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的的理論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12-18

我國確立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是什麼?主要觀點是什麼

我國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

教育目的是一種與社會理想相聯繫的教育理想,它自然要受社會理想制約。一個國家、一個教育家在確定教育目的時,除了要考慮生產力和政治制度的需要及年輕一代的身心發展規律外,還必須以其政治觀點、政治理想來指導。不同的主義就有不同的教育目的。社會主義教育目的是以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作為其理論基礎的。

簡述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據

1.特定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背景

2.人的身心發展特點需要

3.人們的教育理想

4.我國確立教育目的的理論依據是馬克思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赫爾巴特的教育理論是什麼?

約翰.菲力德利赫.赫爾巴特(1776-1841)是近代德國著名的哲學家、心理學家和教育家,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出生在一個律師家庭,從小受到了嚴格的家庭教育,同時也廣泛接受了各種新的思想。1806年著《普通教育》,並在哥尼斯堡大學創辦第一所教育研究所。赫爾巴特認為教育科學第一步工作是先發現教育的最高目的,而後尋求達成這種教育目的的工具。他以所研究出的心理學、倫理學以及形而上學,來指導其教育理論,並以倫理學為其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他主張教育的目的是個人品格和社會道德。

赫爾巴特認為,“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的唯一的工作與全部工作可以總結在這一概念之中----道德”;而這種道德是由五種永恆不變的觀念,即內在自由的觀念、完善的觀念、善意的觀念、法權的觀念和正義的觀念組成的。赫爾巴特還把兒童未來的目的分為兩部分,即希望達到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所謂希望達到的目的是一個人有時可以根據自由選擇而給自己提出的目的,或者說與職業選擇有關的目的。為達到這一目的,教育就必須發展人的多樣的、各方面的感受性,培養人的多方面的興趣。所謂必要的目的就是道德的目的,這是一個人在任何活動中都必須達到的目的。赫爾巴特認為教育的本質就是以各種觀念來豐富兒童的心靈,把他們培養成具有完美的道德品格的人。他不贊成裴斯塔洛齊對教育目的的見解,裴氏認為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兒童各種能力,和官能(Faculty)調和的發展,但他則認為官能是不能分開多種的,心靈本身作用是統一的,用不著求其調和的發展。同時他又反對盧梭(Rousseau)對教育目的的見解,盧梭認為教育目的是促進兒童個人自然的發展,而他則認為教育目的應顧及社會的適應。赫爾巴特主張個人品格與社會道德,兩者並重而不衝突,譬如善良意志、社會合作的行為、正義以及適當地服從權威等,都是他所謂品德的含義。

赫爾巴特以為品德是內在自由的觀念,成為心靈持久的意識狀態(The idea of inner freedom as a constant state of mind)。所謂內在自由觀念,是一種自願的意志。心靈持久的意識狀態,是觀念持久地存留在意識中,而且支配著心靈。品德具有自願而持久的意志,可以控制個人的行為。因此教育最重要的任務是建設心靈,使品德的觀念成為最強的觀念,這種品德的觀念,是靠著正確知識的判斷和領悟而來的。他說,當意志和教育領悟相符合的時候,品德便得到了。換言之,品德是靠著後天的教育而得到的。固然未受教育的人,不是不能為善,但是其為善可能是由於習慣或模仿,缺乏正確知識的判斷,與領悟觀念的選擇,無法如受教育者具有自願而持久的善良意志。教育內容   赫爾巴特教學理論是基於他的心理學,稱之為“統覺聯合論”。他認為心靈原始是一無所有,只是接受外界印象的受容器。我們內省了解的,只是一些感覺、願望和觀念。心靈作用首先靠與外界接觸,而後產生種種統覺;各種統覺聯合方成心靈作用的種種範疇,這些統覺的互相聯合或排斥,有一定的機械性。他甚至用數學公式來說明心靈作用的現象,以奠定近代教育科學化的基礎。 赫爾巴特赫爾巴特認為,教育是建設心靈或培養品德的過程,而建設心靈的原料是教材與課程。他主張教材應包括兩種知識:

第一種知識是與外界事物接觸的知識,從物體本身、力量性質和自然法則推理而來的實證知識。第一種知識來自與事物接觸的感官感覺,就像未進學校的兒童累積了許多感官得來的具體經驗;但是這些經驗進入學校後就會發現有許多錯誤,因為這些知識太偏狹,缺乏有系統的推理。教師要補救這種缺點,應運用兩種方法:一是提示學生接觸廣泛事物,使得到完整而廣泛的見識;二是教......

