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實用主義哲學?

General 更新 2025-01-07

杜威實用主義的教學理論的核心是什麼?

杜威是美國繼皮爾士、詹姆斯之後的第三位實用主義大師,是美國實用主義哲學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有用即真理”是杜威實用主義哲學的經典表述。以往哲學是由本體論、認識論、價值論三部分組成,分別回答是什麼,為什麼,有什麼用三個問題。杜威認為“是什麼”的問題,應由科學,而不是由哲學來解決。“為什麼”和“有什麼用”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人們往往是從自己的立場出發認識事物,認識事物的目的是為我所用。因而,實用主義哲學否定規律的客觀性,只相信人的經驗。人的經驗就是真理的尺度。有用的就是真理,沒有用的便是謬誤。以事物的多樣性而抹殺事物的共同性,以事物的多變性而抹殺事物的永恆性,以事物的價值形態取代事物的實體形態。實用主義哲學實質上是一種建立在唯心主義世界觀和認識論基礎之上的價值哲學。杜威認為哲學的意義在於解決實際的生活問題。而當時人們所面臨的最大問題便是教育問題。因而,他把哲學和教育等同起來,既然其哲學是價值哲學,那麼他的教育哲學也就是教育價值哲學了。其教育哲學是為解決教育問題提供理論的。

杜威曾說,“如果我在提出科學作為一種知識的特性時,徹底地用‘技術’代替‘工具論’,我就有可能避免大量的誤解。”杜威雖然沒有關於技術的專門著作,但是在他的全部著作中,卻充滿了對技術的批判。與通常理解不同,杜威用“技術”描繪人類的各種活動,它是人類面對各種疑難情形時,利用各種探究工具作為手段來解決各種問題。因此,技術是對工具和技藝的探究。

杜威的“實用主義”哲學思想主要指什麼?

重新解讀杜威

——《現代教育的探索——杜威與實用主義教育思想》評介

諸惠芳

在世界現代教育史上有一個響亮的名字,歷經百年仍不絕於耳,這就是“約翰·杜威”。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在實施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杜威都受到了廣泛的關注。這種狀況的出現,不能說是絕後,恐怕也是空前的。無論是讚譽他還是詆譭他,無論是崇敬他還是蔑視他,都無礙於他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教育家之一,在教育理論和實踐方面為人類留下了寶貴的遺產。這些遺產成為人類的共同財富,即使在人類社會進入了信息化時代依然具有不可低估的價值。研究杜威,借鑑杜威,可以說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要學習的一門基本的功課。

《現代教育的探索——杜威與實用主義教育思想》(以下簡稱《探索》),是華東師大單中惠教授承擔的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的研究成果。他二十年磨一劍,長期思考杜威實用主義教育思想的問題和關注有關的科研成果,利用出國進修機會,廣泛收集資料。他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寒窗苦讀的辛勞,寫出了呈現給讀者的這一本研究杜威教育思想的上乘之作。我作為這本書的責任編輯,有幸成為它的第一名讀者。我感到此書具有三個重要特點。第一,脈絡清晰地揭示了杜威教育思想體系的形成過程。第二,全面、客觀地評價了杜威的理論,澄清了對杜威的一些誤解。第三,作者掌握了豐富的文獻資料,其中許多資料在我國學術界乃首次出現。由於有豐富的文獻資料作基礎,使作者能言之有理,論之有據。

一、杜威對現代教育的探索過程

《探索》一書,清晰地理出了杜威教育思想從形成到發展、成熟的全過程,從而把一個不懈追求真理的強者生動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作者從杜威的大學時代和教授生涯落筆,揭示了其學術生涯的開端。這一時期對杜威在學術上走向成熟並最終構建成實用主義教育思想體系,是極為重要的。

杜威的大學生涯先後在佛蒙特大學和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完成。在佛蒙特大學求學期間杜威就已決定把哲學研究作為自己終生的職業。在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充分表現出了他作為一位學者和教師的潛力。該校是美國第一所研究性大學,在這所學術氣氛濃厚的學校中,杜威接觸了許多對他起過巨大激勵作用的學者,參加了廣泛的學術活動和研究,從而更堅定了從事哲學研究的決心。也正是在這所學校,杜威開始思考一種新的心理學。正如作者在本書中所指出的,“在某種意義上,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從各個方面滋養了杜威”。

