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目標體系是什麼?
課程體系的定義是什麼?
在教唬理論界,對於“課程是什麼”的概念,目前尚存在著諸多紛爭,甚至被人歸納為有6種不同類型定義,包括:課程即教學科目;課程是有計劃的教學活動;課程
布魯姆的教學目標分類系統包括哪三類目標
布魯姆將教育目標劃分為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操作領域三個領域,共同構成教育目標體系。
一、認知領域的教育目標
認知領域的教育目標可以分為從低到高的六個層次:知道(知識)-領會(理解)-應紶-分析-綜合-評價。
1、知道(知識)(knowledge)是指認識並記憶。
這一層次所涉及的是具體知識或抽象知識的辨認,用一種非常接近於學生當初遇到的某種觀念和現象時的形式,回想起這種觀念或現象。這種知識是特定知識,如:術語和事實;處理特殊問題的方法或途徑的知識:序列、分類、標準、方法等;一般或抽象的知識:原理、理論、知識框架等。
與這一層次目標相關的概念如:回憶,記憶,識別,列表,定義,陳述,呈現等。
2.領會(comprehension)是指對事物的領會,但不要求深刻的領會,而是初步的,可能是膚淺的。
包括(1)轉換:用自己的話或用與原先的表達方式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思想;(2)解釋:對一項信息加以說明或概述;(3)推斷:估計將來的趨勢或後果。
與此目標相關的概念如:說明,識別,描述,解釋,區別,重述,歸納,比較等。
3.應用(application)是指對所學習的概念、法則、原理的運用。
它要求在沒有說明問題解決模式的情況下,學會正確地把抽象概念運用於適當的情況。這裡所說的應用是初步的直接應用,而不是全面地、通過分析、綜合地運用知識。
與此目標相關的概念如:應用,論證,操作,實踐,分類,舉例說明,解決等。
4.分析(analysis)是指把材料分解成它的組成要素部分,從而使各概念間的相互關係更加明確,材料的組織結構更為清晰,詳細地闡明基礎理論和基本原理。與此目標相關的概念如: 分析,檢查,實驗,組織,對比,比較,辨別,區別等。
5.綜合(synthesis)是以分析為基礎,全面加工已分解的各要素,並再次把它們按要求重新地組合成整體,以便綜合地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它涉及具有特色的 表達,制定合理的計劃和可實施的步驟,根據基本材料推出某種規律等活動。它強調特性與首創性,是高層次的要求。
與此目標相關的概念如:組成,建立,設計,開發,計劃,支持,系統化等。
6.評價(evaluation)這是認知領域裡教育目標的最高層次。這個層次的要求不是憑藉直觀的感受或觀察的現象作出評判,而是理性的深刻 的對事物本質的價值作出有說服力的判斷,它綜合內在與外在的資料、信息,作出符合客觀事實的推斷。
二、情感領域的教學目標
1、接受或注意:指學習者願意注意某特定的現象或刺激(選擇性注意)。
它分為三個亞類:
(1)覺察(awareness),指學習者意識到某一情境、現象、對象或事態。與“知識”不同的是這種意識不一定能用語言來表達。例如,形成對服裝、陳設、建築物、城市設計、美好的藝術品等事物中的美感因素的意識。
(2)願意接受(willingness to receive),指學習者願意承受某種特定刺激而不是去迴避。例如,增強對人類需求和社會緊迫問題的敏感性。
(3)有控制的或有選擇的注意(controlled or selected attention),指自覺地或半自覺地從給定的各種刺激中選擇一種作為注意的對象而排除其他的無關的刺激。例如,注意文學作品中記載的人類價值和對生活的判斷。
2、反應:指學習者主動參與,積極反應,表示出較高的興趣。
它包括三個亞類:
1)默認的反應(acquiescence in responding),指學習者對某種外在要求、刺激作出反應,但是還存在一定的被動性。例如,願意遵守遊戲的規則。
2)願意的反......
課程目標是以什麼為依據以什麼為根本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基礎教育取得了輝煌成就,基礎教育課程建設也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我國基礎教育總體水平還不高,原有的基礎教育課程已不能完全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為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發[1999]9號)和《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國發[2001]21號),教育部決定,大力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調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結構、內容,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
新的課程體系涵蓋幼兒教育、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一、課程改革的目標
1.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以鄧小平同志關於“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和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應體現時代要求。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和革命傳統;具有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以及環境意識;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壯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2.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
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並設置綜合課程,以適應不同地區和學生髮展的需求,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改變課程內容“難、繁、偏、舊”和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繫,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髮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
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
二、課程結構
3. 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義務教育課程。
小學階段以綜合課程為主。小學低年級開設品德與生活、語文、數學、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小學中高年級開設品德與社會、語文、數學、科學、外語、綜合實踐活動、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
初中階段設置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語文、數學、外語、科學(或物理、化學、生物)、歷史與社會(或歷史、地理)、體育與健康、藝術(或音樂、美術)以及綜合實踐活動。積極倡導各地選擇綜合課程。學校應努力創造條件開設選修課程。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藝術、美術課中要加強寫字教學。
4. 高中以分科課程為主。為使學生在普遍達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實現有個性的發展,課程標準應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開設必修課的同時,設置豐富多樣的選修課程,開設技術類課程。積極試行學分制管理。
5. 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並作為必修課程,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繫,培養學......
