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基層信訪工作?

General 更新 2024-06-26

如何抓好基層信訪工作

信訪工作是各級黨政部門與群眾聯繫,群眾與黨政機關聯繫的橋樑和紐帶,是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的工作,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性工作,在構建和諧社會這一偉大戰略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經濟的不斷髮展、民主法制建設的不斷加強以及反腐敗鬥爭的不斷深入,我國當前的社會矛盾複雜多變,信訪問題不可避免。我們在日常工作中碰到的大量矛盾與問題都發生在基層,大量的信訪也發生在基層,為了切實維護廣大群眾的批評權、檢舉控告權,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做好基層信訪工作顯得至關重要。作為基層紀檢工作者,我們要把問題解決在初始階段,要把絕大多數矛盾化解在基層,從而減輕政府和社會的壓力。

為什麼說做好基層信訪工作是至關重要的?

第一,隨著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各種各樣的新問題和新情況層出不窮。基層是成千上萬的信訪問題的發源地,是形成“信訪洪峰”的上游。當前,突出的信訪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一是以維權為由帶來的信訪問題大幅增多。二是信訪人認為政策不合理或執行政策不公引發的信訪問題比較突出。三是在經濟社會轉型和利益分配過程中,因企業改制、房屋拆遷、承包收入、經營方式、社會保障等方面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而進行政策調整,在執行新政策當中出現的一些信訪問題。四是涉法、涉訴信訪問題增多。相當一部分群眾仍受人治社會管理意識的影響,信訪不信法,認為權大於法,並且走司法程序解決問題需要支付一定費用,而採取向黨政機關信訪的形式又直接、不需交費等。五是有組織的突發群體性事件時有發生,且矛盾趨向社會性。部分信訪人利用便捷地交通和信息工具,能在較短時間內組織串聯多個單位甚至跨區、跨省信訪,搞轟動效應,演變為群體性治安事件。六是擇機上訪現象突出,近年來國家重大活動和重要節假日期間,已成為信訪敏感期和群眾上訪高發期。部分人以個人利益至上,在統一政策框架下想當然的要求特殊化,在沒有得到滿足的情況下產生抵觸情緒,引發越級上訪。

第二,基層是信訪工作的基礎,是形成信訪問題,及時解決和處理信訪問題的源頭。加強基層信訪工作,就是從源頭上解決、處理好存在的群眾來信來訪,研究制定更加科學、更加合理的政策、措施,以減少信訪問題的發生。信訪工作應當堅持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依法、及時、就地解決問題與疏導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屬地、分級”就是層層負責,其重點是信訪問題發生地的最基層。“依法、及時、就地解決問題與疏導教育相結合的原則”,進一步明確瞭解決信訪問題的“基層負責”的要求。“及時、就地解決問題”更加充分地強調了解決信訪問題的時效及範圍,即必須在最短時間內答覆、解決與在信訪問題始發地解決問題的兩種相互依存的關係。只有加強最基層的信訪工作,特別是更直接地明確基層單位,我們才能堅定信訪工作基礎,使大多數群眾信訪問題在基層得以解決。

第三,加強基層信訪工作就是降低信訪成本。重訪、纏訪、越級訪、集體訪和群體性事件等,都將造成成本浪費,使信訪人增加經濟負擔,各級行政機關就同一信訪事項重複處理,加大了社會管理成本。各級黨政部門要高度重視解決好群眾初信初訪,竭盡全力將信訪問題解決在最基層,矛盾化解在初始階段,既能達到解決信訪問題的難度小、成本小、影響小的效果,又利於社會穩定,贏得民心,節約成本,減少信訪人、相關黨政機關等各方面的損失。

怎樣才能做好基層信訪工作?

首先,作為一名基層紀檢工作者,我們要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我們要繼續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刻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新的形勢下,隨著信訪人員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信訪案件的處理更加法律化、規範化......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信訪工作者

三嚴三實

如何結合“兩學一做”做好基層信訪工作

我認為“兩學一做”貴在“學”而重在“做”。“學”的成果最終要落實到“做”上面來,才真正有意義。而“做”自然是做合格黨員。何為合格黨員?在我看來,就是要“不忘初心”,履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為人民服務,落實到我們基層鄉鎮工作中,就是做好群眾工作,其中重要的一項是協調、解決好群眾的各種利益訴求,處理好信訪問題。