我國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是?

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說

一、我國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

教育目的是一種與社會理想相聯繫的教育理想,它自然要受社會理想制約。一個國家、一個教育家在確定教育目的時,除了要考慮生產力和政治制度的需要及年輕一代的身心發展規律外,還必須以其政治觀點、政治理想來指導。不同的主義就有不同的教育目的。社會主義教育目的是以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作為其理論基礎的。

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的學說內容豐富,其要點有以下幾方面:

1、人的全面發展的涵義

2、人的片面發展的根源是舊式分工和私有制

3、人的全面發展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人的全面發展是大工業生產的客觀要求,同時大工業生產也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可能性。

4.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條件和方法

(1)社會生產力的高度發展是人全面發展的必要物質前提。

(2)合理的社會生產關係給人的全面發展創造條件,使人的全面發展成為現實。

(3)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途徑和方法。

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論依據

我國社會主義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充分的科學基礎之上的。社會主義的先驅者馬克思、恩格斯全面研究了社會發展和人類自身發展的規律,建立了人的全面發展學說,論述了人的全面發展及其條件,為我國社會主義教育目的的提出提供了理論基礎。

(一)人的全面發展

馬克思、恩格斯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科學地分析了人的發展與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關係,歷史地考察了由於社會分工產生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分離和對立,造成人的體力和智力片面發展的過程,論證了大工業生產的發展必然要求人的全面發展,闡明瞭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必要條件,在這個基礎上指出未來社會必將通過教育培養出全面發展的嶄新的人。

根據馬克思、恩格斯的論述,全面發展的人,也就是智力和體力獲得充分的自由發展的人,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相結合的人。這種人將擺脫舊的分工的奴役,能夠“把不同社會職能當作相互交替的方式”,“根據社會的需要或他們自己的愛好,輪流地從一個生產部門轉到另一個生產部門”。

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人的發展時,也很重視人的精神和道德意識的發展。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在批判資本主義摧殘人的發展時,除了分析由於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分離和對立所造成的人的智力、體力的片面發展以外,同時還揭露了資本主義制度下所造成的人的精神空虛和道德墮落,認為在消滅了剝削制度之後,人們還必須擺脫一切剝削階級意識的束縛,使共產主義意識普遍地產生,才能達到人的個性自由與解放。因此,人的全面發展,還包括道德、志趣和意向的發展。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在消滅了剝削制度以後,當社會成為全部生產資料的主人,隨著生產力的高度發展,社會財富的極大豐富,勞動時間進一步縮短,人們從事教育、科學、文化活動的時間增加,社會將逐步消除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差別,使全體社會成員完全擺脫由舊式分工所造成的職業侷限性和片面發展,在精神上擺脫一切剝削階級意識的束縛。那時,社會必將通過教育培養出全面發展的新人。

(二)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的基本觀點

1.人的發展同社會生活條件相聯繫

馬克思、恩格斯首先指出,人的發展,從根本上說,決定於人們生活在其中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這就是說,人們在社會生產、生活中,在社會關係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得到的發展機會就不同,發展的結果也會隨著不同,沒有抽象的離開任何社會關係、任何社會實踐的“人的發展”。

2.人的片面發展是由舊的社會分工所造成的

人類個性......

