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多少位科學家?

General 更新 2024-12-18

中國到底一共有多少個科學家

具體數量不能確定。 中科院的院士都算是科學家。最少也得有上千人吧。而且還有其他的科學院數不勝數!

問一下,中國有哪幾位著名科學家

蔡倫,張衡,著名物理學家:童博士 ,李政道 ,王曉漁,楊振寧,丁肇中,朱光亞,嚴濟慈,錢學森,朱棣文,李四光。

化學家:盧嘉錫,常新安 ,曹希壽 ,曹春曉 ,曹本熹 ,程翔 ,蔡啟瑞 ,蔡國輝 ,蔡增良 ,蔡鎦生 ,陳之榮 ,陳俊武 ,陳冠榮 ,陳凱先 ,陳創天 貳陳家鏞 ,陳家鴻 ,陳尚賢 ,陳岱 ,陳慶雲 ,陳曉暉 .陳洪淵 .陳清奇 .陳珠靈 .陳維鈞 .陳耀祖 .陳聰龍 .陳榮悌 .陳裕光 .陳逢星 .陳鑑遠 .陳騊聲

數學家:華羅庚,陳省身,蘇步青,陳景潤,丘成桐,陶哲軒,張景中,吳文俊

祖沖之,劉微,李時珍,

著名的科學家有哪幾位

【中國】

竺可楨(氣象學家)

李四光(地質學家)

鄧稼先(兩彈元勳)

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

王選(當代畢昇)

周光召(物理學家)

趙忠堯(物理學家)

等等

【外國】

牛頓,法拉第,伽利略,安培,赫茲,普朗克,愛因斯坦,倫琴,居里夫婦,霍金,孟德爾

布魯諾,哈維,高斯,法拉第,諾貝爾,牛頓,法拉第,伽利略,安培,赫茲,普朗克,愛因斯坦,倫琴,居里夫婦,霍金,孟德爾,哥白尼,開普勒, 瓦特

滿意請採納

中國科學家有哪些

竺可楨(氣象學家)

李四光(地質學家)

鄧稼先(兩彈元勳)

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

王選(當代畢昇)

周光召(物理學家)趙忠堯(物理學家)

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崔琦等人都只是華人,已經不是中國人了,不管他們做出什麼成就,都不是為中國做出的。

中國的五大科學家是哪五位?

錢學森,袁隆平 錢偉長是國際知名的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朱光亞,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的核物理學家。 楊樂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是當今中國最活躍的數學家之一 ^_^

中國有幾位科學家

具體數量不能確定。 中科院的院士都算是科學家。最少也得有上千人吧。而且還有其他的科學院數不勝數!

新中國十大科學家新中國的十大科學家有誰

1、李四光(1889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世界著名科學家、地質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我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奠基人。中國地質事業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領導人。 1949年李四光被邀請任政協委員。12月和夫人祕密回國。先後任地質部部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科聯主席、政協副主席。為我國的地質、石油勘探和建設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最大貢獻是創立地質力學,以力學的觀點研究地殼運動現象,探索地質運動與礦產分佈規律,新華夏構造體系的特點,分析了我國的地質條件,說明中國的陸地一定有石油。從理論上推翻了中國貧油的結論,肯定中國具有良好的儲油條件。毛澤東、周恩來根據他的建議,在松遼平原、華北平原大規模的石油普查。1956年他主持石油普查勘探,在很短時間裡,發現大慶、勝利、大港、華北、江漢等油田,為中國石油工業建立了不朽的功勳。在國家建設急需能源的時候,滾滾石油冒了出來。摘掉了中國貧油的帽子,李四光獨創的地質力學理論得到最有力的證明。 2、鄧稼先(1924.6.25—1986.7.29)中國核武器研究奠基人。中國原子彈氫彈之父 1950年在美國普渡大學獲物理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10月到中國科學院。曾任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副研究員,核工業部第九研究院院長,核工業部科技委員會副主任,參加組織和領導我國核武器的研究、設計工作。是我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從原子彈、氫彈原理的突破和試驗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製試驗,做出了重大貢獻。作為主要參加者,其成果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3、錢學森 1911.12.11出生,中國著名物理學家,世界著名火箭專家。浙江人,杭州,被譽為“中國導彈之父”,“中國火箭之父”,中將軍銜。 1935年作為公費留學生赴美國學習和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氣動力學。10年後,發表了“時速為一萬公里的火箭已成為可能”的驚人火箭理論而譽滿全球,成為當時一流火箭專家,任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超音速實驗室主任和古根罕噴氣推進研究中心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後,錢學森和夫人蔣英按1950年開始爭取回歸祖國,當時美國海軍高級將領金布爾說:“他知道所有美國導彈工程的核心機密,錢學森無論走到哪裡,都抵得上5個師的兵力,我寧可把他擊斃在美國也不能讓他離開。”錢學森受到美國政府迫害,失去自由。 4、錢三強(1913.10.16——1992.6.28)。1940年取得法國國家博士學位,繼續跟隨第二代居里夫婦當助手。1946年與同一學科的才女何澤慧結婚。夫妻二人在研究鈾核三裂變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被導師約里奧向世界科學界推薦。不少西方國家的報紙刊物刊登了此事,並稱贊“中國的居里夫婦發現了原子核新分裂法”。同年,法國科學院向錢三強頒發物理學獎。他與夫人何澤慧被譽為“原子世界的科學伴侶,中國的居里夫婦”。 1948年夏,回國。新中國建立起,錢三強投入原子能事業的開創。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長、所長。1955年中央決定發展本國核力量後,他又成為規劃的制定人。1960年中央決定完全靠自力更生髮展原子彈後,兼任二機部副部長的錢三強任技術上的總負責人、總設計師。 國慶50週年前夕,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錢三強追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5、周光召(1929.5----)中科院院士,理論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副所長、所長,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協主席,人大副委員長 他主要從事高能物理、核武器理論等方面的科學研究並取得多面重要成果,在中國的第一顆......

