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中校是什麼級別?
國民黨軍隊軍銜有幾級
國民黨整個軍銜等級為六等十八級:
將官:特級上將、一級上將、二級上將、中將、少將;
校軍: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准尉;
軍士:上士、中士、下士;
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國民黨軍隊的上將銜,比較複雜。除了分特級、一級、二級三個檔次外,還有中將加上將銜和追贈上將幾種。
特級上將為最高軍銜,授予陸海空軍最高軍事長官。實際上這一銜級是專為蔣介石而設的。
特級上將、一級上將和二級上將常服的軍銜標誌,抗戰結束前都是金版領章上綴3顆三角星。抗戰以後,常服的軍銜標誌,由領章改為肩章,二級上將為3顆五角星,一級上將、特級上將分別為4顆星、5顆星。因此,也分別被俗稱為“三星上將”、“四星上將”、“五星上將”。
抗戰時期國軍 同中校 是什麼軍銜?
矗校就是軍銜。國軍的中校軍銜是並列2朵梅花位於肩膀最外端。領花是兩杆交叉步槍。擁有這個軍銜的一般是副團長和團參謀長。中央軍的部分加強營營長也是中校軍銜。另外國民黨軍隊裡,常常由於軍功高而晉級的指揮官受指揮兵力限制無法讓軍銜和職務對稱。比如:少將軍銜的旅長啦,中將軍銜的師長啦等等。按照常規,少將副軍長也是合理的。
國民黨軍銜上校和處長哪個大
國民黨軍隊的處長一般授予上校軍銜,而上校不一定有實職,有的只是參謀,有的是掌握重兵的團長,所以通論上校大還是處長大不好說,比如參謀上校可能還是處長大,上校團長實權就比處長大。
國民黨少校多大???? 15分
LZ是在大陸碰到的?那人十有八九是精神病吧,首先國民黨已經失去大陸統治權了,其次國民黨是黨派,而少校是軍銜,假如是國民黨軍的少校的話也就差不多是個營長,也不大,再說了,就算是解放軍少校也沒理由買東西不花錢吧。
所以LZ還是算了,十有八九是精神病。
國民黨上校是什麼級別
正團職
國軍的軍銜級別是怎樣排的?
看鏈接:baike.baidu.com/view/16786.html?ss=toolbar#6
國民黨少校軍銜?
現行中-華-民-國的軍銜,軍官分為將官、校官、尉官共3官等10官階,士官分為6個官階,士兵分為3個等級,法源出自陸海空軍軍官士官任官條例與常備兵補充兵服役規則。
國軍軍官階級官等官階停年
將官特級上將5顆星
一級上將4顆星
二級上將3顆星
中將2顆星
少將1顆星6年
校官上校3顆梅花6年
中校2顆梅花4年
少校1顆梅花4年
尉官上尉3直槓4年
中尉2直槓3年
少尉1直槓1-2年
少校1顆梅花4年----主要是營長和營級建制的長官
國民黨營長是什麼軍銜
不一定,具體看領章。大部分為少校和中校,不過什麼少將團長之類的奇葩應該也有。
國民黨二等軍需是什麼級別
中華民國自1911年由革命先驅市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清朝296年的封建統治後,歷經三個時期:南京臨時政府時期(1911年—1912年)北洋軍閥時期(1912年—1927年)民國政府時期(1927年—1949年)。軍隊軍銜的改革應該說,由於清政府自1905年至1911年曆時5年多的軍銜實行和不斷的完善過程中,起點高,設置合理,仿自當時軍事強國德國的軍銜體系,所以軍銜體系設立伊始,就已經站在了一個很高的起點上。中華民國作為清王朝的繼承者,在原清朝軍銜設置的基礎上除做了一些小修小改外,(軍銜名稱的變化,和增加將官級別)基本上是繼承了清朝的軍銜體系。這種軍銜體系一直影響到中華民國在大陸敗退以後(1949年)在現在的臺 灣還有很深的影響力存在。
從軍銜的設立等級上看,清王朝共計有軍銜等級軍官三等三級,加額外軍官(准尉)士兵;軍士和兵各三等。
級別如下:
上等第一級; 正都統(大將軍,將軍)
上等第二級; 副都統
上等第三級; 協都統 中等第一級; 正參領
中等第二級; 副參領
中等第三級; 協參領
次等第一級; 正軍校
次等第二級; 副軍校
次等第三級; 協軍校
額外軍官;
軍士; 上士 中士 下士
兵; 正兵 一等兵 二等兵
從軍銜等級的設立上看,清政府是完全奠基了中華民國的軍隊軍銜體系。如將軍分三級正副協,校官官分三級正副協,尉官三級正副協,軍士和兵共計六級和1935年以前的國民政府軍隊軍銜等級是完全一致的。
南京臨時政府時期雖然存在的時間短,但也曾經兩次頒佈軍銜等級。都是在1912年1月內頒佈
上等官佐; 大將校 中將校 少將校
中等官佐; 大領 中領 少領
初等官佐; 大尉 中尉 少尉
額外軍官;
軍士; 一等目兵 二等目兵
兵; 一等兵 二等兵
在這次的軍銜改革當中軍官的軍銜等級除去軍銜名稱做了很大改變外,基本沒有變化,但軍士和兵的軍銜等級分別改為各二級。縮小了士兵的軍銜級別。時隔不久又做出了重大變動,軍官軍銜名稱的繼續改變外,士兵軍銜等級又恢復到了清朝時期的士兵軍銜等級,設置為二等六級。
上等官佐; 大將軍 左將軍 右將軍
中等官佐; 大都尉 左都尉 右都尉
初等官佐; 大軍校 左軍校 右軍校
額外官佐;
軍士; 上士 中士 下士
兵; 上等兵 一等兵 二等兵
這次的士兵軍銜的設置一致保持到中華民國在大陸敗退。
北洋軍閥時期袁世凱除了改革了南京臨時政府頒佈的軍官軍銜名稱外,沒有做出重大的改進。
將官; 上將 中將 少將
校官; 上校 中校 少校
尉官; 上尉 中尉 少尉
准尉;
軍士; 上士 中士 下士
兵; 上等兵 一等兵 二等兵
在這次的軍官軍銜名稱的改進當中,首次以上將 中將 上校 上尉 將校尉的名稱奠定了中國百年軍銜的最後基礎,這次改革的結果一直沿用到現在。
民國政府時期在1935年3月以前軍銜的設立和北洋軍閥時期是完全一致的,在1935年3月以後將將官軍銜增加和更改為“特級上將,一級上級,二級上將,中將,少將外,其軍銜在沒有進行大的變動(特級上將為蔣介石專門設置,蔣介石在1975年去世後,tw政府於1980年公佈的《陸海空軍軍官士官任官條例》取消特級上將軍銜。
以下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於1942年 修正1934年《陸軍官制表》《陸軍士兵等級表》後的《陸軍官制表》和《陸軍士兵等級表》 ......
國民黨軍銜與職務對照
尉官:少尉,中尉,上尉校官:少校,中校,上校將管:少將,中將,搐級上將,一級上將少帥應該是一級上將,或任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一職抗戰後期,二級上將配3星,也稱3星上將,一級上將配4星也稱4星上將,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是5星上將,相當於大元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