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節都有哪些節日?
中國現在一共有多少節日(包括洋節日)?
農曆節日: 正月初一::春節 正月十五::元宵節 正月十六至二十::侗族蘆笙節 正月二十五::填倉節 正月二十九::送窮日 二月初一::瑤族忌鳥節 二月初二::春龍節(龍擡頭) 畲族會親節 二月初八::僳僳族刀杆節 三月十五::佤族播種節 三月十五至二十五::白族三月街 四月初八::牛王誕 四月中旬:(傣歷六月二十四到二十六日)傣族潑水節 四月十八::錫伯族西遷節 五月初五::端午節 五月十三::阿昌族潑水節 五月二十二:鄂溫克族米闊魯節 五月二十九::瑤族達努節 六月初六::晒衣服 壯族祭田節 瑤族嘗新節 六月二十四::火把節 七月初七::女兒節 七夕情人節 七月十三::侗族吃新節 七月十五:中元節 :盂蘭盆會 普米族轉山會 八月十五::中秋節 九月初九:重陽節 十月初一::祭祖節 十月十六::瑤族盤王節 十一月二十:黎族年、 臘月初八:臘八節 臘月二十三:小年 臘月最後一天:除夕
過外國的節日(洋節)有什麼好處? 5分
1、促進消費,拉動內需
2、出國或者跟外國人交談,有共同話題
3、也是一種交往手段,例如聖誕節祝賀或者發短信。
中東都有哪些節日?
中東國家的節日多如牛毛,很多國家比我們國家過洋節的氣氛還熱烈,他們還過西方的萬聖節,就是小孩跑到你們的別墅門口敲門,大叫:“不給糖果就搗亂!(Trick-or-treating)”,然後大人們跑到街上,拿著噴綵帶的瓶子相互狂噴。
隨便說說就這麼多了,所以就到這裡吧,大家隨便交流一下,如果你真是特別想把他們的節日都整理個大單子,還得辛苦你自行百度一下。
1.洋節和中國傳統節日的區別 5分
洋節現在在中國是越來越流行,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洋節比較崇尚自由、浪漫,深受現代學生的喜愛。而中國傳統的節日由於比較傳統,一些學生認為中國傳統的節日是上一代人以至古人的節日,已經追不搐時代,所以日漸被學生們忽視了,不過現在政府也越來越注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對中國重大的傳統節日做出了放假的規定,所以中國傳統文化將會越來越受人們的重視。
各種洋節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產生了什麼社會反響?
如果用反響這個詞的話,那就是:中國人從近代開始逐漸的接觸各種洋節日,久而久之習慣了,也就慢慢的接受了,過節嘛,休閒的事情,只要沒有危害官方和民間都是認可的,慢慢的洋節日也就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節日文化的一部分,融入到了中國社會中。
如果你想問的是影響的話,那麼洋節日的輸入其本質上是一種文化入侵的產物,它極大的衝擊著本土的風俗文化,弱化了一個民族的自身存在感,使該民族極易被同化,進而達到消滅該民族的目的。
自明清時期就有外國傳教士向中國輸入西方節日,但沒有廣泛的經濟、群眾基礎,所以推行不開。至1840年鴉片戰爭後,國門被打開,中國的自然經濟解體,社會的流動性加大,列強對華輸出商品的同時也在輸入文化,目的是同化並奴役一個民族,印度就是典型的例子,但中華文化強大的生命力及包容力,反而將外來文化同化了,使之成為了本土的東西,所以中華文化不滅,只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狀態。
猶太人歷經千年苦難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被同化,唯獨在中國被同化了,這體現了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與無窮的包容能力,是值得我們驕傲的。我們應該堅守並且發揚。按歷史規律來循,洋節日在中國並沒有文化基礎,是不應該像今天這樣繁盛的,究其原因離不開共產黨的十年文革,人類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舉中國數千年之禮儀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蕩盡!於是沒有信仰靈魂的中國人就迷戀起了洋節日,這是民族自信心不足的表現。
