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麼引導孩子?
家長應如何正確引導孩子?
其實啊,每個孩子都會經歷叛逆期、茫然期,這就需要各位家長用合適並且有效的方法來引導孩子度過他人生中的一個小坎坷。我的一些學生家長也時不時的來找我,向我詢問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有些家長會直接找到我請教如何能與孩子溝通的問題,其實我也未曾經歷過,我的孩子還小,但是作為教育工作者,我逐步的認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所以我時常也和家長以及其他的老師共同討論這個話題。首先我認為不能一味的去要求孩子怎麼怎麼樣,應該在適當的時候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當然家長必須要騰出時間來為此做出努力,比如說假期遊玩或者一家三口茶餘飯後的閒聊,可以去問孩子“明天準備或想做些什麼呢”?或者把家長自己明天準備做的事情用閒聊的方式告訴孩子,從而慢慢的“套”出孩子的想法,接下來就需要家長多多去以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想法,而不是以家長的角度去考慮孩子的問題。每當我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學生們的問題的時候,都讓我受益匪淺,通過去理解孩子,才能知道孩子真正的想法,這就為怎麼去疏導孩子打下了基礎。那麼下個問題就出現了,如何能與孩子互相溝通彼此的想法或祕密呢?我看了很多國外的一些資料,基本上沒有說是父母直接去教育孩子的,大多數都是以朋友的姿態去和自己的孩子做溝通,其實我知道說的簡單,做起來未必容易,這就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與孩子的感情,除了一些客觀條件下的事情,其他時候我建議與孩子應該猶如同學朋友之間交往一樣,例如一起去野營、一家三口同坐在沙發上看電視,遇到問題徵求下孩子的意見和看法等等等等,時間長了,孩子自然而然的會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告訴父母,有的也許會來徵求家人的意見,這樣的話就有了互相溝通想法的機會了。由於是孩子,一些想法也許是荒謬的,可笑的、錯誤的,但是家長不要直接的反駁或是訓斥,不要說孩子,大人們的想法和做法有時候也是荒謬可笑的,這就需要方法和技巧,家長首先不要去指責或是評論孩子的想法,而應該說出同樣的事情家長的看法,讓孩子自己去選擇,那麼,孩子會怎麼選擇呢,一般情況下他會找他要好的朋友和同學去徵求他們的意見,即使他仍然堅持那些錯誤的想法,孩子也會主動來告訴父母,這樣就給父母留下了繼續引導的機會,一次不行,擇日再敘,孩子在不經意間會慢慢的接受父母的想法和指導意見,要相信孩子會有正確的選擇,這才是家長應該去做的,而不是把孩子叫的一旁,面兒上說的很和氣,但是孩子從這一刻開始便有了抵觸的情緒,使得家長所說的所做的都成徒勞。今天太晚了,回家還得給孩子做飯,先聊這麼,教育。。。。不是想象中那麼簡單的!
怎樣讓孩子關心父母
一位媽媽給3歲的兒子買了盒新鮮的曲奇餅。兒子津津有味地吃著,爸爸走過來說:“什麼好吃的?讓我嚐嚐。”兒子按住盒子蓋,嘟囔著:“不給,不給。”“小東西,別這麼自私,給一塊。”爸爸故意從盒中搶了一塊曲奇咬了一口。結果兒子大哭起來,非要爸爸把餅乾吐出來不可。媽媽連忙跑過來哄著:“寶貝別哭了。都是爸爸不好,咱們打爸爸。”兒子大叫著:“壞爸爸!壞爸爸!”最後在爸爸連聲的“我認罪”中,兒子才破涕為笑。
案例分析
這位媽媽的做法確實不大認可。人之初,性本善。其實幼兒最初並不自私,許多時候當孩子要和父母一起分享食物時,多數父母會說:“我不吃,寶寶自己吃吧。”熟知就是這句話把孩子萌發的那點愛心給抹殺掉了。記住你接受孩子給的食物,讓他從小學會與人分享,是培養孩子孝心、愛心、同情心的最簡單方法。切不可縱容孩子吃獨食的行為。
善良和同情是孩子的天性。其實一歲前的嬰兒就有情感反應,別人哭他會隨著一起哭;一兩歲的幼兒看到別人哭,就會拿自己喜歡的玩具去安慰,這表明他已能清楚地分辨自己和他人的痛苦,有了想減輕別人痛苦的本能,這是愛心先天的自然流露。可如果後天得不到很好的培養,他們的愛心就會逐漸消失。因此,父母千萬不要放過任何一個有助於培養孩子愛心的機會,時刻注意引導和培養孩子去關愛別人。
意見指導
現在的孩子,由於心理髮展水平的制約以及家長的百般寵愛,大多存在“自我中心”的傾向,專橫、霸道、任性,長大後成為自私自利、不顧他人的人。其實愛心和善良的品質,是孩子親和社會的基礎和前提。父母是愛心的播種者,父母所做的一切要讓孩子明白,自己從父母這裡獲得愛,也要以愛相回報。
為了能讓更多的孩子學會關心自己的父母,專家建議:
第一、以身作則,父母做榜樣。
作為父母要嚴於律己,堅持正面教育的原則,孝順長輩、關心親朋。在孩子面前不議論別人的長短,儘可能地尊重他的一些孩子氣的同情心。逢年過節給老人買東西、送禮物,都要讓孩子知道並試著讓孩子參與買東西。同時,充滿溫情的家庭氛圍對培養孩子的愛心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父母間經常爭吵、謾罵甚至打鬧,孩子時常處在恐懼、憂鬱、仇視的環境裡,又怎能要求他去關心別人呢?