杜威的大學教授生涯是從密執安大學開始的。從密執安大學到芝加哥大學再到哥倫比亞大學,這是一條杜威在學術上走向成熟的道路,開始了杜威從美國走向世界的過程。

密執安大學時期是杜威教授生涯的奠基階段。在這一階段他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發表了不少研究成果。拓寬了研究領域,中小學教育成為他以後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杜威在芝加哥大學工作的10年,把哲學、心理學和教育學結合起來,創辦了聞名世界的實驗學校——杜威學校,進行了在國內外產生巨大影響的教育實驗,開始構建其實用主義教育思想體系。本書作者認為,在這一階段,杜威完成了從哲學家到教育家的轉變。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教時期,是杜威事業的鼎盛時期。本書作者指出,在這一時期,杜威的哲學思想已完全成熟,最終構建成了他的實用主義教育思想的完整體系;杜威本人作為世界著名哲學家和教育家的學術地位得到了確立並被普遍公認。在這一時期,杜威通過他在國外的學生、本人的親自出訪以及其著作的翻譯出版,成為了現代最具廣泛和深刻影響的世界級的教育家。

《探索》一書的作者,跟蹤杜威成長、發展的歷程,從而使讀者能沿著杜威思想發展的軌跡,去研究杜威教育思......

NBA裡誰罰球姿試最難看?

鄧肯

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理論,具體內容?

杜威以其哲學、社會學、心理學理論為基礎全面闡述了他的實用主義的教育觀。概括起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關於教育本質。杜威在自己的教育理論中從各種不同角度,多方面且反覆地論述了教育本質問題。他關於教育本質的觀點,基本可以用他提出的三個重要論點來加以概括,這就是:“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經驗的繼續不斷的改造”。

(2)關於教育目的。杜威從多方面論述過教育目的問題,而最重要的是他關於“教育無目的”的論述。

(3)關於教學的基本原則。杜威教育理論體系的核心部分是他的教學理論,而“從做中學”又是他全部教學理論的基本原則。

杜威實用主義教育思想最系統最集中的闡述什麼?

《民主主義與教育》是杜威實用主義教育思想的最系統和最集中的闡述。

杜威一生寫了許多的教育著作和論文。他的主要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條》、《學校與社會》、《兒童與課程》、《民主主義與教育》、《經驗與教育》、《今日之教育》、《人的問題》等。其中《民主主義與教育》是杜威實用主義教育思想的最系統和最集中的闡述,它作為美國實用主義教育運動的指導綱領,影響深遠,同時它是世界教育史上的一本經典著作。

實用主義哲學是杜威教育理論的首要理論基礎。杜威將皮爾斯和詹姆士的實用主義哲學觀點全盤吸收,並有新的發咱蘊含:他情調哲學作為思維的工具的作用。他把哲學看做是人們用來適應環境、整理經驗的一種工具,他認為,哲學必須要與人們的實際生活發生聯繫,必須要以促進社會和政治的發展為目的。杜威分析說只有通過教育活動,使實用主義哲學所宣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深入人心,普遍地使人們接受,如此才能夠發揮哲學地最大的效用。

杜威曾給教育下了一個定義:教育就是“經驗的改造或重新組織”。他認為,一切學習都來自於經驗;教育必須從經驗,即始終從古人的世紀生活的經驗出發。

實用主義哲學的背景

實用主義哲學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思想淵源。美國實用主義的奠基人詹姆士承認實用主義是“一些舊思想方法的新名稱”。實用主義的思想來源可以追溯到古典西方哲學中貝克萊、休謨和康德的主觀唯心主義。對實用主義發生直接影響的是孔德的實證主義,馬赫的經驗批判主義,叔本華的意志主義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學。如果說實用主義強調經驗行為中的經驗理論主要來自實證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那麼,實用主義經驗行為中的行為理論主要來自意志主義和生命哲學。實用主義哲學吸取了進化論、實驗生理學和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實用主義哲學的形成,有其自然科學根據和社會歷史原因。實用主義哲學的代表人物都出生於美國,它的活動中心也一直在美國。美國建國的歷史較短,它沒有封建傳統的政治和思想體系的束縛,“自由”、“平等”的口號喊得最響,而隱藏在這些口號後面的個人主義,利己主義也表現得最露骨、最直接。美國人民可以自由放任地去爭取個人的發展,追逐個人的利益和功用。這種情況使得美國哲學的主要任務是直接論證利己主義的合理性。實用主義是美國人精神面貌和行為方式的寫照。

