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的時候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12-18

武則天統治時期稱作什麼?

貞觀遺風

武則天什麼時候稱帝的?

公元690年九月,67歲的武則天接受大家的請求,登上則天樓,身著帝王的兗冕服飾,即皇帝位,自稱“聖神皇帝”,改國號為周,定年號為“天授”。以李旦為繼承人,賜姓武氏。

簡介

武則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幷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東)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為唐朝功臣武士彠次女,母親楊氏。十四歲入後宮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賜號“武媚”,唐高宗時初為昭儀,後為皇后,尊號為天后,與唐高宗李治並稱二聖,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期間,改名為“曌”。[2] 武則天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

評價

唐代前期,由於所有的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子孫,並且儒家正統觀念還沒完全佔據統治地位,所以當時對武則天的評價相對比較積極正面。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別是司馬光所主編之《資治通鑑》,對武氏嚴厲批判。到了南宋期間,程朱理學在中國思想上佔據了主導地位,輕女的輿論決定了對武則天的評價。譬如明末清初的時候,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評價武則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惟不可否認的是,武后善治國、重視延攬人才,首創科舉考試的“殿試”制度,而且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傑、張柬之、桓彥範、敬暉、姚崇等中興名臣。國家在武則天主政期間,政策穩當、兵略妥善、文化復興、百姓富裕,故有“貞觀遺風”的美譽,亦為其孫唐玄宗的開元之治打下了長治久安的基礎,武則天對歷史做出過巨大的貢獻。

武則天當權時是什麼時期?

武則天於655年被高宗立為皇后,開始參與朝政,690年自立為帝,國號“周”,705年病逝,雖然稱帝十五年,但實際統治卻有五十多年。 貞觀十一年(637年)進宮選為唐太宗才人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流落感業寺為尼 永徽二年(651年)七月重返後宮 永徽三年(652年)晉位唐高宗昭儀 永徽六年(652年)晉位唐高宗皇后 麟德元年(664年)開始垂簾聽政 上元元年 (674年)晉升天后 載初元年(690年)九月9日女皇登基 神龍元年(705年)一月25日傳位唐中宗李顯   神龍元年(705年)十一月26日駕崩於上陽宮仙居殿,享年八十二歲

唐朝武則天統治時期被稱為什麼?

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芳流劍閣,光被利州。

——郭沫若撰武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四川省廣元市皇澤寺聯。寺祀歷史上著名的女皇武則天(皇澤寺簡介見下“立地頂天……”聯聯釋)。上聯“貞觀”,為唐太宗的年號;“開元”,為唐玄宗的年號。這兩個時期是唐代經濟繁榮發展的時期。武則天在位時,基本上延續了“貞觀之治”,併為後來的“開元盛世”打下了基礎。故上聯稱“治宏貞觀”、“政啟開元”。下聯“劍閣”之名,多見於史籍,成為蜀地的象徵。“利州”,轄境即今廣元。下聯稱女皇之美名流傳蜀地,是蜀地的驕傲,利州更被其榮光所覆蓋。聯語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對武則天的非凡才能和政績予以了肯定。

武則天時唐朝是什麼樣?

作為後人,品評一個時代是應該客觀一點.

武則天當政後,面對老李舊臣的及其宗室的一致反對並意圖顛覆,可很容易想見的.她推行的高壓血腥政策與特務政治,確實製造了一段白色恐怖.

不過,從大周整體來看,當時全國範圍內整體政治清明,對外態度強硬並不屈膝沒有喪權辱國,國力也非常的鼎盛.大周朝也成了從貞觀、永徽過渡到開元盛世的一個重要橋樑。至少,她沒有讓中華掉鏈子。聯繫當時的環境和她自身處境來看,殊屬不易。

武則天時期的重要變法是什麼?

武則天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改革家。她在四十多年的政治生涯中,以超人的魄力,無畏的膽略,進行了一系列改革。這些改革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和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對唐朝歷史的發展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一、參預朝政時期的改革

在唐高宗統治時期,武則天參預朝政20餘年,幫助唐高宗進行了一些改革。這一時期的改革主要是圍繞著調整統治階級內部的關係和提高行政效率而進行的。改革的內容包括改《氏族志》為《姓氏錄》,以及對官制進行局部調整等。

