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泥鰍需要什麼條件?

General 更新 2025-01-07

養泥鰍要用什麼土?有什麼要求?

泥鰍屬溫水性魚類,生活在15—30℃範圍內,最適24—27℃的水溫範圍,農家建池養泥鰍,投資少,收益快,簡單易行。 一、建池:在房前屋後,庭院周圍,選擇有水源、避風向陽的地方建池。池子一般由磚、石砌成,池深在1米左右為宜,池子砌好後,用水泥抹平,待幹後放進肥泥0 5尺,注入清水1尺,即可放種。 二、放種:池子砌好後,按每平方米放1—1 5斤計算投放鰍苗。苗可到市場上去購買或自己繁殖、捕捉;不管怎樣,都應選擇體壯無傷,大小均勻的鰍苗投放,並按三雌一雄的比例搭配。雌雄的鑑別方法,可觀其外表:雄的頭尖,胸鰭窄長,身體與尾端一樣粗細,尾尖上翹鰭條基部有一骨質薄片;雌的頭呈橢圓平型。雌鰍的產卵力極強,一條雌鰍初夏至初秋能產4000粒以上的卵,一般年產2—3次,產卵萬粒以上。 三、投食:由於泥鰍屬雜食性魚類,所以無論牛糞、米糠,或者麥、蠅蛆都可以作餌料投喂,一般日投三次即可。投喂量一般據採食情況自行確定。 四、施肥:泥鰍的飼餵過程中,可以適當地補施些有機肥,但在施肥時,一定不能過多過頻,並且要勤換池水,一般10—15天換水一次。 五、捕獲:要捕獲泥鰍,首先要把池水放幹,採取捕大留小的辦法,以確保池內有一定數量的鰍苗,利於繼養和高產。 注意: 1、泥鰍和黃鱔切莫混養一池,因為黃鱔要吞食泥鰍。養鱔池投放泥鰍的目的是避免黃鱔互相纏繞在一起。 2、池的邊緣壁一定要高出水面1.5尺左右,因泥鰍好動,以防竄逃。 3、城市居民和沒有條件建池的家庭,也可用缸、盆餵養。 4、“夏至”是養殖投放的最佳期,要抓住時間投放種苗。

養泥鰍要怎麼樣的條件和氣溫

泥鰍的自然繁殖方法。

開春後,修整好魚池,用生石灰消毒後注入新水,待池水藥性消失後,將親魚按雌雄1:2的比例放入池中,每平方米麵積放300克左右。當池水溫度上升到20℃左右時,就要在池中放置用棕片、柳樹鬚根或水草等做的魚巢。放置魚巢後要經常檢查並清洗上面的泥塵汙物,以免泥鰍產卵時影響卵粒的粘附效果。泥鰍喜在雷雨天或水溫突然上升的天氣產卵。產卵多在清晨開始,至上午10時左右結束,產卵過程需20~30分鐘。產卵時,親魚追逐激烈,高峰時雄鰍以身纏繞雌鰍前腹部位,完成產卵受精過程。產卵後要將粘有卵粒的魚巢及時取出另池孵化,以防親魚吞吃卵粒。同時補放新魚巢,讓未產卵的親魚繼續產卵。產卵池要防止蛇、蛙、鼠等危害親魚。

養泥鰍要注意什麼?