中國有幾位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的?

■“諾貝爾獎”對中國,意義何在

據統計,平均一個國家在建國後30年就有第一位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中國成立50年了,為何竟沒有一位中國本土科學家戴上這頂科學皇冠?

1999年,毋國光、陳佳洱、楊福家和朱清時四位院士一起提出“中國需要諾貝爾獎”,緊接著經濟學家何煉成就此也談了自己的意見。如今,“中國需要諾貝爾獎”成了中國人共同的呼聲。

諾貝爾獎對中國科學家的意義有多大?趙忠賢院士認為,對中國科學家來說,得獎的意義在於鼓勵大家在基礎研究方面進行原始創新。諾貝爾獎對人類有重要的影響,在這些方面,中國科學家也應該做出應有的貢獻。

趙忠賢院士強調,諾貝爾獎並不是唯一的科學標準,並不能把它當做科學研究的唯一目標。因為大量工作———探索宇宙規律———必然要進行科學研究,但不是所有的研究取得了成果就能拿到諾貝爾獎。獲獎並不是一個科學家從事科學研究的目的,認為從事科學研究不得諾貝爾獎不行,這就不對了。

■中國科學家為何沒獲“諾貝爾獎”

中國科技館館長、科學史專家王渝生介紹,中國科學傢俱有諾貝爾獎水平的研究甚至可追溯到建國前。最主要的科研成果有20年代的“康普頓———吳有訓效應”、30年代趙忠堯的正負電子湮滅早期實驗、40年代錢三強、何澤慧夫婦的鈾核三分裂的發現、1965年人工第一次合成了胰島素結晶。

不可否認,我國曾多次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趙忠賢院士認為,從科技史的角度講,中國沒有得到“諾貝爾獎”是有原因的。1901年頒發了第一次“諾貝爾獎”,而在1900年的時候,八國聯軍進北京,從此往後的半個世紀,中國都處於戰亂和列強壓迫之中,總體上說,基礎科學研究沒有什麼重大的發展。解放後,在科技上有了很大發展,但改革之前處於封閉的狀態。對我國來說,有很多問題,經濟、科學、國防,這時主要科技成就是“兩彈一氫”的研究,這一領域集中了一大批優秀的科學家。在基礎研究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如在1965年人工第一次合成了胰島素結晶,但是,畢竟還很少。改革以後,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政策,特別是近年來,又提出“科教興國”的戰略,對科學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趙忠賢院士認為,建國後沒有拿到諾貝爾獎有很多原因,從客觀上講,十年“文革”期間,國際上科技高速發展,而我們對基礎研究造成了很嚴重的破壞,這需要很長時間的恢復和積累;從主觀方面講,我們原始創新型基礎研究比較少,在改革之初,在原始性創新科技強調得不夠。

