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稱司馬懿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12-14

司馬懿為什麼被稱為武將

司馬懿(179年-251年),字仲達,漢族,河內郡溫縣孝敬裡(今河南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四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顯著的功績是兩次率大軍成功對抗諸葛亮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對屯田、水利等農耕經濟發展有重要貢獻。73歲去世,辭郡公和殊禮,葬於首陽山。諡號“宣文”;次子司馬昭封晉王后,追封司馬懿為宣王;司馬炎稱帝后,追尊司馬懿為宣皇帝。

早年經歷

司馬懿的高祖司馬鈞為漢安帝時的徵西將軍,曾祖司馬量為豫章太守,祖父司馬雋為潁川太守,父親司馬防為京兆尹。司馬防育有八子,因字中都有一個“達”字,當時號稱司馬八達。晉武帝司馬炎詔書說:“本諸生家,傳禮來久。”[1]

司馬懿,“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東漢末年,司馬懿生於亂世,“常慨然有憂天下心”

南陽太守楊俊素以知人善任著稱,司馬懿二十歲前,楊俊曾見過他,說他絕非尋常之子;

奇策善謀

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曹操征討張魯,司馬懿隨軍。他對曹操說:“劉備用詭計俘虜了劉璋,蜀人未歸附而又爭奪遙遠的江陵,這是破蜀的機會,不可錯過。今若在漢中陳兵示威,益州就會震動不安,再進兵威逼,蜀兵勢必瓦解,趁這個好機會,事情是可以成功的。聖人不能違時,也不能失時。”曹操說:“人苦於不知足,既得隴右,復欲得蜀。”未從其計。[6]

公元217年(建安二十二年),曹丕被封魏王太子,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司馬懿升任太子中庶子,佐助曹丕。時司馬懿“每與大謀,輒有奇策”,為曹丕所信任和重用。司馬懿與陳群、吳質、朱鑠並稱“四友”。

此後,司馬懿更是常謀國事,多出奇策。不久,司馬懿轉為丞相軍司馬。他指出

司馬懿畫像、雕像(15張)

荊州刺史胡修粗暴,南鄉太守傅方驕奢,都不應駐守邊防,曹操未予重視。同年六月,劉備繼取漢中後,派孟達、劉封攻佔漢中郡東部的房陵、上庸等地,勢力有所擴展。七月,孫權欲攻合肥,魏軍大部調動淮南防備吳軍。鎮守荊州的關羽,乘此機會率主力北攻荊襄。圍魏將曹仁,水淹于禁七軍,斬龐德。胡、傅二人果然乘機降蜀。

一時間關羽聲勢“威震華夏”,因漢獻帝在許縣,距樊城很近,曹操感到威脅,為避關羽鋒芒,一度準備遷都河北。司馬懿和曹椽蔣濟及時勸阻說:“于禁被水軍所淹,不是戰守上的失誤,對於國家的大局並沒有大損失,為此而遷都,即是向敵人示弱,又會使淮河漢水一帶人心不穩;劉備、孫權外親內疏,現在關羽坐大,孫權必定更不高興,把這事告之孫權,使他牽制關羽,則樊城之圍自解。”曹操從其計,孫權果然派呂蒙襲取江陵,關羽被其俘殺。[7]

司馬懿的書法[8]

此戰利用孫、劉爭奪荊州的矛盾,充分運用外交謀略,坐收漁利,不僅挫敗關羽的強大攻勢,解除了樊城之圍,而且也使諸葛亮原定的一路向宛洛、一路出秦川的兩面鉗擊中原的計劃無法實現。更重要的是破壞孫、劉聯盟,改變了當時的戰略格局,掌握了主動權。

之後曹操認為荊州遺民及在潁川屯田的軍民逼近南方寇賊,想把他們牽走。司馬懿認為:“荊楚輕脫,易動難安。關羽新破,諸為惡者藏竄觀望。今徙其善者,既傷其意,將令去者不敢復還。”曹操聽了他的建議,沒有移民。之前藏竄逃亡者果然都復出歸化。[9]

公元220年(延康元年),曹操去世,朝野危懼,司馬懿管理喪葬諸事,內外肅然。

同年,曹丕即魏王位,司馬懿受封河津亭侯,轉丞相長史。當時孫權正率軍向西。朝臣們認為樊城、襄陽缺乏糧,不能抵禦吳軍,請召守將曹仁回駐宛城。司馬懿則表示:“孫權剛剛打敗關羽......