基層鄉鎮直接面對千家萬戶的人民群眾,群眾“百姓百口”,有著各種利益訴求,加之徵地、搬遷、移民等各項繁難的工作都要在基層鄉鎮落實,就難免觸動到一些群眾的利益,從而引發信訪問題。處理好信訪問題,對於關心和解決群眾疾苦,切實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穩定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要處理好信訪問題,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心懷悲憫,要對群眾有深切的理解和同情之心

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群眾之所以找到黨委政府來上訪,說明他肯定遇到了不平之事或是受了委屈,而來找我們,代表群眾對我們的信任。所以,做群眾工作的人要有對群眾有感情,要有同情心,同情他們的遭遇,理解他們的心情,我認為這是做好群眾工作的前提。我們黨在革命戰爭年代之所以能由弱變強,克敵制勝,就是因為與群眾建立了深厚的“魚水之情”,群眾路線是我們黨克敵制勝的“三大法寶”之一。如果對人民群眾沒有感情,沒有同情之心,做群眾只會感到厭煩,是不可能做好群眾工作的。

二、做好群眾工作要注意方式方法

基層鄉鎮府的工作每天都要直接面對群眾,就會遇到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群眾和來訪者。如果不能因人而異、靈活掌握方式方法,是很難做好群眾工作的,甚至有可能會“好心”辦壞事。在處理信訪問題的過程中,我認為要重點把握以下幾個原則:

首先要熱情接待,耐心傾聽,安撫情緒,瞭解掌握好情況。來訪者往往是心中不平或委屈,很有可能會情緒激動,甚至對我們惡語相向。這個時候就很考驗接訪者的修養涵養了。對於來訪群眾,無論如何,我們首先要熱情接待,從讓個座,遞杯茶這些小事做起,讓群眾感受到溫暖。然後要耐心聽來訪者傾訴,不斷表示理解和同情,從而搞清楚情況和群眾的訴求。

要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認真進行答覆。在充分了解掌握情況和群眾的訴求的基礎上,要依據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分門別類的進行答覆:一是對群眾的不合理、不合法的訴求,要耐心進行解釋說明,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二是對於群眾合理、合法的訴求,在鄉政府職權範圍內的,要及時上報領導,爭取儘快解決。不屬於鄉政府職權範圍內的,要幫助群眾聯繫相關部門,協助相關部門解決好。三、對於合理合法,也在鄉政府職權範圍,但因資金、政策等客觀條件所限而一時難以解決的,要耐心的進行解釋說明,爭取群眾的理解和支持。(麗江市古城區金安鎮黨委 和鈺貞)

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的信訪穩定工作

信訪是人們在經濟生活中的現實矛盾反應,隨著我國改革發展的深入發展,信訪改革發展進入到了新的重要歷史時期,面對新時期、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作為一名信訪穩定工作者,深刻體會到了所面臨的壓力和責任,要想做好信訪穩定工作,既要堅定信心,多為群眾辦實事,要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政治敏銳性,增強政治鑑別力,與時俱進,努力做好信訪穩定工作。 一、轉變作風,健全制度,真心實意為群眾排憂解難 做好信訪工作的實質是一個幹部作風問題。具體來講,要突出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要做好信訪矛盾糾紛的排查工作。信訪苗頭排查化解是一項基礎性工作,對信訪苗頭的集中排查工作,要把工作做細、做實、摸實情、知真底,做到情況明、對策實。通過排查,做到矛盾早發現,情況早掌握,措施早制定,工作早介入。另外,做好信訪工作,對待上訪人員態度問題也是十分重要的,這關係到信訪幹部的形象,關係到信訪工作地開展,要做到“一張笑臉相迎,一把椅子讓座,一杯茶水暖心,一句“請講”開始,一句“慢走”相送,以真情換真心,以真心換理解。二要抓住主要矛盾,確定主攻方向,做好重點人員、重點案件的排查工作。特別是要注意排查每一個時期發生的集體上訪、越級上訪、重複上訪案件和上訪老戶等熱點難點問題,逐一梳理,查明原因。對有政策規定和確有實際困難的,要從快解決;對沒有政策規定又沒有實際問題的,通過做

