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盤九九八十一是多少?
算盤怎麼算乘除法
乘法口訣,即背誦的九九表(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九九八十一) 算法: 1)布數 2)從左往右開始,逆筆算乘法豎式算法(一個因數的數子對應另一個因數的數子,依次往後),依次在算盤上布出得數,自然累加,得到乘積。 除法口訣, 一歸(用1除):逢一進一,逢二進二,逢三進三,逢四進四,逢五進五,逢六進六,逢七進七,逢八進八,逢九進九. 二歸(用2除):逢二進一,逢四進二,逢六進三,逢八進四, 二一添作五. 三歸(用3除):逢三進一,逢六進二,逢九進三,三一三餘一,三二六餘二. 四歸(用4除):逢四進一,逢八進二,四二添作五,四一二餘二,四三七餘二. 五歸(用5除):逢五進一,五一倍作二,五二倍作四,五三倍作六,五四倍作八. 六歸(用6除):逢六進一,逢十二進二,六三添作五,六一下加四,六二三餘二,六四六餘四,六五八餘二. 七歸(用7除):逢七進一,逢十四進二,七一下加三,七二下加六,七三四餘二,七四五餘五,七五七餘一,七六八餘四. 八歸(用8除):逢八進一,八四添作五,八一下加二,八二下加四,八三下加六,八五六餘二,八六七餘四,八七八餘六. 九歸(用9除):逢九進一,九一下加一,九二下加二,九三下加三,九四下加四,九五下加五,九六下加六,九七下加七,九八下加八. 退商口訣共9句: 無除退一下還一,無除退一下還二,無除退一下還三, 無除退一下還四,無除退一下還五,無除退一下還六, 無除退一下還七,無除退一下還八,無除退一下還九, 商九口訣共9句: 見一無除作九一,見二無除作九二,見三無除作九三, 見四無除作九四,見五無除作九五,見六無除作九六, 見七無除作九七,見八無除作九八,見九無除作九九. (這些口訣都得背會,一句一字不得錯!) 1)將算盤按3/4比值劃分 2)一邊做除數區,一邊做被除數區 3)從左往右,按口訣,將被除數每一位數對應除數,按口訣依次往後撥數(口訣第一個數是被除數,第二個數是除數,如八五六餘二即5÷8=6……2)
死人身上為什麼放算盤
沒有聽過這個說法,但有個風俗是家中老人到了80歲要把家中的算盤拆掉,因為九九八十一,算到了八十一歲就數不上去了,所以要拆掉算盤讓歲數能繼續數上去。
算盤乘除法
乘法口訣,即背誦的九九表(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九九八十一)
算法:
1)布數
2)從左往右開始,逆筆算乘法豎式算法(一個因數的數子對應另一個因數的數子,依次往後),依次在算盤上布出得數,自然累加,得到乘積。
除法口訣,
一歸(用1除):逢一進一,逢二進二,逢三進三,逢四進四,逢五進五,逢六進六,逢七進七,逢八進八,逢九進九.
二歸(用2除):逢二進一,逢四進二,逢六進三,逢八進四, 二一添作五.
三歸(用3除):逢三進一,逢六進二,逢九進三,三一三餘一,三二六餘二.
四歸(用4除):逢四進一,逢八進二,四二添作五,四一二餘二,四三七餘二.
五歸(用5除):逢五進一,五一倍作二,五二倍作四,五三倍作六,五四倍作八.
六歸(用6除):逢六進一,逢十二進二,六三添作五,六一下加四,六二三餘二,六四六餘四,六五八餘二.
七歸(用7除):逢七進一,逢十四進二,七一下加三,七二下加六,七三四餘二,七四五餘五,七五七餘一,七六八餘四.
八歸(用8除):逢八進一,八四添作五,八一下加二,八二下加四,八三下加六,八五六餘二,八六七餘四,八七八餘六.
九歸(用9除):逢九進一,九一下加一,九二下加二,九三下加三,九四下加四,九五下加五,九六下加六,九七下加七,九八下加八.
退商口訣共9句:
無除退一下還一,無除退一下還二,無除退一下還三,
無除退一下還四,無除退一下還五,無除退一下還六,
無除退一下還七,無除退一下還八,無除退一下還九,
商九口訣共9句:
見一無除作九一,見二無除作九二,見三無除作九三,
見四無除作九四,見五無除作九五,見六無除作九六,
見七無除作九七,見八無除作九八,見九無除作九九.
(這些口訣都得背會,一句一字不得錯!)
1)將算盤按3/4比值劃分
2)一邊做除數區,一邊做被除數區
3)從左往右,按口訣,將被除數每一位數對應除數,按口訣依次往後撥數(口訣第一個數是被除數,第二個數是除數,如八五六餘二即5÷8=6……2)
明代算盤是什麼樣的?