第二、用玩具啟迪孩子的愛心
愛心和親情的培養要從細小的事做起。比如:引導幾個月大的寶寶和身邊的絨毛狗狗、布娃娃做親密的朋友,用友善的態度對待這些玩具夥伴。如果孩子亂扔布娃娃,勸阻他:“看,你把娃娃摔疼了,快給它揉揉。”如果孩子大聲叫嚷,制止說:“小聲音一點兒,別把小狗狗吵醒了。”孩子長大些了,帶他去親近小動物,聽小鳥唱歌,給小魚餵食;告訴他花草樹木和小動物一樣都是有生命的,我們要愛護它們。孩子的愛心在這樣的情境中會不斷萌發壯大。
第三、教會孩子學會分享自己的好東西
家庭中要建立好東西大家分享的氛圍。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要做出榜樣,吃飯時主動給長輩夾菜,遇到高興的事講出來全家一起分享快樂,有了喜事邀請親朋好友共同慶賀,左鄰右舍遇到困難伸出援助之手;鼓勵孩子好吃的、新玩具拿給小朋友一起吃、共同玩,等等。有了這樣充滿愛心和親情的環境,孩子就能從最初的行為模仿到一點點強化,最終塑造一顆寬容、謙讓的愛心。
第四、給孩子多交流溝通感情
家庭中愛心和親情要靠父母精心營造。父母要用愛薰陶孩子的心靈,就應該多關心和尊重孩子,說話要溫柔體貼,注意傾聽孩子的感受,多與孩子進行情感的溝通交流,多給孩子講互助友愛、善良戰勝邪惡的童話故事,讓濃濃的愛意滲透到家庭的每個角落。父母及家庭成員之間的語言要充滿愛心,經常把“謝謝你為我做的事”、“我真為你高興”、“你辛苦了,歇一會兒吧”、“不要著急,我來幫助你”等禮......
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一生的發展十分重要。因此家長與孩子的溝通至關重要。我就如何與孩子溝通說以下幾點: 一、身教重於言教 家長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養,樹立自己的威信。一個不愛學習只顧自己吃喝玩樂的家長,一問三不知的家長,品行惡劣、行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長是不會培養出好孩子的。 二、要注意親子教育 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關注他們成長,有的父母雖然與孩子常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經常溝通。大多數父母都是以忙為理由,忽視親子教育。父母的親子教育應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髮展的前面,所以父母應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斷學習,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贏得孩子的尊重和愛戴。 三、營造一種良好的知識環境 孩子學習要有一個好的小環境,不求高檔,但求氛圍,學生學習的時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閒談,朋友聚會等等儘量地包容缺點,用放大鏡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的。父母無條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與孩子溝通交流的重要基礎。 五、多讚美、少批評 恰到好處的讚美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興奮劑、潤滑劑。家長對孩子每時每刻的瞭解、欣賞、讚美、鼓勵會增強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記:讚美鼓勵使孩子進步,批評抱怨使孩子落後。 六、糾正孩子的關鍵性缺點時一定要注意考慮成熟,選擇最佳地點和時機 最後請家長們記住以下幾句話:教育孩子的前提是瞭解孩子。賞識才能成功,抱怨導致失敗。 