杜威實用主義和陶行知現代教育思想的區別

約翰·杜威(John.Dewey)是著名實用主義哲學家、教育家,創立實用主義教育思想體系,因此他被譽稱為“實用主義巨人”。陶行知是我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1915年,他24歲時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專修教育行政,杜威是他的指導教授。陶行知作為杜威的得意門生,全面學習了杜威教育思想。回國後,他根據中國社會現狀,開展了平民教育運動,繼承和發展了杜威的教育思想,創立了以“生活教育”為主線的現代教育理論。下面我們從五個方面對杜威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進行比較研究:

一、 教育與生活

從“教育即生活”與“生活即教育”這兩個教育觀點中,人們能夠發現杜威和陶行知都是很重視生活與教育的關係的。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包含了兩層意思:(1)教育為社會生活之必需,杜威認為,教育乃是社會生活延續的工具;(2)教育存在於社會生活之中,必須與社會生活緊密聯繫,如他在《民主主義與教育》中所說的:“社會不僅通過傳達、通過傳遞而繼續生產,而且可以公正地說,在傳遞中、在傳達中生存。”“不但社會生活和傳達是一件事,而且一切傳達(因此一切真正的社會生活)都具有教育意義。”他所說的“傳達”其實也就是“教育”,因此“教育即生活”。“沒有教育即不能生活。”①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更傾向於一種“大眾教育”,在他眼裡“生活教育是大眾的教育,大眾自己辦的教育,大眾為生活解放而辦的教育”,他認為要讓民眾在生活中接受教育。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是從教育的角度來闡述生活,強調“生活的教育意義或生活對教育的意義”。他的“生活即教育”有三層涵義:其一,生活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是生活便是教育;其二,生活決定教育,實際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其三,教育的意義是生活的變化,是為了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②。他認為“鳥籠畢竟是鳥籠,決不是鳥的世界”,因此他主張擴大教育的範圍,把鳥兒放到天空中去,而學校教育要把完整的社會生活向學生開放,與兒童的生活世界保持緊密的聯繫。他認為生活本身就是一種教育,

總的來說,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與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都很重視生活與教育的關係,打破了傳統教育所提倡的“教育自教育,社會自社會”一統天下的局面,其導致了學校與社會的脫節, 使學生所學的知識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學生不能適應社會的嚴重後果。即使在今天,二者的觀點對我們所提倡的“教育迴歸學生的生活世界”仍具有重大意義。

二、 學校與社會

 根據“教育即生活”,杜威又提出“學校即社會”。他要求把學校辦成和現有制度一樣的環境,以便從中培養出能完全適應眼前社會生活的人③。學校就是社會生活的一種形式,把社會生活簡化起來,縮小到一個雛形的狀態,呈現學生現在的社會生活。當然,學校也不是社會的簡單移植和照搬,與普通的生活環境相比,學校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簡化的、淨化的、平衡的環境,使學生能夠順利成長。學校作為一個雛形的社會,不是與現實社會毫無關聯而獨立自存的,而是與現實社會緊密聯繫的。杜威認為“學校裡的生活必須與校外的生活連貫一氣。這兩方面須能自由地相互影響”校內生活若與校外生活不相關聯,即使兒童在校內能瞭解社會並養成對社會的興趣,也是不能適用於校外生活的。“學校既與社會隔離,於是學校裡的知識不能實用於生活,因此也無益於品行”。

“學校即社會”的概念就象從空中抓住一隻活潑的小鳥把它關進鳥籠一樣。它試圖吸收社會的所有方面把其溶入一所小小的學校,因此,廣泛地實行它是容易的,而“社會即學校”的概念與之相反,它尋求的是將學校的所有方面延伸到自然世界。

陶行知的“社會即學校”是在對杜威教育思想批判的基礎上得出的。陶行知認為,在“學校即社會”的主張......

相關問題答案
杜威實用主義哲學?
杜威實用主義教育思想?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功能?
馬克思主義哲學價值觀?
馬克思主義哲學包括?
讀馬克思主義哲學有感?
非實證主義法學?
實用主義的危害?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什麼?
什麼是馬克思主義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