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製造設備需要什麼?
智能製造需要什麼樣的平臺
行業權威告訴你:智能製造核心不是機器人! 導讀: 逗現在很多人一說智能製造,以為就是買很多自動化設備,就是產線上引入機器人。機器人不等於智能製造,為了自動化而自動化,可能會把好企業給拖垮了。地——施耐德電氣全球執行副總裁、中國區總裁朱海。 如果投資回報期不能控制在三年以內,或者不能通過智能製造帶來生產效益提升,該智能製造項目是沒必要的。施耐德電氣全球執行副總裁、中國區總裁朱海,曾在施耐德創新開放日的主題演講中發表上述觀點。 誠然,在《中國製造2025》戰略推動下,因為一些利好政策與政治因素,中國的製造企業都在積極推動產線向智能製造方向轉向升級。但在熱潮之下,更應該冷靜分析:智能製造一定要先醫後藥、量力而行。因為缺少投資回報率的成本投入,哪怕是30%,也可能把一個好企業給拖垮。 所謂先醫後藥,就是先對企業進行診斷,再擬最適合企業的路徑方法。任何步驟都繞不過先做好產品,進行創意產品設計,使其產品易於面向機器人裝配、低成本又高質量;再打造卓越的流程,擁有最少的浪費和最好的質量。在成功完善了以上兩步之後,再評估企業在通往工業4.0的道路上所到達的層次,進行業務需求排序,搭建智能製造的框架,構建良好的佈局等。說到底引進機器人,推動智能化進程,更像是一個結果,而非神奇的濟世良方,適合於所有的企業。 所謂量力而行,指的就是企業主必須認清企業所處位置、擁有的實力,清楚認知每一個位置的前進目標,在紛繁複雜的現狀裡找到最適合企業所走的路徑,切忌盲目跟風。不貼合實際地去購置大量機器人的後果只能是造成資金的浪費以及機器人的閒置,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我們應該學習德國人的務實精神,拋卻不切實際的行為,穩紮穩打地將企業的基礎打好。只有擁有了強大的實力、完備的規劃,才能在智能化時代順理成章地轉化升級,進入全新的未來!
智能製造
首先你要知道什麼是工業4.0,否則根本無法下手,所以你才會問這個問題。
給你簡單普及一下:
工業1.0:生產線流水工作模式;
工業2.0:自動設備生產模式;
工業3.0:協同製造生產模式,柔性化生產、精益化生產都是典型代表;
工業4.0:個性化定製生產模式,也叫做互聯網製造模式。
你問的物聯網、機械、自動化等等,僅僅是工業4.0中的一個個很小的局部技術而已。
工業4.0是解決了眾多製造商通過互聯網共享設計和製造數據,各自制造或者自定義3D打印製造,最後獲取需要的產品的整個過程。SCM供應鏈和信息化是基礎,互聯網是通訊支持,3D打印是定製支持,其他的只是設備支持和工藝流程支持的層面。
本人92年開始玩計算機,玩物流系統集成2000年開始,期間還做過4年系統集成、4年互聯網、3年大型商業連鎖企業、3年服裝製造業企業,同時懂得大型數據庫、互聯網、自動控制和通訊、軟件開發、機械和電子等等,剛剛能跟上工業4.0不落伍,不是每個人都有我這個運氣。
我正在幫中國第一大服裝企業(世界第四)做工業4.0的企業架構設計,要完成ERP、SCM、財務、生產、供應鏈、銷售的全部革命,未來所有人都可以通過互聯網和支付寶,直接定製自己需要的運動服,且運動服配套的所有穿戴式電子設備也會同時考慮進去,你可以選擇選配還是預留。
中國真正合格的物流專業尚不存在,何況是工業4.0專業,估計再過50年才可能出現。這年頭有幾個程序員同時懂得雙機熱備搭建和選型、PLC編程和OPC協議、VPN和網絡安全、還要懂大型數據庫和小型機操作系統、還要懂機械和設備動作、還要懂現場管理流程和人機協同配套作業的,大學教授懂的這個的全國也沒幾個,我們這個行業永遠缺人,我們這種人通常都是世界50強的緊缺人才,但是基本上都是自己開公司單幹,因為不願意被公司束縛能力,諮詢公司也牛不過我們,我們一個人頂他們一堆人,他們一堆人還存在不同專業的相互溝通問題,我們則早已融會貫通了,所以你別想了,學校的專業無法教你,靠自己吧。
智能製造專業有哪些課程
機械製圖、計算機基礎、計算機繪圖(AutoCAD)、工程力學、金屬材料及熱處理、機械設計基礎、電工學及工業電子學、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金屬切削機床、夾具設計、金屬切削原理及刀具、機械製造工藝學、數控加工技術、數控原理及編程、CAD/CAM應用、特種加工、工業企業管理、製圖測繪、計算機操作實訓、AutoCAD實訓、金工實習、專業課程設計、機加工實訓、數控機床操作技能實訓、畢業實習、畢業設計 (一)基礎課 1.兩課(132學時) 本課程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毛澤東思想概論、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法律基礎知識、思想品德修養。本課程是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必修的一門德育課,主要講授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充分認識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共產黨人在長期奮鬥中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第一個理論成果;深刻領會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意義,掌握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論論述;使學生了解憲法、行政法、民法、經濟法、刑法、訴訟法中與學生關係密切的有關法律基本知識;對學生進行普遍關心的形勢、政策、人生、理想、道德、民主、紀律等方面的教育。初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做到知法、懂法,增強法律意識,樹立法制觀念,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培養學生優良的思想品質、理想和人生觀,為將來從事社會實踐,做一個合格的高職生打下基礎。 