如何與孩子溝通: 如何培養好自己的孩子,如何能與自己的孩子暢通無阻的溝通交流,是每個家庭、每位家長所熱心關注的問題,而這也是現今社會環境下一個很棘手的問題。家長在與孩子溝通時,首先需要調整自己的心理,應該暗示自己:我有這樣一個可愛的孩子,我們要一起成長,我們要一起面對很多問題,我們會比別人生活的更幸福,更有樂趣。這樣才能為和孩子有效的溝通建立良好的基礎。 坦然面對溝通難的困境 現在的孩子是伴著“聲光電”誕生併成長的,與他們家長年幼時候的接收系統完全不一樣。如果家長還只用嗓子單聲道地告訴自己的孩子應該怎麼做,他們就會感覺特別枯燥沒意思。好多孩子在今天可以一邊看電視,一邊聽音樂,而又一邊寫作業,因為他自小就在一個擁有各種各樣的家電的家庭環境里長大,因而產生了這種多點接收的習慣和技能。這樣的系統刺激遠比單純的語言符號刺激要強烈的多,有效的多,所以家長如果固步自封,仍然用原來自己受教育的模式來教育自己的孩子,必然不可能引起孩子的興趣,相反,甚至在孩子的眼裡,家長往往都成了厭煩的符號;另一方面,層出不窮的高科技產品,深刻地影響著孩子的生活環境和思維習慣;今天的孩子還有了接受國際超前意識的能力,比如說對於性知識的認識,家長可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難以啟齒,而孩子卻實際已經懂了很多。溝通的困境是每個家長必須正視的現實前提。 學會設計啟發式問題 很多家長對於溝通問題的認識往往處於一個誤區,就是認為只要家長說的話孩子聽了,這就是溝通。家長由於他們成長年代的各種因素的限制,使得他們教育自己孩子的語言和思維是很貧乏的。比如有個孩子抱怨說自己的母親一天就和自己說六句話:早晨說“快點快點,要不就上學遲到了”;第二句是“早餐怎麼也得吃點,要不上午的課頂不住”,第三句是“過馬路要小心,看著點車”,第四句是“到了學校你千萬努力”,第五句是“中午學校的飯不太好吃,但你正在長身體,一定要多吃點”;第六句“放學回家先寫作業,彆著急看電視”。這樣日復一日的說,作為孩子自然而然的會感到厭煩,結果反倒事與願違。所以作為家長應該注意和孩子溝通的方式方法,學會設計問題,用問話的方式來和孩......
讓孩子學會獨立,父母應該怎麼做
孩子們的獨立需要我們一點點的培養,作為家長,我們也要學會培養
方法/步驟
鼓勵孩子自己動手
我們家長總感覺孩子還很小,需要嬌生慣養,不需要幹太多的活,但是,如果什麼都不幹,孩子就缺乏動手實踐的能力,啥都不做的情況下,獨立當然很難形成。孩子在自己想做一些事情的時候,只要不是特別危險的,我們就要鼓勵孩子大膽的去做。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的事情我們大人要看著,當他的衣服可以自己洗的時候,我們就教他們洗衣服,當他們可以學習做一些教務的時候,就讓他自己做,當他會疊被子的時候,自己的被子自己疊起來,養成好的習慣,獨立才能慢慢形成。
不要過度保護孩子
我們都知道,溫室裡面的東西面對真實的環境的時候,很難存活,我們人也一樣,不能總是生活在溫室裡面,我們的家長就是把孩子看的太緊,什麼都擔心,啥都不敢讓做,過分的溺愛孩子,要啥買啥。這樣,孩子怎麼會獨立呢?
讓孩子面對挫折
我們的孩子在學習上或者在學習一些其他的事情的時候,遇到了挫折,孩子可能會發脾氣,我們就不要去訓斥他們,讓他們自己發脾氣,然後告訴他們,你這樣可以解決問題嗎?然後引導他進行正確的面對挫折,養成好的心態。
學會給孩子任務
有些時候,孩子希望得到鍛鍊,但是父母不給機會,我們在做飯的時候,需要一些材料或者早上買菜 出去買一些饅頭,我們就可以教給孩子,給他們錢,讓他們自己出去買東西,學會自己面對,培養孩子們的獨立性。
允許孩子的提問與選擇
我們的孩子在成長中,會有我們想不到的問題與選擇,我們不要阻撓,只要不是有危害的,我們都可以進行的,對於問題,我們要學會讓孩子藉助工具來進行解答,對於選擇,我們要學會尊重孩子。
共同成長
我們和孩子一樣,都要獨立,都要成長,也許我們對於上面的方法並不認可或許感覺沒有什麼用處,不管我們怎樣面對這些事情,我們都要能夠面對,另外也要知道我們要學會堅持,培養孩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一年級孩子父母應該怎麼引導學習