我認為洋節日可以過,但不要迷戀它以至於貶低農曆節日,文化不分好壞,但我深深地愛著中國文化,這份愛是出於對她的瞭解、對她的熟悉。多去了解一些中華文化吧,不僅是為獲得智慧,更是為我們的靈魂找到一個擁有鄉土氣息的歸宿。
怎樣看待洋節和傳統節日
如今年輕人之所以熱衷於過洋節,同我們近年來對外較為廣泛的文化開放與交流及媒體的自由、開放是分不開的。一些西方洋節的“乘虛而入”也是符合年輕人求變、求新的心理和思維的,於是“洋節”受寵就在所難免了。過洋節的人是自得其樂,不以為然者則視之為“崇洋”,然而用“崇洋”二字概括未免膚淺簡單。年輕人喜過洋節既是時尚,更是一種文化現象,它體現著中西文化交融下的文化選擇和價值追求。
造成西方節日“入侵”的緣故,一方面與西方較強的經濟與文化大背景有關,這種甜頭在盛唐時代我們中國也嚐到過。另一方面則是由於市場把這些外來的充滿新鮮感的節日,當做商機,大力炒作,捧為時尚。另一方面是由於過去幾十年過分地強調生活的政治內容,而片面地強化政治性節日,淡化了民風民俗的節日。如今社會生活歸返正常,人們的口袋和時間都富裕起來了,此時就需要一個個節日帶來生活的情趣與高潮,結果發現我們的節日早已變得貧乏、有限,難以應付人們的需求,於是出現了空白。
中國的節日遵循的是自然節氣,以家庭為準形成閉合空間;西方節日則屬於大社會的東西,超出家庭範圍。兩種節日相比,前者是家庭團聚所必需的,它適應中國社會。現在所保留的大規模節日都有家庭團聚的濃厚意義,而“二月二龍擡頭”等少有團圓氣氛的節日則逐漸淡化;後者是人際交流的產物,它更注重與非血緣者的接觸,中國人日益喜歡洋節就是中國社會結構轉變的必然。隨著中國社會的城市化,這種以“洋節”作為人際聚合方式的交際應越來越流行。
各國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生融合與碰撞是當今全球化發展的必然趨勢。中華民族從古至今有納百川之胸懷,中華傳統文化中也不乏外來的東西。但是,洋節蜂擁而至,大有越俎代庖之勢,經歷數千年風雨的傳統節日傳承至今,為何反而走了下坡路?
五千年的歷史留給了中國人許多東西,傳統習俗就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習俗除了是一種習慣之外,更代表著文明的痕跡與民族的認同。但可惜的是現代中國人在越來越熟悉西方節日的同時也以更驚人的速度遺忘著自己的歷史。有人認為這是洋文化入侵的結果,也有人認為這是全球化所帶來的必然,但卻少有人想過,我們中國人自己對保護這些傳統習俗做出過什麼貢獻?回顧新中國成立之後的歷史,我們從來沒有在正式制度層面上承認過中秋、端午、重陽是國家法定假日,可以說除了農曆春節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整個中國人被來自我們自己政府的強大力量與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隔離開了。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深入,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人們的生活方式正在受到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猛烈衝擊和強有力的挑戰,在這場中西方文化的正面交鋒和對陣當中,我們如何才能把握好吸收西方文化精華與繼承中國特有傳統的“度”?在這次碰撞中,我們如何站穩腳跟,堅守住自己的經典,昭顯出中華民族深沉厚重的文化“底子”?
實際上,中國的文化有著極強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其文化價值更加開放,更易被人接受。我們要考慮的是充分提升這種潛在的文化內驅力。妥善處理傳統文化的延伸與豐富,並以此為基點,找到一個新方案打開出路,合理地構建良性的、嶄新的民族文化心態與內涵,從而為民族素質的提升提供健康的土壤,做一些有意義的探索和嘗試都是非常必要和及時的。
節日作為各民族特定文化傳統的集中表現,其盛衰總有古今內外多種社會原因。隨著社會發展,中國的節日也必將“在變化中生存”,有的淡化,有的更濃郁,而有的則被賦予新的意義和內涵。當然,這種變化是老百姓選擇的結果,是社會生活一點點繼續積累的結果。...