飼養池建造 選擇光照良好,溫暖通風,交通便利,水源充足,進排水方便,3公里內無汙染源的場所建造飼養池。養鰍池土質為中性或微酸性黏質土壤。面積100~300平方米,池深80~100釐米,水深30~50釐米。 清池消毒 鰍种放養前15天用生石灰清池消毒。留池水10釐米深,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00克化水全池潑灑。 苗種放養 鰍种放養前用3%的食鹽水浸浴消毒10分鐘。選擇晴天中午每平方米放體長3~4釐米的鰍種50~60尾。 飼料投喂 泥鰍食性雜,水中的小動物、植物、微生物及有機碎屑等都是它喜歡的食物。人工飼養還應投喂蛆蟲、蚯蚓、小雜魚肉、蚌肉、魚粉、畜禽下腳料等動物性飼料及麥麩、米糠、豆渣、餅粕等植物性飼料。 定時、定點、定質、定量投喂。投喂量視水質、天氣、攝食狀況而定,水溫適宜時每天早、中、晚各投喂一次,水溫較低時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投喂量佔在池泥鰍體重的百分比:3月,1%~2%;4~6月,3%~5%;7~8月,10%~15%;9月,4%。不同水溫條件下植物性飼料和動物性飼料投喂比例:水溫低於10℃或高於30℃時,少投或不投;水溫11~20℃,植物性飼料佔60%~70%,動物性飼料佔30%~40%;水溫21~23℃,植物性飼料和動物性飼料各佔50%;水溫24~29℃,植物性飼料佔30%~40%,動物性飼料佔60%~70%。 水質管理 泥鰍放養後,根據水質肥瘦情況適時追肥,培養浮游生物,使水體始終處於活、爽的狀態。水溫達到30℃時,及時更換新水,並增加深度,以降低水溫,防止浮頭。發現泥鰍時常游到水面吞氣時,表明水中缺氧,應停止施肥,立即注入新水。越冬季節,12月至次年2月可不投喂,只需增加池水深度,在池角放入豬牛糞,以提高水溫,確保泥鰍安全越冬。 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檢查泥鰍的活動、吃食、病害等情況,同時,觀察養殖池有無滲漏水,泥鰍有無逃逸現象,水泥池要每天清除殘留飼料,做好日常記錄。 =========== 泥鰍人工飼養 分類:其它實用技術/養殖 適用範圍:不限 (1)專池養鰍。一般為專門從事泥鰍養殖的生產者所採用的養殖方式。池塘以泥底為好,如果是水泥池,則應鋪泥土15—20釐米深。池塘面積不宜太大,以一畝左右為宜,每畝可放3—4釐米長的嫩苗5萬—10萬尾。在放苗前應鋪施底肥,以有機肥為主,培育大量的浮游動物作為泥鍬的餌料。放苗以後,逐步加強飼料投喂,並追施有機肥料,投喂的餌料主要種類有米糠、豆餅、麩皮、豆渣、蠶蛹粉、蚯蚓及食品加工廢棄物等。肥料有人畜禽糞、農作物禾稈堆肥等。如水溫高於30℃或低於10℃時,投餌量應減少。一般飼養8—10個月可以捕獲,高產的每畝可達250—400千克。每尾體長15釐米左右,體重10—15克達到商品規格。 (2)稻田養鰍。在稻田放養泥鰍,可以利用田中蚯蚓、搖蚊幼蟲、水蚤和雜草等天然餌料生物,投喂少量的飼料,就可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由於泥鰍生活力強,即使在稻田放水晒田時,能鑽進溼泥裡利用腸道和皮膚呼吸來維持其生命。所以泥鍬是稻田養殖較理想的對象之一。稻田建設與養其他魚類一樣,在 田中挖掘一個或幾個魚溜,面積2—3平方米,深約50釐米,魚溜與魚溝相通,魚溝開成“田”字或“井” 字型。進出水口都要設置攔魚設施防逃。每畝稻田放養體長3釐米左右的鰍苗1.5萬—2萬尾,注意避免使用石灰和農藥,適當投餌和施肥,秋季收稻穀後起捕,或灌水繼續養殖,於翌年開春耕田時再捕撈上市。一般每畝稻田可收穫泥鰍30—50千克。 此外,在種藕、植蓮、茭白等水生植物的水面裡,可放養一定數量的泥......