看圖
圖文:明代銅元八卦算盤
www.mycollect.net/...1.html
trade.artron.net/...373859
news.xinhuanet.com/...33.htm
明代黃花梨算盤
明代黃花梨算盤
長47釐米,寬18釐米。17杆(缺一杆),算盤框(缺底部插板)和算盤子全為黃花梨木,橫杆有錯銀定位字。
www.findart.com.cn/...%93%B6
珠算的普及並最終徹底淘汰籌算,這一過程是在明代完成的。當時,由於實用數學和商業數學的發展,迫切要求計算簡捷,速度加快,這就給珠算盤這一計算工具提供了大顯身手的機會。另外,傳統的籌算方法從唐宋以來已經逐漸簡化,並且形成了一套運算口訣。這些口訣用字極少而意義完整,用算籌演算時,往往一念口訣就心算出了結果,而手中的算籌卻還在慢慢排列,這樣便產生了得心不能應手的矛盾。比較起來,在珠算盤上用手撥動算珠的速度要比籌算的排列移動快得多,珠算具有“隨手撥珠便成答案”的優點,
因此,一時間珠算風靡海內,很快就在各個方面取代了算籌,並最終把算籌送進了歷史博物館。 明代的珠算盤與現代通行的珠算盤完全相同。例如在1578年柯尚迂的《數學通軌》一書中,就曾繪有一個“算盤圖式”。這是一個十三檔的珠算盤圖,每一檔上面兩個珠,下面五個珠,中間用木製的橫粱隔開,與現在的算盤完全一樣。這樣的算盤與日本後
來流行的算盤略有不同,日本流行的算盤在橫樑上面只放一顆算珠。橫粱上有兩顆算珠,一方面便於計算中有時需要暫不迸位,另一方面則便於舊制斤兩(1斤=16兩)的加減,所以在實際計算時要比橫粱上只放一顆算珠更加方便。
圖1-10-1明代的算盤
圖1-10-2 明代數學著作中的算盤圖
至於明代珠算的運算口訣,也與今天的珠算口訣大致相同。
如加法口訣為:
“一上一,一下五除四,一退九進一十
二上二,二下五除三,二退八進一十
………”等等。
減法口訣訣為:
“一退一,一退十還九,一上四退五
二退二,二退十還八,二上三退五
…......
乘法口訣加起來是多少
剛用算盤打了一遍1155
哪個國家發明算盤?
珠算是中國古代數學在計算方法方面繼籌算之後的又一項重大發明。早在漢代的。《數術記遺》一書中,就曾記載了十四種上古算法,其中有一種便是,“珠算”。據南北朝時數學家甄鴛的描述,這種“珠算”,,每一位有五顆可以移動的珠子,上面一顆相當於五個單位,下面四顆,每一顆相當於一個單位。這是關於珠算的最早記載,與後來流行的算盤並不相同,而且在當時也沒有普及流傳。
大約到了宋元的時候,珠算盤開始流行起來。元代未年有一本書叫 《南村輟耕錄》,其中記載了江南的一條俗諺,說新來的奴僕像“擂盤珠”,不撥自動;過了一段日子像“算盤珠”,撥一撥動一動;到最後像“頂珠,撥它也撥不動了。俗諺裡都已經有了“算盤珠”的比喻,說明珠算盤的運用在江南一帶已有了一段時間和一定程度的普及了。不過當時算籌並沒有廢除,籌算和珠算同時並用。
珠算的普及並最終徹底淘汰籌算,這一過程是在明代完成的。當時,由於實用數學和商業數學的發展,迫切要求計算簡捷,速度加快,這就給珠算盤這一計算工具提供了大顯身手的機會。另外,傳統的籌算方法從唐宋以來已經逐漸簡化,並且形成了一套運算口訣。這些口訣用字極少而意義完整,用算籌演算時,往往一念口訣就心算出了結果,而手中的算籌卻還在慢慢排列,這樣便產生了得心不能應手的矛盾。比較起來,在珠算盤上用手撥動算珠的速度要比籌算的排列移動快得多,珠算具有“隨手撥珠便成答案”的優點,因此,一時間珠算風靡海內,很快就在各個方面取代了算籌,並最終把算籌送進了歷史博物館。 明代的珠算盤與現代通行的珠算盤完全相同。例如在1578年柯尚迂的《數學通軌》一書中,就曾繪有一個“算盤圖式”。這是一個十三檔的珠算盤圖,每一檔上面兩個珠,下面五個珠,中間用木製的橫粱隔開,與現在的算盤完全一樣。這樣的算盤與日本後來流行的算盤略有不同,日本流行的算盤在橫樑上面只放一顆算珠。橫粱上有兩顆算珠,一方面便於計算中有時需要暫不迸位,另一方面則便於舊制斤兩(1斤=16兩)的加減,所以在實際計算時要比橫粱上只放一顆算珠更加方便。
至於明代珠算的運算口訣,也與今天的珠算口訣大致相同。
如加法口訣為:
“一上一,一下五除四,一退九進一十
二上二,二下五除三,二退八進一十
………”等等。
減法口訣訣為:
“一退一,一退十還九,一上四退五
二退二,二退十還八,二上三退五
………..”等等
乘法口訣即“九九口訣”,如“九九八十一,八九七十二,,之類,除法口訣則沿用元代籌算的“九歸”口訣如:“二一添作五,逢二進成十,三一三十一”等等。這些歌訣相當完善,應用方便,直到現在還在繼續使用。
由於明代珠算非常流行,所以當時有關珠算術的書籍出版了很多。其中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當數程大位的《算法統宗》。程大位是明代最重要的數學家之一。他自幼博覽群書,二十歲後在長江中下游一帶經商,同時不斷研究數學。他遍訪名師,廣搜算經,經多年積累與編寫,終於在六十歲那年完成了傑作《算法統宗》。此書出版後,很快就風行海內並傳入日本。當時凡研究算法者,幾乎都人手一冊。一直到清朝未年,各地出版的珠算書,不是它的翻刻本,就是它的改編本,其流傳之廣泛長久,在中國數學史上是罕見的。
從15世紀開始,中國的珠算盤逐漸傳人日本、朝鮮、越南、泰國等地,對這些國家數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以後又經歐洲的一些商業旅行家把它傳播到了西方。現在,世界各國的學術界一致公認,珠算盤是中國發明的,中國是珠算的故鄉。不僅如此,在世界已進入電子計算機時代的今天,珠算盤仍然是世界上普遍使用的計算工具。即使是在美國、日本等高度現代化的國家裡,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在學習使用算......
