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易斯拐點是指?
什麼是劉易斯拐點
即勞動力過剩向短缺轉折的轉折點。在上世紀50年代,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劉易斯提出了“二元經濟”理論。他認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是勞動力和其他資源由傳統農業部門不斷向現代部門轉移的工業化過程。隨著農業部門的剩餘勞動力向非農部門的逐漸轉移,滯留在農業部門的剩餘勞動力越來越少。剩餘勞動力轉移完畢之日,就是所謂的“劉易斯拐點”到來之時。
“自2003年以來,從珠三角開始,在我國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出現了所謂的‘民工荒’。”暨南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捷在論壇上介紹,由於勞動力長期供大於求,在珠三角地區,從20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初農民工的工資基本沒有變化,扣除物價因素,農民工的實際工資是負增長。但自“民工荒”發生以後,近年來珠三角的民工工資開始出現較大幅度的上升。
因此,一些經濟學家認為,發端於沿海地區並且蔓延全國的勞動力短缺不是暫時性現象,而是“劉易斯拐點”到來的徵兆。他們認為勞動力供給長期大於需求的格局正發生逆轉。張捷說,“劉易斯拐點”已經到來,這讓珠三角的“民工荒”提前了20年。
劉易斯拐點是什麼意思?
即勞動力過剩向短缺的轉折點,是指在工業化過程中,隨著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稜產業的逐步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逐漸減少,最終枯竭。
劉易斯拐點和庫茲涅茨曲線有什麼區別?
劉易斯拐點是勞動力過剩向短缺的轉折點。
橫軸是勞動力供給,縱軸是工資水平,是一條由平緩上升轉為陡峭上升的曲線,轉折點為劉易斯拐點。
該點是指在工業化過程中,隨著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的逐步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逐漸減少,最終達到瓶頸狀態。
拐點之後,儲蓄總量應該是上升的,但是利率趨於下降。
庫茲涅茨曲線是一個類似於開口向下的拋物線,是收入分配狀況隨經濟發展過程而變化的曲線。橫軸是人均收入,縱軸是衡量收入不平等的係數,例如基尼係數。
該曲線表示的是,隨著人均收入的增加,財富差距逐漸擴大,即,從共同貧窮到貧富差距擴大,擴大到一個頂點,隨著收入的繼續增加,財富差距開始逐漸縮小,即,由貧富差距很大到共同富裕。
這倆概念幾乎沒有任何共同點。以上供參考。
劉易斯拐點的概念提出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發展經濟學的領軍人物、經濟學家阿瑟·劉易斯(W. Arthur Lewis)發表了題為《勞動無限供給條件下的經濟發展》的論文。在這篇論文中,劉易斯提出了自己的“二元經濟”發展模式。他認為,經濟發展過程是現代工業部門相對傳統農業部門的擴張過程,這一擴張過程將一直持續到把沉積在傳統農業部門中的剩餘勞動力全部轉移乾淨,直至出現一個城鄉一體化的勞動力市場時為止(這時到來的即為劉易斯第二拐點,傳統部門與現代部門的邊際產品相等,二元經濟完全消解,經濟開始進入新古典主義體系所說的一元經濟狀態)。此時勞動力市場上的工資,便是按新古典學派的方法確定的均衡的實際工資。劉易斯的“二元經濟”發展模式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勞動力無限供給階段,此時勞動力過剩,工資取決於維持生活所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二是勞動力短缺階段,此時傳統農業部門中的剩餘勞動力被現代工業部門吸收完畢,工資取決於勞動的邊際生產力。由第一階段轉變到第二階段,勞動力由剩餘變為短缺,相應的勞動力供給曲線開始向上傾斜,勞動力工資水平也開始不斷提高。經濟學把聯接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的交點稱為“劉易斯轉折點”。1972年,劉易斯又發表了題為《對無限勞動力的反思》的論文。在這篇論文中,劉易斯提出了兩個轉折點的論述。當二元經濟發展由第一階段轉變到第二階段,勞動力由無限供給變為短缺,此時由於傳統農業部門的壓力,現代工業部門的工資開始上升,第一個轉折點,即“劉易斯第一拐點”開始到來;在“劉易斯第一拐點”開始到來,二元經濟發展到勞動力開始出現短缺的第二階段後,隨著農業的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農業剩餘進一步增加,農村剩餘勞動力得到進一步釋放,現代工業部門的迅速發展足以超過人口的增長,該部門的工資最終將會上升。當傳統農業部門與現代工業部門的邊際產品相等時,也就是說傳統農業部門與現代工業部門的工資水平大體相當時,意味著一個城鄉一體化的勞動力市場已經形成,整個經濟——包括勞動力的配置——完全商品化了,經濟發展將結束二元經濟的勞動力剩餘狀態,開始轉化為新古典學派所說的一元經濟狀態,此時,第二個轉折點,即“劉易斯第二拐點”開始到來。顯然,“劉易斯第一轉折點”與“劉易斯第二拐點”的內涵是不同的,都具有標誌性的象徵意義,前者的到來為後者的實現準備了必要的前提條件,但後者的意義是決定性的。對照“費景漢—拉尼斯模型”中的三階段劃分,該模型中從第一階段轉化到第二階段的過渡點即為 “劉易斯第一拐點”,該模型中從第二階段轉化到第三階段的過渡點即為“劉易斯第二拐點”。
“劉易斯拐點”是指勞動力由過剩向短缺的轉折點。下圖為我國勞動力變化及預測情況(新就業人口主要集中在2
小題1:A小題2:B 試題分析:小題1:根據材料:“劉易斯拐點”是指勞動力由過剩向短缺的轉折點。故我國開始出現“用工荒”的時間拐點應在新就業人口(虛線)數量開始減少的時期。小題2:“劉易斯拐點”的出現,主要是我國農民技術水平低勞動力供應減少,廉價勞動力工業生產企業減少,高附加值的技術導向型企業增加,因此政府要加大職業技術教育,提高勞動者技能。點評:本題難度一般,學生只要能結合題乾和圖示信息分析,並能針對不同的人口問題判斷不同的人口政策。
何謂劉易斯拐點,判斷他是否到來的具體標準是什麼
判斷劉易斯拐點的標準即勞動力過剩向短缺的轉折點。
劉易斯拐點相對應的是人口紅利,而劉易斯拐點與人口紅利之間有一種正相關的關係,前者的顯現,往往是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的一個前兆。我們面臨的“拐點”更多的是指 “初級勞動力”領域,相對應的,以技師、技工為代表的中級勞動力數量卻越來越不足,這更加加劇了未來發展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