思想工作,進行穩定消化;對無理取鬧、纏訪、鬧訪、煽動滋事、別有用心嚴重影響社會秩序的非正常上訪人員,要依法處理,及時予以處置。尤其對組織煽動、幕後指使上訪的黨員幹部,要依法依紀嚴肅處理。三要做好上訪人員的勸返及反映問題的調查處理工作。對越級、集體上訪人員,涉及到部門的同志必須及時到現場做工作。必須強化“分級負責、歸口辦理”的原則,按照“事要辦,人要回”的規定,妥善進行處理,要進一步建立完善事前預防、事中化解、事後監督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做到情況早知道,工作早介入,問題早解決,防止出現重複訪、越級訪。要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門,做好自己的事。

二、要有較強的業務素質和應變能力,這是做好信訪工作的關鍵

信訪工作政策性比較強,在要求每一名信訪工作者在熟練掌握工作業務的同時,還必須對突發事件迅速作出對策,應付複雜多變的信訪情況,及時、主動、靈活地掌握和處理信訪問題的主動權。工作中既要做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宣傳者,引導和教育群眾依法、逐級、有序上訪,又要及時掌握信訪活動中反映出來的苗頭性和傾向性的問題,對群眾信訪提出的問題,做出有理有據的答覆,讓信訪群眾滿意。新的形勢對信訪幹部的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建立一支“業務精,應變能力強,政策上熟”的隊伍,還應具備有較好的口語表達能力;有運用政策和法律處理重要信訪問題的能力;有及時化解矛盾和獨立辦理信訪案件的能力;有靈敏的信息反饋和對信訪形勢進行科學、全面綜合分析的能力;和有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

三、要熱愛本職,樹立群眾觀念,這是做好信訪工作的根本 特殊的信訪工作環境,使每個信訪工作者都能得到充分鍛鍊,成為能說會道、善於總結的有用之才。隨著這幾年信訪工作量的增多,一些信訪老案、積案雖然一時難以徹底解決,作為信訪工作者絕不能有“厭戰”情緒。矛盾一天不消除,就不可能安定,在工作中,更要有細心、耐心和同情心,對待信訪群眾要滿腔熱情,讓上訪群眾正當合理的要求得到滿足,困難和問題得到及時妥善解決,對於群眾反映的問題要認真地處理,力爭件件有著落、件件有迴音,而絕不能掉以輕心、敷衍塞責,這是每一名信訪工作者的職責和......

如何做好新形勢下信訪工作

信訪工作是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的工作,解決群眾反映的實際問題是信訪工作的基本職責,也是維護社會穩定的根本性措施。做好新時期的信訪工作,必須進一步創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工作機制,全面提高工作水平,不斷開創新的局面。具體實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建立健全信訪工作網絡,搭建群眾工作“平臺”。

推動與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政策的制定、完善和實施;貫徹落實信訪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瞭解民情、反映民意、化解矛盾糾紛,切實解決民情渠道不暢、問題層層下轉、矛盾逐級上交的問題,有效地預防和減少問題的發生與積累。

二、用群眾工作統攬信訪工作。

要進一步拓展信訪工作領域,既抓案件受理,也抓問題處理,更抓源頭治理,變被動應付為主動預防,積極化解不安定因素。要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進一步強化措施,有效整合各種資源,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教育引導、民主協商、提供服務等多種手段化解矛盾糾紛,實現從信訪部門孤軍奮戰向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作用、形成齊抓共管工作格局的轉變。

三、紮實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

認真做好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是做好信訪維穩的基礎。按照“發現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處理得好”的要求,通過矛盾糾紛,掌握本轄區的信訪突出問題,工作上的輕重緩急就會一目瞭然。完善信訪信息預警預報機制,深化情報信息收集工作,及時掌握預警性、內部性、深層次情報信息,隨時掌握信訪的信息動態。四、要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