2.體育與健康(108學時) 本課程通過體育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的傳授和有效的體育實踐,全面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使學生喜愛體育,掌握鍛鍊身體的基本方法,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培養學生勇敢頑強的精神,公平競爭的態度,以及樂觀、自信、進取的心理品質。 3.大學語文(60學時) 本課程主要講授兩部分,一部分以閱讀為主,精選古今中外公認的文學名篇,另一部分以 寫作為主,系統介紹寫作知識。使學生學會欣賞文學名篇和掌握閱讀方法與技巧,並 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 4.高等數學(128學時) 本課程主要講授極限與連續、一元函數微分學、積分學,向量代數與空間解析幾何,多元函數微分學,二重積分,無窮級數,常微分方程等。通過教學,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培養學生的高等數學運算、空間想象、數形結合、思維和實際應用能力,為學習專業課打下基礎。 5.大學英語(128學時) 本課程是一門基礎課。以培養學生外語應用能力為教學重點,同時傳授必要的語言知識。通過教學,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語言訓練;培養學生較強的閱讀與本專業有關的外語技術資料的能力,聽說能力和基本的書寫外語信函等應用文的能力,為學生進一步提高外語使用能力打好基礎。 6.計算機應用基礎(60學時) 主要講授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常用操作系統的使用、文字處理軟件的使用、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計算機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處理能力,數據處理能力,信息獲取、整理、加工能力,網上交互能力,為以後學習和工作打下基礎。 (二)專業課 7.機械製圖與CAD(194學時,機械測繪1周,CAD實訓1周) 本課程是一門技術基礎課。主要講授投影作圖和機械製圖等內容,使學生掌握正確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機械製圖國家標準。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圖示能力,讀圖能力,空間形體的想象能力,要求學生能較熟練地繪製一定複雜程度機械零件工作圖和部件裝配圖,並能按給定的要求正確標註尺寸、公差配合及表面粗糙度等。熟練運用計算機繪圖,掌握一種計算機輔助繪圖軟件的應用。 8.工程力學(90學時) 主要講授靜力學、運動學、動力學和材料力學。靜力......
什麼是智能製造?什麼是工業4.0
智能製造就是要把不轉換思維的企業淘汰了!
前一段時間,德國KUKA公司單臂機器人(27.690, -0.47, -1.67%)DR Agilus與乒乓名將蒂姆•波爾的“人機大戰”視頻在網絡上廣為流傳。雖然最終波爾以11:9的比分拿下比賽,但德國的工業技術依然讓人驚歎。或許令人有些恐慌的是,這其實是一場兩年前的比賽,成果來源於德國2013年提出的工業4.0高科技戰略計劃。
裹挾著智能製造、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一些列新鮮概念的工業4.0時代已撲面而來。作為傳統的製造業大國,中國也提出“中國製造2025”行動綱領,向製造業強國轉變。中國的傳統企業將如何利用這次技術革命實現轉型?早已在機械扭轉的“咔咔”聲中嗅到商機的初創企業,又如何在大浪淘沙中站穩腳跟?
要坦然擁抱工業4.0時代,應從三個方面轉變思維。
1、解決用戶痛點
此前在互聯網創業圈中流傳甚廣的一句玩笑話:“不以解決用戶痛點為目的的創業都是耍流氓”,亦可以套用於工業4.0時代專注轉型、創業及技術提升的企業。當傳統流水線式的標準化生產已對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無能為力時,精準定位並解決用戶的痛點就成為企業得以發展的關鍵。
在智能製造生態圈演化的時代,想要在人工智能、智能製造領域創業成功,首先需要找尋用戶痛點、切入點跟引爆點。在舊有的生態圈裡找到創新之處,你要找到這個生態圈裡最烏煙瘴氣的地方,這裡蘊含著商機,然後你再針對痛點提出解決方案。”
在人工智能、無人機等概念被炒得火熱時,創業者應冷靜地思考。我們正處在從弱人工智能向強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時代,這中間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所以科技創新人士要耐得住寂寞,而不是整天尋找風口,只有找到切入點,鑽研怎樣的解決方案可以擊中用戶核心的痛點,才能從中挖掘出商機。
2、從封閉到開放
機器人作為一個系統的整合,每一塊都需要把已有的技術儘量融合。但目前並沒有很好的工具來幫助機器人企業制定需求,設計原型。也正是如此,服務機器人領域沒有大的玩家,因為每一個節點都需要巨大投入。
機器人創業公司應“抱團取暖”,面對如此高額的成本,若想使工業4.0落地,單靠機器人企業提升技術是無法做到的,產業鏈上的所有企業應該有一種合作的心態。
比如,根據汽車4S店服務的概念,也可以有機器人4S服務,對於企業級客戶的機器人版塊,可以承擔所有的技術服務,提供維修、維護、改造等一條龍支持,以消除商業客戶使用的後顧之憂。”
3、以系統價值代替數字指標
那麼,是否當科創企業們找到了用戶痛點,提出了精準的解決方案,並彼此打開傳統封閉的大門,各領域本著開放的心態展開合作,將商機變為表格中實實在在的銷量,資本會不會就對其窮追不捨,青睞有加呢?
