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機制的含義?

General 更新 2025-01-24

什麼叫心理機制

情緒產生於生命的一個古老的機制,它的性質可以歸納為兩種:快悅的和不快的。我們知道,簡單的生物沒有知覺能力,更沒有思維,但它們卻有生物學意義上的 “趨利避害”的本能行為,這種本能是靠什麼得以實現的呢?只能是“趨悅避痛”的情緒機制,即:趨向快悅的情緒狀態,逃避不快的(或痛的)情緒狀態,並依此實現了自體保護和生存。“趨利避害”是生物本能行為的外顯表現,“趨悅避痛”是這一行為表現的內在本質和原因。其實,“趨悅避痛”是從最簡單的動物體到最高級的人類共有的最基本的本能和生命原則,情緒是一切生物體(動物和人類)價值判斷的依據,是生物一切行為原因的淵源。

雖然人的情緒現象顯得很複雜,但它簡單的一面,並且是能夠使它的其它方面不再顯得“極為複雜”的,就是情緒的心理機制。這是心理學對情緒的研究應該首先去認識的,也是較容易認識的,卻因為沒有重視而至今還未認識的一面。

需要說明的是,我這裡的“情緒”在概念上有所深入和拓展。首先,它指的是本質意義上的情緒,或是指所有情感和情緒中所包含的會引起我們喜愛或迴避的主觀態度的因素。從個體體驗方面來說,它是構成人的各種感受和通常意義上的情緒的基本元素,與我們通常對情緒的概念相比,它還包括包含在諸如“飢餓”、“快感”、“痛感”等等一些感覺之中並作為其主體的情緒成分,與“恐懼”、“悲傷”、“愉快”等通常意義上的情緒一樣,它們的情緒性成分是同源的。這是概念範圍上的拓展。從內部過程上來說,它是指發生在腦內的與網狀系統活動密切相關的一切情緒性神經反應及其上傳。

榮格心理學裡的動力機制是什麼意思

動力機制其實可以認為是“動機”的全稱,也就是個體行為背後的內在動力過程,即行為的原因。

分析心理學(榮格心理學)是心理動力學(精神分析學)當中很重要的分支。而其共同的特點是,認為所有心理動機的源頭都不在意識層面,而是在清醒時的意識無法感知到的潛意識層面,這就是心理動力的來源。

但是,不同的精神分析學派對潛意識動力機制的認識不同。在榮格心理學當中,他認為一切心理的動機在於“集體無意識(集體潛意識)”,也就是人類隨著遺傳代代相承的一些原始動力。比如,嬰兒天生就怕黑暗、下意識地會躲避黑色的事物,這就是遠古人類傳承下來的力量源頭。而在人的潛意識裡,他以“原型”的方式出現,比如閃電在人的集體無意識就往往代表著“上帝、天”的原型,黑暗往往代表著“魔鬼原型”……這些集體無意識形成的內在動力暗中指揮著我們在現實中的行為取捨。這就是榮格對於心理動力機制的認識!

分離的心理學含義

“神經症性”心理防禦機制之一分離(Dissociation)——暫時而劇烈地改變自己的性格或某種感覺,以期避免情緒苦惱。與神經症性否認同義。是一種會讓人的心情突然由高潮跌到低谷的感覺。它可能包括神遊、癔症性轉換反映、一種突然的毫無根據的優越感或漫不經心的態度,以及短期地否認自己的行為或感情。它也包括為了消除焦慮或苦惱而顯得忙忙碌碌的行為、通過在舞臺上表演來“安全”地表達本能慾望,以及為了麻木自己的不愉快感情而短暫地濫用某種藥物或利用宗教的“歡樂”。分離比歪曲較易為別人理解,也比較體諒別人,較發洩來得短暫。

心理學中的十大效應的意義是什麼

蝴蝶效應( 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這是一種混沌現象。蝴蝶在熱帶輕輕扇動一下翅膀,遙遠的國家就可能造成一場颶風。

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Edward Lorenz)1963年在一篇提交紐約科學院的論文中分析了這個效應。“一個氣象學家提及,如果這個理論被證明正確,一個海鷗扇動翅膀足以永遠改變天氣變化。”在以後的演講和論文中他用了更加有詩意的蝴蝶。對於這個效應最常見的闡述是:“一隻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可以導致一個月後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這句話的來源,是由於這位氣象學家制作了一個電腦程序,可以模擬氣候的變化,並用圖像來表示。最後他發現,圖像是混沌的,而且十分像一隻蝴蝶張開的雙翅,因而他形象的將這一圖形以“蝴蝶扇動翅膀”的方式進行闡釋,於是便有了上述的說法。

蝴蝶效應通常用於天氣,股票市場等在一定時段難於預測的比較複雜的系統中。此效應說明,事物發展的結果,對初始條件具有極為敏感的依賴性,初始條件的極小偏差,將會引起結果的極大差異。

蝴蝶效應在社會學界用來說明:一個壞的微小的機制,如果不加以及時地引導、調節,會給社會帶來非常大的危害,戲稱為“龍捲風”或“風暴”;一個好的微小的機制,只要正確指引,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將會產生轟動效應,或稱為“革命”。