小學語文新課程目標體系包括哪些內容
你好!應該包括以下幾部分
1、識字能力
2、閱讀能力
3、學科滲透的能力
4、思想品德方面的滲透
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確定的依據是什麼?課程體系構建的依據是什麼
一、畢業生就業崗位與崗位能力分析
1.專業調研
專業是社會需求和學校教育的結合點,專業設置是社會需求與實際教學工作緊密結合的紐帶,因此,開發一個專業必須經過深思熟慮,必須投入精力進行調查研究,這是一項慎重而又複雜的工作。根據學院工作的安排,我係在今年的暑期之初,就今年的暑期社會調研,制定了方案、計劃和目標。我們方案就是要有一定的地方政府,行業主管部門的單位納入我們的調研對象,為此我們調研小組成員在暑假期間完成了對全國國際商務單證考試中心(上海),無錫市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無錫對外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國際商會無錫商會,無錫New Heaven 人力資源中心,無錫KEC半導體有限責任公司,華創翻譯有限責任公司,無錫翻譯協會,無錫旅遊培訓中心,江蘇中貿發股份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銀行無錫分行進出口結算處,杭州工商業聯合會,沙洲工學院,江陰職業技術學院,無錫君樂大酒店,江蘇沙鋼集團有限公司等一批包括教育同行,行業主管,學生就業單位,學生就業意向單位進行了實地走訪,對商務英語專業人才需求、業務規格等情況進行了企業調研、畢業生調研等,瞭解到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的崗位分佈、各崗位能力和知識要求、各單位對畢業生的崗位需求等情況,為專業方向的設置、課程體系的構建、培養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據。在對調研資料整理、分析的基礎上,調研組討論確定了外語系的今後專業建設的發展方向,搭建了專業基礎和專業課公共平臺,結合專家諮詢意見,明確了方向性課程。在此基礎上,根據學院模塊化教學相關文件的要求,修訂或完善了課程模塊化教學大綱及實踐教學指導書,製作了多媒體課件和網絡課件,並對產學研工作、師資隊伍建設、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等作了規劃。
通過調研我們發現,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競爭的加劇,企業非常需要懂管理、會外語、有遠見的高級複合型人才,但也需要基層應用型人才。外語類高職學生的主要工作崗位有商務企業業務員;商務企業業務員助理、國際商務單證員、報檢員;外資、涉外企業中各類業務助理、文祕人員和翻譯;涉及海關、賓館、商場、會務(會展)中心的工作(勤)人員;國際交流,涉外人才中介機構代理、旅遊行業的管理或一線英語導遊;其他外向型經濟中有使用英語為工具進行交流的相關職位等。他們不但要熟悉業務、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較好的綜合素質。還要具有一定的語言基礎。積累了一定經驗後可從事公司企業一線的問題分析、決策、預測等高一層次管理工作。
綜合調查結果及與畢業生的交流情況發現:用人單位招聘商務人員第一崗位是外貿業務員和文員,主要從事公司的業務中的實務操作,等他們工作1~2年熟悉企業情況和業務知識的基礎上,需要他們參與企業一線的分析和決策的管理活動。外資企業的商務人員需要熟悉國內商務制度和方針政策,熟練處理業務,並具備一定的外語應用能力。因此不管是商務英語還是從事英語商務工作,都必須以語言為基礎。在此基礎上拓展商務領域的課程,以適應社會的真正對商務語言類畢業生的需求,滿足學生個性和特長髮展的要求。
在明確專業方向設置的基礎上,我們調研組成員統一認識,高職商務語言類專業的培養目標應不同於培養操作能力的中職教育,也不同於培養理論研究能力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應有自己的目標定位。根據調研結果及專家諮詢意見,我們認為,商務英語培養目標表述為:本專業旨在培養適應服務外包、商務,旅遊管理等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既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和英語語言應用能力和英語文化知識,又熟悉掌握商務、旅遊、其他涉外服務等領域必備的理論知識和實用技能,具有運用現代化手段進行信息處理的能力,在企事業單位從事......