╰つ愛你是命7級2008-12-26孩子的學習都是需要一個過程,剛開始學習的速度並不能代表未來學習能夠達到的高度,您不必太過著急,這個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只要我們使用的方法符合孩子學習心理的發展規律。我們可以一起來分析一下原因和對策:原因:1、孩子的思維遵循這樣的發展規律,從形象到抽象再到符號。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如果之前沒有很多這方面的訓練(如:字母與發音的關聯、發音與具體字的關聯、具體字組成的詞與生活實物的關聯等等)的話,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去適應——由形象的思維轉為邏輯符號的思維,而我們的漢語拼音正是這樣一種符號;2、如果他們覺得所學的東西與生活關聯不大,就很難再有興趣學下去。純拼音的學習是抽象的、枯燥的,面對剛剛入學,特別活潑好動、注意力難以持久的一年級學生,絕對是個挑戰;3、老師絕對是要照顧大多數學生的進度,在這個方面女孩子確實在初期會有更多的機會走在前面,所以,幫助孩子的進步,需要媽媽在生活中多下功夫。4、現在有很多孩子會比較早的開始接觸英語,所以,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出現漢語拼音跟英語混淆的現象。對策:一、首先要說的是,通過您的描述,我發現孩子在學習拼音的過程中確實存在困難,這是憑他自己的努力暫時無法解決的問題。那麼媽媽就儘可能不要去打、責罵孩子,這隻會使孩子將恐懼和不愉快的情緒加諸在學習拼音本身上;營造相對輕鬆的學習氛圍,充分發揮您和孩子之間的互動,共同學習,會對您的孩子信心的樹立有所幫助;其次,多多利用各種形象式“工具”和“材料”是非常重要的!二、學習拼音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韻母、聲母、雙韻母、聲介合母再到拼讀,難度在逐步提高。媽媽要表現出充分的耐心,孩子才會逐步掌握有信心,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形象教學的方法,讓孩子說出拼音像何物,可以加深他對拼音字母的印象,加強記憶效果。要爭取讓孩子自己說出像什麼,如果他實在說不出,可由您說出來,這樣東西與他自己的生活關聯程度越高,效果越好。這樣就完成了從形象到抽象的聯結和轉化。比如,從單韻母、聲母開始,學a、o、e,媽媽要重點指導發音方法,讓孩子觀察、模仿,反覆練讀。可以利用插圖,藉助“啊”“喔”“鵝”讀準 a、o、e的音;還可以編成順口溜幫助學生記憶發音方法。如,張開嘴巴a a a,圓圓嘴巴o o o,嘴巴扁扁e e e。要告訴孩子發單韻母a、o、e時,口形不能變動。這些方面,您可以參考孩子的教科書,相信您會比孩子對課本有更好的理解,在通過您的理解傳達給孩子。三、可以跟孩子一起製作拼音字母卡片,跟孩子一起做一些關聯練習。如,媽媽說出一個句子:“媽媽過生日,‘啵’的一聲,孩子在媽媽的臉上親了一口,並祝她生日快樂”,請找出這句話中出現的聲母!孩子如能找出“b”,可以提示他,是的,這是聲母“b”。四、在教孩子學雙韻母 an、ing、en 時,可以充分利用書上或是您在網絡上找到的插圖編故事,使插圖的表音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比如,出示一幅天安門的圖片,問孩子那個韻母在天安門的名字裡出現,如果孩子回答對了,再幫他一起記住an 的形。手持 a 和 n兩張拼音卡,從不同的方向拿到一起,放在天安門的圖片前,告訴孩子,a 和 n 一合併,就成了 an 。還可以利用兒歌,如:“小a和小n,手拿 a 和 n ,來到天安門,變成好朋友,成了an,an,an”。孩子的思維會被調動的越來越活躍。沒準兒有一天,他會盯著吃飯的碗告訴你,這是一個“o”呢!五、媽媽示範讀聲調時,開始可以讀得誇張一點,還可以用手勢表示,幫助孩子通過形象的方法掌握四聲的變化。學到一定程度,可以用媽媽來發音,孩子來找相應的卡......