養殖泥鰍都是需要什麼條件

飼養池建造 選擇光照良好,溫暖通風,交通便利,水源充足,進排水方便,3公里內無汙染源的場所建造飼養池。養鰍池土質為中性或微酸性黏質土壤。面積100~300平方米,池深80~100釐米,水深30~50釐米。 清池消毒 鰍种放養前15天用生石灰清池消毒。留池水10釐米深,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00克化水全池潑灑。 苗種放養 鰍种放養前用3%的食鹽水浸浴消毒10分鐘。選擇晴天中午每平方米放體長3~4釐米的鰍種50~60尾。 飼料投喂 泥鰍食性雜,水中的小動物、植物、微生物及有機碎屑等都是它喜歡的食物。人工飼養還應投喂蛆蟲、蚯蚓、小雜魚肉、蚌肉、魚粉、畜禽下腳料等動物性飼料及麥麩、米糠、豆渣、餅粕等植物性飼料。 定時、定點、定質、定量投喂。投喂量視水質、天氣、攝食狀況而定,水溫適宜時每天早、中、晚各投喂一次,水溫較低時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投喂量佔在池泥鰍體重的百分比:3月,1%~2%;4~6月,3%~5%;7~8月,10%~15%;9月,4%。不同水溫條件下植物性飼料和動物性飼料投喂比例:水溫低於10℃或高於30℃時,少投或不投;水溫11~20℃,植物性飼料佔60%~70%,動物性飼料佔30%~40%;水溫21~23℃,植物性飼料和動物性飼料各佔50%;水溫24~29℃,植物性飼料佔30%~40%,動物性飼料佔60%~70%。 水質管理 泥鰍放養後,根據水質肥瘦情況適時追肥,培養浮游生物,使水體始終處於活、爽的狀態。水溫達到30℃時,及時更換新水,並增加深度,以降低水溫,防止浮頭。發現泥鰍時常游到水面吞氣時,表明水中缺氧,應停止施肥,立即注入新水。越冬季節,12月至次年2月可不投喂,只需增加池水深度,在池角放入豬牛糞,以提高水溫,確保泥鰍安全越冬。 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檢查泥鰍的活動、吃食、病害等情況,同時,觀察養殖池有無滲漏水,泥鰍有無逃逸現象,水泥池要每天清除殘留飼料,做好日常記錄。 =========== 泥鰍人工飼養 分類:其它實用技術/養殖 適用範圍:不限 (1)專池養鰍。一般為專門從事泥鰍養殖的生產者所採用的養殖方式。池塘以泥底為好,如果是水泥池,則應鋪泥土15—20釐米深。池塘面積不宜太大,以一畝左右為宜,每畝可放3—4釐米長的嫩苗5萬—10萬尾。在放苗前應鋪施底肥,以有機肥為主,培育大量的浮游動物作為泥鍬的餌料。放苗以後,逐步加強飼料投喂,並追施有機肥料,投喂的餌料主要種類有米糠、豆餅、麩皮、豆渣、蠶蛹粉、蚯蚓及食品加工廢棄物等。肥料有人畜禽糞、農作物禾稈堆肥等。如水溫高於30℃或低於10℃時,投餌量應減少。一般飼養8—10個月可以捕獲,高產的每畝可達250—400千克。每尾體長15釐米左右,體重10—15克達到商品規格。 (2)稻田養鰍。在稻田放養泥鰍,可以利用田中蚯蚓、搖蚊幼蟲、水蚤和雜草等天然餌料生物,投喂少量的飼料,就可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由於泥鰍生活力強,即使在稻田放水晒田時,能鑽進溼泥裡利用腸道和皮膚呼吸來維持其生命。所以泥鍬是稻田養殖較理想的對象之一。稻田建設與養其他魚類一樣,在 田中挖掘一個或幾個魚溜,面積2—3平方米,深約50釐米,魚溜與魚溝相通,魚溝開成“田”字或“井” 字型。進出水口都要設置攔魚設施防逃。每畝稻田放養體長3釐米左右的鰍苗1.5萬—2萬尾,注意避免使用石灰和農藥,適當投餌和施肥,秋季收稻穀後起捕,或灌水繼續養殖,於翌年開春耕田時再捕撈上市。一般每畝稻田可收穫泥鰍30—50千克。 此外,在種藕、植蓮、茭白等水生植物的水面裡,可放養一定數量的泥鰍。一般畝放千尾左右......