《氏族志》是唐太宗貞觀年間修成的一部關於士族等級的書。唐太宗修《氏族志》的目的,是為了打擊那些不利於自己統治的舊門閥,扶植那些在唐朝建立和統一過程中立有戰功,在“玄武門之變”中支持自己的謀臣猛將,以鞏固李氏王朝的統治。事實上,《氏族志》問世之後,也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這樣的作用。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發展,《氏族志》成了維護元老重臣和達官貴人利益的工具,也成了阻礙“寒族”晉升的一大障礙。當時,庶族勢力發展很快。不少人在經濟上發了跡,要求相應的政治地位,但仕途多為士族控制;有些人雖然通過科舉入仕,也常常“撓不得進”,因而反感《氏族志》。這樣,對唐高宗來說,就有了修改《氏族志》的必要。武則天此時雖已顯達,但究其門第,不在《氏族志》之內。因此,修改此書,更是武則天的願望。所以,武則天幫助唐高宗下達了修改《氏族志》的命令。《資治通鑑》卷200顯慶四年六月載:“丁卯(22日),詔改《氏族志》為《姓氏錄》。初,太宗命高士廉等修《氏族志》,升降去取,時稱允當。至是,許敬宗等以其書不敘武氏本望,奏請改之。乃命禮部郎中孔志約等比類升降,以後族為第一等,其餘悉以仕唐官品高下為準,凡九等。於是士族以軍功緻位五品,預士流。時人謂之‘勳格’”。《唐會要》卷36也有類似的記載。從表面上看,改《氏族志》為《姓氏錄》只是用不同的標準重新劃分了士族的等級,實際上它對統治階級各個階層的地位作了一次大調整,其影響是不可低估的。它限制了唐初以來士族官僚的權勢,維護了新興官僚貴族的利益,為庶族地主勢力的進一步發展開闢了廣闊的道路。

在改《氏族志》為《姓氏錄》之後,武則天又幫助唐高宗對官制作了一些調整:如顯慶元年(656),置驃騎大將軍。龍朔二年(662)二月,廢尚書令。總章二年(669)二月,令同三品入銜。永淳元年(682年)七月,置州別駕;令外司四品以下知政事者以平章事為名。又如,龍朔二年(662)二月,改門下省為東臺、中書省為西臺、尚書省為中颱;侍中為左相,中書令為右相,僕射為匡政,左右丞相為蕭機,尚書為太常伯,侍郎為少常伯。其餘二十四司、御史臺、九寺、七監、十六衛,並以義訓更名。在銓選方面,針對“承平既久,選人益多”的狀況,制定新的銓選制度。總章二年(669),根據裴行儉的建議,設長名姓歷榜,分銓注法,定州縣升降、官資高下,按照“身”、“言”、“書”、“判”四條標準錄取人才。兵部課試,考騎射及翅關、負米。黔中、嶺南、閩中州縣官,不由吏部派遣,令都督選擇土人補授。凡居官以年考,六品以下,四考為滿。儀鳳元年(676)八月,又設置了“南選”。為了改善民族關係,大量吸引周邊少數民族首領和鄰國酋長作官。如龍朔元年(661)在吐火羅、波斯等十六國置都督府,州七十六、縣一百一十,軍府一百二十六,並隸安西都護府,多以其渠帥為刺史、縣令。

此外,武則天還提出過一些重要的改革主張。史載,上元元年(674)十二月,武則天上表,“建言十二事:一、勸農桑,薄賦徭;二、給復三秦地;三、息兵,以道德化天下;四、南北中尚禁浮巧;五;省功費力役;六、廣言路;七、杜讒口;八、王......

武則天什麼時候登基

武則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幷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東)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為唐朝功臣武士彠次女,母親楊氏。十四歲入後宮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賜號“武媚” ,唐高宗時初為昭儀,後為皇后,尊號為天后,與唐高宗李治並稱二聖,

..。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期間,改名為“曌”。 武則天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

後自立為皇帝,定洛陽為都,改稱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發動兵變,迫使武氏退位,史稱神龍革命。唐中宗復辟,恢復唐朝,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後遵武氏遺命改稱“則天大聖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 唐玄宗開元四年(公元716年),改諡號為則天皇后,天寶八年(公元749年),加諡則天順聖皇后。

武則天建立了什麼朝代?

武則天是中華帝國唯一的女皇帝。傑出的女人,有絕頂的才能和超人的智慧,心狠手辣。在她再位間任用酷吏以強硬的手段統治她的王朝。取李唐江山而代之,她的王朝號(周)。

武則天,本名武照,稱帝后改為武曌。祖籍初唐幷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四川省廣元市人(在廣元皇澤寺有1955年出土的後蜀主孟昶“廣政碑”(公元959年),它是考證武則天出生於廣元的重要依據。)。她誕生於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正月,卒於中宗神龍元年(705年)十一月。生母是武士的續妻,隴右大士族、隋朝宰相、遂寧公楊達之女。

武則天,出生在[唐初]新貴顯宦之家,顯赫的權勢,豪奢的生活,滋養了她無限量的權力慾。然而,初唐極重士族的門閥之風盛行,而武氏庶族的門第,低微的出身,又使她飽受流俗的輕視,而不甘埋沒。這一特殊的境遇與遭際,強烈地刺激著青年時代的武則天,陶冶了她狂妄地去追逐和攫取最高權力,以達唯我是從的慾望,和以冷酷而不擇手段地去報復一切的心理。這一點在她以後從政乃至於“南面稱孤”的一系列政治鬥爭中,表現的尤為突出,成為她一生功過參差的修養。品德、性格和心理根源。

