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在哪提出?

General 更新 2025-01-08

什麼是"一帶一路"?由誰在什麼時間提出

絲綢之路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在2013年9月7日上午,習大大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作重要演講,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為了使歐亞各國經濟聯繫更加緊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發展空間更加廣闊,可以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這是一項造福沿途各國人民的大事業。

一帶一路是什麼時候提出的?

2013年9月7日上午,習主席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作演講,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

2013年9月和10月,習主席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下簡稱“一帶一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李總理參加2013年中國-東盟博覽會時強調,鋪就面向東盟的海上絲綢之路,打造帶動腹地發展的戰略支點。加快“一帶一路”建設,有利於促進沿線各國經濟繁榮與區域經濟合作,加強不同文明交流互鑑,促進世界和平發展,是一項造福世界各國人民的偉大事業。

“一帶一路”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積極推進沿線國家發展戰略的相互對接。為推進實施“一帶一路”重大倡議,讓古絲綢之路煥發新的生機活力,以新的形式使亞歐非各國聯繫更加緊密,互利合作邁向新的歷史高度,中國政府特制定併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

分享

2015年一帶一路在哪些國家提出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一帶一路是2013年由國家主席提出的,其戰略目標是要建立一個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是包括歐亞大陸在內的世界各國,構建一個互惠互利的利益、命運和責任共同體。

其中絲綢之路經濟帶圈定:新疆、陝西、甘肅、寧夏、青海、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廣西、雲南、西藏、重慶13省市。

一帶一路什麼時候提出

2013年9月7日上午,習主席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作演講,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

2013年9月和10月,習主席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下簡稱“一帶一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

一帶一路提出時間是什麼時候

2013年9月和10月,習 大 大 分別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強調相關各國要打造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和共同發展繁榮的“命運共同體”。

2013年9月7日,習 大 大 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時表示,為了使各國經濟聯繫更加緊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發展空間更加廣闊,我們可以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

2013年10月3日,習 大 大在印尼國會發表演講時表示,中國願同東盟國家加強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國政府設立的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發展好海洋合作伙伴關係,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簡述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提出的過程

1、建設“一帶一路”,是以習總,書,記的黨,中,央主動應對全球形勢深刻變化、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它對推進我國新一輪對外開放和沿線國家共同發展意義重大。當前,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加快推進,全球增長和貿易、投資格局正在醞釀深刻調整,亞歐國家都處於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需要進一步激發域內發展活力與合作潛力。“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提出,契合沿線國家的共同需求,為沿線國家優勢互補、開放發展開啟了新的機遇之窗。

“一帶一路”在平等的文化認同框架下談合作,是國家的戰略性決策,體現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贏的精神。

隨著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際社會上 “中國威脅論”的聲音不絕於耳。“一帶一路”的建設,正是中國在向世界各國釋疑解惑,向世界宣告和平崛起:中國崛起不以損害別國的利益為代價。

2、“一帶一路”沿線大多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總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分別約佔全球的63%和29%。這些國家普遍處於經濟發展的上升期,開展互利合作的前景廣闊。深挖我國與沿線國家的合作潛力,必將提升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在我國對外開放格局中的地位,促進我國中西部地區和沿邊地區對外開放,推動東部沿海地區開放型經濟率先轉型升級,進而形成海陸統籌、東西互濟、面向全球的開放新格局。

中國經濟的發展,是一個不斷開拓創新和尋求突破的過程,從沿海地區向西部內陸不斷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將為全面深化改革和持續發展創造前提條件,在區域合作新格局中尋找未來發展的著力點和突破口,可謂是“一子落而滿盤活”。

在中國國內近年實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形勢下,中國和中亞乃至向西更多國家的經貿合作也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而中國的發展經驗和成果,可以為中亞等各國借鑑。公路、鐵路、油氣管道、網絡通信設施等不斷修建,正在形成古絲綢之路上的現代商隊。

3、打開世界地圖可以發現,“一帶一路”這條世界上跨度最長的經濟大走廊,發端於中國,貫通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乃至歐洲部分區域,東牽亞太經濟圈,西系歐洲經濟圈。它是世界上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帶,無論是從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還是從應對金融危機、加快轉型升級的角度看,沿線各國的前途命運,從未像今天這樣緊密相連、休慼與共。