家長該如何引導孩子表達自己
NLP導讀:你知不知道準確的語言信息對孩子有多大幫助?心理專家認為,年幼的孩子無法理解行為背後的動機,他們只會知道你的情緒是生氣還是高興,而讀不懂你背後那饒了一圈又一圈的想法——這種不善直接表達自己的做法也很容易被孩子習得。也許,家長也該學學,如何引導孩子用準確的語言表達自己,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了。 言語是兒童心理髮展過程中掌握的最複雜的符號系統,它對兒童心理髮展具有深刻而廣泛的影響。許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很好的言語表達能力。如果不能在幼兒期充分發展其言語表達能力,有可能會對孩子產生終身的“不良”影響。 幼兒階段是語言學習的高峰期和最關鍵的時期,也是詞彙增加數量最快的時期,詞彙種類大幅度增加。在語法結構上,幼兒具有獨特的語法結構和自動應用組詞成句規則的能力,其口語表述逐漸從對話語向獨自敘述自己的體驗、經驗和意願發展。到了幼兒末期,孩子已經能較為清楚地向他人講述自己所想表白的事情了。 幼兒的言語表達能力,包括口語和身體語言,不是我們成人教出來的,是孩子通過模仿學習而獲得的。所以,你表達的好,孩子自然就會表達的好。但是,由於我們成人太習慣使用成人化的言語表達方式,這對孩子的領悟是有一定的難度的。許多家長對孩子的言語表達能力不足,感到著急,其根本原因是沒有找到與孩子溝通的竅門。 在孩子幼兒時期,家長要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與孩子的“技巧”對話,讓孩子在模仿的基礎上,輕鬆學習怎麼進行表達。而這些技巧中,非常關鍵的就是“具體化”技術手段,而非技術的,就需要你掌握傾聽、共情、尊重、真誠等。當然,父母要強化親子聯結,創造給孩子說話的機會,鼓勵說出自己的想法,那怕說錯了也不要取笑孩子。 具體化是指父母協助孩子,清楚、準確地表述他們的觀點、所用的概念、所體驗到的情感以及所經歷的事件。由於孩子小,其言語表達還在學習之中,其表達的思想、情感、事件,常常是模糊、混亂、矛盾、不合理的。所以,我井中月認為,你需要藉助“具體化”,澄清孩子所表達的那些模糊不清的觀念及問題,這也使孩子弄清自己的所思所感。 下面通過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怎麼使用“具體化”技術。說白了,就是一層窗戶紙,只是有一些家長沒有注意而已。 例1:問題模糊 最常見的是孩子說:“我要!我要!”可是當你給孩子一樣東西的時候,孩子推開說不是,然後繼續說“我要”,然後你就需要不停的猜。這種情況的出現,一是孩子還小,表達能力不足,家長又往往以自己的感覺來推斷。二是孩子在情緒中,其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和事情,自己也搞不清,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應對:只能先接受孩子的情緒,然後根據孩子的視線、手指的方向和家長以往的經驗來猜。此時你說的話一定要完整,如:“你是想要XXX嗎?或者你說清楚,你說清楚了,爸爸媽媽才能幫助你。”需要注意的是,當孩子表達出自己的要求,一定要及時進行鼓勵。當然,在事後孩子情緒穩定的時候,也需要再次向孩子說明。 例2:過分概括 比較常見的是孩子說“我不想上幼兒園了”、“我不喜歡誰誰誰了”、“誰誰誰太壞了,我不想和她做朋友了!”等等。這種說法絕大多數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思維方式。對於4-5歲的幼兒,尚不能道德判斷,他們直接接受行為的結果。對於4-8歲的幼兒,孩子對行為做出判斷時主要是依據行為的物質後果,而不考慮行為者的主要動機。 所以,孩子經常把對個別人或事件的意見,上升為一般性的結論。遇到這樣的情況,最好採用“開放式”的問話,引導孩子說出“事件”後面的原因。當然,這需要家長的耐心,仔細傾聽孩子的講述。當孩子把個別概括為全部、把偶然當作必然,把一次以為永遠等情況時,父母要想辦法補足孩子的想法,以及解釋......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轉帖: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
一位哲人說的好:“誰擁有自信誰就成功了一半。”自信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精神核心,是促使孩子充滿信心去面對困難,努力完成自己願望的動力。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呢?
一、尊重和信任孩子。尊重孩子,使他切實地體會到自己是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人。信任孩子,調動孩子做事的積極性,並給予積極關注和表揚、切忌包辦代替,更不可打擊、諷刺。這樣既培養孩子對自己行為負責的品質,又培養了自信心。
二、建立合乎孩子能力的目標。父母的責任在於懷一顆期待的新,幫助孩子建立自己每一階段的適合自己的目標。父母期望過高,目標定的太高,超過了孩子能達到的限度,就容易使孩子產生失敗感,喪失信心,也不能把目標定的太低,孩子完成得輕而易舉,就會變得輕率和驕傲。
三、善於發現並時常肯定孩子的優點。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孩子在自己喜歡的領域中活動是十分投入,十分自信的,所以家長要了解孩子的特點,善於發現他們的優點並經常給予表揚和肯定,這是孩子充滿自信,不斷進步的力量源泉。千萬不要把孩子的缺點掛在嘴上,讓孩子產生自卑感。
四、讓孩子迎接困難。對困難的成功跨越,都是對自己的一次肯定,都會增加一份自信。應多鼓勵孩子學習勇敢行事,不斷戰勝,如洗衣服、倒垃圾、下棋、打球等。當孩子戰勝了困難,實現了自己的願望時,自信心就會提高,我們應該格外留意孩子的第一次嘗試,這將是他人生道路上的良好起步。