養泥鰍對水質有什麼要求

泥鰍的人工養殖已越來越為廣大養殖戶所接受,但由於養殖泥鰍的池塘一般較淺,且多為靜水狀態,所以養殖水質容易惡化,因此,放養密度要恰當,並經常加註新水,以保持水質清新。

泥鰍對水質的要求不高,但被農藥汙染或化學藥物濃度過高的水域不能作為養殖用水。泥鰍對水質的要求不高但並不是說沒有要求,泥鰍池水質要求總體如下:“肥、活、嫩、爽”,水的PH值在6.5-7.5之間。

泥鰍放養後,根據水質情況適時施用追肥,以保持水質一定的肥度,使水體始終處於活、爽的狀態。除了要有足夠的水量之外,還要具備相應的水質條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含適量的溶解鹽類;溶氧豐富,幾乎達到飽和;含適量植物營養物質及有機物質;不含有毒物;pH在7左右。

泥鰍的生長好壞和水中溶氧量呈正比,水中溶氧量高時,泥鰍攝食旺盛,泥鰍的耗氧量也隨著增加,新陳代謝隨之加快,有利於泥鰍的生長

養泥鰍成本大麼 十畝地要多少成本

請問是水田專養還是與種植混養?兩種方式差別很大的,養殖密度不同,種苗成本就相差很大;現在種苗一般20元左右,專養每畝需種苗500斤,混養的種苗一般是專養的1/3左右。種苗成本加上田地租金和飼料、農藥、人工費

養殖泥鰍水面應該要求多深

具體看你怎麼養殖了 ,可以水泥池養殖,可以稻田養殖 。 方法一: 水泥池養殖方法 這種方法適用於大規模的中轉基地。場地要選擇背風向陽、水源充足、水質清新且無汙染的地段,水泥池應有排汙、增氧等設施,進排水方便。水泥池規格不一,一般為8米×4米×1米,蓄水量20噸左右。採用流水形式,暫養密度為每平方米40-50千克,若建成水槽型水泥池,每立方米水體的流水槽可暫養100千克泥鰍。      泥鰍進入水泥池前應嚴格挑選,要求體質健壯,無病無傷,遊動活潑,池中的泥鰍規格要一致,可一次性放足,也可隨收隨放,但放前一定要用3%食鹽水浸泡3-5分鐘。另外,要注意夏季須在池子上面搭遮陽棚防晒,每日換水兩次;秋季每日換水一次;冬天每兩天換水一次。每次換水量為水體的1/2。在暫養期間,還要適當投喂餌料。泥鰍食性較雜,天然飼料有小型甲殼類,水生昆蟲、螺螄、蚯蚓、動物內臟、大豆、米糠等。 水深的話, 一般50CM 左右 。

大泥鰍苗多少錢一斤!養殖需要什麼條件

大泥鰍苗一般價格:1-2公分 400元/萬尾,3-5公分 1000元/萬尾,5公分以上 1200元/萬尾。

【簡介】泥鰍(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屬鰍科。泥鰍被稱為“水中之參”,在中國南方各地均有分佈北方不常見但也分佈各地。全年都可採收,夏季最多,泥鰍捕捉後,可鮮用或烘乾用。泥鰍生活在湖池,且形體小,只有三、四寸長。它體形圓,身短,皮下有小鱗片,顏色青黑,渾身沾滿了自身的粘液,因而滑膩無法握住。是營養價值很高的一種魚,它和其它的魚不相同,無論外表,體形,生活習性都不同,是一種特殊的鰍類。 體細長,前段略呈圓筒形。後部側扁,腹部圓,頭小、口小、下位,馬蹄形。眼小,無眼下刺。須5對。鱗極其細小,圓形,埋於皮下。體背部及兩側灰黑色,全體有許多小的黑斑點,頭部和各鰭上亦有許多黑色斑點,背鰭和尾鰭膜上的斑點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明顯的黑斑。其他各鰭灰白色。泥鰍廣泛分佈於亞洲沿岸的中國、日本、朝鮮、俄羅斯及印度等地,可食用、入藥。