為什麼稱司馬懿為冢虎?是那本書稱司馬懿為冢虎的?

在民間流傳的一個稱號,並沒有哪個人或那本書明確的說過。司馬懿號稱“冢虎”,與諸葛亮、龐統、姜維合稱“臥龍鳳雛幼麒冢虎”。冢虎是指白額吊睛大虎,暗喻司馬懿不得意時委曲紶全,得意時趕盡殺絕的作風。“冢虎”的意思跟“臥龍”一樣,意思是盤伏在石冢中的猛虎,用以比喻待時而起的大才之人。

司馬懿為什麼被稱作狼顧之鬼

狼顧之相,就是在肩頭不動的情況下,頭能180度轉,因為狼與狗都能180度回頭看,相傳有此面相之人,皆是狼心狗肺,心術不正。又傳有此面相之人,乃有帝王之志。

《晉書.宣帝》便記載了曹操向曹丕求證司馬懿是否有狼顧之相的情形:“魏武察帝有雄豪志,聞有狼顧相。欲驗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顧,面正向後而身不動。又嘗夢三馬同食一槽,甚惡焉。因謂太子丕曰: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

《相理衡真》有這樣的記載:狼目,低頭反顧,蹙眉而視,黑多白少,心毒多妒,貪婪好淫。

《人倫大統賦》曰:狼顧者,謂回頭顧而身不轉,性狠,常懷殺人害物之心。

為什麼在三國演義裡把曹操稱為曹賊,司馬懿稱為司馬

曹操,逼迫漢獻帝。造成漢王朝名存實亡。

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孫子司馬炎建立晉王朝。是正統。

所以擡高司馬,貶損曹操。

晉宣帝司馬懿為何被稱為冢虎?