五、以身作則,樹立典範。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很難想象缺乏自信的家長如何能培養出自信心十足的子女。父母能夠充滿希望地看待未來,充滿自信,孩子就會深受感染,所以父母在要求孩子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修養,做好孩子的典範。
一個人只要有成功的決心和信心,就能保持最佳狀態,把全部的集中到追求目標上。只要堅信自己成功的人,才會取得成功。在孩子努力拼搏,盡力向成功的頂峰攀援時,多給孩子些鼓勵和支持吧。
讓孩子學會自信
自信是一個成功者最重要的心理素質之一,但它並非與生俱來,必須由家長對孩子從小加以正確引導,使孩子逐漸學會相信自己,建立起自信。
現今,越來越多家長對孩子的關心和照顧事無鉅細,物質上應有盡有,精神上百依百順,事事不必自己操勞和付出努力,孩子很容易養成一種凡事均要依靠家長的心態,認為自己離開家長就一事無成,對任何事情也不想費力去做。這樣的孩子就是典型的依賴性極強、缺乏自信的人。要使孩子學會自信,一般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鼓勵孩子進行嘗試並做力所能及的事
孩子具有好奇心和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家長可以在確保孩子安全的情況下,引導他們去嘗試或探索身邊的各種事物,讓他們在嘗試或探索中瞭解事物的性質,增強自身的能力,從而增加自信。例如,孩子在三四歲時喜歡玩水,就讓他們自己洗小手絹、給娃娃玩具洗澡、洗刷各種塑料玩具等等,做這些事既滿足孩子游水的興趣,又給他們帶來歡樂,而且事情成功之後也會使孩子相信自己的動手能力,為建立自信打下基礎。
二、及時肯定和讚揚孩子的良好行為
人的自信需要外界的認同和讚賞。某一行為倘若得到外界的肯定,人的自信也會由此大增。孩子正處於自信形成的過程中,更離不開成人的肯定和讚揚。有一位母親帶著5歲的男孩乘公共汽車,上車坐了一段路程後,一位年邁的老婆婆上車了,母親起身讓座,並對男孩說:“來,小大人,站一會,看看能不能堅持住。”小男孩高高興興地站在座椅旁,並認真地扶著座椅不讓自己摔倒。這樣,孩子由......
父母應該怎樣培養孩子的情商
一個人成長離不開家庭、學校、社會三個方面的教育和影響。而學前兒童不能離開成人單獨接觸社會,所以與學前兒童關係密切的是家長。因此家庭教育對學前兒童尤為重要。於是有些家長不惜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金錢進行教育投資,結果不僅達不到預期效果,反而導致孩子厭學、學習獨立性差、自覺性差、任性、自私等。 這究竟為什麼?有人說是教育方法不當,其實方法無非是一招一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表面的問題,而且“家無定法”,最根本的原因還在於觀念,時代變了,環境變了,我們能不更新觀念嗎?小小年紀,整天要求他讀、寫、算等,按照父母的意願安排的滿滿當當,他們的童年就這樣被無情地剝奪了,這是拿犧牲孩子的今天來換取明天,這代價實在太大了。從某種意義上講,連今天都不曾擁有的孩子,會擁有美好的明天嗎? 專家呼籲,最重要的並不是讓孩子學更多的東西,而是尊重孩子,解放孩子,還給孩子一個兒童的生活,兒童的世界。學會做人比學會做學問更重要。美國哈佛大學的教授丹尼爾·古爾曼認為:“情商是決定人生成功與否的關鍵”。最新的研究也顯示:一個人的成功,只有20%歸諸智商的高低,80%則取決於情商。如果把智力看作是一種潛在的智慧能量的話,那麼情商則是喚醒這種潛在智能的笛聲。 父母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孩子的情商: 一、教育孩子學會調節控制自己的情緒 一個人無法持之以恆地做完一件事情,主要就是無法抗拒來自外界的誘惑和來自內心的猶豫,如果不能控制自己戰勝這些障礙,那麼精力就會分散,導致事情的失敗。 如果要堅持到底,完成一件事情,就必須克服來自外界和自身的困難或干擾。克服內部的干擾就是所謂的剋制自己,包括情緒情感和行為習慣等。美國一位心理學家曾做過一次“糖果實驗”。既觀察孩子能否剋制自己吃糖的慾望而忍耐一個小時,以便獲得更多的糖,然而只有很少一部分孩子能夠做到。當初能抵抗誘惑的孩子,青少年時期社會適應能力強,較自信,人際關係較好,能積極迎接挑戰等。而缺乏控制能力的孩子則較多表現為與人相處困難、自卑,在壓力方面容易退縮、嫉妒等。這一實驗結果,說明了自我調節、控制情緒的根本意義。 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其生理髮展密切相關,幼兒的神經纖維還未發育完善,神經興奮強於抑制,所以不能很好地進行自我控制。而且,有的家長對孩子提出的要求,總是“有求必應”地“快速服務”,儘可能及時滿足他們。日久天長,寶貝們在十分舒適的環境中習慣了,意志、情感方面像“缺鈣”似的脆弱,自控能力隨之下降。 首先可以從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入手,比如按時起床、吃飯,不偏食、自己穿衣服、收拾玩具等等;第二,鼓勵孩子多參加小朋友的遊戲,在遊戲中孩子不得不學會遵守規則,服從集體,在這個過程中,他不知不覺就學會了控制自己。第三點要注意的是,家長不要放過孩子的每一點進步,今天控制一點,如果得到了肯定和鼓勵,那麼明天會控制更多,所以正面的強化會產生巨大的效果;第四點,家長要以身作則,不放縱孩子,也要約束自己,如果家長能夠自我控制,取消不良的行為,那麼孩子也會以你為榜樣很好地控制自己。 二、培養孩子人際交往能力 人際交往能力是指能夠準確敏感地觀察別人,有效地理解別人和與人溝通、交往的能力。一個交往能力強的人,能夠較好地處理紛繁複雜的關係,自如地控制各種場面。這種能力也正是衡量一個人社會性的指標,也是幫助個人更好實現社會生存的基本。所以教育部新頒佈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社會目標中明確提出: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內容要與要求中第一條又提出:幫助幼兒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養成對他人、社會親近、合作的......