【養殖條件】

泥鰍為多次性產卵魚類。在自然條件下,4月上旬開始繁殖,5一6 月是產卵盛期,一直延續到9月還可產卵。繁殖的水溫為18一30 ℃ ,最適水溫為22一28 ℃。

雌鰍性成熟較雄鰍遲,體長5釐米時,雌鰍體內有一對卵巢,體長8釐米時,2個卵巢癒合在一起,成為1個卵巢,並由前端向後端延伸,這時整個卵巢發育開始成熟。

雌鰍懷卵量因個體大小不同而有很大差異。最小性成熟個體體長8釐米,懷卵量約2000粒左右,10釐米的懷卵量為7000一10000粒,體長12釐米的懷卵量12000一14000粒,體長15釐米的懷卵量為15000一18000粒,體長20 釐米懷卵量為 24000粒左右。懷卵量最多的可以超過 6.5 萬粒。卵圓形,卵徑0.8一1.0毫米左右,吸水後膨脹到1.3一1.5 毫米,卵黃色,為半黏性,黏附力不強。由於卵在卵巢內成熟度不一致,每次排卵量約為懷卵數的50%一60%。

雄鰍最小性成熟個體體長在6釐米以上,性成熟較雌鰍早,雄鰍精巢一對,位於腹腔兩側,呈帶狀且不對稱,右側的精巢比左側的長而狹窄,重量也輕一些,當雄鰍體長為9一11釐米時,精巢內的精子約有億個。泥鰍產卵喜在雨後晴天的早晨,產卵前,雌鰍在前面遊動.數尾雄鰍在其後緊追不捨,發情時,雌雄鰍多活動在水錶面和魚巢周圍,當發情達到高潮時,雌雄鰍的頭部和軀體互相摩擦並相繼游出水面。雄鰍追逐糾纏雌鰍,並捲曲於雌鰍腹部,以刺激雌鰍產卵,同時雄鰍也排出精子,進行體外受精,這種動作因個體大小不同而次數也不相等,個體大的可在10次以上,受精卵先黏附在水草或其他附著物上,隨著水的波動,極易從附著物上脫落沉到水底。