做好信訪工作,必須進一步完善信訪工作各項責任制,強化各級各部門的責任。認真落實信訪工作責任追究制,對因官僚主義、違法行政、侵害群眾合法權益引發信訪問題,或對群眾反映的信訪問題推諉扯皮、敷衍塞責的,要實行責任倒查,嚴肅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要加強源頭預防,進一步完善社會矛盾排查調處機制,認真落實工作責任,積極推進領導幹部下訪制,努力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信訪問題的發生;要牢固樹立“事要解決”的思想,進一步解放思想,勇於創新,堅持領導包案制,落實好領導幹部信訪接待日工作制度,創新工作方法,不斷提升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解決好信訪案件,化解社會矛盾;要進一步規範信訪工作秩序,落實好雙向責任制,完善長效工作機制。積極教育引導群眾正確行使權利,自覺維護信訪秩序,有效規範信訪行為,維護正常的信訪秩序,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要進一步暢通訴求表達渠道,讓群眾的合理訴求能夠有渠道表達,切實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要健全完善信訪工作綜合協調機制。各級信訪工作領導小組和聯繫會議相關部門要認真履行自身在信訪工作中的職責,加大協調力度,健全和完善聯動工作機制;要強化督查督辦,落實好責任,確保信訪問題及時得到妥善解決;要把發展和信訪維穩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為群眾辦更多的實事,保民生促和諧,以發展保穩定,以穩定促發展。要把依法行政科學決策與加快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結合起來,把加快發展和維護穩定工作與創先爭優活動結合起來,充分發揮黨組織基層戰鬥堡壘作用和先進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先鋒模範作用。

為什麼要做好信訪工作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妥善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完善信訪制度,健全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這是黨中央從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關注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完善社會管理的高度,對信訪工作提出的新的重大任務,各級黨組織必須深刻領會、準確把握並不斷探索實踐的重大課題。下面,結合學習十七大精神及黨和國家領導領導人近期對做好新形式下的信訪工作的指示,就縣直各級黨組織如何做好新形式下的信訪工作,談些認識和思考。一、縣直機關黨組織在信訪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機關黨組織在本單位和本系統的信訪工作中處於核心領導地位,要對本系統信訪工作直接負責。長期以來,由於各級信訪機構一直位列政府系列,加之許多信訪問題解決的權限在行政機關,形成了信訪工作就是政府工作、本單位的行政工作,與黨建工作直接關係不大的錯覺,這種觀念不僅片面而且是錯誤的,必須予以糾正和改進。8月5日,胡錦濤總書記對信訪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信訪工作是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的工作,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性工作。”“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不斷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化解不和諧因素。信訪工作要承擔起這項任務,力求把一些問題解決在初始階段,把絕大多數矛盾和問題化解在基層,以減輕政府和社會的壓力。”這表明近年來信訪工作得到了中央領導同志的充分肯定,同時中央對信訪工作提出了很高要求,寄予了很大希望。全縣縣直黨組織務必在實際工作中深刻領會胡總書記的講話精神,突出縣直機關黨組織在信訪工作中的核心地位。溫家寶總理在第六次全國信訪工作會議上對信訪幹部提出的“熱情、依法、負責、奉獻”的要求,就是要求各級幹部要用真心解決群眾困難,用真情溫暖群眾心靈,用真誠贏得群眾信任,暢通和拓寬民意請訴求表達渠道,嚴格依法按政策辦事。縣直機關黨組織是指導本機關信訪幹部認真開展信訪工作的戰鬥堡壘和指揮棒,對此是責無旁貸的。縣直機關黨組織要深刻認識到做好信訪工作是實踐“三個代表”、維護黨和政府形象的具體體現。我們的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黨,我們的政府是為人民辦實事的政府,群眾有意見、有問題、有困難、有要求,必然要向黨和政府反映,這是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信任和寄予希望的表現。黨和政府通過信訪工作解決群眾的困難和問題,也是為人民群眾謀利益的重要體現。可以說,信訪工作是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是黨和政府聯繫群眾的橋樑,瞭解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維護社會穩定的“安全閥”。群眾上訪為的是向黨和政府反映情況,要求解決他們無力解決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希望黨和政府能主持公道和正義。如果我們對群眾的一些基本要求不予理睬,不當回事,怎麼能說是代表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呢?縣直機關黨組織、各部門幹部職工,特別是領導幹部一定要把信訪工作當作忠實實踐“三個代表”的一項民心工程來抓,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人民群眾的願望作為第一追求,千方百計做好信訪工作,努力為群眾排憂解難,謀利造福,實現人民群眾利益,維護黨和政府形象。二、努力提高縣直機關黨組織處理信訪問題的能力和水平一個善於把握全局、協調各方的縣直機關黨組織,在工作決策和決策落實中,本身就不會或很少引起矛盾糾紛,即使引發了某一方面的矛盾和問題,也能夠及時有效的得到妥善處理和化解。因此,縣直機關各個黨組織要切實把解決信訪突出問題,當作提高自身執政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通過紮實有效的信訪工作,提高縣直機關黨組織的威望和形象。(一)縣直機關黨組織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暢通信訪渠道,妥善解決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元月30日,全國全省相繼召開了集處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了信訪工作任務,省裡提出在全省......

