唐代大詩人李白當年仗劍去國,來到安陸,娶已故宰陽許圉師的孫女為妻,生一兒一女,並在白兆山隱居十年,留詩百首。如今,安陸人都自豪地宣稱這裡是李白的第二故鄉
李白的故鄉是哪
李白祖籍隴西範紀(今甘肅省靜寧縣成紀鄉),隋朝末年,遷徙到中亞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李白即誕生於此。
杜甫和李白的故鄉在哪裡
李白祖籍隴西成紀(現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南),701年正月十六2月28日生於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鄉。另一種說法是其父從中原被貶中亞西域的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馬克市)所生,4歲再遷回四川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中國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尊稱為“詩仙”,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內心的情感為主。他與杜甫並稱為“李杜”。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漢族,河南鞏縣(今鞏義市)人。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詩人,世稱“詩聖”,現實主盯詩人,世稱杜工部、杜拾遺,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原籍湖北襄陽,生於河南鞏縣。初唐詩人杜審言之孫。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後入蜀,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後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一生寫詩1500多首,詩藝精湛,被後世尊稱為“詩聖”。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李白的故鄉是哪裡?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漢族,出生於劍南道之綿州(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
一說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
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為昌明縣),
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平涼市靜寧縣南)。
李白的真實故鄉在哪裡
李白長安元年(701年),李白出生。字太白。其生地尚無確說。但一般認為唐劍南道綿州(巴西郡)昌隆(後避玄宗諱改為昌明)為其故鄉。其家世、家族皆不詳。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按照這個說法李白與李唐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輩族弟。亦有說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據《舊唐書》記載,李白之父李客為任城尉。
李白的故鄉在哪
自古以來,人們就對李白的出生地持有不同的意見。本世紀學界對李白出生地的看法更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蜀中說 在李白生地的諸說中,此說出現最早。它最先是由明代楊慎提出來的,清人王琦也對此說持首肯態度。本世紀初,黃錫?在其《李太白年譜》中同意王琦提出的"神龍"為"神功"之訛的說法,認為到武后時,李家子孫已還內地,於蜀之綿州彰明縣內之青蓮鄉安家,李白也當生於此地。此說後來得到了一些學者的響應,戚維翰的《李白研究》、蘇仲翔的《李杜詩選·導言》、復旦大學中文系選注的《李白詩選·前言》、王伯祥的《增訂李太白年譜》、胥樹人的《李白和他的詩歌》、裴斐的《評李白出生碎葉說兼及其籍貫問題》都沿用此說。
西域說 李宜琛在1926年5月10日的《晨報副刊》上發表了《李白的籍貫和生地》一文,通過對李白生卒年的考訂,認為"李白不生於四川,而生於被流放(竄)的地方",也即李家被流放的西域碎葉。九年以後,陳寅恪又發表了《李太白氏族之疑問》一文,認為李白是生在西域的"咀邏私城",在他五歲的時候,由他的父親帶回到巴西的。一年之後,《逸經》上先後發表了三篇涉及到李白出生地問題的文章,即胡懷琛的《李太白的國籍問題》、《李太白通突厥文及其它》、幽谷的《李太白――中國人乎?突厥人乎?》,它們都肯定李白生於西域。其中胡懷琛文在引《大唐西域記》的記載後說:"李白先世所流寓的地方,疑是在咀邏私城南面十餘里的地方",即素葉(今中亞碎葉)之西八百五十里。此說後來得到了相當多學者的贊同,如李長之的《道教徒的詩人李白及其痛苦》、詹鍈的《李白家世考異》、俞平伯的《李白的姓氏籍貫種族的問題》、張書城的《李白先世流放焉耆碎葉》、李從軍的《李白出生地考異》等。其中,張書城、李從軍文都專門針對郭沫若提出的李白生於中亞碎葉說,對西域碎葉說進行了補充論證。他們通過對李序、範碑中"條支"、"碎葉"地望的考異,得出李白出生於鄰近鄯善郡的焉耆碎葉,即今新疆境內博斯騰湖畔的庫爾勒和焉耆回族自治縣一帶。而鍾興麒的《唐代安西四鎮之一的碎葉位置新探》則認為李白的出生地碎葉既不在中亞的巴爾喀什湖,也不在焉耆,而是在今哈密附近的三堡。
中亞碎葉說 此說是郭沫若在《李白與杜甫》中提出的。他認為碎葉在唐代有兩處,一為中亞碎葉,一為焉耆碎葉,焉耆築於高宗調露元年,而《碑文》標明是"隋末",故李白的生地是中亞碎葉,而非焉耆碎葉。郭沫若此說得到了一些學者的響應。如餘恕誠的《李白出生於中亞碎葉的又一確證》、殷孟倫在《試論唐代碎葉城的地理位置》、周春生的《李白與碎葉》、陳化新的《李白出生於中亞碎葉補說》、朱方《唐代"條支"地望質疑》都贊成李白生於中亞碎葉的說法,有的對此說的一些細節錯誤作了修正,如《江漢論壇》1981年第1期發表的耿元瑞的《李白家世問題郭說辨疑》,除了指出郭沫若說的條支的地望不準確之外,還考證了碎葉城的地理應是蘇聯托克馬克之西、伏龍芝東的坎特。此後出版的一些李白研究著作、文學史著作也紛紛採用此說。如王運熙、李寶均的《李白》、劉憶萱、管士光的《李白新論》、喬象鍾、陳鐵民主編的《唐代文學史》上冊等。
其他說法 除上述三說,人們對李白的出生地還有其他一些說法。如吳汝濱的《李白》認為"李白生於隴西,長於蜀,客居於山東"。劉友竹《李白的出生地是條支》則認為李白生於"條支",而唐代&......
李白的故鄉是那裡
李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靜寧縣成紀鄉),隋朝末年,遷徙到中亞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李白即誕生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