家長如何跟孩子相處
家長想要培養孩子禮貌,可是卻不斷跟孩子發生衝突,又導致自己生氣,最後也導致孩子在這事上更擰巴了。像這樣一種教育,就有點南轅北轍了。培養一個有禮貌的孩子,這個目標是非常好的,但是你有沒有關注,你在培養孩子有禮貌的過程當中,你自己對孩子的行為禮貌嗎?你去強迫孩子跟他不認識的人打招呼,或者說強迫孩子說一句他不想說的話,你是不是已經不禮貌了?一個不禮貌的家長怎麼能教會孩子禮貌呢?
孩子在兩三歲的時候,會表現出害羞,可能在某一天,因為某個原因,不想跟其他人打招,我們做家長的點到為止就可以了,同時我們自己做出一個很好的表率,見到什麼人熱情跟別人打招呼。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要太在乎孩子今天的表現怎麼了。我們自己做出表率,熱情跟他人打招呼,把孩子鄭重介紹給其他人。孩子看到了一個好的榜樣,慢慢會學會這些事情的。不要著急,要允許孩子做得不好、做錯事,允許他有一個改善過程。 有的家長為了培養兒童的道德,有時候會設計一些小細節。我看到這樣一個案例,媽媽和一個孩子兩個人登山去了,走得又累又渴,帶的水都喝光了,包裡就剩兩個蘋果了,一個大蘋果,一個小蘋果。休息下來的時候,媽媽考驗孩子說,就剩兩個蘋果了,誰吃大的,誰吃小的,想看看孩子懂不懂得孝敬媽媽。孩子說,我每一個上咬一口。媽媽立刻就有些生氣,沒想到孩子說,我嚐嚐哪個甜,把甜的給媽媽吃。這樣,媽媽就覺得很欣慰。我看到的資料是把這個例子作為好例子呈現出來的,但是我非常不認可這個家長的做法,它作為一個道德教育的細節是非常不可取。因為這個母親是惡意試探孩子,孩子如果說我要吃大的,媽媽肯定會批評孩子,或對孩子表現出失望。那麼這個大蘋果該誰吃?媽媽吃了就正確嗎。這樣的教育太複雜了,而且不自然。出於一個母親天性,當我知道孩子也是又渴又累時,我會本能地把大蘋果給孩子吃,孩子可能會推讓,也可能不會推讓,就直接吃了。但這並不會教壞孩子,因為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慢慢地從和媽媽相處的各種細節中體會到那種深刻的愛,他長大了也會把這種愛回報給媽媽的。所以,在跟孩子相處中,不要動用太多的聰明和技巧,不要跟孩子耍心眼,以樸實為好。我們把純潔的善意投注給孩子,最後孩子回報你的就是簡單、樸素、善意。
還有一次我在報紙上看到一個小文章,是一位家長寫了他跟孩子相處的一個小故事,他肯定認為是正確才寫出來,報紙也發出來了。說的是有一天6歲的孩子想吃橘子,而家裡面只剩兩個橘子了,當時爸爸媽媽孩子三個人都在。孩子拿著這兩個橘子時有些為難,說就剩兩個了,給誰吃。父母兩個人為了培養孩子孝心,就讓孩子自己選擇給誰吃,孩子猶豫了半天,他其實已經知道父母的用心,最後含關眼淚說媽媽一個爸爸一個,父母雖然有些不忍心,但為了培養孩子的愛心,就狠狠心,兩個人一人一個就把橘子吃了。 我非常不認可這種教育方法,家長這樣的行為不會教給孩子孝順,教給孩子的是自私,家長希望孩子懂得愛父母愛他人,自己卻表現得那麼自私,怎麼教給孩子愛呢?你為什麼不能把橘子掰開好幾瓣,或者乾脆說今天媽媽不想吃,你吃吧,讓孩子心無愧疚地吃下去。在這個過程中是你的態度,而不是你的技巧教給孩子如何做人的。 思想家盧梭說過這樣一句話:“要別人聽你所講的話,就要設身處地為聽話的人想一想,要打動別人的心,自己的行為就必須合乎人情。”如果家長自己的行為不合乎人情,怎麼可能教給你孩子有人情味呢,怎麼可能打動孩子的心呢。所以我覺得跟孩子相處,首先要有一份真誠的愛心,仁慈是有感染力的。 有一次,我們在一個場合談論中國傳統文化對一個人成長的影響,我聽到一個人談到這樣一件事,他是把這件事當作一個正面例子講給大家的。他說他媽媽非常遵守中......