如何做好新形勢下信訪工作

切實做好普通人民和老百姓的信訪工作,從最基層找突破。讓小魚小蝦自動牽扯出哪些個敗類!

如何做好鄉鎮信訪工作

就如何做好當前農村信訪工作談幾點思考。

一、理解掌握新形勢下農村信訪工作的特點

1、案源多樣化。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由於管理體制、利益結構體系變化,一些歷史遺留和深層次問題逐漸凸現並且通過信訪渠道反映出來。從來源上看,有上級或政府信訪部門轉交的,也有個體自發提交的;從原因上看,有現實的也有歷史的,有實施決策時程序不規範、不公開、不科學引起群眾誤解造成的,也有該由司法途徑解決的問題而作為信訪條件產生出來的。

2、處理複雜化。從多年信訪工作實踐來看,造成信訪的緣由錯綜複雜:有陳年積案、有無理纏訪,各單位在處理信訪問題上方法各不相同,《信訪條例》把之前的“歸口管理”改為“屬地管理”,雖然是一大改進,但是錯綜複雜、相互交織,有些問題地方根本無法解決。

3、行為多元化。有個體上訪,也有集體上訪,並有單體上訪向聚眾串聯上訪的趨勢;有本級上訪,也有越級上訪,甚至直接上省進京信訪;有常年上訪,也有專門擇機上訪,也有一些上訪人員存在“信訪不信法”,“信上不信下”和“大鬧大解決、小鬧小解決、不鬧不解決”的錯誤認識。

二、充分認識新形勢下農村信訪工作的重要性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真正重視、真心關心、真心愛護信訪工作人員,幫助他們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困難,使廣大信訪工作人員增強榮譽感、歸屬感、責任感,把信訪工作做得更好。“胡錦濤總書記強調,充分體現了中央對信訪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對全國廣大信訪工作人員的無比關愛與殷切期望,對做好當前農村信訪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1、抓責任,各項責任制落到實處。領導責任制落實到位,對工作不負責、矛盾上推下卸的領導幹部進行警示談話、重點管理;“一票否決制”落實到位,包案責任制落實到位,貫徹執行“一個問題、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個方案、一抓到底”工作制度;領導接待日製度落實到位;服務宗旨落實到位,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從源頭上有效治訪。

2、抓預防,矛盾調解在當地。堅持預防為主,提前介入原則,對重大問題,建議一把手要親力親為、協調處理,爭取很快有效地解決問題。堅持暢通群眾信訪渠道,堅持“宜散不宜聚、宜解不宜結,疏導不誤導淡化不激化”的宗旨,讓上訪群眾有地方說話。

3、抓法制,推進依法治訪工作深入。加強完善信訪工作的長效機制,實現信訪工作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通過“作風建設年、農民教育、先進性教育”等活動,在農村大力學習宣傳《信訪條例》、《治安管理處罰法》、《行政複議法》、《民法》等法律法規,從根本上解決群眾“事有處辦、苦有處訴、難有處解”。

4、抓基層,健全信訪信息主渠道。強化基層信訪工作,堅決落實工作重心下移。提高基層化解矛盾的能力和水平,切實解決群眾在基層上訪摸不著門、找不著人的問題,將問題及時化解在當地,健全基層信息網絡。把信息員觸角延伸到群眾之中,做到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對有上訪苗頭和有可能越級上訪的信息要及時上報,對特別重大、緊急的信訪信息,在向上級報送同時還要制定相應的預案。同時抓好信息跟蹤反饋,對信訪信息絕不能一報了之,要掌握事態的發展,隨時通報情況,直到問題解決、群眾息訴息訪為止。

三、理清明白新形勢下農村信訪工作的思路

信訪是一項綜合性工作,需要認真做好溝通協調和組織安排,更需要加強內部上下級,有關部門之間聯動配合,建立緊密的支持幫助,力促“事要解決”,實現“工作一流、群眾滿意”的要求。

1、提高認識,走群眾路線,實現“三個轉變”。信訪工作是黨和政府聯繫人民群眾的橋樑紐帶。堅持走群眾路線,是做好信訪工作的根本。為此,基......

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的信訪工作

切實做好普通人民和老百姓的信訪工作,從最基層找突破。讓小魚小蝦自動牽扯出哪些個敗類!