這個。。。只是野史的一種稱號。就像諸葛亮龐統被稱為“臥龍鳳雛”一樣。司馬懿字仲達.世稱號冢虎、管兵伐。

“冢”字有“大的”“地位高的”意思。“冢臣”意為“朝廷重臣”;“冢司”是宰相的別稱。激以用“冢虎”來形容司馬懿的超然地位。

順便一提,司馬懿與諸葛亮、龐統、姜維合稱“臥龍鳳雛幼麒冢虎”。

司馬懿一生列傳

公元179年出生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闢司馬懿為文學掾。歷任黃門侍郎、議郎、丞相東曹屬、丞相主薄等職。 建安二十年(215年),隨曹操征討張魯。 建安二十四年(219), 曹操進封魏王后,司馬懿為太子中庶子,佐助曹丕。不久,轉為丞相軍司馬。 延康元年(220年),曹操去世,司馬懿管理喪葬諸事。同年,曹丕即魏王位,司馬懿受封河津亭侯,轉丞相長史。 次子司馬昭 同年,曹丕登皇帝位,任命司馬懿為尚書,不久轉督軍、御史中丞,封安國鄉侯。 黃初二年(221年),免去督軍官職,升任侍中、尚書右僕射。 黃初三年(222年),和黃初五年(224年),曹丕兩次伐吳,都以司馬懿鎮守許昌,並改封司馬懿為向鄉侯。 黃初六年(225年)春二月,轉任撫軍大將軍、假節,領兵五千,加給事中、錄尚書事。 黃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去世,令司馬懿與曹真、陳群、曹休為輔政大臣。八月,孫權出兵攻魏。司馬懿擊敗諸葛瑾,並斬殺吳將張霸,斬首千餘級。十二月,升任驃騎將軍。 太和元年(227年)六月,明帝命司馬懿駐紮宛城,加督荊、豫二州諸軍事。 太和二年(228年)正月,司馬懿擒斬孟達,傳首京師,俘獲萬餘人。 太和四年(230年),司馬懿任大將軍、加大都督、假黃鉞,與大司馬曹真一起伐蜀。 八月,司馬懿從西城沿沔水直達朐腮,克新豐縣,駐軍丹口,後遇雨班師。 太和四年(230),上表倡議建立上邦軍屯。 太和五年,都督雍、涼二州諸軍事,開始主持對蜀的戰爭。 青龍二年(234年)二月,蜀丞相諸葛亮率軍10萬出斜谷攻魏,司馬懿率軍渡渭水,背水築壘阻擊。兩軍對峙。 五月,吳軍10萬三路攻魏,以配合蜀軍作戰。魏明帝派秦郎率2萬人援司馬懿,自率主力反攻吳軍。七月,吳軍撤走。 八月,司馬懿與諸葛亮相持百餘日。諸葛亮當月病故於五丈原軍中,蜀軍撤走。 青龍三年(235年),司馬懿升任太尉。 景初二年(238年)正月,司馬懿率牛金、胡遵等步騎四萬徵公孫淵,破襄平。屠戮七千多人築京觀。 景初三年(239年)正月,司馬懿與曹爽一起接受遺詔輔佐少主曹芳。司馬懿任侍中、持節、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和曹爽共執朝政。 正始二年(241年)四月,孫權攻魏,六月,司馬懿統軍增援,吳軍退。與鄧艾籌劃在淮南淮北創建軍屯。 七月,增司馬懿食郾、臨潁,前後共四縣,食邑萬戶,子弟十一人皆為列侯。 正始四年(243年)九月,司馬懿在率軍徵吳。 正始八年(247年),五月,司馬懿偽裝生病,不問政事。 嘉平元年(249年)春正月,司馬懿殺曹爽及其黨羽何晏、丁謐、鄧揚、畢軌、李勝、桓範等,並滅三族。 嘉平三年(251年)四月率軍討伐王凌。 嘉平三年(251年)八月戊寅(初五)日(9月7日),司馬懿去世,享年七十三歲。

滿意請採納

諸葛亮為什麼被司馬懿稱為“天下奇才”那他究竟有什麼偉大的?

誰能說左權的才能不及日本的岡村寧次?但左權卻先死了;誰能說葉挺的才能不及國民黨軍隊的那些將軍們?可是葉挺卻先死了?死的早與遲,並不代表這個人不是奇才。 話說諸葛六出祁山之時,蜀軍已是強弩之末,陸都督的一把火燒掉了70萬蜀軍,加之關、張、趙、馬、黃等5虎上將相繼亡故,蜀已是無可用之將,無可出之兵。每出祁山兵力高峰期也就是20餘萬,而司馬軍隊卻又是多少?攻城難守城易,攻城部隊往往需要數倍於守城的兵力,可是那時魏收城的部隊卻是攻城部隊的數倍,卻沒能佔到攻城方的半點便宜,甚至付出的代價是攻城方的數倍之多!能有如此才能者,司馬又怎能不說“天下奇才”?《三國演義》是對諸葛軍事才能的一個升級和神話,但無論從《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上講,諸葛絕對是三國時期的一代奇才,一代軍事家、政治家。沒有諸葛的曠世之能,劉備託孤白帝城之後,就該上演魏吳聯軍滅蜀的故事了,可是在諸葛的周旋之下,以“能示之不能,以不能示之能”,才有了六出祁山,九伐魏國的故事了,才有了蜀國立足的土地。這樣的能人,誰又能說他不是“天下奇才”。其實“空城計”諸葛亮一生都沒有用過,但他卻使用了更大的計謀,他用的是“空國計”!蜀如防守,不僅與東吳的聯盟關係會崩潰,而且蜀已無法抵禦魏、吳聯軍的進攻了,因此出兵伐魏,不單單是軍事上的進攻,更是一個重大的防禦部署,以攻為防。