教育無目的論的一、杜威有關“教育目的”的理論概述

建立在“教育即生長、即生活、即經驗的繼續不斷的改造”這一教育本質的認識基礎之上,杜威指出:“教育的過程,在它自身以外沒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他還說:“教育本身無目的。只是人,即家長和教師等才有目的。”從而鮮明地提出了“教育無目的”理論。杜威的“教育無目的”理論認為:教育目的只存在於“教育過程以內”,不存在有“教育過程以外”的目的;主張兒童的本能、衝動、興趣所決定的具體教育過程就是教育的目的;將社會、政治需要所決定的教育總目的看作是“教育過程以外”的目的,並指斥其為一種外在的、虛構的目的表現。在杜威看來,這種外在、虛構的目的具有靜止的性質,始終是一種固定的、欲達到和佔有的東西。它存在於教育活動之外,使教師和學生所從事的活動變成了為獲得某個東西而採取的不可避免的手段,活動失去了自身的意義,變得無關重要。這種外部的目的觀將手段和目的進行了分離,“和目的比較起來,活動只是不得不做的苦事”;相反,從活動內部產生的目的作為指導活動的計劃,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其間的區別只是為了方便。“每一個手段在我們沒有做到以前,都是暫時的目的。每一個目的一旦達到,就變成了進一步活動的手段。當它標示我們所從事的活動的未來方向時,我們稱它為目的;當它標示活動的現在方向時,我們稱它為手段。”在活動的內部目的裡,手段和目的實現了有機統一,活動也相應地成為一件令人愉悅之事。杜威在其“教育目的論”中,指出了教育的外在目的的缺陷,並闡釋了其必帶來的危害。他說:“如果家長或教師提出他們‘自己的’目的作為兒童生長的正當目標,這和農民不顧環境情況提出一個農事理想,同樣是荒謬可笑的。”如果教師將這種外在的教育目的強加於兒童,其必然導致:一方面,教師由於受各種外在因素的支配,他的思想不能和學生的思想以及教材緊密相連,同時,他的智慧亦得不到自由運用。另一方面,學生常常會處於兩種目的衝突之中,即:符合他們當時自己經驗的目的和別人要他們默認的目的,因而會感到無所適從。在上述有關教育目的理論的基礎之上,杜威指出了良好教育目的應該具備的幾個特徵:第一是客觀性,所確定的目的必須是現有情況的產物;第二是靈活性,目的必須能夠隨環境條件的改變而隨時調整;第三是非完成性,即良好的教育目的必須確保活動的自由開展。杜威認為:教育的外部目的是固定的、呆板的,不能保證活動的繼續進行,因而決非他所贊同的教育目的。

員工教育培訓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員工教育培訓的目的是使行為規範化,符合企業行為認識系統的整體性的要求。員工教育分為幹部教育和一般員工教育,兩者的內容有所不同。幹部教育主要是政策理論、法制、決策水平及領導作風教育。隨著人力資源開發理論與實踐的不斷髮展,員工的培訓與開發,在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論中的地位也隨之越來越重要.可以說,內部員工的培訓與開發,已經成為人力資本投資中最重要的部分.本文通過對員工培訓與開發的目的進行理論分析,從而說明現在員工培員工的培訓目的有許多事情、許多道理,知道了不如體會到,體會到不如做得到。對於團隊精神、協作配合等團隊建設方面的理念,也許我們講得太多,實踐的太少,而團隊建設又必然是在具體實踐中來完善和提高的。

教育目的的個人本位論與社會本位論關係是什麼

評述個人本位論與社會本位論。

第一,個人本位論盛行於18—19世紀上半葉,以盧梭、洛克、裴斯泰洛奇、福祿倍爾等人為代表。其基本觀點是主張教育目的應依據個人需要來確定。該理論認為,人生來就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目的是由人的本能、本性的需要決定的,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於使人的本能和本性得到自由發展;個人價值高於社會價值,評價教育價值應當以其對個人發展所起的作用為標準來衡量。個人本位論興盛時期,正是歐洲資產階級進行反封建鬥爭的時期,它對反對宗教神學對人的思想禁錮,反對封建矇昧主義強加於人的一切教育要求,提倡個性解放,尊重人的價值,具有歷史進步意義。但是,個人本位論排斥社會對教育的制約,排斥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要的觀點是不正確的。

第二,社會本位論是在19世紀下半葉產生的,代表人物有孔德、涂爾干、赫爾巴特等。其基本觀點是主張教育目的應根據社會需要來確定。該理論認為,個人的發展有賴於社會,教育結果也只能以其社會功能加以衡量,教育結果好壞,主要看它為社會貢獻了什麼,貢獻的程度如何;教育的一切活動都應服從和服務於社會需要,教育除了社會的目的之外,沒有其他目的。社會本位論看到了教育目的受社會制約的一面是對的,但卻完全否認了教育目的的個體制約性,因此也是不全面的。

第三,個人本位論和社會本位論在處理社會和個人的關係問題上各執一端,都是不正確的。只有將社會發展需要與個人發展需要統一起來,才是科學的。

相關問題答案
教育目的的理論是什麼?
科學的心理觀是什麼?
最小的有理數是什麼?
蘋果的處理器是什麼?
孟子的本體論是什麼 ?
兩山理論是什麼時候?
教育部學歷證書是什麼?
教育知識與能力是什麼?
科學理論是什麼?
教育三通兩平臺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