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的歷史意義?

General 更新 2024-12-25

天人合一觀念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有哪些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莊子闡述,後被漢代思想家、陰陽家董仲舒發展為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體系,並由此構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

對這個概念而言,董仲舒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他是儒家最早言說五行者,戰國以前的儒家只言陰陽而不論五行.而董仲舒將陰陽、五行學說合流並用,他一般還被看作是儒門解易的第一人,其代表作為《春秋繁露》.   對天人合一觀念需要小心翼翼地分析.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應的.《莊子·達生》曰:“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易經》中強調三才之道,將天、地、人並立起來,並將人放在中心地位,這就說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於“始萬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於“生萬物”.人不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於“成萬物”.再具體地說:天道曰陰陽,地道曰柔剛,人道曰仁義.天地人三者雖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對應、相互聯繫的.這不僅是一種“同與應”的關係,而且是一種內在的生成關係和實現原則.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則,人之道是實現原則,二者缺一不可. 天人合一

上為《大易識階》米鴻賓的主要觀點,但《開啟中醫之門》的作者李陽波則很不滿意董仲舒所提出來的天人合一觀,他解釋說:董提出這個觀念主要是講天的情況與人的情況的統一,實際上,作為天的宇宙自然,人類社會是很難模擬的,可是構成人類社會的植物、動物及人的本身,他們的生長衰老、他們的變化卻無法逃脫天的支配.所以,天人合一,主要是講天與萬物、與人的這種生理狀態的合一,而不是天與人的社會結構的合一.為了作出這樣一個劃分,李陽波就把董仲舒的天人合一中有關社會觀的這一部分劃出去,而保留其談生物的部分,並且徑直把它稱為“宇宙生物觀”. 因為中醫是研究天、地、人之間的術數轉換變化關係的一門學問.在他看來,天人合一就已把中醫小了一截.李陽波同時認為錢學森也看到了中醫、氣功、人體特異功能的一些情況,從一些人身上所存在的不可思議的潛力,看到了人天之間所存在的必然聯繫,所以也摒棄了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而改作了“人天觀”.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國古典哲學的根本觀念之一,與“天人之分”說相對立.所謂“天”,一種觀點認為包含著如下內容:1,天是可以與人發生感應關係的存在;2,天是賦予人以吉凶禍福的存在;3,天是人們敬畏、事奉的對象;4,天是主宰人、特別是主宰王朝命運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賦予人仁義禮智本性的存在.另一種觀點認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天人合一”有兩層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則是一個小天地.二是天人相應,或天人相通.是說人和自然在本質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應順乎自然規律,達到人與自然和諧.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與自然的一致與相通.先秦儒家亦主張“天人合一”,《禮記·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認為人只要發揚“誠”的德性,即可與天一致.漢儒董仲舒則明確提出:“天人之際,合而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號》)成為二千年來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觀點.   在中國思想史上,“天人合一”是一個基本的信念.季羨林先生對其解釋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類;合,就是互相理解,結成友誼.西方人總是企圖以高度發展的科學技術征服自然掠奪自然,而東方先哲卻告誡我們,人類只是天地萬物中的一個部分,人與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體.“天人合一”的思想無處不在,甚至在中國特有的茶文化中,由蓋、碗、託三件套組成的茶盞就分別代表了天、人、地的和諧統一、缺一不可.以“仁”為核心,“禮”為外觀表現的儒學可以說是一種人學,其主要內容是講為人之道,包......

如何理解儒家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及其現實意義

天人合一”有兩層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則是一個小天地。二是天人相應,或天人相通。是說人和自然在本質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應順乎自然規律,達到人與自然和諧。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表明人與自然的一致與相通。先秦儒家亦主張“天人合一”,《禮記·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認為人只要發揚“誠”的德性,即可與天一致。漢儒董仲舒則明確提出:“天人之際,合而為一成為二千年來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觀點。

現實意義,不管個人做事,國家發展都要順應自然(發展),才能可持續。不能與周遭格格不入,否則個人無法融入周圍(環境,團體),國家總是與鄰國摩擦。現在老講“和諧”其實就是這意思。