為什麼將司馬懿稱為冢虎

個人認為是指司馬懿能忍

司馬懿,字仲達。古代人為什麼要有字,是什麼意思。我們能取個字嗎

現在的人,大多數有“名”,無“字”,所以當我們說到“名字”的時候,通常指的僅僅是人的名,或姓名。可是,在古代多數人,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識分子既有“名”又有“字”,有些人名、字之外還有“號”。 (一)什麼是名、字 所謂“名”,是社會上個人的特稱,即個人在社會上所使用的符號。“字”往往是名的解釋和補充,是與“名”相表裡的,所以又稱“表字”。《禮記·檀弓上》說:“幼名、冠字。”《疏》雲:“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為父之道,朋友等類不可復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又《儀禮·士冠禮》:“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稱名,他人則稱字也。” 由此可見,名是幼時起的,供長輩呼喚。男子到了二十歲成人,要舉行冠禮,這標誌著本人要出仕,進人社會。女子長大後也要離開母家而許嫁,未許嫁的叫“未字”,亦可叫“待字”。十五歲許嫁時,舉行笄禮,也要取字,供朋友呼喚。 在上古,早期的人名一般都很樸實,如夏商兩代留下的人名孔甲、履癸、外丙、雍己、盤庚、武丁、小辛等,都以干支人名,可能與當時人重視時辰的觀念有關。後來隨著社會的前進,語言文字的發展,意識觀念的加強,人名越來越複雜,給人起名也成了一門學問。取名時,要對其所包容的內涵慎重考慮,反覆斟酌。《左傳·桓公六年》記載著春秋時代命名的五個原則:“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這是魯國大夫申儒在回答桓公問名時提出來的,意思是:或根據其出身特點,或從追慕祥瑞、託物喻志、褒揚德行、寄託父輩期望等幾個方面比照取名。並且提出七不:“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隱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幣”來取名。 古人命名重取義、重內涵的做法,幾千年來一直延續至今。對於所生男孩、女孩,因其生理。性格以及將要從事的職業不同,所以取名也就有了差別。對男的取名多用威武勇智、剛強猛毅之字,對女的多選賢淑、豔麗、優美動聽之詞。 另外,取名還反映著時代特點,上面提到的夏商兩代喜歡用干支人名就是典型的例子。後來在長期封建社會裡,官宦富貴之家,多以忠孝節義、福祿壽康、升官發財之義來命名,所以叫仁、義、禮、智、信、得福、德貴、延壽、榮升、繼祖、耀祖、續宗的人特別多。平民百姓也想過好日子,盼望多子多孫,上學唸書,所以叫富貴、德福、進財、志學、平安、長順、滿倉、滿囤、保成、金鎖、栓柱等名字的特別多。 建國後又出現了許多新名,如建國、援朝、衛國、擁軍、建軍、支越、留蘇、衛東、紅衛、文革、學工、支農等。 開放以來,又興起取外國名宇,這就不可取,不可提倡了。 (二)表字和名在意義上有何聯繫 古人取表字十分講究,情況也非常複雜,但仔細考察、分析、研究,也是有規律可尋的。如常見的有按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的次第取字,如孔子排行老二,所以字仲尼,他還有個哥哥為老大,字孟跛。最典型的要屬三國時東吳孫氏弟兄了。孫策為長子取字伯符;孫權為次子取字仲謀;孫翊排行老三,取字叔弼;孫匡排行老四,取字季佐。 還有在表字上用“子”的情況也很多,因為“子”在古代是男子的美稱或尊稱。所以人們喜歡用它,如孔樁,字子思;仲由,字子路;司馬遷,字子長;曹植,字子健;蘇軾,字子瞻;杜甫,字子美;袁枚,字子才。 這些表字雖然常見,但是與本名聯繫不大,實際上伯、仲、叔、季和子,還不是真正的表字,而它們後面的那個字如“策”、“權”、“思”、“長”、“美”等才是表字的主要成分。這個主要成分與本名意義是有聯繫的,下面分別作介紹: 1.意義相同的:即表字和名意義相同,相通,是並列關係,所以又叫“並列式”。如: 屈平,字原。廣平曰原,意思相同。 顏回,字子淵。淵,回水也,意思相同。 宰予,字子我。予,我也,意思相同。 樊須......

相關問題答案
人們稱司馬懿什麼?
女生髮司馬懿什麼意思?
古代大司馬是什麼職位?
司馬是什麼官?
人們的祖先是什麼?
行軍司馬是什麼意思?
大司馬用什麼鍵盤?
人們還發明瞭什麼東西?
三國殺司馬懿怎麼判定?
人們對月亮有什麼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