一年365天的所有節日都有什麼
元旦(1月1日)NewYear'sDay
春節(農曆一月一日)theSpringFestival
元宵節(農曆一月十五日)theLanternFestival
國際勞動婦女節(3月8日)InternationalWorkingWomen'sDay
植樹節(3月12日)ArborDay
郵政節(3月20日)PostalDay
世界氣象節(3月23日)WorldMeteorologyDay
清明節(4月5日)ChingMingFestival;Tomb-sweepingFestival
國際勞動節(5月1日)InternationalLabourDay
中國青年節(5月4日)ChineseYouthDay
護士節(5月12日)Nurses'Festival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theDragonBoatFestival
國際兒童節(6月1日)InternationalChildren'sDay
中國共產黨成立紀念日(7月1日)theParty'sBirthday
建軍節(8月1日)theArmy'sDay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Mid-autumn(Moon)Festival
教師節(9月10日)Teachers'Day
重陽節(農曆九月九日)Double-ninthDay
國慶節(10月1日)NationalDay
除夕(農曆十二月三十日)NewYear'sEve
陽曆節日
1月1日元旦(New Year's Day)
2月2日世界溼地日(World Wetlands Day)
2月14日情人節(Valentine's Day)
3月3日全國愛耳日
3月5日青年志願者服務日
3月8日國際婦女節(International Women' Day)
3月9日保護母親河日
3月12日中國植樹節(China Arbor Day)
3月14日白色情人節(White Day)
3月14日國際警察日(International Policemen' Day)
3月15日世界消費者權益日(World Consumer Right Day)
3月21日世界森林日(World Forest Day)
3月21日世界睡眠日(World Sleep Day)
3月22日世界水日(World Water Day)
3月23日世界氣象日(World Meteorological Day)
3月24日世界防治結核病日(World Tuberculosis Day)
4月1日愚人節(April Fools' Day)
4月5日清明節(Tomb-sweeping Day)
4月7日世界衛生日(World Health Day)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
4月26日世界知識產權日(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Day)
5月1日國際勞動節(International Labour Day)
5月3日世界哮喘日(World Asthma Day)
5月4日中國青年節(Chinese Youth Day)
5月8日世界紅十字日(World Red-Cross Day)
5月12日國際護士節(International Nurse Day)
5月15日國際家庭日(International Family Day)
......
中國節日和外國節日有什麼不同?
中西節日對比
聖誕節還有些時日,濃郁的聖誕風情氣息卻先至。大小商店的聖誕老人、聖誕樹……不知從何時起,一些西方節日在中國流行開來。
愚人節、情人節熱鬧紅火,而傳統節日七夕、端午卻冷冷清清,不由有人思考:誰動了我們的"傳統節日"?
一、重西節日對對拼
1、七夕vs西方情人節
七夕:傳說中牛郎織女相會之日,中國的傳統情人節,古有"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等詩句,
優勢:有傳統的文化色彩。
劣勢:為文藝色彩太重,不夠深入百姓。
西方情人節:2月14日,古羅馬時期為表示對約娜的尊敬而設的節日。
優勢:全球化,鮮花、巧克力、糖果等物品與商家利益掛鉤。
劣勢:畢竟為泊來品,沒有文化淵源。
勝負:從兩天的商家火爆程度就可看出,西方情人節獲勝。
2、春節vs聖誕
春節: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中,最受人們重視的節日。象徵著團結、興旺,寄託著新的一年的希望。
優勢:傳統的中國節日,深入人心。
劣勢:過節形式太過死板,吸引不了年輕人的眼球。
聖誕節:基督教世界最大的節日。在歐美許多國家裡,人們非常重視這個節日,把它和新年連在一起,而慶祝活動之熱鬧與隆重大大超過了新年,成為一個全民的節日。
優勢:全球化趨鼎,迎合年輕人求新的心理,符合商家賺錢的心態。
劣勢:只有形式而已,西方的文化氛圍求之不來。
勝負:聖誕節在中國的商業色彩太濃厚,只是滿足年輕人求新心理,傳統的春節畢竟在中國已經根深蒂固,不容取代。春節勝出。
3、重陽節vs感恩節
重陽節: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為我國孝敬長輩,尊敬老人的節日。
優勢:歷史淵源深厚,代表了自己的文化。
劣勢:感謝面太窄,僅限於對老人的敬意。
感恩節:美國人民獨創的一個古老節日,多數美國人要感謝上帝在過去一年裡的恩惠,人們按傳統要用時令的果實招待親朋好友。
優勢:是一個可向任何人感恩的節日,火雞等食品使商家獲利。
劣勢:畢竟是外來文化,年輕人中流行,不能深入人心。
勝負:重陽節主要為年長的人過,感恩節則是屬於年輕人,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