■百年中國科技史,給人何種啟示

楊振寧教授說,諾貝爾獎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事情。對於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評選的方法和成績,我不認為是正確的。關於物理、化學和醫學這些方面,中國大陸到現在還沒有人獲諾貝爾獎。這個原因非常簡單。第一是沒有足夠多的經費。今天,不論是做生物、物理或化學研究,設備是非常貴的。中國現在漸漸上來了,可是與先進國家最好的設備相比還差一截。第二個原因是學術要有傳統。學術傳統的最重要的一點,是可以使年輕人知道哪個問題是值得去做的,哪個問題容易有發展前途。中國科學的傳統一時還發展不上來,我認為這是最主要的。趙忠賢院士說,一個實驗室、研究所的學術積累和學術傳統非常重要。要注意積累,發揚傳統,不斷培養年輕一代。在20年代,索默菲沒有拿到諾貝爾物理獎,但是索默菲實驗室卻有七個學生都拿到該獎,這就是因為索默菲實驗室的學術傳統影響到了下一代。我想,在積累和傳統方面都做到了,不斷有年輕人發展起來,更多的重大的原始性創新科技就會出現,有人獲獎那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中國科技與國際水平有差距原因何在

據1996年......

中國的著名科學家有哪幾個?

林巧稚(1901——1983),著名婦產科專家。福建廈門人。

張鈺哲(1902——1983),著名天文學家。福建閩候人。1919年考入清華大學。1923年赴美留學。1928年獲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曾任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特約研究員、 天文研究所所長。 1946年再次赴美, 從事天文研究活動。1948年回國。擔任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臺長、中國科學院數理化學部委員、中國天文學會理事長。

侯德榜(1890——1974),著名化學家。福建閩候人。1913年赴美留學。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普拉特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化學。1920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化學工程博士。1921年回國,曾任塘沽永利鹼廠總工程師、南京永利硫酸銨廠廠長、永利化學公司總經理。新中國成立後,任重工業部化學局顧問、化工部副部長、中國化工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委員、全國科協副主席。他是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美國化工學會和英國皇家學會的名譽會員。

丁穎(1888——1964),著名農業科學家、水稻專家。1912年畢業於廣東高等師範。1913年赴日本留學,攻讀農業科學。1924年回國,任中山大學農學院教授。新中國成立後,歷任華南農學院院長、全國科協副主席、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他是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並曾被授予民主德國農科院通訊院士、全蘇列寧農科院通訊院士等稱號。

熊慶來(1893——1969),雲南彌勒人。湯飛凡(1897——1958),湖南醴陵人。1906年考入雲南高等學堂。1913年赴比利時留學,後轉赴法國,先後就讀於格倫諾勃爾大學、巴黎大學、蒙柏裡大學和馬賽大學.

張孝騫(1897——1987),湖南長沙人。

樑思成(1901——1972),廣東新會人,梁啟超長子。1924年,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學習,獲建築碩士、美術學士學位。他代表中國參加了聯合國大廈的設計,被普林斯頓大學贈予名譽博士學位。曾任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土建學會理事長等職。他為東北大學和清華大學創辦了建築系,長期從事教育事業和中國建築史的研究工作,曾參加國徽設計和人民英雄紀念碑、北京十大建築的設計工作。他所撰寫的英文版《圖像中國建築史》獲“全美最優秀出版物”稱號。

錢學森(1911——)中國現代科學家。祖籍浙江杭州,生於上海。留學美國並在近代力學奠基人卡門指導下從事火箭研究工作。1955年回國後投身於開創中國力學、航天事業等工作。他是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學部委員、力學研究所研究員、第一任所長,中國力學學會第一任理事長等。1958年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為我軍的科技事業發展作了大量工作。

李四光(1889?971)地質學家。湖北黃岡人。早年加入同盟會。參加了辛亥革命。1919年畢業於英國伯明翰大學,獲碩士學位。1920年回國。曾任北京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所長。從事古生物學、冰川學和地質力學的研究。

竺可楨(1890——1974年),我國代氣象事業和近代地理學的奠基人。

鄧稼先1924-1986年7月29日。氫彈

錢偉長,1913年10月生,江蘇無錫人。

袁隆平,農學家、雜交水稻育種專家。江西德安人。1930年9月7日生。1953年西南農學院農學系畢業。歷任研究員、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農科院名譽院長、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相關問題答案
中國有多少位科學家?
我國有多少個科學家?
中國有多少本科院校?
中國有多少本科高校?
中國有多少所小學?
我國有哪幾位科學家?
中國有多少個本科大學?
中國有多少大學?
中國有多少大學生失業?
目前中國有多少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