“一帶一路”不僅是實現中華民族振興的戰略構想,更是沿線各國的共同事業,有利於將政治互信、地緣毗鄰、經濟互補等優勢轉化為務實合作、持續增長優勢。

通過“一帶一路”建設,無論是“東出海”還是“西挺進”,都將使我國與周邊國家形成“五通”。“一帶一路”戰略合作中,經貿合作是基石。遵循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中國與沿線各國在交通基礎設施、貿易與投資、能源合作、區域一體化、人民幣國際化等領域,必將迎來一個共創共享的新時代。

4、“一帶一路”是開放包容的經濟合作倡議,不限國別範圍,不是一個實體,不搞封閉機制,有意願的國家和經濟體均可參與進來,成為“一帶一路”的支持者、建設者和受益者。在共同建設的未來,“一帶一路”無疑將釋放更大的活力。

“一帶一路”戰略構想,正在世界各國人民心中落地生根。復興絲綢之路,一幅橫貫東西、共謀發展的宏大藍圖正在鋪展開來。有夢想,有追求,有奮鬥,一切都有可能。中國人民有夢想,世界各國人民有夢想,這將給世界帶來無限生機和美好前景。

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 "戰略構想,指的是什麼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

⒈歷史選擇的迴歸:兩千多年前,各國人民就通過海陸兩條絲綢之路開展商貿往來。從張騫出使西域到鄭和下西洋,海陸兩條絲綢之路帶去了文明和友好,贏得了各國人民的讚譽和喜愛。如今,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和騰飛,中國在更多方面有能力幫助別國,特別是作為製造業大國,中國不僅可以輸出豐富多彩、價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夠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術和設備。作為全球主要外匯儲備國,中國能夠攜手各國共同應對金融風險,中國有實力投資海外,與急需資金的國家共同把握髮展機遇。千百年來,不同的文化在古絲綢之路上交相輝映、相互激盪,積澱形成了世人共知和推崇的和平、開放、包容、互信、互利的絲綢之路精神,而且不斷注入時代內涵。作為多元文明碰撞與交流的遺產,絲路精神並非中國獨享,它一直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

⒉多邊合作的契機:一帶一路戰略將是上海合作組織、歐亞經濟聯盟、中國—東盟(10+1)、中日韓自貿區等國際合作的整合升級,也是我國發揮地緣政治優勢,推進多邊跨境貿易、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 構想提出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合力打造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的新理念;描繪出一幅從波羅的海到太平洋、從中亞到印度洋和波斯灣的交通運輸經濟大走廊,其東西貫穿歐亞大陸,南北與中巴經濟走廊、中印孟緬經濟走廊相連接的新藍圖。

⒊我國對外開放戰略2.0版本: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對外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受地理區位、資源稟賦、發展基礎等因素影響,對外開放總體呈現東快西慢、海強陸弱格局。“一帶一路”將構築新一輪對外開放的“一體兩翼”,在提升向東開放水平的同時加快向西開放步伐,助推內陸沿邊地區由對外開放的邊緣邁向前沿。在遵循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中國與沿線各國在交通基礎設施、貿易與投資、能源合作、區域一體化、人民幣國際化等領域。

⒋我國成為世界強國的重要路徑:一帶一路戰略是我國構築國土安全發展屏障,擺脫以美國為首國家的不平等國際貿易談判,尋求更大範圍資源和市場合作的重大戰略,被稱作世紀大戰略。這是中國在近200年來首次提出以中國為主導的洲際開發合作框架,將徹底擺脫原來依附大國,被動挨打的地緣政治局面。

一帶一路的提出背景是什麼

古代背景

絲綢之路是張騫(約公元前164年―前114年)

沿線國家和地區人口、經濟規模等數據

於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出使亞洲中、西部地區開闢的以長安(今陝西西安)[3] 為起點,經關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錫爾河與烏滸河之間的中亞河中地區、大伊朗,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

絲綢之路起始於古代中國,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路上商業貿易路線。從運輸方式上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是一條東方與西方之間在經濟、政治、文化進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最初的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瓷器等商品。德國地理學家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最早在19世紀70年代將之命名為“絲綢之路”。[4]

時代背景

當今世界正發生複雜深刻的變化,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繼續顯現,世界經濟緩慢復甦、發展分化,國際投資貿易格局和多邊投資貿易規則醞釀深刻調整,各國面臨的發展問題依然嚴峻。共建“一帶一路”順應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的潮流,秉持開放的區域合作精神,致力於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和開放型世界經濟。共建“一帶一路”旨在促進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推動沿線各國實現經濟政策協調,開展更大範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區域合作,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共建“一帶一路”符合國際社會的根本利益,彰顯人類社會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國際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積極探索,將為世界和平發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共建“一帶一路”致力於亞歐非大陸及附近海洋的互聯互通,建立和加強沿線各國互聯互通夥伴關係,構建全方位、多層次、複合型的互聯互通網絡,實現沿線各國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續的發展。“一帶一路”的互聯互通項目將推動沿線各國發展戰略的對接與耦合,發掘區域內市場的潛力,促進投資和消費,創造需求和就業,增進沿線各國人民的人文交流與文明互鑑,讓各國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諧、安寧、富裕的生活。