則天自幼聰慧敏俐,極善表達,膽識超人。父親深感她是可造人才,遂教她讀書識字,使她通曉世理。史載,則天十三、四歲時,已是博覽群書,博聞強記,詩詞歌賦也都奠定了一定基礎,而且長於書法,字態卓犖不群。

貞觀十一年(637年),14歲的則天以長相俊美,入選宮中,受封“才人”。入宮之後,則天行事幹練,善解人意,再加上姿色嬌豔,頗得太宗歡心,遂賜號“媚娘”。時日既久,太宗又發現則天學識尚好,且懂禮儀,便把她從侍穿衣著的行列,調人御書房侍候文墨。這一變故使武則天開始接觸皇家公文,瞭解了一些宮廷大事,並能讀到許多不易得見的書籍典章,眼界頓闊,日漸通曉官場政治和權術。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太宗死去,則天與所有嬪妃,發送長安感業寺削髮為尼。太宗九子李治唐高宗即位後,因早先與則天暗通款曲,對她極有興趣,遂經常往來於感業寺,並於兩三年後重召則天入官,晉封為“昭儀”,進號宸妃,與王皇后、蕭淑妃爭寵,互相讒毀。永徽六年(655年),極受高宗寵幸的武則天,在內宮的鬥爭中穩操勝券,並日促高宗立己為後。然而,在封建社會中,皇后的廢立乃國之大事,須與重臣們商定。當高宗把廢皇后王氏,立則天為皇后的打算向諸遂良、長孫無忌等元老重臣說明後,立即遭到強烈的反對。他們認為武氏出身卑微,不宜為後。但是,高宗的主張也得到武則天的同謀許敬忠以及李義府、徐世等一些朝中要員的支持。在他們的幫助下,高宗終於在這年的十月斷然頒詔,廢皇后王氏,正式冊立則天為皇后。自此,皇家內宮大權,全部落人武氏之手。

則天登上皇后寶座後,機智精明,“通文史,多權謀”的長處,得到長足的發揮和發展,使高宗對她寵愛之餘,另眼相看。她亦利用皇后的身份,皇上對己的寵愛,積極參與朝政,“百司奏事,時時令後決之”。從永徽六年(655年)到顯慶四年(659年)的五年時間裡,她設法清除政敵,貶尚書右僕射諸遂良,使其鬱悶而死;黜同中書門下長孫無忌,逼其自縊;罷免朝中諸遂良、長孫元忌的支持者,鞏固和擴大了自己的影響和權力,掃除了她參政道路上的障礙。

顯慶五年(66O年),高宗李治因患鳳眩,目不能視,遂下詔委託武后協理政事。自此,則天從參政步人執政,“黜陟生殺,決於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人雖在幕後,卻遙控了朝廷實權。後來,高宗後悔,圖謀收回大權,並密令中書侍郎上官儀草詔廢后。豈知機事不密,“謀洩不果”,武后手辣心狠,先下手為強,立將上官儀處死。高宗之舉,功虧一簣,反使......

武則天是什麼樣的皇帝?

武則天出生在唐初新貴顯宦之家,顯赫的權勢,豪奢的生活,滋養了她無限量的權力慾。然而,初唐極重士族的門閥之風盛行,而武氏庶族的門第,低微的出身,又使她飽受流俗的輕視,而不甘埋沒。這一特殊的境遇與遭際,強烈地刺激著青年時代的武則天,陶冶了她狂妄地去追逐和攫取最高權力,以達唯我是從的慾望,和以冷酷而不擇手段地去報復一切的心理。這一點在她以後從政乃至於“南面稱孤”的一系列政治鬥爭中,表現的尤為突出,成為她一生功過參差的修養。品德、性格和心理根源。 則天自幼聰慧敏俐,極善表達,膽識超人。父親深感她是可造人才,遂教她讀書識字,使她通曉世理。史載,則天十三、四歲時,已是博覽群書,博聞強記,詩詞歌賦也都奠定了一定基礎,而且長於書法,字態卓犖不群。

採納哦

武則天掌權時間從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結束?

武則天(624—705),名(即照),幷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縣)人。父親原是大木材商人,後隨李淵起兵,到唐朝官至工部尚書,兼檢校並越將軍,先後賜田300頃、奴婢300人,食邑25O0戶。9歲時,父親去世。14歲時,她因相貌出眾,被唐太宗召入宮,命為才人,賜號武媚,人稱媚娘。才人是皇帝的妻子之一,在皇后、四妃、九嬪之下,地位較低。

相關問題答案
武則天的時候是什麼?
快死的時候是什麼感覺?
想你的時候是什麼歌?
武則天的名字叫什麼?
特定的時候是什麼意思?
武則天的陵墓為什麼沒被盜? ?
歌詞我也想找個理由,回到相遇的時候是什麼歌曲 ?
恐龍的時代是什麼時候?
自己炒麵的時候為什麼總是粘鍋?? ?
黃沙滿天的意思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