作為父母如何才能教育好子女?
用感情打動孩子 人的習慣多在早期形成,家庭是個人最初的活動場所。家庭中的各種習慣是孩子最初接觸到的行為規範,對孩子行為習慣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家長如何正確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呢?我認為具體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端正教育觀念。 幼兒階段是良好行為習慣形成的重要過渡期。偉大的人民教肓思想家陶行知 先生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習慣傾向態度多半可以在六歲以前培養成功。”換言之六歲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時期。 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離不開家庭的重視。很多家長懷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在學習上生活上對子女關懷備至,將良好行為的培養卻置之一邊不顧,對孩子聽之任之。甚至有的家長認為:我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只要讓他多學點東西,其它方面無所謂。家長的這些錯誤觀念不僅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教師對幼兒良好行為教肓的效果,而且也間接折射到孩子的心靈中,變成孩子的觀念。英國有句諺語:“行動養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可見習慣對人的一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就要求家長樹立正確的觀念。在抓學習的同時,也別忘了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運用科學的教育方法。 1、在實踐中鍛造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行為形成來自實踐,習慣的養成更有賴於實踐活動,實踐活動是幼兒良好行為形成的關鍵。由於觀念、情感上的原因,有些父母對四五歲(甚至更大)的孩子仍採用嬰兒期的教育方法。比如父母給學齡兒童穿衣,洗臉,餵飯,替孩子完成其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的這種包辦代替行為不僅剝奪了孩子的多種鍛鍊權利,而且使孩子的依賴心理越加頑固。長此下去,將會造成兒童的懶怠,驕橫甚至無能。良好行為習慣又談何實現。 2、培養應該持之以恆。還有一些家長雖然思想上比較重視幼兒良好行為的培養,但沒有足夠的耐心去培養、教導孩子,這與要求孩子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自相矛盾的。所以,父母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試著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人際、同伴、集體中,學會獨立飲食、睡眠、盥洗、人際交往等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孩子獲得“該如何做”的認識,形成一系列的行為方式,並在實踐活動中,不斷地練習強化,使之成為一種自然的習慣。這就需要家長有足夠的耐心去教導孩子,使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講明道理。講道理是提高認識的一種方法。幼兒時期,對是非的辨別能力較差,做錯事是難免的,生硬的教訓、批評可能會令家長和孩子的關係鬧僵。這時家長要根據孩子的理解水平,耐心細緻地跟他講道理,通過簡潔的語言使孩子發現自己的錯誤,同時在與孩子的談話過程中注意不要用否定的口吻,如“不準”“不許”,要多從正面引導,對他的不良行為避免批評引導,而應該直接告訴他:你應該……比如家長在發現孩子搶別人玩具時,應該告訴他搶別人玩具是不對的,如果想玩可以向別人借,或者可以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讓他明白朋友之間要友好相處,爭搶吵鬧是不對的道理。作為孩子自身來講,道理聽多了,良好的行為準則自然而然在心中就有了定位。 4、適當的鼓勵和表揚。鼓勵和表揚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所需要的一種精神營養,更是一種強化良好行為習慣的好方法。孩子愛聽好話,喜歡被人稱讚,而且在人們對他的評價中認識自己。教育家陳鶴琴教授曾說過:“無論什麼人,受激勵而改造是很容易的,受責罰而改過是比較難的。”所以家長對孩子要以積極鼓勵表揚為主,消極批評只會使孩子灰心喪氣。家長對孩子的鼓勵和表揚要從孩子的年齡特點出發。三歲以下的孩子就要多鼓勵表揚。例如:媽媽看見孩子摔跤了,不要急著把他扶起來,可以馬上說:“寶寶真勇敢,跌倒了會自己爬起來,也不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