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體系包括哪五個方面?
1.增強體能,掌握和應用基本的體育與健康知識與技能;
2.培養運動興趣和愛好,形成堅持鍛鍊的習慣;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質,表現出人際交往的能力與合作精神;
4.提高個人健康和群體健康的責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發揚體育精神,形成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
專業課程體系是什麼
課程體系是指同一專業不同課程門類按照門類順序排列,是教學內容和進程的總和,課程門類排列順序決定了學生通過學習將獲得怎樣的知識結構。課程體系是育人
活動的指導思想,是培養目標的具體化和依託,它規定了培養目標實施的規劃方案。課程體系主要由特定的課程觀、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結構和課程活動方式
所組成,其中課程觀起著主宰作用。
培訓體系的內容包括哪些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企業培訓體系
一個培訓體系構成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制度、課程和講師。 制度是基礎,包括培訓管理辦法、培訓計劃、相關表單、工作流程、培訓評估辦法及內部講師制度。 課程是靈魂,包括課程設計、課件的製作、課程的審核評估。 講師是載體,也就是說講師僅僅是培訓的其中一個執行者,扮演的只是去演繹課程的角色。 培訓制度的作用在於規範公司的培訓活動,作為保證培訓工作順利進行的制度依據。應當包括:培訓管理辦法、培訓計劃、相關的表單、工作流程、培訓評估辦法及內部講師制度等幾個部分。培訓管理辦法中應充分體現培訓的過程及培訓結果評估將與員工的績效考核想結合。內部講師制度應體現選拔和激勵內部講師的精神,起到管理內部講師,規範內部講師授課行為的作用。 建立培訓體系首要工作就是建立培訓制度,設計培訓工作流程,製作相關的表單,制訂培訓計劃。 完成了制度建設,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培訓調研,即根據公司的發展規劃及人力資源規劃,針對培訓體系建設提出問題,對公司情況進行全方位的瞭解,並作出調研報告,完成崗位核心勝任知識和技能的確定,提出培訓目標,制訂相應的培訓計劃。根據培訓計劃進行課程設計。 課程是靈魂,培訓的核心內容就是課程。培訓的目的是提高員工的知識和技能水平,那麼如何建立合理的課程體系呢?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根據崗位說明書和作業指導書對現有崗位進行有效的崗位分析,提取該崗位的核心勝任技能及關鍵技能;其次,對目前在崗員工的知識和技能進行測評,找出改進點;再根據改進點進行培訓課程設計。這是以勝任崗位、改進目前工作為目標的課程設計方式。 課程設計、課件的內容,課程的審核評估會根據培訓目標的不同而發生改變。 講師是課程的演繹者,主要職責是將該課程的核心精髓傳達給學員。一個好的講師必須對課程涉及到內容有很深刻的瞭解,同時配合適當的授課技巧。如:技術類培訓課程的講師首先必須是一個技術專家,對該項目有充分的瞭解,培訓部門能夠幫助他完成的僅僅是改善授課技巧。 有了制度的保證,完成了課程的編、導、演,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培訓評估。 培訓評估是目前的最受企業關注的問題。沒有評估的培訓很容易就變成了“賠訓”,無法達成預先設定的培訓目標。我設計的評估包括兩個部分課程評估和培訓效果。課程評估又可以分為課程內容評估和授課效果評估。 課程內容評估主要是評估課程內容是否與培訓目標相吻合,是否體現了培訓的目標;採用量化關鍵指標的評估方式。授課效果評估主要是評估講師的授課技巧和演繹方式是否能被學員所接受;採用問卷調查的方式。 培訓效果評估的關注點是員工知識和技能的提升,採用的是書面考核和訓前訓後的兩次測評的數據差的形式來完成。 最後是培訓的形式和內部講師建設。
培訓形式
培訓通常是由內部培訓和外部培訓相結合來完成的。其形式不僅僅是通常意義上的課堂授課,還包括目前流行的沙盤模擬,情景演示,戶外拓展。當然不能忽略傳統的師帶徒、日常工作中的工作指導和指引也是非常理想的培訓形式。 有選擇的引入外部培訓,選擇合適的培訓方式,對於促進企業內部的知識更新和思想衝擊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內部培訓應該在整個培訓過程中佔有較大的比重,這樣既有助於節約企業的成本,又防止了企業核心機密的外洩,同時形成學習型組織的氛圍。更重要的是,企業的核心技術在企業內部的傳播防止了關鍵員工離職對企業造成的損失。建立內部講師制度的重要性由此可見。 建立內部講師隊伍的難點在於無法充分的調動講師的積極性。這個問題可以通過分析需要層次理論把握人的......