當前,我國經濟和世界經濟高度關聯。我國將一以貫之地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經濟體系。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既是我國擴大和深化對外開放的需要,也是加強和亞歐非及世界各國互利合作的需要,我國願意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承擔更多責任義務,為人類和平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5]

構思提出

2013年9月和10月,國家主席習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下簡稱“一帶一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參加2013年中國-東盟博覽會時強調,鋪就面向東盟的海上絲綢之路,打造帶動腹地發展的戰略支點。加快“一帶一路”建設,有利於促進沿線各國經濟繁榮與區域經濟合作,加強不同文明交流互鑑,促進世界和平發展,是一項造福世界各國人民的偉大事業。

“一帶一路”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

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積極推進沿線國家發展戰略的相互對接。為推進實施“一帶一路”重大倡議,讓古絲綢之路煥發新的生機活力,以新的形式使亞歐非各國聯繫更加緊密,互利合作邁向新的歷史高度,中國政府特制定併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爾多哈進行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宣佈,中哈吉三國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2013年9月7日上午,......

什麼是一帶一路,一帶一路提出的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它將充分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藉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一帶一路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係,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一帶一路”貫穿亞歐非大陸,一頭是活躍的東亞經濟圈,一頭是發達的歐洲經濟圈,中間廣大腹地國家經濟發展潛力巨大。絲綢之路經濟帶重點暢通中國經中亞、俄羅斯至歐洲(波羅的海);中國經中亞、西亞至波斯灣、地中海;中國至東南亞、南亞、印度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點方向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平洋。

一帶一路提出所具有的意義:

“一帶一路”戰略目標是要建立一個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是包括歐亞大陸在內的世界各國,構建一個互惠互利的利益、命運和責任共同體。

“一帶一路”是中國與絲路沿途國家分享優質產能,共商項目投資、共建基礎設施、共享合作成果,內容包括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政策溝通、人心相通等“五通”,肩負著三大使命:

探尋經濟增長之道:“一帶一路”是在後金融危機時代,作為世界經濟增長火車頭的中國,將自身的產能優勢、技術與資金優勢、經驗與模式優勢轉化為市場與合作優勢,實行全方位開放的一大創新。通過“一帶一路”建設共同分享中國改革發展紅利、中國發展的經驗和教訓。中國將著力推動沿線國家間實現合作與對話,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發展夥伴關係,夯實世界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

實現全球化再平衡:“一帶一路”鼓勵向西開放,帶動西部開發以及中亞、蒙古等內陸國家和地區的開發,在國際社會推行全球化的包容性發展理念;同時,“一帶一路”是中國主動向西推廣中國優質產能和比較優勢產業,將使沿途、沿岸國家首先獲益,也改變了歷史上中亞等絲綢之路沿途地帶只是作為東西方貿易、文化交流的過道而成為發展“窪地”的面貌。這就超越了歐洲人所開創的全球化造成的貧富差距、地區發展不平衡,推動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開創地區新型合作:中國改革開放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創新,“一帶一路”作為全方位對外開放戰略,正在以經濟走廊理論、經濟帶理論、21世紀的國際合作理論等創新經濟發展理論、區域合作理論、全球化理論。“一帶一路”強調共商、共建、共享原則,超越了馬歇爾計劃、對外援助以及走出去戰略,給21世紀的國際合作帶來新的理念。

推進一帶一路是在哪次會議提出的?

2014年12月27日 - 上述官員稱,“一帶一路”規劃目前已到國務院層面,此前在發改委系統內的一次會議上就“一帶一路”規劃出臺時間表曾提出力爭在年底或新年伊始出臺。

相關問題答案
一帶一路在哪提出?
實事求是在哪提出?
一帶一路什麼時候提出?
一帶一路提出的意義?
一帶一路是誰提出的?
一帶一路是由誰提出?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提出“一帶一路”戰略 ?
一帶一路具體指哪裡?
一帶一路政策有哪些?
一帶一路指哪些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