天人合一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天人合一”是易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也是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這些年來,學界談論甚多,在一定範圍內,它已經被作為易學甚至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概念。因此,弄清這個概念的本來含義,對於易學研究和傳統文化研究,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 然而,要弄清這個概念的意義,不能根據我們當代學者對它的望文生義的理解,而應該求助於古人自己的言論。看一看,在古人的觀念中,這個概念到底是什麼含義。而要弄清“天人合一”的含義,關鍵又是弄清“天人合一”中的“天”是什麼意義。 本人從《四庫全書》中共找到二百餘條明確表述“天人合一”的材料。發現“天人合一”中的“天”包含著如下內容:1,天是可以與人發生感應關係的存在;2,天是賦予人以吉凶禍福的存在;3,天是人們敬畏、事奉的對象;4,天是主宰人、特別是主宰王朝命運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賦予人仁義禮智本性的存在。今天不少人把“天”理解為自然界,因而認為“天人合一”就是“人與自然合一”的內容,則一條也沒有找到。 本人現在把這些材料公佈出來。供關心此事者研究、討論。需要說明的是:1,這些材料本人只是粗略加了一些標點,未及推敲,也不想推敲。因為研究者都有相當的古文水平,也用不著我去推敲;2,略去了一些。所略去的,是那些重複的,或是觀點已經明確、無須再重複引證的。好在《四庫全書》現在不是難找的書,如對這個資料不相信,可以自己去查。 另一需要說明的是:最早使用“天人合一”概念的,現在所能查到的出處,是張載的《正蒙》。然而和張載同時的程頤就不認可,他說:“天人本無二,不必言合”。(《二程遺書?卷六》)依本人理解,張的“合一”,程的“無二”,其內容是說,天人同此一氣,或同此一理,人的仁義禮智本性乃是天的賦予。在他們的著作中,這個賦予人以善良本性的天也是一個人們必須敬事的天,是一個可以和人感應的天,是可以給人以吉凶禍福的天。 再往前追溯,則此一思想的發明者可以歸於董仲舒。董仲舒的名言是:“天亦有喜怒之氣,哀樂之心,與人相副。以類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陰陽義》)在董仲舒那裡,天是一個有喜怒哀樂的天,當然,也是一個主宰世界,可以和人感應、能夠給人以吉凶禍福的天。 在董仲舒那裡,“天人一”的“一”,是“一類”的意思。因為在董仲舒當時,由於自然科學新的發現,人們知道,物與物在不接觸的情況下是可以發生感應的。比如磁石可以吸鐵,琴絃可以共振等等。人們認為,感應的發生,是由“氣”在做著它們的中介。同時人們還發現,以氣為中介的感應,是有條件的。比如磁石可以吸鐵,但不能吸銅;琴絃的共振,也是宮弦和宮弦共振,商弦和商弦共振。如同牛鳴牛應、馬鳴馬應一樣。於是得出結論:只有同類的事物可以互相感應。董仲舒為了論證天人可以感應,首先需要論證天與人同類。這是天人合一的現實背景。 董仲舒論證天人同類的方法,叫做“天人相副”。即,人是天的副本,“拷貝”。比如,天是圓的,所以人的頭圓;地是方的,所以人的腳方。人為什麼有兩隻眼睛?因為天有日月;人為什麼有四肢?因為天有四季;人為什麼有喜怒哀樂?因為天有陰有晴。天有三百六十日,人的骨頭有三百六十節。如此等等。類似的思想發展到宋代,就出現了明確的“天人合一”說。周敦頤的《太極圖》,邵雍的先天圖,都被認為是講述天人合一思想的代表作。那裡講的也是,人的仁義禮智本性是天所賦予的,人世的秩序是天的秩序的副本。 再後,天人合一思想就成為解讀《周易》的基本思想,易學中,“天人合一”的概念多起來了;天人合一也成為解讀古代其他經典的基本思想,在對於其他經典的解讀中,天人合一的概念也多......

相關問題答案
天人合一的歷史意義?
隋朝統一的歷史意義?
天人合一的近義詞?
九一八事變的歷史意義?
秦統一全國的歷史意義?
洋務運動的歷史意義?
公祭日的歷史意義?
革命的歷史意義?
澳門迴歸的歷史意義?
明治維新的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