數字化的指標已不是衡量價值的最重要標準,在工業4.0時代,需要轉變思維的不止傳統企業和創新企業,包括投資方都需要用嶄新的視角來衡量企業價值。
資本對公司的評估將不再僅聚焦於單個的點,而是基於系統的、整體的價值。以智能硬件創業公司為例,中國智能硬件創業公司具有良好的供應鏈、優秀的科技人才,且設計實力提升快等優勢,智能硬件創業要取得成功,需要明確的競爭策略、精確的產品定義、精緻的設計和持續的產品演進路線圖,這些都是傳統制造未曾對企業提出的系統價值要求。
在提升企業系統價值的前提下,中國有機會在智能硬件領域出現多個世界級的......
實現智能製造需要哪些系統構成
wenku.baidu.com/...3.html
什麼是智能製造
智能製造不是讓機械設備學會了“思考”“學習”或是“反饋”,而是利用不斷髮展的科學技術,創造出新方法,新技術,做到資源合理利用,並儘可能提高資源利用率,再通過將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達到智能製造。高效電機就是智能製造典型的案例。
智能製造包括哪些東東
易雲科技瞭解到的智能製造包含的內容如下:
全連接:缺少任一節點的連接,都有可能影響全面自動化的實現。
全控制:除了對環節的控制,還需要對智能設備進行監測和控制。
資源整合:智能製造系統化工程需整合供應鏈、生產、物流、服務平臺、營銷資源等等,才能最大化的實現智能製造的自動化及產能最大化。
數據採集及整合應用:企業內外大小數據的採集及整合應用是智能製造效率的基礎。
數據傳遞通道與時時交互:多節點交互、監測和控制,以及跨行業、跨領域、跨產品等多場景的要求,需要建立新的、系統性的、統一的協議標準,除了整體架構和基礎物聯網外,還要先從同一行業(領域)開始細化和建立統一標準。
數據模型的多場景創建與打通:真正考驗智能製造的是基於不同場景和條件的數據架構搭建和模型應用,以及多模式和場景下的數據及數據模型打通。
智能製造裝備的發展概況
根據《中國智能製造裝備行業價值鏈與市場前瞻分析報告》 分析,重點推進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製造裝備,自動化成套生產線,智能控制系統,精密和智能儀器儀表與試驗設備,關鍵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及通用部件,智能專用裝備的發展,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智能化、精密化、綠色化,帶動工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例如,在精密和智能儀器儀表與試驗設備領域,要針對生物、節能環保、石油化工等產業發展需要,重點發展智能化壓力、流量、物位、成分、材料、力學性能等精密儀器儀表和科學儀器及環境、安全和國防特種檢測儀器。在關鍵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及通用部件領域,要重點發展高參數、高精密和高可靠性軸承、液壓/氣動/密封元件、齒輪傳動裝置及大型、精密、複雜、長壽命模具等。在智能專用裝備領域,要重點發展新一代大型電力和電網裝備,機器人產業,全斷面掘進機、快速集成柔性施工裝備等智能化大型施工機械,以及大型先進高效智能化農業機械等。此外,還要以大飛機、支線飛機及通用飛機為應用對象,採用飛機制造、機床製造和材料生產企業相結合,重點發展複合材料製備裝備、自動輔帶/輔絲設備、構件加工機床、超聲加工/高壓水切割設備等。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李東18日在2011年國際現代工廠/過程自動化技術與裝備展覽會上表示,高端裝備製造業是國家“十二五”規劃提出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七大領域之一,其中智能製造裝備是高端裝備製造業的重點方向之一。李東說,改造提升製造業、加快培育戰略新興產業是國家“十二五”規劃中明確的重要任務。實現由主要依靠規模增長的傳統工業化道路向主要依靠技術進步和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工業化道路轉變,調整優化技術結構、組織結構、佈局結構和行業結構,成為轉變工業發展方式的核心工作。 面向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需求,重點推進智能儀表裝備、智能裝備等四大類產品,其中智能專用裝備主要包括大型智能工程機械、高效農業機械、智能印刷機械、自動化紡織機械、環保機械、煤炭機械、冶金機械等各類專用裝備,實現各種製造過程自動化、智能化、精義化,帶動整體智能裝備水平的提升。
智能製造裝備概念股票有哪些
1、智能製造,主要包含了工業4.0和機器人兩個板塊
2、具體的個股如下圖:
智能製造裝備的介紹
智能製造裝備的定義是:具有感知、分析、推理、決策、控制功能的製造裝備,它是先進製造技術、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的集成和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