如何做好當前信訪工作難點問題的思考

一、重視信訪工作,提倡“小題大做”

對工作中那些易被輕視的問題、易被忽略的小環節,務必“小題大做”。一是小事當作大事辦。經驗教訓告訴我們:凡是把小事當作大事來辦的,就平安無事;凡是把大事當做小事來辦的,就必然要出事。對於幹部職工反映的任何一件“小事”,各部門應當做“大事”來認真對待,謹防小事拖大,矛盾激化。二是身體力行親自辦。對於信訪工作,領導班子成員應做到經常下基層聽民聲,經常接訪查民情,經常辦訪解民憂;應定期過問信訪工作,親自辦理重點信訪案件。三是齊抓共管協力辦。就是做到工作推進和維護穩定並舉,分管的業務工作與穩定工作並重,不能只重業務工作而忽視穩定工作,更不能遇到矛盾就退避三舍,以不分管穩定工作為託詞上推下卸。作為班子成員,無論分管哪項工作,都應樹立處理信訪問題到我為止的觀念,為維護穩定大局盡心盡力、盡職盡責。

二、排查潛在的不穩定因素,力求“面面俱到”

排查不穩定因素是抓好信訪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只有通過不斷排查,才能不斷髮現問題,從而解決問題。一是排查做到全方位。既做到“眼觀六路”,又達到“耳聽八方”,做到全方位、多角度,不留死角、不留盲區,力求“面面俱到”。對不穩定因素的排查,應注意重點從徵、管、查、審批等方面紮實細緻地抓好。二是建立信息員隊伍。只有建立了信息網絡,健全了信息預警機制,可能引發不穩定的苗頭性因素才能得到及時反饋,才能早拿預案、早作處理、減少疏漏。三是排查工作制度化。排查工作不是突擊行動,所以應形成定期排查的工作制度,層層明確責任,做到常抓不懈,切實將不穩定因素排細排足,早作處理,不留隱患。

三、多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立足“利為民謀”

胡錦濤總書記強調,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所以在工作中要做到以民為本,執政為民。一是樹立科學發展觀。在處理幹部職工反映問題特別是信訪工作中,應認真吸取教訓,做到求發展不以損害幹部職工利益為代價,單位再困難也不與幹部職工爭利益,堅持立足實際求發展,真心實意待幹部職工。而是盡心盡力為群眾辦實事。對群眾上訪反映的每一件事,應盡心盡責,認真對待,哪怕群眾反映的問題只有1%的道理,應以100%的努力去幫助解決。三是注意不能突破政策底線。對一些群眾反映的問題依照法律法規確實解決不了或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一時難以解決的,應耐心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千萬不能輕易突破政策底線亂開“口子”,以致引發更多的矛盾。

四、多引導信訪者的上訪行為,善於“教育規範”

應注意做好教育引導工作,尤其是要打消上訪者趨上心理,教育引導其就地解決問題。一是應堅持不懈地深入到幹部職工中去,認真紮實地做好信訪法規的宣傳工作,使上訪者進一步瞭解“分級負責,歸口辦理”的信訪原則,進一步提高其法律意識,引導他們就地反映、解決問題,做到依法有序逐級上訪。二是加大對國家信訪條例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使上訪幹部職工打消借訪獲利思想,增強政策觀念,意識到通過合法渠道爭取自己的合法權益,違法上訪不但不能獲利,而且容易滑向犯罪的深淵。三是要通過正面教育為主與依法處理相結合的辦法,規範其上訪行為,教育其依法上訪反映問題和解決問題。

五、探索解決信訪穩定問題的辦法,做到“與時俱進”

IT工作在當前的發展中面臨著一些新情況、新問題,有關方面的應對政策還有待進一步完善,而發展中的信訪問題又日趨複雜,涉及面大的信訪問題和群體性的信訪問題又明顯增多,這就需要在解決、處理信訪問題時與時俱進,不斷探索創新。一是對幹部職工反映的一般性問題,明確專人辦理,定期督查回訪,確保處理到位。二是對矛盾集中、涉及面廣、問題複雜、影響較大的群體性信訪問題,區別對待、......

相關問題答案
如何做好基層信訪工作?
如何做好基層領導?
我是如何做好基層工作?
如何做好基層支部書記?
如何做好班組安全工作?
如何做好戰士思想工作?
如何做好採購主管工作?
如何做好行政執法工作?
如何做好家校共育工作?
如何做好宣傳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