蝴蝶效應在混沌學中也常出現。又被稱作非線性。 桶效應 “木桶”效應的意思是:一隻沿口不齊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於木桶上那塊最長的木板,而在於木桶上最短的那塊木板。一個孩子學習的學科綜合成績好比一個大木桶,每一門學科成績都是組成這個大木桶的不可缺少的一塊木板。孩子良好學習成績的穩定形成不能靠某幾門學科成績的突出,而是應該取決於它的整體狀況,特別取決於它的某些薄弱環節。因此當發現孩子的某些科目存在不足時,就應及時提醒孩子,讓其在這門學科上多花費一些時間,做到“取長補短”。 在一群羊前面橫放一根木棍,第一隻羊跳了過去,第二隻、第三隻也會跟著跳過去;這時,把那根棍子撤走,後面的羊,走到這裡,仍然像前面的羊一樣,向上跳一下,儘管攔路的棍子已經不在了,這就是所謂的“羊群效應”也稱“從眾心理”。是指管理學上一些企業的市場行為的一種常見現象。它是指由於對信息不充分的和缺乏瞭解,投資者很難對市場未來的不確定性作出合理的預期,往往是通過觀察周圍人群的行為而提取信息,在這種信息的不斷傳遞中,許多人的信息將大致相同且彼此強化,從而產生的從眾行為。“羊群效應”是由個人理性行為導致的集體的非理性行為的一種非線性機制。

羊群行為是行為金融學領域中比較典型的一種現象,主流金融理論無法對之解釋。經濟學裡經常用“羊群效應”來描述經濟個體的從眾跟風心理。羊群是一種很散亂的組織,平時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衝右撞,但一旦有一隻頭羊動起來,其他的羊也會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顧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遠處有更好的草。因此,“羊群效應”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種從眾心理,從眾心理很容易導致盲從,而盲從往往會陷入騙局或遭到失敗。

羊群效應的出現一般在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上,而且這個行業上有一個領先者(領頭羊)佔據了主要的注意力,那麼整個羊群就會不斷摹仿這個領頭羊的一舉一動,領頭羊到哪裡去“吃草”,其它的羊也去哪裡“淘金”。 英文名稱:Catfish Effect

鯰魚效應即採取一種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業活躍起來投入到市場中積極參與競爭,從而激活市場中的同行業企業。其實質是一種負激勵,是激活員工隊伍之奧祕。

鯰魚,一種生......

心理學上的各種效應及含義

摘錄自:有意思吧(U148.net)

35個常見的效應

瓦拉赫效應

奧托·瓦拉赫是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他的成功過程極富傳奇色彩。瓦拉赫在開始讀中學時,父母為他選擇了一條文學之路,不料一學期下來,教師為他寫下了這樣的評語:“瓦拉赫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難以造就文學之材。”此後,父母又讓他改學油畫,可瓦拉赫既不善於構圖,又不會潤色,成績全班倒數第一。面對如此“笨拙”的學生,絕大部分老師認為他成才無望,只有化學老師認為做事一絲不苟,具備做好化學實驗的素質,建議他學化學,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點燃了,終於獲得了成功。瓦拉赫的成功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學生的智能發展是不均衡的,都有智慧的強點和弱點,他們一旦找到了發揮自己智慧的最佳點,使智能得到充分發揮,便可取得驚人的成績。後人稱這種現象為“瓦拉赫效應”。

2.門坎效應

所謂門坎效應,是指一個人接受了較低層次的要求後,適當引導,往往會逐步接受更高層次的要求。該效應是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弗裡德曼與弗雷瑟於1966年在做無壓力屈從:登門坎技術的現場實驗中提出的。

3.共生效應

自然界有這樣一種現象:當一株植物單獨生長時,顯得矮小、單調,而與眾多同類植物一起生長時,則根深葉茂,生機盎然。人們把植物界中這種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現象,稱之為“共生效應”。事實上,我們人類群體中也存在“共生效應”。英國“卡迪文實驗室”從1901年至1982年先後出現了25位諾貝爾獲獎者,便是“共生效應”一個傑出的典型。

4.刻板效應

社會心理學認為,那種用老眼光看人造成的影響稱為“刻板效應”。它是對人的一種固定而籠統的看法,從而產生一種刻板印象。在學校經常可見到這種現象,教師對那些天資聰穎、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臉上往往流露出喜愛的神色,並受到器重和青睞。而天資愚笨、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則往往受到歧視,教師表現出急躁、厭煩的情緒,令人沮喪的話常掛在嘴邊。實踐證明,經常受到這種“待遇”的學生,會頓覺涼水澆身,喪失了學習信心,失掉了克服困難的勇氣,以至產生頹廢情緒。

5.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有時又稱為第一印象的作用,指的是知覺對象給知覺者留下第一印象對社會知覺的影響作用。具體說,就是初次與人或事接觸時,在心理上產生對某人或某事帶有情感因素的定勢,從而影響到以後對該人或該事的評價。所以,我們可以看出,對決策中收集正確的情報加以分析而言,這種效應是不利的。無論第一印象是好或是壞都是片面的,不利於全面地瞭解、分析。