養殖和銷售泥鰍要辦些什麼證件

1只需辦理養殖證

2銷售營業證

3工商許可證

養殖,可養殖需要什麼條件

泥鰍成魚養殖是將越冬後的魚種,從體長5—6釐米,養到體重10克以上的商品魚。養泥鰍可採用池塘養殖和稻田養殖兩種方法。 一、池塘養殖 成魚塘以面積1·5—3·0畝、水深50—60釐米為宜。放養前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每100平方米水面施放有機肥50公斤,用以培養浮游生物。 魚種放養量按每平方米放養5—6釐米的魚種40—50尾,並混養少量鱅魚以控制浮游生物的過度繁殖。放種後次日即開始投餌,日投餌量為魚總體重的5%。飼料包括米糠、豆餅、蠶蛹粉、花生麩以及顆粒飼料等,每天投餌兩次。以後隨著魚的生長,要適當加深池水。夏季高溫時,可在池邊搭設遮陽棚。當泥鰍頻繁地出現在水面營腸呼吸時,說明水中缺氧,要適當減少施肥量,並加註清水,最好設置增氧機。到年底,當泥鰍長到每尾體重10克以上時,即可捕撈出售。 二、稻田養殖 利用稻田養泥鰍,實行稻魚共生,是池塘面積少的地區開展養魚副業的好方法。當秋季水稻收割以後,田埂必須夯實加固。田中挖一個面積4—6平方米、深30—50釐米的小水坑。放養前將稻田的水排幹,晒田3—4天,每100平方米稻田放有機肥50公斤,再施米糠20—25公斤作基肥,然後蓄水繁殖餌料生物。每100平方米放養5—6釐米的泥鰍苗5—7·5公斤,放苗後投放米糠、豆麩和蠶蛹粉,每3—4天投放1次。過1個月後再追加施肥50公斤。養到秋季,泥鰍每尾長到10克左右時,即可捕撈出售。收穫應在割稻之前,把稻田水放幹,稻田中的泥鰍便聚集在小水坑中,用抄網捕撈即可。鑽入泥底的泥鰍,要小心地用小鐵鏟將其挖出。 泥鰍在養殖過程中,要加強飼養管理,才能獲得較高成活率和產量,特別是在當前高溫多雨的季節。在暴風雨期間,塘基或田埂單薄處最容易逃魚,因此,在放養前要將塘基或田埂加固夯實,在雨季要加強巡視,如發現有裂縫處要及時填補。在進排水口要加固欄柵,以防魚逃逸。同時在暴雨過後,要及時排出內澇水。 三、病害防治 泥鰍常見發生病害有:1、白身紅環病:病魚鰭條呈白色,體表出現紅色圓環,病原體尚未查清,可能為細菌所致。可用痢特靈混入飼料中內服,按每100公斤魚體重用藥10—20克,連續投喂5—7天。2、水黴病是冬季常見的疾病,可將病魚用4%食鹽溶液浸浴10分鐘。在長途運輸時,可用4ppm的食鹽和4ppm濃度的小蘇打混合溶液長期浸浴。3、在泥鰍幼苗培育時,經常發生斜管蟲病,可用0·5ppm的敵百蟲溶液浸浴10—15分鐘。 夏秋季節,放養密度高的池塘或稻田亦經常發生缺氧浮頭現象。在午夜至清晨期間要加強巡視,魚類缺氧浮頭開始時,池塘或稻田要進行換水,將原有池水或稻田水大部份排走,再注入含氧量高的新鮮水補充。平時要注意清除敵害。泥鰍常見的敵害有:水獺、虎紋蛙、水蛇及各種野雜魚(生魚等)。在放養前,池塘或稻田要用生石灰徹底清塘,將各種敵害殺滅後才放養鰍苗。放種後,注、排水口要敷設濾網防止野雜魚隨水流鑽入。池塘四周要用膠絲網或相應工具防止水蛇及水獺鑽入。虎紋蛙在春夏間常產卵在池塘水面,其卵為浮性卵。每天早晨用網撈走蛙卵,以免孵出蝌蚪為害鰍苗。 泥鰍是一種常見的野生小魚類,在分類上隸屬於鯉形目、鰍科。泥鰍廣泛分佈於我國遼河以南大部分地區以及越南、朝鮮和日本。我國各淡水水域,如湖泊、池塘、河溪、水溝、稻田等處都有這種魚。 泥鰍肉質細嫩,清香鮮美,營養價值高,含蛋白質18.43%,脂肪2.69%。泥鰍還是藥用魚類,味甘性平,暖中益氣,滋補壯陽,消渴利尿,主治皮膚痘癢、水腫、黃疸、痔瘡下墜等。因此,泥鰍銷路好,售價高,還是出口的水產品之一。單靠捕捉天然資源已不能滿足市場供應,開展人工養......

相關問題答案
養泥鰍需要什麼條件?
收養小孩需要什麼條件?
養龍蝦需要什麼條件?
散養雞需要什麼條件?
養小龍蝦需要什麼條件?
養殖蘑菇需要什麼條件?
養觀賞蝦需要什麼條件?
養牛需要什麼條件?
想養豬需要什麼條件?
考營養師需要什麼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