乘法九九表的祕密是什麼?
《九九乘法歌訣》,又常稱為“小九九”。現在學生學的“小九九”口訣,是從“一一得一”開始,到“九九八十一”止,而在古代,卻是倒過來,從“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得四”止。因為口訣開頭兩個字是“九九”,所以,人們就把它簡稱為“九九”。大約到13、14世紀的時候才倒過來像現在這樣“一一得一……九九八十一”。
中國使用“九九口訣”的時間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戰國策》等書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由此可見,早在“春秋”、“戰國”的時候,《九九乘法歌訣》就已經開始流行了。
現在人們一般把那些有心計、會算計、善謀劃的人形容為心裡有“小九九”。
九九表,又稱九九歌、九因歌,是中國古代籌算中進行乘法、除法、開方等運算中的基本計算規則,沿用到今日,已有兩千多年。現在小學初年級學生、一些學齡兒童都會背誦。不過歐洲直到十三世紀初不知道這種簡單的乘法表。
西方文明古國的希臘和巴比倫,也有發明的乘法表,不過比起九九表繁複些。巴比倫發明的希臘乘法表有一千七百多項,而且不夠完全。由於在十三世紀之前他們計算乘法、除法十分辛苦,所以能夠除一個大數的人,會被人視若數學專家。十三世紀之初,東方的計算方法,通過阿拉伯人傳入歐洲,歐洲人發現了他的方便之處,所以學習這個新方法。當時,用新法乘兩個數這類題目,是當時大學的教材。
世界文明古國乘法表比較
古希臘、古埃及、古印度、古羅馬沒有進位制,原則上需要無限大的乘法表,因此不可能有九九表。例如希臘乘法表必須列出7x8,70x8,700x8,700x8,7000x8……。相形之下,由於九九表基於十進位制,7x8=56,70x8=560,700x8=5600,7000x8=56000,只需7x8=56一項代表。
古埃及沒有乘法表。考古家發現,古埃及人是通累次迭加法來計算乘積的。例如計算 5x13,先將13+13得26,再迭加26+26=52,然後再加上13得65。
巴比倫算術有進位制,比希臘等幾個國家有很大的進步。不過巴比倫算術採用60進位制,原則上一個“59x59”乘法表需要59*60/2=1770項;由於“59x59”乘法表太龐大,巴比倫人從來不用類似於九九表的“乘法表”。考古學家也從來沒有發現類似於九九表的“59x59”乘法表。不過,考古學家發現巴比倫人用獨特的1x1=1,2x2=4,3x3=9……7x7=49,……9x9=81 ……16x16=256 …… 59x59=3481 的“平方表”。要計算兩個數a,b的乘積,巴比倫人則依靠他們最擅長的代數學, axb=((a+b)x(a+b)-axa-bxb)/2。例如 7x9=((7+9)x(7+9)-7x7-9x9)/2=(256-49-81)/2=126/2=63.
古瑪雅人用20進位制,跟現代世界通用的十進位制最接近。一個19x19乘法表有190項,比九九表的45項雖然大三倍多,但比巴比倫方法還是簡便得多。可是考古學家至今還沒有發現任何瑪雅乘法表。
用乘法表進行乘法運算,並非進位制的必然結果。巴比倫有進位制,但它們並沒有發明或使用九九表式的乘法表,而是發明用平方表法計算乘積。瑪雅人的數學是西方古文明中最先進的,用20進位制,但也沒有發明乘法表。可見從進位制到乘法表是一個不少的進步。
中國春秋戰國時代不但發明了十進位制,還發明九九表。後來東傳入高麗、日本,經過絲綢之路西傳印度、波斯,繼而流行全世界。十進位制和九九表是古代中國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