第一印象所產生的作用稱之為首因效應。根據第一印象來評價一個人的好壞,往往比較偏頗。如果在招聘考試和考察員工績效時,只憑第一印象,就會被某些表面現象矇蔽。

首因效應在招聘過程中主要表現有兩個方面:一是以貌取人。對儀表堂堂、風度翩翩的應聘者容易贏得主考官的好感,二是以言取人,那些口若懸河、對答如流者往往給人留下好印象。因此在選拔人才時,既要聽其言、觀其貌,還要察其行、考其績。

6.近因效應

近因效應指的是某人或某事的近期表現在頭腦中佔據優勢,從而改變了對該人或該事的一貫看法。近因效應與首因效應是相對應的兩種效應。首因效應一般在較陌生的情況下產生影響,而近因效應一般在較熟悉的情況下產生影響。兩者都是對人或事的片面瞭解而主觀臆斷,使得決策信息失真。

7.暈輪效應(光環效應)

暈輪效應是指某人或某事由於其突出的特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忽視了其它的心理和行為品質。它有時會產生“積極肯定的暈輪”,有時會產生“消極否定的暈輪”,這都會干擾對信息的評價,要克服暈輪效應就必須堅持客觀,不摻雜主觀成分。

......

通常意義上的心理學與學術上的心理學有什麼異同

1、心理學是研究人類各種心理現象的科學。包括心理的內部機制、外在行為的規律,以及在不同情景、環境、職業背景下的不同心理變化等等;

2、如果要說“通常意義上的心理學”,那麼可以認為是心理學在社會環境中的應用,更偏重於實踐的過程。比如某個心理學知識,如何在現實中尋找應用的範例?反過來說,某個現實中看到的現象,如何用專業心理學知識來解釋?這就是“應用心理學”涉及的範圍。專業上,應用心理學的主流一般為臨床心理(心理諮詢與治療)、管理心理(人力資源)和教育教學應用等等;

3、所謂的“學術上的心理學”,一般是指對於心理學理論的認識與開發(基礎心理學的研究),以及研究心理學如何在現實中應用的方法(應用心理學的研究),還有對心理學研究方法本身的研究(方法論),其更強調專業性和科學性;

4、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前者更強調實用性,而後者更強調科學和嚴謹。比如一般的臨床心理諮詢師,可能看到一個現象就會分析這是怎麼回事,能夠對來訪者(諮詢對象)有用那就是好的,更看重的是通俗化;但對於專門搞學術的人來說,就需要按照科學的方法嚴謹分析、研究,才能得出結論。雖然其過程和解釋不是一般人能輕易明白的,但卻是心理應用的基礎;

5、當前兩者的發展和趨勢。隨著心理學的不斷熱門,兩者的分界線在漸漸變得模糊。到底怎樣區分兩者也一直有爭議。早在上世紀40年代,美國心理學界就因為這個爭論,甚至分出了兩個心理學行業組織:美國心理學會和美國心理學協會。一個偏重應用,一個偏重學術。但是,社會上許多人把“心理學”等同於應用心理中的心理健康和諮詢,這是片面的認識。不過,由於該基礎研究的學者大多不在社會上拋頭露臉,相對於應用的專業人士來說他們也比較孤寂一些,可是他們所做的工作很了不起、專業水平一般也很高;而應用領域的人士由於專業基礎不如學術型的紮實,常常會出現濫竽充數的情況。

坦率地說,就我本人而言,雖然學習心理學已10多年,可今天還是自認只是精通一些皮毛,依然需要不斷地通過學習來支取更多知識。希望這回答能夠給你一些幫助!

心理學,強烈的優勢的情感集團怎麼理解,釋義是什麼 15分

可以先了解自己的情緒,然後分析自身的問題,心理防禦機制會自動修正所遇到的問題,如果是個理想主義者,自身的心理暗示會發揮作用。

古典心理學的意義

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大陸和港臺的心理學者對理論心理學做了大量探索,比如梁漱溟的人生心理學構建,潘菽的中國特色心理學探索,朱智賢的馬克思主義兒童心理學理論探索,燕國材的中國古代心理學思想挖掘和本土理論心理學體系設計,葛魯嘉的中國心性心理學體系建設,蘇富忠的普通心理學概念體系哲學辨析,申荷永的中國文化心理學研究,楊國樞的本土心理學研究的體系建設,葉浩生對建設理論心理學的意義論述和體系設想。但這些探索除了葛魯嘉的中國心性心理學提出了一個概念體系之外,始終沒有形成一個理論心理學體系的共識。所以需要有一個機制,首先統一本土理論心理學的概念範疇,然後逐步形成自己的體系。

相關問題答案
心理機制的含義?
容錯糾錯機制的含義?
簡述心理健康的含義?
心理障礙的含義?
行政管理職能的含義?
研究激勵機制的意義?
心理矛盾的反義詞?
離心泵型號的含義?
大學心理活動的意義?
心理打擊的近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